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编版七上道法期末专题复习讲练课件本套期末讲练课件含以下内容模块1 分课核心考点梳理过关讲练模块2 分单元梳理总结中考对接训练模块3 分专题考点归纳强化训练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1. 周厉王时,西周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时,内外矛盾激化,西周灭亡。2.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国君是禹而不是启。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 绘制时间轴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发生在下面时间轴①处的史事是( A )A. 大禹建夏 B. 牧野之战C. 盘庚迁殷 D. “国人暴动”A3.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内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个遗址可以反映( A )A. 夏朝的阶级分化 B. 商朝的社会矛盾C. 西周的政治制度 D. 东周的生产关系2. 下面结构图中①、②处分别应填( B )A. 世袭制、禅让制 B. 禅让制、世袭制C. 分封制、禅让制 D. 世袭制、分封制BA知识点二 商朝的统治4.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商王朝建立于( B )A. 约公元前2070年 B. 约公元前1600年C. 公元前1046年 D. 公元前841年5.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商汤灭夏建亳都”,下联是“ 迁殷定国疆”。下联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B )A. 夏桀 B. 盘庚 C. 纣王 D. 周武王BB知识点三 西周的兴衰6. 周武王率350乘戎车布阵,商纣王率军队前来抵抗。武王先让太师吕尚(即姜子牙)和百夫长与商朝军队单车挑战,然后亲率精锐部队冲击商朝的军队,使商军大溃而逃。商纣王在败兵之后逃回都城,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材料反映的战役是( C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C7. 西周统治者认为,“世界”秩序应该同图中的同心圆一样,圆的中心是天下的中心“镐京”,接着按照亲疏远近关系由内向外建立诸侯国,抵御外来入侵,拱卫周王室的统治。西周统治者基于这一认知,实行的制度是( C )A. 禅让制 B. 世袭制C. 分封制 D. 奴隶制C8. 下面是某话剧社团根据某一历史事件编制的历史剧,与此对应的剧本名称应是( A )剧本名称A. 《朝代的更迭》 B. 《社会的变革》C. 《生产的进步》 D. 《边疆的拓展》A9.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的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A.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B. 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A10. 夏、商、西周三代,中原文明因其居中的地理位置,能够不断地汇聚、融合不同族群的文化,不断激发创造力,既广泛吸收周边文化的长处,又向四周辐射、影响。这反映出中原文明( C )A. 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B. 属于更高的文明形态C. 具有包容与开放的双重特征D. 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C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室分封宗亲功臣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也较以前密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二 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下哪些社会关系得到调整。分封制明确了周王的权力和诸侯的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国家政权内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意对即可)(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创新之处:在原有邦国区域内建立诸侯国。政治作用: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3)综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示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