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共8题;共21分)
1.(2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5s后,跑在最前面的是   车,它与后面的车的距离是   。
2.(3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通常近似取   m/s;我们能看到桌椅等不发光物体的原因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的表面发生了   。
3.(2分)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实验结果表明: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选填“前”或“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所以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2分)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长期来看,火星是一个可能供人类移居的星球。火星和地球的体积之比为2︰3,质量之比为1︰2,则火星和地球的密度之比为   。
5.(3分)如图乙A、B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像,其中   是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   ℃,在12分钟时,该物质处在   状态。
6.(3分)四个表面涂着相同颜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上面分别标着1、2、3、4四个数字,漆的质量、体积都忽略不计),其中两个是铁块,另两个是铜块(ρ铜>ρ铁)。某同学测量了每个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后,描出四个点,如图所示。请你判断金属块2是   (选填“铜”或“铁”)块,金属块3和   (选填“1”、“2”或“4”)是同样材料的金属块。若用相同质量的铜和铁制成体积相同的球,一定是空心的是   (选填“铜”或“铁”)球。
7.(3分)如图甲所示,某型号测速仪使用超声波对汽车进行测速,在某次测量中,测速仪向匀速行驶的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信号,如图乙所示是测速仪前两次发出与接收信号的情况,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已知信号在空气中速度为340m/s,则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是   m,汽车遇到两次超声波信号时的地点相距   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m/s。
8.(3分)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乙感觉顺风,甲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9.(2分)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 B.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
C.将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 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10.(2分)图所示为冰雪大世界演唱会的场景 ,观众随着舞台上主持人洪亮的歌声舞动 ,其中“ 洪亮”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11.(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  )
①图中所成像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②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若光屏仍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也向右移动,像会变的更小
③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
④蜡烛燃烧变短,若要成像仍在光屏中心,可以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将光屏向上移动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2.(2分)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考场附近安装噪声监测仪不可以减弱噪声
D.听声辨人的原因是不同人发声的音调不同
13.(2分)如图所示,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称量过程中出现图甲所示的情形,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B.小石块的质量为17.4g
C.小石块的密度为1.72×103kg/m3
D.若把图乙和图丙所示的测量顺序对调,则会导致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14.(2分)如图甲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的某种液体,通过水龙头向杯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与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质量为80g B.杯子的容积为170mL
C.注入的液体的质量为230g D.杯中液体密度约
15.(2分)下表是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 介质 声速m/s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铁(棒) 5200
空气(25℃) 346 水(常温) 1500
①由表可知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②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距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洋深度为3062m。
③一段长17.68m的铁棒放在空气中,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可以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
④设空气温度为1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驶向一座高山,在经过某一位置时鸣笛,1.2s后听到回声,则鸣笛时汽车与高山相距210m。
利用表格中的信息,上述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6.(2分)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郑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3.00s,则小郑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13.29s B.13.00s C.12.71s D.无法确定
17.(2分)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  )
A.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虚像 B.不出现 AB 的虚像
C.只有 AB 下半部分的实像 D.仍有 AB 完整的虚像
18.(2分)小明用凸透镜甲、乙做光学实验。他先用一“F”光源和凸透镜甲、光具座、光屏做实验,把它们放在如图1所示位置时,“F”光源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再把凸透镜乙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的位置,直至在白纸上观察到一个最小亮点,测量凸透镜光心到亮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
关于凸透镜甲、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甲的焦距是20cm
B.凸透镜甲的焦距可能小于凸透镜乙的
C.凸透镜甲的焦距一定大于凸透镜乙的
D.图1中的“F”光源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三、多选题(共4题;共12分)
19.(3分)《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莱阳到威海的路程约为180km,若古人夜骑平均速度5m/s,走完此路段所需时间大约为t。关于“伏地听声”可以及早做出判断的原因以及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空气的传声速度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空气传声的速度大于固体传声的速度
20.(3分)小明利用实验室里的一个烧杯、一些密度已知的液体绘制出m-ρ图像,如图所示,纵坐标m表示烧杯和装满液体的总质量,横坐标ρ表示烧杯内液体的密度。当烧杯中装满密度为ρx的液体时,总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质量为50g B.烧杯质量为100g
C.ρx=0.5ρ0 D.ρx=0.4ρ0
21.(3分)下列对生活中的光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的“天狗食月”现象是光的折射
B.赏花游园活动中,看见“五颜六色”的鲜花是光的反射
C.《汉书》中记载了“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
D.炎夏高炮喷雾车喷水后出现了一道“缤纷彩虹”是光的色散
22.(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C.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处,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在光屏上成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6分)
23.(10分)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原因是   ;
(3)若图中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km/h;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4.(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小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图甲中小明组装器材的顺序应该是   (选填“先A 后 B”或“先 B 后 A”);
(2)如图乙为其他小组的同学测“沸水温度”实验时的情形。由于操作错误,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操作是   
(3)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水的沸点为   ℃;
(4)小明观察发现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上升情况如图丁中的   ( 选 填“a”或“b”)。
25.(8分)在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活动中,为了给“房间”选择好的材料,小丽特找来了棉布、尼龙、泡沫三种(厚度相同)的材料进行探究。同时还有音叉、鞋盒和手机。
(1)(2分)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2分)小丽将声源放入鞋盒里,在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她设计了以下A、B两种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音乐,一边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4分)下表是小丽重复几次实验后得出的数据:
材料 棉布 尼龙 泡沫
距离(m) 10 15 6
a、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的响度应   ;(选填“随材料而改变”或“保持不变”)
b、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房间”要用   来做,其隔音效果最好。
五、计算题(共2题;共21分)
26.(9分)山西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 g矿泉水,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毫升?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能装多少克酱油?(ρ矿泉水=1.0×103 kg/m3,ρ酱油=1.1×103 kg/m3)
27.(12分)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0 200 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铅,则整个铁球的质量为多少?(铁的密度ρ铁=7.9×103kg/m3,铅的ρ铅=11.3×103kg/m3)
答案解析部分
1.乙;10m
2.直线;3×108;反射
3.后;发散
4.3︰4
5.B;45;固液共存
6.铁;1;铜
7.170;34;20
8.西;丙;乙
9.A
10.A
11.B
12.C
13.C
14.D
15.A
16.A
17.D
18.C
19.A,B,C
20.B,D
21.B,C,D
22.A,C,D
23.;小;延长小车的运动时间;0.12;小于
24.先 B 后 A;温度计玻璃泡触碰到烧杯底;99;b
25.(1)手机
(2)B
(3)保持不变;泡沫
26.(1)550 mL;(2)605 g
27.(1)空心的;(2)50cm3;(3)1355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