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分层作业基础部分如图是英国物理学家 ,他在1821-183年间,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 现象。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 。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闭合电路的 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 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 电流。如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电流的实验中,上下移动导体AB,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电流;导体向左或向右运动, (选填“能”或“不能”)产生电流。如图,是一个最简单的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如果导线左右往复运动,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电路中产生的是 ,简称交流。电流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Hz。用电池供电的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 极流向 极,方向不改变,叫做 。如图为 发电机的原理图,在发电机中,用连续转动的 代替往复运动的 。为了把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输送给用电器,还要用 和 把线圈和用电器连接起来。如图是三峡电站正在安装的一台发电机的转子大型发电机发的电, 很高、 很强,一般采取 不动、 旋转的方式来发电,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要用 代替永磁体。发电机发电的过程是 转化的过程。以手摇发电机为例:人吃的食物的 转化为摇动转子的 ,发电机又把动能转化为电能。实际的发电机靠内燃机、水轮机、汽轮机等机械的带动,把燃料中的 或者水库中水流的 转化为电能。把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起来,并与发电机串联(如图所示)。转动摇把,观察到两个二极管 (选填“同时”、“交替”或“不”)发光。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电箱导电性。这种说明手摇发电机发出的电,电流的方向是 的。巩固提升如图所示,轮滑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的轮子转动时可使轮子边缘的工ED灯闪闪发光,选项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正确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B.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计指针会偏转C.让导体ab往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D.该装置揭示的原理可应用于电动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实验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B.图乙中,闭合开关,当导体ab在磁场中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偏转C.图丙中,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D.图丁中,动圈式扬声器(喇叭)的工作原理和乙图的实验原理相同图中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向右运动,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甲所示。改变实验条件,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导体的运动方向。(实验探究) 小红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重新做了“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1)她发现,如果开关处于 状态,无论磁体怎样放置、导体棒怎样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均不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后,下列实验操作能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A.磁体不动,导体棒水平向右运动B.磁体不动,导体棒向斜上方运动C.导体棒不动,磁体竖直向下运动D.导体棒不动,磁体水平向左运动(3)小红在实验中有了新的思考:如果把灵敏电流计换成 ,就能继续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了。难点突破如图所示,课堂上老师取50米左右有多股芯线的电线、绕成周长5米的圈,接上灵敏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握住电线两头使劲地甩,这时“无中生有”的事情发出了: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有关对这一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电能B.这一现象历史上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C.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存在地磁场D.这一过程应用的原理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参考答案法拉第、电磁感应、发电机一部分、切割磁感线、电磁感应、感应不能、能交变电流、50、正、负、直流交流、线圈、导线、铜环、电刷电压、电流、线圈、磁极、电磁铁能量、化学能、动能、化学能、动能交替、变化DCAAD(1)断开(2)ABD(3)电源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磁生电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目录课标要求01课堂检测04学习目标02课堂总结05探究新知03课后作业062022新课标要求1.学生应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3.新课标要求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主动和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2.学生应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即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4.学生应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学习目标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知道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以及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的意思。02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03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04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05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主动和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06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基本概念,掌握发电机的原理。01新知导入电气化时代的来临1820 奥斯特发现电生磁183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电气化时代的到来1866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1879 爱迪生发明灯泡新知导入电网新知导入发电机水力发电水轮机风力发电风车燃油发电内燃机火力发电汽轮机汽轮机、水轮机、风车、内燃机都是用来电动发电机的,那么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探索新知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探究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将导线沿不同的方向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的摆动情况。现象:导线只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电流。探索新知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电磁感应现象课堂检测1.(多选)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电磁实验,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 )BCA.实验甲:开关S闭合,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感线B.实验乙:开关S闭合,电磁铁上端为V极,电动机工作C.实验丙:开关S闭合,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电动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D.实验丁:开关S闭合,只要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就有电流产生课堂检测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B.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电流计指针会偏转C.让导体ab往斜向上或斜向下运动,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D.该装置揭示的原理可应用于电动机A课堂检测3.下列关于电与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图甲: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B.图乙:铁钉上端是电磁铁的V极,P向左移能吸引I更多铁钉C.图丙:只对调磁极,线圈的转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D.图丁:闭合开关,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探索新知二、发电机手摇发电机线圈手轮摇把电刷磁体灯泡1.手摇发电机探索新知二、发电机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手摇发电机与小灯泡连接起来,摇动手轮上的摇把,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起来。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说明有电流产生。发电机就是电路中的电源。1.手摇发电机探索新知二、发电机把电流表和发电机连接起来,摇动手轮上的摇把,使线圈转动。将发电机与电流计相连接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左右摆动。说明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在不断改变。2.观察电流的变化探索新知二、发电机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拆下电流表,保持小灯泡与发电机连接,以不同的速度摇动摇把,使线圈的转动速度发生改变。观察到摇动速度越快,小灯泡的亮度就会越亮。说明产生的电流的大小与线圈转动的速度有关。3.电流的大小探索新知二、发电机两个发光二极管极性相反地并联,接入电路中,摇动摇把,使线圈转动。观察电流方向的变化观察到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说明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周期性变化。4.观察电流方向的变化探索新知二、发电机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交流发电机原理电池供电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不变,称为“直流电”。交流电的频率在数值上等于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次数。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50Hz。5.交变电流探索新知二、发电机实际的发电机虽然复杂,但依然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大型发电机发的电,电压很高、电流很强。正在安装的发电机转子大型发电机的定子绕组大型发电机一般采取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为了得到较强的磁场,要用电磁铁代替永磁体。实际的发电机探索新知二、发电机人做功化学能动能电能发电机燃烧燃气内能动能汽轮机发电机电能燃料的化学能下落动能动能水轮机发电机电能水的重力势能风发电机电能空气的动能扇叶的动能各种发电的能量转化课堂检测4.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止确的是( )A.甲图中导体棒水平向右运动时,不影响乙图导体棒的运动情况B.甲图中导体棒斜向右运动,乙图中导体棒也斜向右运动C.甲图中导体棒向右运动相当于电动机,乙图相当于发电机D.甲、乙两图是发电机与电动机模型联合实验电路实物图D课堂检测5.把一台手摇发电机跟灯泡连接起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灯泡发光。关于手摇发电机发电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变电能的装置B.匀速摇动转轮,灯光的亮度不变C.手摇发电机产生的是交流电D.转轮在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B课堂检测6.科研人员研制的少儿"发电鞋"如图所示。鞋的内部安装了磁铁和线圈。当少儿走动时,会驱动磁性转子转动,线圈中产生电波,使得彩灯闪烁,提高了安全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鞋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原理制成的B.发电鞋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发电鞋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发电鞋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制成的C探索新知三、磁记录锰锌铁氧体磁环铁硅铝磁环水轮机铁铬钴系永磁合金稀土材料1.磁性材料软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探索新知三、磁记录2.磁带录音磁头的工作原理磁头线圈工作缝隙铁芯磁粉塑料带基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地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探索新知三、磁记录3.各种磁记录的方式磁卡计算机磁盘录像带录音机磁带课堂检测7.录音机的磁带上附有一层硬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放大后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下列实验中和录音机的磁带放音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DA.B.C.D.课堂总结1.探究2.电磁感应现象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二、发电机1.手摇发电机2.交流电3.实际的发电机三、磁记录1.磁性材料2.利用磁性材料记录信息课堂练习1.如图,将强磁体靠近止在发光的白炽灯,观察到白炽灯的灯丝晃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由此原理可以制成下列哪些装置( )CA.B.C.D.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小明用线圈、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来验证电磁感应现象,下列不能便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操作是( )A.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上B.线圈不动,磁铁快速向下C.磁铁不动,线圈快速向上D.线圈和磁铁同时同速向上D课堂练习3.关于发电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是实现"电生磁"的装置B.发电机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是实现"磁生电"的装置C.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有关,与磁场方向无关D.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转动方向有关,与磁场方向也有关D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两磁极间运动一周的频闪照片,图中的小圆圈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箭头表示导体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α、b、c、d四个位置时,导体中都有感应电流B.在α、c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C.在α、c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且电流方向相同D.在b、d两个位置时,导体中没有感应电流D板书设计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被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3.实际发电机的构造和特点4.发电机发电的能量转化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三、磁记录1.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2.磁带3.各种形式的磁记录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探究磁生电的情况2.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内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二、发电机1.手摇发电机的结构磁体、线圈、手轮、摇把等。2.交变电流20.5 磁生电作业布置教材14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6 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教学设计课题 20.5磁生电 单元 第二十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目标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的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这一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同时,教材还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二、教材特点与编排 实验探究 :教材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从而加深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知识衔接 :本节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本节教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学习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实际应用 :教材还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法与学法建议 实验探究法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讨论法 :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探究法 :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2022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旨在通过《磁生电》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还能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物理学的兴趣。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学生应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2.学生应了解发电机的原理,知道发电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即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3.新课标要求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主动和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4.学生应能从物理学视角观察周围事物,解释有关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初步的科学论证能力。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基本概念,掌握发电机的原理。2.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知道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以及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的意思。3.通过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简单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4.认识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了解探索自然奥妙的科学方法。认识任何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的成果,初步具有创造发明的意识。5.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养成主动和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核心素养:物理观念 :1.学生应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形成关于电磁学的基本观念。这涉及对物质、运动、相互作用和能量等观念的理解,是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出发点。2.科学探究 :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和条件。这包括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3.科学思维 :学生应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论证方法,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在规律。这涉及对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4.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生应培养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态度。同时,认识到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应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5.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应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感应现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科学探究精神。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但对于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较多的疑惑和好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完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1.学生知识基础 :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系列有关电和磁的原理与现象,包括磁现象、磁场、电生磁等知识点。他们对电和磁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为学习磁生电打下了良好的铺垫。2.思维能力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然而,由于接触电和磁知识时间不长,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如从电生磁到磁生电的逆向思考)仍有待完善。3.学习态度与兴趣 :学生对物理实验通常持有较高的热情和好奇心,但他们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完全具备看到现象就能分析出问题实质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实验和讨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磁生电的条件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材料准备 磁体、导线、灵敏电流计、线圈、小灯泡、手摇发电机模型、发光二极管、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提问:什么是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磁效应是谁发现的?教师:在1831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人们才将电与磁联系起来,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可不可以生电呢?于是,很多当时顶尖的科学家都开始着手研究这个问题。1825年的某一天,日内瓦年轻的物理学家德拉里夫的助手科拉顿正在实验室做“磁产生电”的实验。他用导线绕成一个线圈,再用一只转动灵活的磁针来检查跟线圈相连接的导线中是否有电流存在。他想,当磁铁插进线圈的时候,可能会在线圈中产生电 流。为了避免磁铁对磁针的影响,他把磁针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然后用导线将磁针跟隔壁房间的线圈连接起来。实验时,他将一块磁铁插进了线圈,然后迅速奔向另一个房间,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可是他没有看到他所期望的结果。他再回到放着磁铁和线圈的房间,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来,又跑到磁针面前,还是没有看到磁针偏转。一直到1831年,英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迈克尔法拉第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随着发电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今天,我们使用的电多数都来自于发电厂的发电机,通过电网提供给用户,那么,发电机是怎样发电的?现在,我们就进入本课的学习。 回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是奥斯特发现的。聆听故事。 用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授新课 磁生电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演示:如教材28页图20.5-1,将灵敏电流计、导线组成闭合回路,让导体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请同学们观察看到的现象。提问:你注意到当导体在磁场中怎样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才发生偏转吗?让导体ab以不同的速度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提示同学注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提问:你刚刚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换用更强的磁场进行实验,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指针偏转的角度。提问: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将单根导线换成线圈再次进行实验,请大家观察实验的现象。提问:你看到的现象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电磁感应现象请大家阅读教材139页内容。提问: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电流。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现象和分析,感应电流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发电机手摇发电机请同学们观察模型,说出发电机的构造。提问:发电机线圈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提问:磁体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提问:发电机的摇把是通过什么装置带动线圈转动的?交变电流将电流表与发电机相连接,摇动摇把,请同学观察现象。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将发电机与小灯泡连接,缓慢摇动摇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提问:小灯泡的发光稳定吗?教师:对,小灯泡发光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是摇动的速度不稳定,还有就是这个模型只有一个线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到不同位置时,切割磁感线的多少也不同。提问:如果想使小灯泡发光稳定,你有什么办法?快速摇动发电机的摇把,提示同学观察现象。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正确,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教材13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提问:什么是交变电流?教师:对,1s内电流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次数被称为交流电的频率,我国电网提供的交流电的频率是多少?教师:很好,接下来大家阅读教材139页最后三个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实际的发电机的结构提问:实际的交流发电机除了用连续转动的线圈代替往复运动的导线以外,还用到什么装置把电流提供给用电器?提问:大型的发电机与我们看到的模型的定子和转子有什么区别?发电机的能量转化提问:总体来说,不同形式的发电机发电的过程,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磁记录教师:请大家自己阅读教材140页内容。按照老师PPT大屏幕的提示,回答教材上提出的问题。PPT演示要点。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录音机的磁带磁盘、电话磁卡、银行卡 观察实验。回答: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回答:导体运动的越快,指针摆动的幅度越大;说明电流的大小可能和运动的速度有关。磁场越强,指针偏转的角度就越大,说明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度有关。回答:换成线圈实验,指针偏转角度变大。说明电流的大小跟线圈的匝数有关。阅读教材。回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回答:跟导体运动的速度、线圈匝数、磁场的强弱有关。回答:方形的。回答:蹄形的。回答:利用皮带传动。观察实验。回答: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回答:说明电流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回答:不稳定。回答:多加几组线圈。回答:看到小灯泡变亮。说明电流的大小与线圈转动的速度有关。阅读教材。回答: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变电流。回答:50Hz。回答:用到铜环和电刷。回答:线圈不动,为定子,转子是磁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阅读教材。讨论问题。回答问题(略)课堂练习 PPT演示练习题的内容。教师:请大家根据我们今天学过的知识完成下面的习题。教师:有请同学发言,公布自己的答案并讲解解题的过程。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总结解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 完成习题。发言并讲解。聆听教师讲解并记笔记。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磁生电知识,我们通过实验,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知道了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会有所感悟,接下来请大家谈一谈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必要的点评。进一步总结知识点。 谈收获。聆听教师讲解。补充笔记。 巩固新知。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板书 20.5 磁生电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探究磁生电的情况2.电磁感应现象二、发电机1.手摇发电机的结构2.交变电流3.实际发电机的构造和特点4.发电机发电的能量转化三、磁记录1.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2.磁带3.各种形式的磁记录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回顾与达成情况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条件,以及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验证电磁感应现象。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观察到感应电流的产生。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存在困难,这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二、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在实验环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论讲解时显得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这提示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三、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实验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丰富了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理论讲解时部分学生显得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理论讲解时,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五节《磁生电》教学课件.pptx 视频 电网简介_20241219_10253718.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