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乌鸦与狐狸教材分析歌曲《乌鸦与狐狸》选自2004年青年作曲家金奇出版的一张儿童声乐作品专辑《春雨的话》。歌词内容出自《伊索寓言》,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以为是又爱炫耀的人。歌曲情绪活泼欢快、诙谐幽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叙事性。旋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全曲4/4拍,为A+B+A’的单三部曲式。A段是复乐段,第一、三乐句相同,第二、四乐句呼应。首句音调似源于云南民歌《猜调》。第二乐句含有雅乐标志的变徵,具有河南豫剧的风味。这种“南腔北调”的结合突破了地域的局限,但对其溯源探究会复杂些。B段也采用民歌常用的规整的四句体,四句落音为徵、商、羽、宫,起承转合的关系比较明显。前三句采用支点音写法,给人以分列短句与回环复踏的韵律感。教学目标一、用轻巧、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展现音乐形象。 二、在声势、歌唱、欣赏等丰富的音乐活动中,有效倾听,体验合作的乐趣。 三、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认识音乐本源在于生活。教学重难点一、感知节奏、旋律有效体验歌曲,充分表现歌曲。 二、认同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沃土,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头。 三、在对音乐的理解中自信展现音乐形象。教学过程改编经典 问唱导入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童声合唱——《猜调》歌词改编 用问唱式引出本课主角“乌鸦与狐狸”。 设计意图:在开头便利用《猜调》本身音乐素材的活泼欢快、诙谐幽默与改编后趣味的歌词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开启本节音乐课堂的学习之旅,也为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民歌之间密切联系做铺垫。 溯流探源 猜想到底 1 . 片段聆听 猜猜音乐旋律如何对应? 高耸的枝头上,小乌鸦正口中衔肉美滋滋的摇头晃脑,树下狐狸眼馋的口水直流却赶紧捂住嘴巴,生怕别人发现他的心里的鬼主意。听,他们跟着音乐来了~ 请同学们猜猜这两条旋律分别对应了谁? 教师跟伴奏视唱谱面,适当处加入动作。 音乐片段: 2 . 审美感知 想想音乐形象如何建立? (1)师生跟琴模唱,观察谱面,引导学生关注旋律中是什么的改变,导致音乐形象的变化。 第二乐句升4的使用表现了树上乌鸦怎样的状态 第四乐句下行的处理表现了树下狐狸怎样的状态 结合歌词,深入体验 师生带入歌词,跟琴模唱,深入体验。 3 . 重温经典 猜猜音乐素材从何而来? 提问:此乐段是否有熟悉的旋律? 出示《猜调》主题音调谱面,揭示问唱旋律素材与本课《乌鸦与狐狸》音乐素材都源自云南民歌《猜调》。 探究相似旋律赋予歌曲怎样的音乐风格?(多选) A 诙谐 幽默 B 励志 激励 C 活泼 欢快 D 抒情 优美 (4)生跟琴模唱,表现音乐 4 . 环节小结 设计意图:在音乐音响的欣赏、比较、思考中,学生发现因旋律小小改变而带来音乐形象的大大变化,初步建立乌鸦与狐狸的音乐形象,获得“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头”的初步认识。 层层赏析 猜猜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1 . 完整聆听 了解故事 让我们跟着乌鸦与狐狸的登场,随着音乐,听一听接下来故事是如何发展的? 2 . 体验感知 音乐形象的初步建立 听完接下来的故事后,你觉得乌鸦与狐狸的音乐形象与心理变化是否随着旋律的改变,故事的推动而发生巧妙的变化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3 . 乐段A 思考:此时乌鸦与狐狸心理状态是如何的? 如何巧用不同演唱速度表现乌鸦与狐狸心理状态 加入适当动作,帮助表现音乐形象与心理状态 设计意图:学生探索音乐形象,表达音乐情绪,深化审美体验,在声势、歌唱、欣赏等音乐活动中,有效倾听,体验合作的乐趣,并借助课堂打击乐帮助学生拓宽音乐音响的想象,丰富音乐形象的建立。 4 . 乐段B 猜一猜藏在旋律的节奏特点: 节奏是如何配合旋律、歌词表现乌鸦和狐狸对话时的心情的? 1)结合第一段歌词,猜猜附点节奏的使用 2)结合第一段歌词,猜猜前十六后八节奏的使用 3)自主模唱,探究二三两段,是否也有共通之处。 猜猜旋律的高低走向: 旋律线是如何表现树上乌鸦和树下狐狸的对话的? 分析狐狸夸奖的对话旋律线为何前低后高 椅音的使用增添了怎样的音乐色彩? 自主模唱,探究二三两段的共通之处。 跟琴模唱B段,完整体验故事发展及过程中情感的变化。 师生合作,交替领唱,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探索歌曲旋律、节奏与音乐人物动作的匹配,情绪的表达、心理的活动之间内在的联系,并在过程中发挥学生对音乐的想像力和编创力,获得“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沃土”的初步认识。 5 . 乐段A’ (1)聆听对比,此段旋律与歌曲哪部分旋律相同? (2)探究与前者相比,此段在情绪处理上应作出哪些调整? 1)此处升4的使用与乐段A处的使用是否表达意思相同?如果不同,此处的升4为乐句带来了怎样音乐情感的变化? 2)思考结尾乐句为何要重复两遍? (3)跟琴模唱,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相同旋律下,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表达方式,所带来音乐效果的不一,在审美体验中换位思考,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整体回顾 感受音乐层次变化 1 . 完整聆听,听辨不同演唱方式,思考为何更换演唱方式? 2 . 观察谱面,划分段落,分析各乐段不同情绪递进与转变。 3 . 进一步从全曲理解乌鸦与狐狸的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站在全曲的角度分析各乐段情绪的递进转变,从整体把握音乐间的层次变化。并在过程中建立与他人合作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并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小结本课 小结:一切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因为在生活中出现这样一则寓言,给了作曲家创作的灵感,作曲家又借助于生活中民歌的启发,形成了如此生动的音乐旋律,展现出了不同的音乐形象,让我们今天能够坐在这里,共同体验演绎这份快乐。 作业布置 1 . 了解音乐剧的四大要素。 2 . 在所提供的音乐素材中选取音乐剧环境音乐:《森林狂想曲》、《苗岭的早晨》、《五月的夜晚》、《美丽的黄昏》、《致春天》。 3 . 在所提供的节奏型,利用数板的形式为音乐剧创编开头与结尾。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