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综合训练(二)一、单选题1.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A.3.81cm B.3.68cmC.3.80cm D.3.8cm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错误和误差都可以避免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对下列民间俗语或古诗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熔化吸热B.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直线传播C.水中捞月一场空——平面镜成虚像D.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D.正确操作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呐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位置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一道道光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B.图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图丙,杂乱无章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白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样8.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公共区域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电子监控器,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凹透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9.中华古诗词、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笛管振动产生B.怕得鱼惊不应人——声音可以通过水来传播C.响鼓还需重锤敲——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不同人的音调不同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多读几位可以减小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采用恰当的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使用精密仪器,可以避免误差11.如图所示,先将薄玻璃板沿水平向左移动2cm距离,然后再将薄玻璃板向前靠近蜡烛1cm距离,关于蜡烛A在薄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向左移动距离2cm B.水平向右移动距离1cmC.大小不发生改变 D.大小逐渐变大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五音六律”“莺歌燕语”。在这些词语或者句子里都有声现象的相关描述,以下关于这些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于声带或气囊振动而产生的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五音六律”中的五音相当于现代曲谱里的“1,2,3,4,5”,指的是音调的不同D.“莺歌燕语”说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二、填空题1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明自己完成了一个光学实验。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不透明的杯子放在面前,如左图所示,发现眼睛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由于 的原因;保持眼睛的位置不变,向杯中缓慢注水,硬币逐渐出现在视线中,看到的其实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请在右图中画出小明看到硬币的折射光路图 。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0s运动了100m,该物体前5s的速度是 m/s,另一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该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m/s。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 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以 参照物,船篷是静止的。16.傍晚,小华和妈妈去公园里玩,看到湖水里有很多鱼,水面上有一个大树的倒影,于是出现了“鱼在树上游”的场景,此现象中,大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鱼”是光的 现象(以上两空均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看到的是鱼的 像(选填“虚”或“实”),比实际位置偏 (选填“高”或“低”)。若用手电筒沿着看到鱼的方向照射, 照到鱼身上(选填“能”或“不能”)。17.如图甲所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刻度尺使用错误的是 (选填“A”或“B”),A尺的分度值为 mm,木块的长度是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三、作图题18.学习了光的折射相关原理后,某同学尝试用平面镜制作彩虹,他将一束白光射向水中的平面镜,最终在白纸上观察到一道彩虹。光路的模拟如图所示,一道激光射向水面,请将光路补充完整。(画出光的大致传播方向即可)19.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凸透镜的焦点为F1,一条光线平行于水面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四、实验题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4)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21.小滨在“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中:(1)物理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该实验原理是 。(2)小滨想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于是将小车放在B点,按下秒表并同时让小车从静止开始下滑,当小车下滑到C点时停止计时。你认为这个方法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这种测量方法会使测量的时间偏 (选填“长”或“短”)。(3)小滨发现小车下滑的速度很快,不便于测量时间,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选择更加精密的秒表B.熟练使用秒表后再计时C.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D.更换成质量更大的小车(4)如图乙所示,小滨利用位置传感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屏幕图像如图丙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是 (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在斜面上运动到3s时的速度为 m/s。(5)在实验中,假设小车通过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则,,的大小关系是 。22.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 (透明玻璃板/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 。此时,蜡烛B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如图丙,需将蜡烛2拿走,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并在图中的 (A/B/C/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发现纸板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实/虚)像;(5)用图丁中的棋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棋子A的像A′比较暗,于是用手电筒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几种操作,a、b、c三种操作中,观察到M的像最亮的是 ;应选用图戊中的 (a/b/c)棋子进行实验,便于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五、计算题23.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 。已知某型号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 kg/m )制造,需要超高强度结构钢78吨。求:(1)“气凝胶”相比较超高强度结构钢有什么优点 (2)该型飞机所用钢材的体积是多少m3 (3)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kg 24.小兰妈妈需要一个“5L”的塑料桶,爸爸找来一只容积未知的桶,这只桶是否合适呢?小兰进行了实验,测出塑料桶质量为0.25kg,盛有半桶水时称得总质量是1.5kg。(1)请你帮小兰计算这只塑料桶是否符合妈妈的需要?(2)若妈妈有9kg食用油,至少要用爸爸拿的这样塑料桶几只来装?(油的密度是0.9×103kg/m3)(3)若盛满某种液体时测得质量是5.2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有多大?25.港珠澳大桥是目前我国建成的世界最长的跨海通道,从起点香港口岸人工岛到终点珠海洪湾立交全长55km。若某车通过整个大桥用了44min,求:(1)该车过桥的平均速度;(2)若该车以这样的速度匀速穿过海底隧道用时3.6min,则海底隧道长约多少km;(3)港珠澳大桥最高限速100km/h,则这辆车通过整个大桥至少用多长时间。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D D D D D B B B题号 11 12答案 C B1.C【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放正;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详解】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B错误;C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其读数为3.80c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2.D【详解】A.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免,故A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C.误差不同于错误,它们的产生原因、是否能避免等都不同,故C错误;D.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可以减小误差,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近视眼是因为晶体状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强,当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应该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所以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②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D【详解】A.雪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气温降得更低,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光在直线传播时,井沿以外部分的光线被挡住,只有井沿以内部分光线能传到井中,所以所见甚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现象,成的是虚像,所以根本捞不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钟声是钟的振动产生的,靠空气传播出去,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的,故A错误;B.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C.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故D正确。故选D。6.D【详解】A.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而被人耳听到的声音要求是:响度至少为0分贝,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被鱼群反射,从而探测出鱼群位置,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太阳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道道光束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水面和平面镜作用一样,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杂乱无章的光线属于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白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原理是光的色散,本质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电子监控器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是由实际的光线会聚形成的,且成在较小的区域上,故是成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谁家玉笛暗飞声——笛声由空气柱振动产生,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怕得鱼惊不应人——声音可以通过水来传播,故B正确;C.响鼓还需重锤敲——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C错误;D.闻其声而知其人——不同人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10.B【详解】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是不可避免的。估读数字只有一位是有效的,多估读几位不能减小误差,故A错误;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故B正确;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采用恰当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测量仪器越精密,可以减小误差,但测量错误是由于测量者的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与仪器精密程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B。11.C【详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将玻璃板向左移动,此时物体的位置不变,玻璃板所在的平面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像的位置不变,然后再将将薄玻璃板向前靠近蜡烛1cm距离,则像距也减小1cm,蜡烛A在薄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但蜡烛A的像不会发生水平移动,故AB错误;CD.因像的大小只与物的大小有关,将玻璃板向左移动,然后再将薄玻璃板向前靠近蜡烛一小段距离,蜡烛A的大小不变,则蜡烛A在薄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大小也不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2.B【详解】A.振动产生声音,故蛙声是由于声带或气囊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或者强弱,故B错误;B符合题意;C.现代曲谱里的“1,2,3,4,5”,是音调,是声音的高低,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莺歌燕语”,发声的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称为音色,故“莺歌燕语”说明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光沿直线传播 虚【详解】[1]在A处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杯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2][3]当杯中缓缓注水后,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如图所示:14. 10 4.8【详解】[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变,在内通过的路程,则该物体前5s的速度[2]设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前半程为s,则前半程运动的时间后半程运动的时间全程,用时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15. 山 轻舟【详解】[1]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轻舟”相对于山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运动的。[2]船篷相对于轻舟(或者说船上的其他部分)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静止的。16. 反射 折射 虚 高 能【详解】[1]湖水中树的倒影是树经湖水这个“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3][4]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此时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认为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那么鱼的位置在鱼的虚像的下方,所以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偏高。[5]鱼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小华就看到了鱼,由于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能把鱼照亮。因为对着鱼的位置照射时,入射光线是原来鱼身上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的折射光线,那么此时的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的位置射出。17. B 1 2.20 184.4【详解】[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求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A正确,不符合题意。[2]A刻度尺中,1cm平均分成10小格,1小格表示1mm,故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3]木块的一边对准A尺的0刻度线,另外一边对准2.2cm刻度线,要求在分度值以下还要估读一位,故木块的长度为2.20cm。[4]停表的小盘表示分钟数值,指针指在3min与3.5min之间,说明被测时间比3min多一些,但不到3.5min;大盘表示秒数值,指针对准4.4s刻度线。故停表的读数是18.【详解】图示中,折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出现反射,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光线,此反射光线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大概作出射向白纸的折射光线,作图如下:19.【详解】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过焦点(入射点)F1画出法线,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水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0. 热胀冷缩 B 39 晶体 吸收 固液共存 60 快【详解】(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中有液体,液体吸热或放热时,体积会膨胀或收缩,使得玻璃管中液面发生变化。所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2)[2]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3]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9℃。[4]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确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3)[5]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4)[6]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中,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7]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6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60℃。[8]物质是固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60℃-20℃=40℃物质是液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90℃-60℃=30℃所以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快。21.(1)(2) 不可行 长(3)D(4) 加速 0.6(5)【详解】(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小车平均速度,因此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2)[1][2]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因此他的做法不可行,会使测量的时间偏长。(3)小车下滑的速度与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小车的质量大小无关,所以要使小车运动变慢,需要减小斜面高度或者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另外,熟练使用秒表后再计时、选择更加精密的秒表都有利于时间的测量,故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D。(4)[1][2]从图丙中可看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变大,故小车做加速运动;由图像可知小车在斜面上运动3s时的速度为0.6m/s。(5)由上述分析已知小车在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上半段速度小,下半段速度大,全程平均速度介于两者之间,故22.(1) 透明玻璃板 竖直(2)像与物大小相等(3)对称(4) B 虚(5) a a【详解】(1)[1][2]玻璃板有透光性,平板玻璃既能成像,又能看清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透明玻璃板,并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因两蜡烛相同,根据重合现象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中像与物的位置关系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4)[1][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如图丙,需将蜡烛2拿走,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不透过玻璃板,即在图中的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发现纸板上没有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5)[1]成像的物体反射的光越强,成像越清晰,用图丁中的棋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发现棋子A的像A′比较暗,于是用手电筒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几种操作,a、b、c三种操作中,只有a增强了物体反射的光,故观察到M的像最亮的是a。[2]为研究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应选用左右不对称的物体,故用图戊中的a棋子进行实验,便于得到像和物左右之间的关系。23.(1)密度小、耐高温、隔热性好、富有弹性等;(2)10m3;(3)30kg【详解】解:(1)根据题意知道,“气凝胶”比较超高强度结构钢有的特点有:密度小、耐高温、隔热性好等。(2)超高强度结构钢的质量m钢=78t=78×103kg=7.8×104kg超高强度结构钢的密度ρ钢=7.8×103kg/m3;由知道,该型飞机所用钢材的体积(3)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同样大小的飞机,则“气凝胶”的体积由知道,需“气凝胶”质量答:(1)密度小、耐高温、隔热性好等;(2)该型飞机所用钢材的体积是10m3;(3)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30kg。24.(1)见详解;(2)4;(3)2×103kg/m3【详解】解:(1)桶内水的体积为桶的容积为故不符合题意要求。(2)若妈妈有9kg食用油的体积为至少要用爸爸拿的这样塑料桶的只数为(3)这种液体的密度为答:(1)见详解;(2)若妈妈有9kg食用油,至少要用爸爸拿的这样塑料桶4只来装;(3)这种液体的密度为2×103kg/m3。25.(1)75km/h;(2)4.5km;(3)0.55h【详解】解:(1)该车过桥的平均速度(2)若该车以这样的速度匀速穿过海底隧道用时3.6min,则海底隧道长 (3)港珠澳大桥最高限速100km/h,则这辆车通过整个大桥至少需要的时间答:(1)该车过桥的平均速度为75km/h;(2)海底隧道长约4.5km;(3)这辆车通过整个大桥至少用0.55h的时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