部编版5年级上册2024-2025学年语文第7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5年级上册2024-2025学年语文第7单元 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7单元
单元测试
【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2分)
(本题12分)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最喜欢在lí míng时分去湖边跑步,尤其是冬天。那时凛(lǐn lǐng)冽(lì liè)的寒风还未苏醒,原本qī hēi得如同mù bù一般的天空,刚被太阳染上一丝丝红晕。空气中,草木的气味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这闲逸(yì yè)、舒适的生活真让人沉醉。
1.(3分)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5分)读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3.(2分)下面加点的字与语段中的“晕”字读音相同的是( )
A.晕车 B.晕倒 C.头晕 D.晕晕沉沉
4.(2分)你在描写下面哪种场景时会用上画“ ”的词语?( )
A.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B.同学们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C.秋风萧瑟,树叶飘零。 D.看到池塘中盛开着美丽的荷花。
二、选择题(共12分)
5.(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
A.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D.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6.(本题2分)下列语句中,同时运用了对比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
B.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C.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7.(本题2分)“聒碎乡心梦不成”中的“聒”的正确解释是( )。
A.声音动听
B.声音响亮
C.声音单调
D.声音嘈杂
8.(本题2分)下列“累”字读音为“léi”的一项是( )
A.日积月累 B.硕果累累 C.过度劳累 D.长年累月
9.(本题2分)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iě) 瓷(cí)器
B.嫉(jì)妒 嫦娥(é)
C.袅袅(niǎo) 更(gēng)新
D.悄(qiāo)然 聒(guō)噪
10.(本题2分)“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的茂盛。
B.这句话写出了叶子富有光泽、翠绿欲滴的特点
C.作者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三、填空题(共6分)
11.(本题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青箬笠,绿蓑衣, 。
(2) ,王孙自可留。
(3)竹喧归浣女, 。
(4)夏天最美是 。 ,漆黑漆黑的暗夜, 。
四、句子训练(共8分)
12.(本题2分)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13.(本题2分)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4.(本题2分)这雨下得也太大了。(改为夸张句)
15.(本题2分)我喜欢苹果、香蕉、蔬菜等水果。(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五、诗词曲鉴赏(共17分)
(本题9分)
枫桥夜泊
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16.(3分)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
17.(3分)前两句诗描绘了 等景物。写 这几种景物时运用了静态描写,写 这几种景物时运用了动态描写。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的景象:
18.(3分)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夜泊”的意思是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B.这首诗后两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深夜里,诗人独自留宿寒山寺中,夜深之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敲钟声。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此诗生动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本题8分)
除夜①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②凄然③?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④明朝⑤又一年。
[注释]①除夜:除夕的晚上。②转:变得。③凄然:悲伤的样子。 ④霜鬓:白色的鬓发。 ⑤明朝:明天。
19.(2分)诗中的“客”指 ,是 勾起了“客”的思乡之情。第一句诗通过“ ”“ ”两个字,营造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氛围。
20.(3分)对“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千里之外,思念已故的亲人,“我”的双鬓已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B.故乡的亲人一定在思念千里之外的“我”,“我”的双鬓已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C.故乡的亲人远在千里之外,他们思念着“我”,而“我”的双鬓已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D.“我”在千里之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而“我”的双鬓已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21.(3分)结合诗句,诗人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是( )(多选)
A.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B.除夕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心情倍感惆怅。
C.自己郁郁不得志。
D.双鬓已变得斑白,明天又是新的一年,诗人感慨年华易逝。
六、现代文阅读(共15分)
(本题12分)鸟的天堂(节选)
巴金
[甲]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乙]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22.(3分)语段[甲]是作者 (填时间)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是 (静态 动态)描写;语段[乙]是作者 (填时间)看到“鸟的天堂”的景象,写出了众鸟纷飞的情景,是 (静态 动态)描写。
23.(3分)“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的主要体现:一是 ;二是
24.(3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A.榕树的美丽 B.榕树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用“√”画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25.(3分)语段[甲]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表达了作者 之情;语段[乙]写出了作者 的心情。
26.(本题3分)类文阅读,完成练习。
冬韵
①清晨,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东方就早已泛红。随着红晕的一点点放大,太阳终于羞涩地露出它的笑脸。此时,它就像一个腼腆的女孩儿,从地平线慢慢地向上爬着,红晕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逝去。也许是由于冬夜太寒冷,各式各样的树都穿上了绒衣,那绒衣雪白细腻,晶莹剔透,在温和的红光下闪闪发光,就如钻石一般。
②冬日的白昼虽然寒冷,但有阳光的每一天,总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特别是湛蓝的天空下,温柔的暖阳如母亲的脸颊,亲吻广袤无垠的大地。当这一切都呈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也会挥毫泼墨,舒展情怀,尽享这童话般的温馨与浪漫。
③夕阳的风采也毫不逊色,虽然童话般的世界短暂得让人惬叹,但夕阳西下却能弥补人们心灵上的缺憾。金黄色的圆盘已缓慢移到天边,地平线上被涂上淡淡的粉红色。滞留在天边的薄云也被染成了玫瑰红。太阳开始慢慢往下沉,沉到一半时,下半圆红彤彤的,上半圆金灿灿的。太阳慢慢地向下滑去,最后就剩下一点点的红光,就像是燃在天边的火苗,一闪一闪渐渐地灭掉。最后在太阳落下的地方泛起紫红色的光,直到四周逐渐变黑。
④当黄昏的结束曲响起的时候,夜晚随即拉开了帷幕。没有了白天车辆与人流的喧嚣,只有满天的星星和温柔皎洁的明月。月光下是一片茫茫的白色,有时这白色会被附近的灯火映衬得红彤彤的,继而整个世界都被红色装点着,早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雪了。每当踏在雪地上,你就会被“咯吱、咯吱”的声音拉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那“咯吱”声在此时无异于天籁之音,让寂静的冬夜平添了一丝温馨!
(1)文章围绕“冬韵”按顺序写了哪些富有特点的景致?请梳理概括,填写下图。
(2)联系上下文,第③段画线句子中“毫不逊色”的意思是 ,这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
(3)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什么以“冬韵”为题?请写出至少两条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5)班级创建了一个“小书虫阅读网站”,站长打算把《冬韵》收纳其中,放进哪个栏目里面最合适呢?( )
A.世界风光 B.探索奥秘 C.四时之美 D.童话小屋
第三部分 写作
七、书面表达(共30分)
27.(本题30分)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景物看上去是静止不动的,如田野、山林、小桥、房屋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静态的景物。有些景物看上去是活动、变化的,像飘游的云朵、飞翔的小鸟、潺潺的流水、招展的旗帜等。我们说这些是处于动态的景物。请你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观。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lǐn liè yì
2.
3.A 4.D 5.B 6.A 7.D 8.B 9.C 10.A
11.斜风细雨不须归 随意春芳歇 莲动下渔舟 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12.我看榕树。
1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4.这雨下得好像有人拿瓢泼似的。
15.我喜欢苹果、香蕉等水果。
16.月落乌啼霜满天 姑苏城外寒山寺
唐 张继
17.月、霜、啼乌、江枫、渔火 霜、江枫 渔火、落月、啼乌 月亮渐渐落下,乌鸦啼叫,寒霜漫天,我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满心忧愁,难以入眠。
18.B 19.诗人自己 旅馆寒灯 寒 独
20.B 21.ABD
22.黄昏 静态 早晨 动态
23.叶子多而密 叶子的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
24.B 25.对大榕树的喜爱、赞美 愉快、兴奋
26.(1)昼之暖阳 夜之雪月
羞 静
(2) 夕阳的光彩也很美,一点不落后于白天的美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清晨时太阳慢慢升起的柔和。
(4) “冬韵”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选取冬天从晨到夜景物的变化,写出了冬天特有的美。 “冬韵”是文眼,通过对“朝阳”“暖阳”“夕晖”“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5)C
27.例文:
美丽的公园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它是我闲暇时光最喜欢去的地方。
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草地,犹如一块绿色的大地毯。草地上的草儿们嫩绿嫩绿的,微风拂过,它们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动态画面。草地旁有几棵高大的柳树,它们静静地站立着,柳枝低垂,就像一位位优雅的少女在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沿着石子小路往前走,便能看到一个清澈的人工湖。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远处的山峦,宁静而祥和,这是静态的景致。而湖中,一群群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溅起朵朵水花,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不少生气。
湖的中心有一座小巧的亭子,亭子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这是静态之美。偶尔会有几只小鸟飞落在亭子的顶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诉说着公园的美丽,这又为亭子增添了一份动态的活力。
公园的一角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区,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玩耍着,他们的笑声和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这是充满活力的动态场景。而旁边的长椅上,坐着几位老人,他们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玩耍,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这一幕显得那么宁静和温馨。
这座公园,既有静态的美景,又有动态的活力,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