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共39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必备知识:
如何应诉与起诉:审理与判决的过程。
关键能力:
掌握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具体要求。
结合司法制度改革,理解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新要求。
学 习 目 标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人民法院依法审判的权威。
科学精神:
知道起诉及法院受理诉讼的条件和程序。
法治意识:
明确诉讼的基本程序,增强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的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能力。
目 录
CONTENTS
01
起诉与应诉
02
审理与判决
新课导入
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矛盾和纠纷,如果我们自己或朋友需要通过打官司才能解决矛盾时,就会遇到以下问题:
今天就带你学习如何打官司。
⑴如何写诉状?
⑵去哪个法院递交诉状?
⑶对法院判决不服该怎么办?
⑷……
考考你,请你来排序
上诉
传票
开庭审理
立案
起诉
判决
诉 讼 基 本 程 序
01
起诉与应诉
一、起诉
(1)含义: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的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
(起诉可以书写诉状,如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起诉。)
⑵地位:
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⑶原则: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①主管:依法确定有关纠纷是不是应该由法院处理;
②管辖:依法确定一个案件由哪一个法院受理。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⑷起诉前的准备:
2.人民法院的分类
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
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海事法院
军事法院
知识产权法院
金融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3.人民法院的作用:
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注意: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链接
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别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的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地域管辖。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含义 在法院的上下级之间确定管辖权。各级人民法院都能受理第一审案件,但有分工和权限。 确定某个一审案件应该由哪个地区的法院来管辖。
一般分工 ①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般的民事案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③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④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有: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 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
①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
③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所在地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
刑事诉讼:多由犯罪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管辖制度
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起诉的必备条件:
二、立案
1. 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
【易混易错】: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
2. 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
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三、应诉:
原告
①提交起诉状及副本
②送达起诉状副本
④送达辩状副本
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
人民法院
被告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1.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2.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
3.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4.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
小试牛刀(判断)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02
审 理 与 判 决
4.开庭审理
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 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 阶段: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与宣告判决
——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1) 含义:
开庭准备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法庭调查
全面调查案件事实
法庭辩论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
休庭评议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
宣告判决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
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
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答辩——互相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分担等
(4)开庭审理的阶段(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民诉意见》112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如果被告不到庭怎么办?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未成年犯罪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知识拓展
1.刑事诉讼案件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①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
②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
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
(5)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
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
出示、辨认证据;
调取新证据;
法庭调查、核实证据。
2.刑事诉讼法
庭调查的顺序
3.要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法庭宣告判决之后,诉讼是否就到此结束了呢?
5.上诉与二审程序:
① 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
②两审终审制:
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
思考:人民法院作出的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怎么办?
【注】: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6.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程序):
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裁定、判决)的错误。
当事人
对已生效二审裁判,
认为确有错误
向有关机关申诉
各级法院院长
对本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
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检察院
对各级法院已生效的二审刑事裁判、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
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
发现同级或上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确有错误
地方各级检察院
报请上级检察院抗诉
最高法院
(上级法院)
对各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
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
【注】:审判监督程序是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特殊补救程序,不是审理案件的必经程序。
【相关链接】:少年法庭
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
少年法庭的审判方式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注意:在刑事诉讼中,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1)一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2)二审: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就是终审。
(3)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4)终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
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
知识拓展
个体经营户申某到银行储蓄所存款7 600元。该所职员为其代填了存款凭条并交给他活期储蓄存单一份。3个月后,当申某到储蓄所取款时却发现存单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大写正确,而小写却误写为760元。当他要求对方按大写金额支付本息遭到拒绝后,申某将储蓄所诉至法院。法院经公开审理,判决原告败诉。接到判决书后,申某虽认为不公,却因忙于生意,一时也未把上诉放在心上。一个月后,当他通过向律师咨询,得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官司可以打赢时,一审判决已经生效,申某为此追悔莫及。
(1)本案属于什么诉讼?这一诉讼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2)本案中申某因为忙于生意失去了哪项公民的诉讼权利?
提示:
(1)本案属于民事诉讼。基本程序包括:一是起诉与立案;二是法庭公开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和宣告判决;三是上诉,申某不服法院判决,可向上级法院上诉。
(2)本案中申某因为忙于生意而失去了公民应享有的上诉权。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有权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的基本程序:一是起诉与立案; 二是法庭公开审理;三是上诉。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作业
1.孙某(女)为某村委会十一组村民。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孙某取得该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其户口亦一直在村委会。2011年3月11日,孙某与张某某(非农业家庭户口)登记结婚。近年来,村委会将十一组柴田对外发包,收取承包金。2020年3月14日,村委会对每位十一组成员发放2450元柴田承包金分红,但因孙某属于“婚出姑娘”未予分红。孙某争取未果,诉至法院。村委会未作答辩。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所得是一种担保物权
③孙某若想变更农村土地所有权需到相关部门登记
④“婚出姑娘”不分红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2.几年前,独居的李爷爷生活不能自理,儿子李甲在国外工作不能照顾其生活。李爷爷和成年侄子李乙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李乙有效履行了扶养义务,去世后将名下房产赠与李乙。2023年12月,李爷爷去世,儿子李甲认为自己对李爷爷的房产仍有继承权,遂直接将与李乙的房产继承纠纷诉至法院。本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②本案若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将更具人情味
③本案判决的最主要依据应该基于生活事实
④开庭审理本案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3.甲公司自1986年开始生产乌苏啤酒,2006年起在啤酒等商品上先后注册汉字“乌苏”及汉语拼音“WUSU”等多个注册商标,在国内啤酒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2020年,乙公司生产与乌苏啤酒近似的红罐装500毫升“鸟苏”啤酒。甲公司遂将乙公司起诉至某中级人民法院,主张被告侵权。据此可知( )
①被告乙公司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②乙公司行为导致公众误认属于虚假宣传
③一审案件不得直接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④乌苏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后可以申请续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4.马某看到路边停着一辆车身很脏、前后轮胎气压不足的老款汽车,自认为该车是车主不要的,于是,他联系开锁师傅开锁并配制车钥匙,给车胎充气后将车开走。经鉴定,该车辆价值2.6万余元。该地检察院以涉嫌盗窃罪对马某依法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马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马某的行为侵犯了车主的他物权
②马某侵犯了车主的财产权,其行为属于非法占有
③马某若不服该判决,可依法提出上诉
④马某的行为侵犯了车主的署名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5.许某因琐事与业主群内多名业主发生言语争执,并使用侮辱性言论攻击他人,管理员郑某将其踢出微信群,并拒绝了许某重新入群的要求。许某认为他的行为贬损了其人格,将郑某告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恢复其群成员身份,并对自己赔礼道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许某在群里的言论涉嫌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②郑某应就自己没有贬损许某人格举证
③郑某拒绝其入群的行为侵犯了许某的身份权
④人民法院应裁定驳回起诉,不予受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