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G2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十二月联考物理、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G20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十二月联考物理、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湖北省九年级G20十二月联考
物理·化学
第一部分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住置上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遮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
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圣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战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
1.中华民族诗词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柳絮飞时花满城
D.秋雨梧桐叶落时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水凝固成0℃的冰,内能减小
B.相同质量的两杯水,温度高的含有的热量多


C.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热值都减小一半

D.燃料燃烧得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
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管口,加热一段时间后,

软木塞就会被冲出去.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酒精燃烧: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试管内水温升高: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木塞被冲出去: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D.管口出现水雾: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
4.如图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
玻璃棒
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负电荷
B.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
C.原来不带电的丝绸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二者会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D.当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验电器上的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
《九年级·物理·联考》第1页(共12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5.如图所示,纸盒外有两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闭合开关两灯都雪
⑧⑧
亮,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盒内一定有两节电池
B.盒内一定有电源供电
C.两只灯泡一定是串联关系
D.两只灯泡一定是并联关系
6.下列选项中的电路图与实物图一致的是
S2
7.在图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运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A2的示数一定相等
B.电压表V1、V2的示数一定相等
C.电流表A1、A2的示数一定不相等
D.电压表V1、V2的示数可能不相等
8.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课堂上物理老师用一节干电池将口香糖的包装
纸点燃,如图所示.观察发现,包装纸中间剪得较细,燃烧从最细处开
始.燃烧形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池与包装纸形成了通路
B.包装纸内有较大电流通过
C.中间较细处电阻最小
D.接通后电能转化成内能
9.图甲是显示水温的“智能水杯”内部电路,电表的示
数可以反映温度的高低,热敏电阻R2的阻值随温
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开关闭合后,关于这个电
)电表
路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电表是电流表
49网
B.温度越高,R2的阻值越小
‘式“其数)
C.温度越高,电表的示数越小
是可
D.温度越高,R1两端的电压越大
10.在图甲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b
U/V
6
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中,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
压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情况如
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8V
0510152025R,/m

《九年级·物理·联考》第2页(共12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化剂种类不同,C错误。
九年级·化学·联考·参考答案
37.(1)供给呼吸(1分)
(2)N2(1分)
24.BA,C,D均没有生成新物质,小龙虾煮熟过程蛋白
(3)导电性(或润滑性,熔点高)(1分)
质发生变性,失去活性,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
(4)促进节约用水或保障基本用水(合理即可)(1分)
化,B正确。
解析:(1)鉴山,潜水是利用氧气能供给呼吸。(2)利用
25,B化学药品有的有腐蚀性或毒性,洗手的日的是防止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月不变。(3)石墨能导
药品沾到手上对人体造成伤害,B错误。
电,当滑板在电线上滑动时,为减少摩擦,石墨能起到
26.A张青莲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洞滑作用,摩擦会发热·必须耐高温,熔点高。(4)阶梯
不是为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做出巨大贡献,A错
计价目的是侣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误。
38.(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分)
27.C加明矾的作用是使水中悬浮杂质加速沉降,不是杀
(2)水分子(1分)
菌消毒,C错误。
(3)工业应用(1分)
28.D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失
催化剂
火,A错误,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B错误:倾倒时
(4)4Na+CCl-
4NaC1+C(1分)
700℃
标签要向手心,瓶塞要倒放,C错误:氢气验纯时,
解析:(1)金刚石、石墨、石墨烯都是有碳元素形成的单
试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D正确。
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存在较大差
29.C从数轴可知X的化合价为+1价,A.化合价为0
异。(2)观察图1可知,只有水分子能通过。(3)观察
价:B.化合价为一3价:C.化合价为十1价:D.化合
图2可知(4》阅读短文第二段,可以找到该反应的所有
价为+5价,做选C。
信息。
30.D宏观方面: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A说法正确:微观
39.(1)C1(1分)
方面: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说法正确:叶黄素中
(2)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1分)
含碳氢元素,故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和HO,
(3)CaCO3+2HCl=CaCl+CO2◆+H,O(1分)
C说法正确: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而不是氢元素,
(4)不可溶性(1分)
D错误。
(5)直接排放C)2会加剧温室效应(合理即可)(1分)
31.B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A错误:高锰酸钾为纯净物,
解析:(1)带负电的为阴离子,氟高子带一个单位负电
B正确: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氧化物,
荷。(2)工艺流程中预处理如:粉碎或搅挤都是为了增
C错误;过氧化氢溶液为混合物,D错误。
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或加快反应速率。(3)从该
32.DD项中的固体减少的质量应为生成的气体质量,但
流程的反应器可知,反应物为盐酸和碳酸钙,故反应为
装置中可能还存在的反应是C+C0,高温2C0,故
CaCO,+2HC1-CaCl+CO,◆+HO。(4)结合化
产生的气体不一定全为CO2。D错误。
学实验过滤操作,过滤是为了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
33.D从图2的曲线起点可知,曲线1为O2,曲线2为
质。(5)从第3问的反应可知,会产生二氧化碳,直接
C2,A正确:氨气不参加反应,其质量基本不变,B
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也可以从废渣对环境的影响方
正确:当氧气的浓度低于或等于15,6%时燃烧的
面考虑等。
蜡烛会熄灭,高于15.6%时能正常燃烧,D不正确。
40.(1)有部分氧化镁以白烟形式散失到空气中(或散失的
34.CC项中发生的反应为:CaC0,商温Ca0+C0,+,属
MgO比参加的O:质量大)(1分)
(2)解: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0.5分)
于分解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故选C。
35.B由题可知,反应I为C0.十3H。一定条件H,0+
2Mg+0,-
点燃一2Mg0
(1分)
48
80
CH,OH,A正确:反应Ⅱ为CO,+H。一定条件
1.2g
(1分)
H:O十CO,B项反应先后分子总数不变,B错误:C
48/80=1.2g/x
项要提高CH:OH含量必须诚少反应Ⅱ的发生,否
x=2g
(1分)
则CO2、H就会被反应Ⅱ消耗,C正确:结合反应
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2g
(0.5分)
I和反应Ⅱ可知D正确。
41,(1)长颈斗(1分】
36.CC项未控制单一变量,有两个变量:H,O浓度和催
(2)A(1分)
《九年级·化学·联考》第13页(共12页)(2)C(1分)
九年级·物理·联考·参考答案
(3)右(1分)2.5(1分)
(4)0.625(1分)
1.B
2.A
21.(1)右(1分)
3.B
(2)4:1(1分)22(1分)
4.A
(3)左侧客器漏气(1分)
5.B
22.(1)水的质量:
6.A
m=pW=1.0×102kg/m×1×10-3m3=1kg:(1分)
7.B
水吸收的热量:
8.C
Qa=m△f=4.2×103J/(kg·℃)×1kg×(100℃
9.C
-20℃)=3.36×10J.(1分)
10.B
(2)电水壶消耗的电能:
11.D
W=P知地1=2000W×4×60s=4.8×105J:(1分)
12.D
加热水时热水壶的效率:
13.做功(1分)比热客(1分)20(1分)
14.吸引轻小物体(1分)化学(1分)用电器(门分)
-器-36X0X100%=70%.1分)
4.8×105J
15.2.52×10(1分)2.1×103(1分)
(3)当开关S,S闭合时,为电阻R1的简单电路,此时
16.0.2(1分)800(1分)
功率最大,电水壶处于加热状态,
由P
R可得,R的电租为:
17
(2分)
_U-(220V)
R一P
2000w=24.20,(1分)
开关S闭合,S断开时,两电阻串联,
18.(1)质量(1分)
总电但R=得-g8P=120a-1分
(2)完全燃烧完后(1分)汽油(1分)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知,
(3)偏小(1分)燃科燃烧的热量不可能被完全吸收(1
R,=R-R1=1210n-24.22=1185.82.(1分)
分)
23.(1)由甲图可知,热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串联,电
19.(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1分)
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当温度盘显示最高
(2)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1分)
温度时,定偵电阻R,两端电压为U=3V,由乙图
(3)左(1分)2.5(1分)
(4)35(1分)
知,此时热敏电阻R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40,根据
串联分压原理可知:
此时热敏电阻Rr两端的电压为Ur=6V,
则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20.(1)
(1分)
U=U。+Ur=3V+6V=9V.(1分)
(2)由题意得,当温度盘显示最高温度时,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为U。=3V,由乙图知,此时热敏电阻R,
《九年级·物理·联考》第7页(共1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