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2.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 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全册。
5.难度系数:0.75。
一、积累(共23分)
阅读下面这几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传统节日,是特殊的时间节点,也是文化基因的表征。中秋的静谧圆月,承载着人们对“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希冀。千百年来,中秋文化持续棉延、代代流传,浓缩于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中,展现在质仆纯粹的民俗仪式上,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使国人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信心深度觉醒。
对于中国人而言,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万里无云镜九州岛,最团圆夜是中秋。”今年,中秋假期与国庆假期相遇,与杭州亚运会赛期相叠,让这个中秋不仅有家的韵味,更有国的情怀。在这个祈愿人间万般围满的节日里,我们借空灵的月光,企盼生活静好,品味文化韵味,厚植家国情怀,收获更多幸福烂曼。
1.请用正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3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mì) B.希冀(jì) C.流淌(tǎng) D.企盼(qí)
3.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 )(3分)
A.棉延 B.质仆 C.纯粹 D.烂曼
4.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神采奕奕 B.油然而生 C.花团锦簇 D.截然不同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重阳节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敬辞。
C.安徒生,英国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孟子》《大学》《列子》合称为“四书”。
6.根据提示填空。(8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2)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5)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孩子要有远大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

(6)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以明丽的秋景表达豪迈诗情的句子是: ,

二、活动(共19 分)
红城中学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7.下面是小陈同学收集的有关读书方法的内容,请选出语序最合理的一项( )(3分)
①就读书而言,则不同学科的书籍,应有不同的读法。
②就人而言,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读书的方法,即有不同。
③如读自然科学书籍的方法与读社会科学书籍的方法,必有不同处。
④因此,一人既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
⑤从前梁任公著《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选出中国几种重要的经书和子书,提示其内容大旨,指出读每一种书的特殊方法,更足见读书的方法,不但随人而异,而且随书而异。
⑥又如读文学书的方法,与读史学书、哲学书的方法,亦不尽相同。
A.①②③⑤⑥④ B.①⑤②③④⑥ C.②①④⑤③⑥ D.②①③⑥⑤④
8.为丰富班刊内容,班委会拟写了一则征稿启事。启事中有两处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4分)
征稿启事
①为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于书籍中汲取知识,于阅读中涵养浩然正气,②我们特在班刊开展“阅读经典·书香校园”读书征文专栏。③希望大家积极投稿。④文体不限,字数六、七百字左右。⑤截稿日期:2024年2月20日。⑥稿件请交给班长。
红城中学七(1)班班委会
2024年1月8日
9.某小组准备布置文学角,下图是文学角设计活动流程图,请你解说此方案的活动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达简明、连贯、通顺。(3分)
活动流程图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练习。(9分)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弼马温!你犯了十恶之罪,先偷桃,后偷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又窃了老君仙丹,又将御酒偷来此处享乐,你罪上加罪,岂不知之?”大圣笑道:“这几桩事,实有,实有!但如今你怎么?”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帅众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这些生灵纳命。不然,就探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圣大怒道:“量你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请吃老孙一棒!”这九曜星一齐踊跃。那美猴王不惧分毫,轮起金箍棒,左遮右挡,把那九曜星战得筋疲力软,一个个倒拖器械,败阵而走,急入中军帐下,对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骁勇!我等战他不过,败阵来了。”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大圣也公然不惧,调出独脚鬼王、七十二洞妖王与四个健将,就于洞门外列成阵势。你看这场混战好惊人也:
寒风飒飒,怪雾阴阴。那壁厢旌旗飞彩,这壁厢戈戟生辉。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滚滚盔明映太阳,如撞天的银磬;层层甲亮砌岩崖,似压地的冰山。大捍刀,飞云掣电;白枪,度雾穿云。方天戟,虎眼鞭,麻林摆列:青铜剑,四明铲,密树排阵。弯弓硬弩雕箭,短棍蛇矛挟了魂。大圣一条如意棒,翻来覆去战天神。杀得那空中无鸟过,山内虎狼奔:扬砂走石乾坤黑,播土飞尘宙昏。只听兵兵扑扑惊天地,煞煞威威振鬼神。
10.以上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 。这部小说主题多样,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更像一个励志故事,告诉我们
。(3分)
11.下列有关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强销生死簿 ②龙宫借宝 ③自封“齐天大圣” ④受封“弼马温”
⑤被烧炼丹炉 ⑥闯祸蟠桃园 ⑦受困五行山
A.②④①⑥⑤③⑦ B.②①④⑥③⑤⑦
C.②①④③⑤⑥⑦ D.②①④③⑥⑤⑦
12.《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所写人物栩栩如生,个性鲜明。请结合节选文段的内容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特点。(4分)
三、阅读(共48分)
(一)古代诗歌阅读(3分)
13.阅读下面的古诗,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第一句“僵卧”写诗人闲居的老病状态,“孤村”也暗示诗人的孤独。
B.第二句是对“不自哀”的精神状态的解释,意思是诗人还想去守边关。
C.第三句“风吹雨”不仅是现实中的风雨,更是指南宋国势的风雨飘摇。
D.第四句写诗人将收复国土寄托于梦境,表现了他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狼(节选)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牧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4.下列画线字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狼得骨止 止:仅,只
B.并驱如故 驱:追随,追赶
C.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
D.洞其中 洞:挖洞
15.画波浪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B.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C.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D.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16.阅读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表现从大狼身上体现出的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如甲文中“一狼径去”“目似瞑”,乙文中“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然后通过对大狼的描写,从侧面体现了牧童“谋”的结果。
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在很多处描写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4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不去知名景点,以徒步方式走街串巷,深入城市各个角落——今年暑期,看似与“遛弯儿”无异的Citywalk(又名城市漫步)成为最受欢迎的旅行玩法之一。导赏人员将有故事、有意思的地点整合成特色步行路线,让参与者在慢节奏的行走中接触新知识,获得独特的旅行体验。除了跟随导赏人员一同漫步,根据个人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路线,深入感受城市烟火气,也是年轻人喜欢的Citywalk方式。参与者表示,用脚步丈量城市、与当地居民产生互动的Citywalk充满惊喜和趣味。业内人士认为,放慢脚步,以贴近当地人的方式理解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在松弛感中享受旅行,这也是Citywalk受欢迎的原因。目前Citywalk仍是零散的休闲活动,还未形成成熟体系,下一步可继续探索,推出更多新玩法。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疫情结束,旅游市场全面复苏。除了Citywalk,2023年火热一时的旅行方式还有“特种兵式旅行”。“特种兵式旅游”就是“极限挑战”式旅游,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是一种时间紧、景点多、花费少的旅游方式。选择这种旅行方式的大多是高校大学生,其高强度的行程安排、旋风式“打卡”各大知名景点,在挑战网友想象力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折射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新趋势新变化。
19.下列对材料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Citywalk和“特种兵式旅游”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行业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旅游热潮。
B.“城市漫游”形式多样,既可以跟随导赏人员,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制定个性化路线。
C.“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大学生欢迎,他们利用节假日,在短时间内打卡各大知名景点。
D.业内人士认为,Citywalk目前虽是零散的休闲活动,但未来一定可以形成成熟的体系。
20.请阅读材料二,概括制定旅行攻略时,游客更倾向于考虑哪些因素。(3分)
21.你的朋友小同近期计划外出旅游,你会推荐他选择哪种旅游方式,请结合材料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由。(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孤灯小卷
包利民
①我记得小时候,总停电,那时就喜欢看书。常常在晚上,在自己住的小屋里点一根蜡烛,然后捧一本薄薄的书,倚在枕上看。或者是课外的作文书,或者是借来的小人书,虽然没有什么厚重的名著,可是在摇曳着微黄的烛光里,每一个字都生动得像要开出花来。
②仿佛在那样的夜里,只剩下一盏灯,一本书,还有我明亮的眼睛。不同于普通夜读的意味,这里夜只是一个背景,读也只是一种状态。多年回望而落于心底柔软处的,却是那盏灯,那本已不记得内容的簿册。
③大学时读的书就多起来,中外名著开始大量阅读。可是在夜里,我依然喜欢拿一本薄薄的书,并不一定是名著,总之是在夜色里能入我心的。宿舍里到时间就停电,起初我们都是拿个小手电,用被子蒙头盖脸,在被窝里看书。后来我就觉得没有感觉,而且很难受,再好的书也读不进去。于是在一个夏夜里,熄灯很久之后,我偷偷溜出宿舍楼,拿着一本书。最后看到宿舍后面的路边有一盏路灯,对面是女生宿舍,灯下是一个台阶,我就坐在那里。
④已记不清有多少个那样的夜晚了,头顶孤灯相伴,洒下一片柔和的光。长长的风偶尔飘来一丝,吹得身旁的草叶细细地响。星光月色都被身后的楼房阻挡了,只有这一盏灯还亮着,只有这本书还翻开着,只有我还醒着。
⑤后来毕业,然后就是辗辗转转,在世事的风尘劳碌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仿佛心境全然改变。可是每到睡前,还是习惯性地拿本书,心思却不知飘忽到何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很大的一个屋子,三个人。我的床在一个角落,每到夜深,当室友的鼾声响起,我便拧亮床头那盏小小的台灯,让它只照着我的那一角黑暗。那时看的多是薄薄的杂志,看那些小小的文章。在文中那些寻常的烟火人生里,努力去找寻能贴近我心灵的东西。
⑥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虽然已无复古人之风,可在属于我属于书的那些夜里,总会有一些心绪是与古人相通的吧。就像一个朋友曾给我讲,他在工地上当力工的时候,每天都干活到很晚,匆匆吃过饭,别的工友或鼾声如雷或出去游荡,他就躺在大通铺上,借着一点灯光看一本从家里带的书。他说多年以后,那些苦那些累都已淡忘,只有那看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柔柔在心。我想,那样时刻那样的一个身影,也应是有着一种魅力吧。
⑦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别的都会悄然隐退,世界上只有那一点光、一卷丰盈和一缕思绪。那样的晚上,放下书,熄了灯,便会有一枕恬然而带着书香和希望的梦在等候。
⑧在学校的网站论坛上,有个男生发帖说:我记得那时,在深夜里,总有个人在楼后的路灯下看书,我每次站在窗前就能看见。也不知是哪个年级的同学,也不知看的是什么,总之很专注的样子。那个身影,曾给了我许多感动和力量。
⑨下面不少人跟帖,也有人说一样注意过那个身影。一个女生说:是啊是啊,我也看到过,一盏路灯,一个坐在台阶上的读书人,像一幅剪影,真是美极了!
(选自《教育导报》,有删改)
22.根据文章内容,将文中其他不同场合的“孤灯小卷”的夜读概括出来。(6分)
时间 孤灯 情节
小时候 倚在枕头上看作文书或小人书
宿舍楼后的路灯 夏夜熄灯后坐在宿舍楼后面的路灯下的台阶上看书
刚参加工作 床头台灯
23.有人觉得文章到第⑦段就可以结束了,文末两段纯属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2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我”在大学时之所以认为熄灯后在被窝看书没有感觉是因为太过拘束难受,不如在路灯下悠闲自在。
B.第②段说“读也只是一种状态”指作者小时候的夜读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夜读的美好感受还在。
C.“我”热爱在“一人一灯一书的夜里”读书,是因为“我”醉心于古人的读书形式,想让读书更有复古意味。
D.作者以孤灯夜读为线索,追忆自己不同阶段的夜读经历,以表现自己对独自夜读、独自思考的生活方式的热爱。
25.文章第⑥段写到“有时候会遥思古人灯下读书,月影小窗,一灯如豆,那一幅读书的剪影该会有直入人心的魅力”。请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写作(共60分)
26.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些瞬间,镶嵌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这些时刻,或许让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或许让我们深陷自责内疚,又或许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请以《那一次,我很 》为题,围绕一个中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⑤书写认真、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花好月圆人团圆
2.D 3.C 4.B
5.A
6.(1)思而不学则殆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水何澹澹 (5)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7.D
8.示例:第②句改为:特在班刊开设“阅读经典·书香校园”读书征文专栏。(或将“开展”改为“开设”)。第④句改为:文体不限,字数六七百字左右。(或将顿号删去)
9.示例:同学们,我们先商量确定好文学角主题,再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书籍,然后制定相应的文学角管理制度,接着进行文学角设计,可以设立小书架,也可以设立文学墙展示,最后根据设计的方案讨论、修改、完成即可。(流程介绍完整,有条理,表达简明、连贯、通顺即可)
10. 吴承恩 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11. D
12. 孙大圣不惧天兵天将,与之打斗,体现了他桀骜不驯、本领高强的性格;以一敌众,毫不畏惧,体现了他英雄过人,英勇无畏的性格。
13.D
14.A 15.B 16.D
17.①(狼)打算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8.示例:更赞同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狼的威胁,勇敢地进行反击,最终战胜了狼,保护了自己;而牧竖则采用了残忍的手段,利用大狼的母爱,将其活活累死,这种做法不太人道。
19.D
20.①大部分游客更倾向于考虑旅行方式是否休闲自在。②大部分游客会更多考虑目的地游玩线路的制定。③还有很多游客会考虑目的地的路程远近和美食特色。④还有很多游客选择旅游方式时会考虑兴趣爱好。
21.示例一:推荐Citywalk(城市漫步)。因为可以在慢节奏的行走中接触新知识,获得独特的旅行体验,也可以深入感受城市烟火气。用脚步丈量城市、与当地居民产生互动,充满惊喜和趣味,另外以贴近当地人的方式理解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可以在松弛感中享受旅行。“特种兵式旅游”用很短的时间游览很多的景点,不能深入感受景点,而且非常累。所以推荐Citywalk旅游方式。
示例二:推荐“特种兵式旅游”。因为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旅游效率高,花费少。Citywalk(城市漫步)节奏慢,游览的景点少,不去知名景点,无法体会知名景点的文化底蕴和美好风景。所以推荐“特种兵式旅游”。
22.①小屋里的一根蜡烛 ②大学时 ③在宿舍角落里的床头台灯下读书
23.我认为文末两段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后面两段运用议论的方式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夜读带给他人的感受,从另一个角度拓宽了写作的内容,揭示和深化了夜读的意义与价值。
24.C
25.示例:深夜读书,无人打扰,能聚精会神,此时读书的效率很高;宁静的氛围中,心灵与书中思想相契合,神思千年,快意无比。(言之有理即可)
26.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