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及答题方法(二)上一篇我们梳理了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前8个高频考点及答题方法,这一篇梳理后8个,希望能给您的教学和学习带去帮助。高频考点9 理解词语含义【题干关键点】 词语;含义【思路梳理】第一步,阅读文章,理解词语表层含义(本义);第二步,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词性、修饰成分或感彩等,理解词语深层含义(语境义);第三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情感【答题示范】公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表达效果)模板:“x x "一词原指……(表层含义),这里指……(深层含义),写出了……(内容),表达出……(效果/情感)高频考点10 分析标题作用(妙处)【题干关键点】 标题;作用【思路梳理】第一步,回忆标题的常见作用;第二步,结合重点语句和主旨,分析标题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第三步,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其他作用【答题示范】公式: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表达效果模板:标题的(深层)含义是……(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有……的作用(体现哪条答哪条)高频考点11 分析文章主旨【题干关键点】 主旨;理解【思路梳理】第一步,阅读文章,明确文章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第二步,联系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主要情节、重复句、感叹句、哲理句等内容进行分析;第三步,总结归纳文章主旨【答题示范】公式:关键内容(标题、开头、结尾、主要情节、重复句、感叹句、哲理句)+文章主旨(揭示/批判/赞美等)模板:本文通过讲述……,揭示了……的主旨高频考点12 分析人物/作者情感【题干关键点】 情感;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第二步,抓住题干所给角度或文中有关人物言行、态度、情感等关键信息:第三步,分析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答题示范】公式:关键内容(哲理句/感叹句)+思想感情模板:文章(采用……的手法,)通过记叙……,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高频考点13 理解标题含义【题干关键点】 标题;含义【思路梳理】第一步,从标题本身人手,理解其字面意思;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进一步理解其深层含义;第三步,分析标题所表达的情感主旨【答题示范】公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思想感情)模板: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深层含义是……。表达了……的情感高频考点14 分析句子作用【题干关键点】 句子;作用【思路梳理】第一步,明确句子在不同位置的常见作用;第二步,阅读句子,理解句意,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第三步,结合句子位置及全文结构,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答题示范】公式: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主旨/情感模板:内容上,表现出了人物……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表达了……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句子位于开头,起到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位于中间,起到承上启下、做铺垫的作用/位于结尾,起到总结上文、照应标题的作用高频考点15 分析人物心理【题干关键点】 人物;心理;分析【思路梳理】第一步,阅读所给句子,理解句子或某个关键词语的意思;第二步,联系上下文,根据作者或文中人物所处的具体情景,揣摩其心理【答题示范】公式:关键内容(心理描写的相关语句)+人物状态+人物心理模板:文章中的……这一细节描写/词语,写出了……(人物状态),表现了人物……的心理高频考点16 分析写作特色【题干关键点】 文章;写作特色【思路梳理】第一步,阅读题干,定位答题区间;第二步,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第三步,结合上下文或文章主旨,分析运用该手法的表达效果【答题示范】公式:分析角度(手法、语言、表达方式)+具体表现内容+效果(作用、情感)模板: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这篇文章语言…… (特点)/本文的表达方式是……,通过写……,(突出了……的内容,)表现了……的主题/情感【真题演练】(2023 辽宁营口中考)一畦青绿厉彦林①春分刚过,企盼已久的春意醒来,与人们撞个满怀。那一畦青绿,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迎进了小院。②小院紧贴山脚,当年我选购时一眼看中。虽然熟土已消失,回填土也被搅拌进碎石块,但经过反复翻刨和改造,添加进有机土和锯屑、河沙,这块土地终于复垦平整、恢复了地力。③院虽小,却也是一个世界。南侧栽了桂花、腊梅和柿树:北侧南北成畦,成为栽种时令蔬菜的小菜园。喜鹊在邻居家的玉兰树上搭窝。麻雀也聚在院南的连翘花丛里,笑着、闹着,时而兴奋地飞来飞去,啼鸣声从一根枝条跳跃到另一根枝条,枝条被压弯,瞬即又柔软地回弹,指向辽远的天空;时而落到地上,用爪子不停地戳弄新翻的土,机警地寻找食物,刚冒出的菜芽又细又嫩,往往是它们的美食。除了喜鹊、布谷、白头翁、黑蜂、金蝉、蜻蜓,还有蚂蚁、蚯蚓、螳螂、蛐蛐儿和叫不出名字的小昆虫,众多的生物都在这里栖息、觅食、与院里的蔬菜共享时令的律动,见证一花一苗的成长与欣荣。④春耕不可迟。小院里过冬的香菜、苔菜、菠菜、蒜苗由黄转绿,韭菜的红芽尖探出绿脑袋,春意萌动了。⑤种菜的区域是我家的“菜篮子”。白菜、菠菜、辣椒、茄子、黄瓜和西红柿……每样都种一点,只图吃个新鲜。我坚持用农家肥,追求绿色生态和纯天然味道。一年四季那一些畦新鲜蔬菜,直接送达餐桌,又安全又营养。⑥我父母生前曾数次来我们家短住,把对子女的嘱咐一垄垄栽进菜园里。他们望着绿油油迎风摆动的畦畦青菜,很是高兴。娘叮嘱我:“摘黄瓜、茄子时用力要轻,别把根拽坏了。”⑦妻子开灶炒菜做饭前,有时会去菜园摘点菜蔬。既享受收割、采摘的乐趣,又图个新鲜劲儿。青绿的时令菜柔软细嫩,从菜园到餐桌也就几分钟,本色不变,味道纯正,清香扑鼻。即使没有鸡鱼肉蛋,那饭菜依然让心情温暖美好。⑧刚几岁的小孙女来到菜园就忙着玩土,跟我学锄草、种菜。她认真学习种小白菜,先蹲下来,用小铲子松松土,挖个小坑,浇上水,再小心翼翼撒上菜种,然后轻轻覆上土。不几天就出苗了,她很得意地对我说:“看,这是我种的菜菜!”⑨“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天气预报说近期有雨,我早早到种苗批发市场购买西红柿、辣椒和茄子苗,翻好地,调好畦,再用镢头挖好苗坑,用土固定住苗子,浇上定苗水,黄昏时刻就栽好了。⑩我喜欢在菜园劳动,或松土点种,或间苗浇水……活动活动筋骨,享受自然幽雅、清新恬静的田园意境。 贫瘠与肥沃,荒芜与繁茂,耕耘与收获,都攥在自己手掌里。耕种之间,情满园,春不老。(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6日,有删改)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⑥段、第⑦段的主要事件。(2分)第⑥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3.(思辨题)关于选文主题的讨论,甲关注第⑤段“我坚持用农家肥,追求绿色生态和纯天然味道”一句,乙关注第③段“活动活动筋骨,享受自然幽雅、清新恬静的田园意境”一句。你更倾向于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选文第 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5.选文第③段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的景物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两个不同角度对选文第③段进行赏析。(4分)【真题答案】1.【参考答案】 父母嘱咐“我”要爱护菜园中的青菜。 妻子享受收割、采摘的乐趣,图个新鲜劲儿。2.【参考答案】 运用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孙女学习种菜时的认真仔细(1分),表现出她对劳动的热爱(1分)。3.【参考答案】 (示例1)我更倾向于甲(1分)。理由:本文主要描写了小菜园中的蔬菜和很多昆虫相处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分)。(示例2)我更倾向于乙(1分)。理由:本文主要写了从种菜到采摘再到新鲜的蔬菜端上餐桌的过程,这一过程无不体现劳动的重要性,强调了从劳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2分)。4.【参考答案】 ①大地无言,只要播种就有收获,但收获的多少,取决于自己付出的多少(1分);②劳动是快乐的,勤劳耕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间,代代相传(1分);③学习上,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1分)。5.【参考答案】①由植物到动物。作者先写桂花、蜡梅、柿树和成畦的时令蔬菜,再写园中的喜鹊、麻雀等动物,展现小院的勃勃生机,令人喜爱(2分)。②描写详略得当。写动物时,详细描写麻雀的活动,略写喜鹊、布谷、白头翁、黑蜂、金蝉、蜻蜓、蚂蚁、蚯蚓、螳螂、蛐蛐儿和叫不出名字的小昆虫的活动,展现了小菜园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作者对小菜园的喜爱之情(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