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练习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练习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练习
一、单选题
1.自202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赵某始终心系乡村振兴,用双脚丈量民情,在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在实验室内攻坚克难;关注农业未来发展,呼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塑造光明的农业前景;围绕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议案。全国人大代表赵某的上述做法( )
①行使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 ②与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联系
③直接参与执行乡村振兴战略 ④依法行使了提案权和审议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7月26日至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贵州开展检查。科技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的基本性法律,这部法律的宣传贯彻和推动实施情况,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开展执法检查( )
①凸显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有利于制定法律,为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
③表明国家权力机关积极履行职能,推动法律实施
④督促地方积极行动,推动法律宣传走深走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③彰显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权力的民主政治优越性
④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2023年12月中旬至2024年1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下,35个选举单位认真做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比例。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代表由各地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②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国家权力的行使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决定,并明确其主要职责:负责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资格审查、联络服务有关工作;承担代表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联系群众有关制度制定和指导协调工作;负责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的统筹管理等。可见,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利于( )
①提高人大代表的地位,保障人大代表更好行使职权
②完善人大代表工作机制,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③密切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反映民意诉求
④发挥监督作用,促使人大代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9235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依法交由213家承办单位办理。这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 )
①积极行使决策权,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②不负人民重托,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积极行使提案权,及时传达人民意见建议
④受到国家机关的充分尊重并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确定目标和方向。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实施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国务院起草草案并召开座谈会,征求了对“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建议
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
③国务院各部委依据规划纲要,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8.生猪产业是湖北传统优势产业,然而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北生猪产业链短、龙头企业不强等短板较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和群众的诉求,某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整合生猪上下游资源,托举湖北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人大代表要找准问题切实反映人民的诉求
③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④人大代表的建议应被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采纳,由政府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大会关于设立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决定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10个专门委员会。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需要在大会期间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需要在大会期间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由此可见( )
①民主集中制是全国人大的组织活动原则
②全国人大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协助开展经常性工作
③全国人大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与表决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年4月1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本次会议新制定和修改了5部法规。新制定《四川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修正《四川省水资源条例》。这体现了四川省人大( )
A.作为立法机关完善法律体系 B.广泛听取民意坚持民主立法
C.依法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D.顺应时代发展坚持科学立法
11.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蓉调查发现,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等新兴业态领域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较为突出,行业归属不清晰使得相关部门难以依法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因此她建议立法机关将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等列为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纳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由国务院牵头,协调确定电竞酒店等新兴业态的行业归属和主管部门。上述建议的提出是基于( )
①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②人大代表应依法行使质询权,帮助政府推进工作
③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并依法履行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围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根基,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立法工作。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生态环保领域法治建设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使决定权
④将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4月26日至5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国防教育法、会计法、统计法等法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公民可以登录中国人大网、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监督权,监督法律的实施 ②行使国家立法权来完善法律体系
③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行使决定权,彰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权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征集意见的过程中,某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有效意见297条,充分发挥其立法“直通车”“连心桥”的作用。这一立法过程体现了( )
A.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执行机关 B.基层立法联系点构建了立法的新体制机制
C.区人大常委会集思广益坚持民主立法 D.人民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行使立法权
15.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盲人代表,他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多件建议。其中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履职一年来,他坚持在基层调研上下功夫,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为更好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寻求良策。这表明人大代表( )
①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视维护残疾人大代表的特殊利益
④拥有提案权,可就人民关切的问题提出建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为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需要( )
①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助推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③发挥人大制度基本功能——将体现人民利益的党的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
④继续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为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立法程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近一年努力,于2024年4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④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在河北调研时强调,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要进一步研究阐释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总结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经验,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①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④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某校高一学生结合所学设计如下卡片。
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卷答题人: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国家监察委员会 答卷内容:过去一年“答题人”的工作情况 监考人:a 阅卷人:b
卡片中的“监考人”和“阅卷人”分别是( )
①a—人大代表
②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④b—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24年第4期《求是》杂志刊发题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文章,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下列关于这一制度的正确表述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安徽省人大始终践行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履职的人大工作初心,持续关注民生改善。
2023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聚焦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权益保障,修订了《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审议并通过了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的决定。针对空气质量改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深入各地,全面摸排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执行情况,推动各方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共同守护“皖美”蓝天。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落实省人大常委会相关审议报告,针对小区收费不透明、停车难、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物业管理集中整治,有效化解了物业矛盾纠纷。
未来,安徽省人大将继续护航“皖美”生活,书写“人民至上”的温暖篇章。
请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关知识,谈谈安徽省如何护航“皖美”生活。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愈加彰显了“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
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全国人代会现场工作人员高效回应代表建议,到多地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再到全国20多万个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定期接待群众听取意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保障民意与国策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
聚焦“国之大者”,回应“急难愁盼”。2023年10月22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考试”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同一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面对与会人员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一一作答。
70年征程,70载荣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砥砺前行,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发挥出更大的制度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某市人大常委会以“聚力共同缔造·净岸护水”为主题,精心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好“代表行动”。
“人大+”释放创新活力。某镇深化“人大+部门”协同监督模式,联合镇纪委、河长制办公室等部门组织代表视察“污水零直排示范村”,督促镇政府实现“污水入管,清水入河”目标。某街道办事处发挥“人大+检察”家站点阵地作用,把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贯穿到检察监督办案中,通过联合互动发挥各自优势。
“代表+”凝聚履职合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采取灵活方式全天候“入格”,依法履职、广泛听取意见、服务人民群众,开启了“代表+群众”新模式。人大代表王某,冲在“前线”的同时,对自家小型规模化养牛场主动新建圈舍排污设施,带动周边养殖户实现污水零排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市净岸护水工作中所体现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指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下列是近年来全国大及其常委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时间 会议 内容
2022年10月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2023年4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2023年6月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2023年10月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审议“一府两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
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C D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B C C C D C
1.A
【详解】①:全国人大代表赵某围绕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议案,这说明人大代表行使了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①符合题意。
②:自201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赵某用双脚丈量民情,在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关注农业未来发展,这说明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了密切联系,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全国人大代表赵某为乡村振兴提出议案,而不是直接参与执行乡村振兴战略,③错误。
④:材料不涉及人大代表的审议权,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D
【详解】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①错误。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贵州开展检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未涉及制定法律,为科技进步提供法律保障,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科技进步法的宣传贯彻和推动实施情况,是此次执法检查的重点之一。开展执法检查表明全国人大积极履行职能,推动法律实施;督促地方积极行动,推动法律宣传走深走实,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C
【详解】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错误。
②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②④正确。
③: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是间接参与管理国家权力,不是直接,③错误。
故本题选C。
4.D
【详解】①: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县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省级、市级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①错误。
②: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没有涉及人大代表权利的行使,②错误。
③:人大代表选举,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比例,体现了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统一,③正确。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C
【详解】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没有提高人大代表的地位,①说法错误。
②③:设立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有利于完善人大代表工作机制,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密切人大代表同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反映民意诉求,②③符合题意。
④:政府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职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6.D
【详解】①:决策权属于决策机关,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①错误。
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③④:全国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9235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依法交由213家承办单位办理,这体现了人大代表积极行使提案权,及时传达人民意见建议,受到国家机关的充分尊重并切实履行法定职责,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7.D
【详解】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②排第一位。
①:在党的领导下,国务院研究“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并就纲要草案征求意见,①排第二位。
④: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规划纲要,④排第三位。
③:国务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国务院各部委依据规划纲要,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③排第四位。
故正确的传导顺序为②→①→④→③。
故本题选D。
8.C
【详解】①:材料强调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不强调人大代表的性质,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针对生猪产业存在的问题和群众诉求,某位省人大代表提出了相关建议,体现了人大代表要找准问题切实反映人民的诉求,依法行使提案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②③符合题意。
④:人大代表的建议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并通过后交由政府组织实施,④排除。
故本题选C。
9.A
【详解】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大会关于设立十四届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的决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故①符合题意。
②: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大设立各专门委员会,故②符合题意。
③:全国人大没有表决权,全国人大是最高决定权,故③错误。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0.D
【详解】A:四川省人大不是我国立法机关,而是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A表述有误。
B:材料体现了四川省人大顺应时代发展,完善立法。并没有直接体现广泛听取民意坚持民主立法,B排除。
C:四川省人大新制定和修改了5部法规,体现其依法行使立法权,但不涉及监督权,C排除。
D:四川省人大顺应时代发展、立足省情实际,新制定了关于公共法律服务、职业教育的两部法律,并对公共图书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办法、水资源管理等三部法律做了修订和修正,坚持了科学立法,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B
【详解】①: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人大代表提建议,未涉及行使质询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杨蓉调查发现,电竞酒店、点播影院等新兴业态领域中未成年人保护问题较为突出,行业归属不清晰使得相关部门难以依法充分履行监管职责,这表明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未涉及全民守法,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2.C
【详解】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①排除。
②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推动生态环保领域法治建设,将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②④正确。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行使的是立法权不是决定权,③排除。
故本题选C。
13.C
【详解】①②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国防教育法、会计法、统计法等法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行使立法权,不是监督权和决定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④不选,②符合题意。
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国防教育法、会计法、统计法等法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公民可以登录中国人大网、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过程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C
【详解】A: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不是执行机关,A说法错误。
B:未体现构建立法的新体制机制,B不合题意。
C: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社会公众有效意见297条,充分发挥其立法“直通车”“连心桥”的作用,体现了区人大常委会集思广益坚持民主立法,C符合题意。
D:人民没有立法权,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5.B
【详解】①④:盲人代表王永澄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多件建议,其中为随班就读低视力学生出版大字版教材的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这表明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拥有提案权,可就人民关切的问题提出建议,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未涉及守法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不符合题意。
③:残疾人大代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6.C
【详解】②③: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需要发挥人大制度基本功能,将体现人民利益的党的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同时需要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助推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②③符合题意。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①错误。
④:我国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7.C
【详解】②④: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立法程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通过近一年努力,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这表明关税法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制定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制,②④符合题意;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错误;
③:材料未涉及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8.C
【详解】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错误。
②④:之所以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②④正确。
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9.D
【详解】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不行使监督权,不是监考人,①错误。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是阅卷人,②错误。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监考人的作用就是监督,因此监考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③正确。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人民是阅卷人,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0.C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说法错误。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③说法错误。
②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②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21.安徽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全面修订和完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省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权,推动各方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共同护航“皖美”生活。
【分析】背景素材:安徽省护航“皖美”生活,书写“人民至上”的温暖篇章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相关知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审议并通过了修改《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的决定→可联系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有效信息②: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深入各地,全面摸排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执行情况→可联系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权。
有效信息③:针对小区收费不透明、停车难、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物业管理集中整治,有效化解了物业矛盾纠纷→可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 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体现人民意志、保证民主权利,切实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保障民意与国策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有利于充分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利于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人大工作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析】背景素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
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新时代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从全国人代会现场工作人员高效回应代表建议,到多地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再到全国20多万个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定期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可联系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关键词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保障民意与国策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可联系动员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同一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面对与会人员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国务院、最高法、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一一作答→可联系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关键词④:人大工作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可联系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3.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大+部门”协同监督模式、“人大+检察”家站点阵地,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代表+群众”新模式,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净岸护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该市“代表行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分析】背景素材:以“聚力共同缔造·净岸护水”为主题开展“代表行动”
考点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该市净岸护水工作中所体现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某镇深化“人大+部门”协同监督模式,联合镇纪委、河长制办公室等部门组织代表视察“污水零直排示范村”,督促镇政府实现“污水入管,清水入河”目标。某街道办事处发挥“人大+检察”家站点阵地作用,把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贯穿到检察监督办案中,通过联合互动发挥各自优势→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关键词②:全市各级人大代表采取灵活方式全天候“入格”,依法履职、广泛听取意见、服务人民群众,开启了“代表+群众”新模式→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③:“代表+”凝聚履职合力→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4.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先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等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通过审议“一府两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考点考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属于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明确,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可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关键词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可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设立全国生态日。
关键词③: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一府两院”关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执法司法工作情况→可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