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21.《快乐的啰嗦》教学目标1.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指导学生复习演唱歌曲《花儿朵朵》。 2.通过彝族乐曲、共唱彝家欢乐歌、巧借道具弹月琴、体验彝族摆手舞、并能用自己的方式随着音乐友好互动,表达歌曲“速度变化”的感受。 3.通过音乐,感受彝族小朋友的生活。加强了伙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之间的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围绕彝族火把节,感受彝族音乐的风格、了解并弹奏彝族月琴、体验彝族摆手舞、并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速度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活动感知音乐段落,孩子们学会用音乐表达生活、用音乐传递情感、用音乐传承文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苏州高新区金色小学校邹雯老师,欢迎加入今天的音乐旅程! 环节(一):走近彝族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少数民族,感受那边小朋友生活中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播放《花儿朵朵》伴奏,画面为彝族风土人情) 2.以动画人物形象互相对话吸引学生目光,创设情境,感受彝族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彝族小朋友:欢迎欢迎!(彝族方言说)欢迎苏州的小朋友来我们彝族做客!我是你们今天的小导游——阿尔木古。 苏州小朋友:谢谢!你们彝族风景可真美呀! 彝族小朋友:你们来得太巧了,今天是我们彝族人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你们知道火把节吗? (设计意图:根据2022新课程标准的设定,针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能说,学习活动应体现生活化、趣味化。情境化等特点,所以这里设置了进入彝寨参加火把节这一情境能使学生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趣味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共唱彝家欢乐歌 1.结合情境,教师介绍火把节,与彝族小朋友合作演唱《花儿朵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师:孩子们,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每年过的最盛大的节日!就像我们汉族的春节一样热闹,难怪人们常说彝族是一个火的民族!瞧,他们正用歌声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歌声吧!(播放《花儿朵朵》彝族小朋友与我们合作演唱视频) 2.了解彝族人的生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演唱的歌曲是这一单元学过的一首彝族歌曲《花儿朵朵》,通过他们的歌声,你肯定和老师有同样的感受,他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像花儿一样!彝族人啊,最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的生活是离不开音乐的哦! (设计意图:《花儿朵朵》这首歌曲是根据《快乐的啰嗦》的主旋律填词的,花儿朵朵之前一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知道了歌曲应该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这里作为彝族小朋友欢迎我们的歌曲再次演唱,即加深了歌曲的印象,又让孩子对歌曲的旋律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环节(三):巧借道具弹月琴 1.通过了解月琴音色特点、乐器特点加深对彝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师:孩子们,听!下面这段音乐有你熟悉的旋律吗?你能听出来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播放《快乐的啰嗦》A段) 苏州小朋友:老师,是刚刚花儿朵朵那首歌中的旋律。音色听上去似“咚咚咚咚”的声音,很清脆,明亮。 师:你的小耳朵可真灵呀!刚刚的音乐是用彝族人最喜欢的乐器—月琴,演奏的。我们请彝族小伙伴为我们介绍一下月琴吧! (播放彝族小朋友介绍月琴视频) 2.鼓励学生运用生活小道具,模仿月琴弹奏,培养他们自主演奏的探索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师:弹奏月琴是彝族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彝族月琴一共由两根琴弦组成,弹奏时,左手拿琴按键,右手拨弦。屏幕前的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也来感受这种快乐吧!请大家拿起你身边的文具盒,套上2根皮筋,跟着视频中的小朋友尽情的弹起来吧! (播放孩子弹月琴视频,背景音乐为A乐段) 师:孩子们,我猜你们刚刚的月琴演奏一定很精彩。音乐来自于生活,巧借生活中的小道具,也能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这里介绍了彝族人民最喜爱的弹拨乐器—月琴,了解乐器特点、感受音色特点、并巧借文具盒和皮筋等生活道具伴随着主题音乐模仿弹奏月琴。孩子通过表现和创造开展即兴表演,提升创意实践素养,加深了对A段音乐主旋律的印象。) 环节(四):体验彝家摆手舞 1.通过视频了解彝族特色舞蹈“摆手舞”。 彝族小朋友:是的,除了快乐地弹唱,我们的火把节最精彩的要数舞蹈呢!师:小朋友们,你们可要仔细看哟,他们的舞姿有什么特点? (播放视频) 苏州小朋友:他们跳得可真好!我发现他们的手腕在快速摆动,上下摆,左右摆。 彝族小朋友:这就是我们彝族人最喜欢的舞蹈之一——摆手舞! 2.鼓励孩子学习摆手舞的动作,并能随着A段音乐开心自信的展示自己的舞姿。 苏州小朋友:摆手舞?好有趣的名字!我们也想来跳一跳! 师:屏幕前的小朋友们,还等什么?一起加入吧! (孩子跳视频,背景音乐为A乐段) 苏州小朋友:摆手舞跳起来可真有意思!真让人开心! (设计意图:基于1—2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融入舞蹈元素,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体验展示的机会,逐步增强他们艺术表现的自信心,再次加深了对A段音乐主旋律的印象。) 环节(五):友好互动 1.学生通过音乐速度的变化发挥想象,互相交流,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把想法自信的展现出来。 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感受到了摆手舞的快乐!你们听!下面这段音乐火把节的人们正在干什么呢? (播放B段音乐) 苏州小朋友:我感觉音乐的速度变慢了。 彝族小朋友:是的,那是火把节的人们跳累了,在休息呢!他们正互相打招呼,聊天呢! 师:打招呼,聊天是人们增进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呢!男孩子可以用热情的动作表示自己的友好,女孩子可以拎拎裙摆礼貌的回应。屏幕前的孩子们,我们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学生自选方式表达) 2.与火把节情境结合感知A’段音乐的速度变化,激发孩子的听赏能力。 师:刚刚的这段音乐是用我们熟悉的弹拨乐器—琵琶演奏的,友好的互动让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了!瞧,人们又继续唱起来,跳起来了! (播放篝火大联欢卡点动画,背景音乐为A’) 师:弹拨乐器扬琴的演奏,使音乐的速度越来越快,把火把节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就是音乐的感染力! 3.介绍作品名字背景,使学生对整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师:你们知道吗?这部作品的作曲家就是来到彝族参加了火把节,找到了灵感,编出了这首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这里的快乐的啰嗦是彝族方言,就是快乐的彝家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遵循2022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放手给孩子,让孩子通过音乐的旋律和速度变化来想象情境的画面。) 环节(六):小结 师:非常高兴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走近了快乐的彝寨,通过音乐感受了彝族小朋友的生活,让我们下次继续出发,去探索不一样的民族音乐!再见!孩子们! (设计意图:音乐就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把人的心紧密连接。加深我们孩子对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尊重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心。)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