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生物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一、单选题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交换的媒介。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物质主要通过毛细血管的静脉端进入组织液B.刚吃过饭半小时,流入肝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比流出肝脏的高C.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绘制相关坐标图时通常以pH为纵坐标D.炎热的夏季容易导致环卫工人出现热射病,这反映内环境稳态调节具有相对性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条数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2,4-D浓度(mol/L)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平均生根条数(根) 2.0 3.8 9.4 20.3 9.1 1.3 0A.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浓度为10-5 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插条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做进一步实验D.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3.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雌雄交尾来控制特征⑤,进而影响种群数量B.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C.某种群的特征②逐渐增加,可判断种群特征⑤是增长型D.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4.盐酸西替利嗪可与组织胺(组胺)外周H1受体结合,抑制组胺的传递及作用,明显地降低组胺对哮喘病患者所引起的气管过敏反应,且无明显抗乙酰胆碱和抗5-羟色胺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定抗体,这些抗体游离在血清中B.盐酸西替利嗪可通过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减轻过敏症状C.盐酸西替利嗪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小D.盐酸西替利嗪可能与组胺的分子结构类似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形增长,如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形增长,如曲线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曲线表示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制约B.甲曲线表示的种群,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C.在乙曲线的C点时,环境阻力最小,种群数量增长最快D.在乙曲线的E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6.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图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d都能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静脉点滴生理盐水不会影响细胞正常形态C.肌肉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药物在a、b、c中都可出现D.肌肉注射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7.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如图为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据图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开花后10~23天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时期,推断原因是此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分泌较多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脱落酸的分泌可以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两种激素作用相互抗衡D.若遇到阴雨天传粉不足,可喷洒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油菜等作物的减产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组成和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脑、小脑和脊髓共同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能够维持身体平衡②支配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③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④神经胶质细胞数量远多于神经元,并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⑤没有高级中枢的调控,排尿反射将不受大脑控制⑥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需要培养较长时间后再进行第一次取样计数B.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自身对照,故本实验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但需要做重复实验C.使用吸管从静置培养液中部吸取液体,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进行计数D.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会影响计数,因此,加样后需立即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0.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受到外源光信号和内源激素的共同调控,植物的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红光型(Pr)和远红光型(Pfr),无活性的Pr吸收红光后会转化为有活性的Pfr,结合图中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合图示推断,可以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是PrB.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C.生长素的受体在细胞核内,而细胞分裂素和蓝光的受体都在细胞膜上D.与光合色素相比,光敏色素在远红光的区域具有吸收光谱11.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明显增加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C.B淋巴细胞仅在信息分子E的情况下可以被激活D.信息分子A、B、C、D、E不全是大分子有机物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②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③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还能促进种子萌发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叶片会延迟脱落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13.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巴浦洛夫长时间摇铃后不给狗喂食,中枢会把原来引起兴奋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效应的信号,这个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他们把提取液中的这种化学物质称作促胰液素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分泌胰液的导管结扎至胰腺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由此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腺的导管分泌释放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说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14.某兴趣小组用拟南芥幼苗进行间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关于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乙对照,能说明幼苗感光的部位只位于结构 ⅠB.甲、乙对照,能说明幼苗向光弯曲的部位只位于①②之间C.乙、丙对照,能说明①②之间存在幼苗向光弯曲的部位D.丙、丁对照,能说明幼苗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位于结构 Ⅰ15.白头叶猴为广西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为了调查其种群数量,可采用“粪便DNA分析法”,主要步骤有:采集白头叶猴粪便,分析其中白头叶猴的微卫星DNA(能根据其差异来识别不同个体)等。关于“粪便DNA分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样方法,需随机划定样方法采集粪便B.无需抓捕,避免对白头叶猴个体的伤害C.调查得到的种群数量,常小于真实数量D.宜采集新鲜粪便,以免其中DNA降解16.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入的变化曲线(如图 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 2)。结合图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的曲线 a 段表示该种群为“J ”形增长,在 c 段该种群表现为增长型B.图 1 的曲线 b 段和de 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其减少的机理相同C.图 1 的 de 段和图 2 的 CD 段变化的含义相似D.图 1 的 e 点和图 2 中的 D 点表示该种群数量最小二、非选择题17.(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搭桥手术全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用于改善和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或狭窄,旨在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手术过程中需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肌酶(心肌细胞中的酶类物质)等关键生理指标,并使用体外循环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帮助患者维持稳态。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体外循环机中氧合器模拟了 (填器官名称,)的功能,血液泵模拟了心脏的功能,这两部分功能的配合主要用于维持内环境中 (填成分或理化性质名称)浓度的稳定。若在搭桥手术期间,患者出现伤口处大量失血,医生需要给予抗凝药物、稳定血压药物以及输血或输液治疗,输液时需使用生理盐水或等渗液体的原因是 (2分)。若监测到血浆中心肌酶含量明显升高则表明(2分)。(3)依托咪酯是一种快速起效的静脉麻醉剂,能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无感觉、无意识状态,由此推测,它能够抑制 (填部位名称)的活动,从而起到麻醉维持的作用。除此之外,依托咪酯能与神经元与肌肉间突触处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据此分析其舒展骨骼肌的作用机制: (2分)。18.(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B、C、D 表示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下降直接刺激 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其作用是 (2分), 从而升高血糖;同时下丘脑也会通过 (填“交感神经 ”或“副交感神经 ”)作用于该细胞, 增强其功能协助血糖平衡的调节。(2)研究发现受到寒冷刺激后的人体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增加。科学家认为糖皮质激素的变化能调节人体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从而延长冬泳时间。为验证糖皮质激素能增强动物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某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选择生理发育状况相同的大鼠、糖皮质激素溶液、冰水、生理盐水等为实验材料,以大鼠游泳的平均时间作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能力的监测指标。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大鼠均为分甲、乙两组,甲组摘除 ,乙组 ,一段时间后, 甲组大鼠再均分为丙组和丁组,丙组 ,丁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大鼠都放入冰水中,分别记录它们在冰水中游泳时间并求平均值。预期实验结果: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图为结核分歧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中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为 。(2)激活细胞②需要两个信号:部分结核杆菌与细胞②接触,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提供第二个信号过程是(将以下过程正确排序)。(2分)A.抗原呈递细胞将结核杆菌抗原信息呈递给细胞① B.细胞①与细胞②结合C.细胞①表面特定分子发生改变 D.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结核杆菌(3)结核分歧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图中⑤ (填细胞名称)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与 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4)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 。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5)研究发现,情绪压力太大会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糖皮质激素能抑制辅助性T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受到影响。试分析原因: (2分)。20.(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回答下列问题(1)科研人员对草莓果实发育至成熟过程中果实内IAA和AB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果实发育初期,正在发育的 中有IAA合成,促进草莓果实由小绿变成大绿。果实由大绿到全红的过程中,两种激素发生的变化是 (2分),从而使果实逐渐成熟。26℃下光照处理 ①_____ 16℃下光照处理 16℃下黑暗处理12h 24h 36h 12h 24h 36h 12h 24h 36h 12h 24h 36h发芽率 0.00 0.58 0.87 0.00 0.07 0.10 0 0 0.43 0 0 0.33(2)某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光照和温度对油麦菜种子萌发率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结果如表,据表回答下列问题:a、表中①的实验条件为 (2分),由实验结果统计可知,26℃下24h和36h光照组,油麦菜种子的发芽率明显 (高/低)于黑暗组的发芽率,说明26℃下光照可以 (促进/抑制)油麦菜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会受到光的调控。这里光是一种信号分子,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全过程。b、与26℃相比,16℃下36h时,光照组油麦菜种子的发芽率与黑暗组的发芽率差距 (显著/不显著)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3)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基因表达、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节,请在答题卷的方框中用箭头表示荫蔽胁迫下三者之间的关系。(2分)2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种群密度效应”包括两个重要的法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物种个体平均重量W与密度d的乘积是个常数Ki,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致,即“产量恒定法则”;同时,随着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引起种群个体死亡而密度减少,即“自疏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大小是由 、 (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2)出现“产量恒定法则”的原因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环境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物种个体数量的增加以个体 (2分)减少为代价,从而维持着这种自然的平衡。(3)据报道,某年欧洲老鼠数量极多,众多老鼠争相作出“自我牺牲”,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抵达北冰洋集体“自杀”,这种现象属于“自疏现象”。为了研究清楚这一现象,研究小组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 hm2。如果标记物不牢固导致标记物脱落,则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4)科研人员通过给老鼠吃“避孕药”来降低其种群数量,减少鼠害,从种群特征角度说明“避孕药”对鼠种群密度的影响是 (2分)。(5)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呈“S”形增长,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值),如果在第2年,由于未知原因,迁来少量老鼠,则欧洲鼠的K值不变,原因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