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欢乐颂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音乐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欢乐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欢乐颂》宏伟壮丽的音乐风格,理解其表达的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以及人类团结友爱的精神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阔的人文情怀。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欢乐颂》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能够准确、流畅、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演唱技巧和表现力,增强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排练、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艺术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快乐,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剖析《欢乐颂》的音乐结构和创作特点,使学生理解其音乐表现手法与情感表达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演唱中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力度变化,尤其是在合唱部分,要实现各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展现出歌曲的磅礴气势。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欢乐颂》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内涵,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真挚、饱满的情感融入到演唱和音乐表现中,避免演唱的空洞和表面化。在多声部演唱或乐器演奏与演唱配合时,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融合,达到理想的音乐效果,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挑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贝多芬的伟大成就和他在音乐史上的崇高地位,介绍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命运交响曲》等,引发学生对贝多芬音乐的兴趣和好奇。然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作品《欢乐颂》,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首曲子,对它有哪些初步的印象或了解。
播放一段与欢乐、团结等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频片段,如盛大的节日庆典、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等,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感受《欢乐颂》的情感基调做好铺垫。
(二)作品介绍
详细介绍《欢乐颂》的创作背景。它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动荡变革时期,贝多芬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渴望人类能够摆脱苦难,走向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境界,于是创作了这首表达人类美好愿景的《欢乐颂》。
讲解《欢乐颂》的音乐特点。其旋律简洁而富有力量感,节奏明快且规整,具有强烈的行进感。歌曲采用了合唱与管弦乐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不同乐器音色的交织和合唱声部的叠加,营造出宏大、庄严的音乐效果。其主题旋律易于记忆和传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成为了人类团结和友爱的象征。
(三)聆听歌曲
播放《欢乐颂》的完整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节奏以及音乐的起伏变化,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和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
再次聆听歌曲,这次要求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走向。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同学们,你们能听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吗?每个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聆听后尝试回答,初步了解歌曲的结构框架,如歌曲大致可分为主歌、副歌以及不同的变奏段落等。
(四)学唱歌曲
发声练习:进行一些简单的发声训练,如用 “哼鸣” 练习来寻找头腔共鸣,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支持和声音的高位置。然后进行一些音阶的上行与下行练习,如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及其反向练习,要求学生用平稳、连贯的声音演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通过这些发声练习为演唱《欢乐颂》做好声音准备。
哼唱旋律:教师弹奏《欢乐颂》的旋律,让学生用 “la” 来哼唱。在哼唱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长短变化以及音乐的连贯性。对于一些较难的旋律片段,如旋律的大跨度跳跃、节奏的复杂变化部分,教师可以单独弹奏,让学生反复哼唱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旋律。
朗读歌词:在学生熟悉旋律后,带领学生朗读歌词。逐句讲解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对欢乐、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和歌颂。要求学生在朗读时,用清晰、饱满的声音,将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与音乐旋律的完美结合。
学唱歌曲:教师采用逐句教唱的方式,先教唱歌曲的主歌部分,唱一句让学生跟唱一句,及时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错误。在教唱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如在表达坚定信念的语句时,适当加强力度;在抒情的部分,则稍作减弱。当学生学会主歌部分后,再教唱副歌部分,同样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情感的引导。在学生能够初步演唱单声部后,进行合唱排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声部,如高音声部、中音声部和低音声部,分别进行练习,然后再合练。在合练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各声部的声音,指导学生调整音量、音准和音色,使各声部之间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展现出合唱的丰富层次和宏大效果。
(五)情感处理
组织学生深入讨论《欢乐颂》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演唱中通过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将这种情感更好地传达出来。例如,在演唱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时,可以用明亮、开阔的声音,面带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崇敬和喜悦;在演唱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时,适当加快速度,增强力度,表现出人们对欢乐和美好追求的急切与热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示范,引导学生在演唱时从整体的情感基调出发,结合歌曲的不同段落和具体语句,灵活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段,使演唱充满激情与感染力,真正让听众感受到歌曲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强烈渴望和对人类团结友爱的深情呼唤。
(六)拓展延伸
乐器演奏:鼓励有乐器基础的学生用乐器演奏《欢乐颂》的旋律,可以是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常见乐器。学生可以独奏,也可以进行小型乐队合奏。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乐器音色与歌曲情感的匹配,以及与其他演奏者之间的配合默契。对于没有乐器基础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用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三角铁、沙锤等为演唱或乐器演奏伴奏,感受不同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魅力。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以《欢乐颂》为灵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可以是创作一段新的旋律,或者为《欢乐颂》编写新的歌词,表达自己对欢乐、团结等主题的理解和感受。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七)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了贝多芬的经典作品《欢乐颂》。通过聆听、学唱、情感处理以及拓展延伸活动,我们不仅领略了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宏大的音乐风格,更深刻理解了它所蕴含的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追求和人类团结友爱的伟大精神。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铭记这首歌曲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感动,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爱和团结去构建美好的世界。让我们再次用充满激情的歌声演唱《欢乐颂》,结束今天的音乐课程。” 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激昂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