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三)
一、选择题
1.近代史上,北京曾受到列强的两次侵占,这两次是(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出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 )
A.签订了《辛丑条约》 B.签订了《南京条约》
C.签订了《马关条约》 D.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3.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C.刺激了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 D.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很多文学作品都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反映了“中共一大”的诗句是( )
A.南昌城上枪声急,扬子江边炮火隆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武装工农闹革命,策划秋收搞暴动 D.上海嘉兴初聚首,敢叫日月换红天
5.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这位老将是( )
A.关天培 B.左宝贵 C.聂士成 D.陈化成
6.“1924年5月,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后来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学员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这说明国民革命运动( )
A.由北洋军阀政府主导 B.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
C.由国民党独立领导 D.军队由共产党组成
7.口号是时代的旋律,能体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民主与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8.地图、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该歌曲创作于
A.国共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后
10.“挟千里席卷之势,建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天堂之梦在烈火中化为灰烬,则是他们的悲剧”。该材料描述的是( )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孙中山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报刊是(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青年》
12.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两万五千里长征 D.开辟敌后战场
1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向俄国学习。《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这说明当时(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14.增开天津为商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15.任远启曾对这件事评论道:“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机,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材料中评论的事件应该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华北危机的爆发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请回答下题
16.下图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的场景,规定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7.近代中国曾先后出现多种中文报纸,其中创办于天津的是(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新华日报》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就此,回答下面小题
18.《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里的“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19.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21.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历史性的巨变”是指
A.成立同盟会 B.发动武昌起义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22.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两千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
A.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晚年对自己的 洋务事业的评价是: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问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24.识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二所反映的“大决战”具体指的是什么?这一军事行动有何重大意义?图三反映的这一军事行动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3)从上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什么?
25.八年(2)班围绕“纪念馆场馆建设”展开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务一:选址规划】
材料一
林则徐像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现隶属福州市)。主要成就是主持虎门销烟,他是近代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反抗殖民侵略斗争中涌现的伟大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摘编自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
【任务二:主题设计】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①第一部分 前仆后继 救亡图存 ②第二部分 民众觉醒 主义抉择 ③第三部分 早期组织 星火初燃 ④第四部分 开天辟地 日出东方 ⑤第五部分 砥砺前行 光辉历程
——摘自中共一大纪念馆五大主题展板
【任务三:文脉赓续】
材料三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用声、光、电、图、实物等多方面来表现事件的精神。
——摘编自陕西省文物局《走进红色纪念馆》等
(1)根据材料一,请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设立林则徐纪念馆并简要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应放置的主题展板位置(写出序号即可),并为该展板添加解说词。(提示:解说词包括时间、地点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纪念馆的历史价值。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大潮。它是中国和全世界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不断纵深推进的剧变在思想史上的强光折射。参与思想争鸣者,多聚焦于现代新思想新理论。参与论争的派别之多、论争的问题涉及之广,都是空前的。
——摘编自白寿彝《新文化运动何以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大潮”的原因,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明天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摘自中国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五月的花海”有关的节日,并解读“开创新的世界”的“新”的含义。
材料三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摘自朱海《信念永恒》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的事件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7.【中国共产党与抗战胜利】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请以“中国共产党与抗战胜利”为主题,结合材料,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D B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B C B C B C
题号 21 22
答案 D A
23.(1)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4.(1)图一:抗日战争胜利;图三: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大决战”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果: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变化:合作—内战(或分裂)。启迪: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认识合理,有针对性即可)
25.(1)【示例一】地点:福州。
理由: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现隶属于福州,是福州著名历史人物。人们通常会在著名历史人物的出生地设立纪念馆。
【示例二】地点:虎门。
理由:林则徐的主要事迹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主持的虎门销烟,在虎门设立纪念馆,更有纪念禁烟斗争的意义。
(2)序号:④;解说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历史价值:保存历史资料;缅怀历史,继往开来;成为爱国主义的重要基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26.(1)原因:是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争鸣运动;参与者多聚焦于现代新思想新理论;参与论争的派别空前多、涉及范围空前广。
口号:民主、科学
(2)节日:中国青年节。
含义: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4)关系: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解放运动为社会进步奠定基础,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27.题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论述: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到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随着日军侵略的深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等努力促成其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与新四军配合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取得平型关大捷等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通过建设抗日根据地等措施,有力保障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抗战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