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专题特训 一轮复习课件(共18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专题特训 一轮复习课件(共18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选择填空特训(三)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湖北)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为“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B )
A. 3mm B. 3cm
C. 3dm D. 3m
第1题
B
【解析】通常情况下男子的手比女子的手大,一拃的长度也比女子的长一些。一拃长通常是20cm左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不会太大,即“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3cm,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福建)水约占人体体重的60%~70%,有助于调节体温,原因之一是水具有较大的( D )
A. 热值 B. 密度 C. 温度 D. 比热容
【解析】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热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水有助于人体调节体温,D符合题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呼伦贝尔)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下列措施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 高速公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A
【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A符合题意;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B不符合题意;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是在监测噪声,C不符合题意;高速公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河南)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 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 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 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第4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杯对木板的压力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但二者不是同一个力,A错误;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平衡力,B错误;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大小等于水杯受到的重力大小,p==,C正确;木板对海绵的压力等于水杯和木板的总重力,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泸州)我国长征18号艇引领中国核潜艇新高度。在进行战备训练时,下列对该潜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通过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上浮与下沉
B. 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增大
C.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需要往水仓内注水
D. 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受到的浮力会变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潜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与下沉的,A错误;在水面下匀速下潜过程中,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B错误;从长江潜行进入东海时,潜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而海水密度大于江水密度,潜艇受到的浮力变大,需要往水仓内注水来增大自身重力,从而使自身重力仍等于受到的浮力,C正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潍坊)图示为某家庭电路示意图,关于该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导线b是火线
B. 电能表上计数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
C. 空气开关跳闸,原因可能是电路中出现短路
D. 正确使用试电笔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灯不亮,该孔一定接零线
第6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开关接在导线a上,故导线a是火线,A错误;电能表上计数器示数的单位是千瓦时,B错误;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或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都会导致空气开关跳闸,C正确;正确使用试电笔插入三孔插座的某一孔,氖管灯不亮,该孔可能接零线,也可能接地线,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龙东地区)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方便居民使用的同时,存在着泄漏的安全隐患。物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闭合开关,天然气( D )
A. 浓度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 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 浓度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第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天然气浓度增大时,R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A、B不符合题意;天然气浓度减小时,R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2023·镇江)空调工作时由于  振动 会发出声音,这对我们来说是噪声,遥控器通过发射  红 外线将空调切换成“睡眠”模式,可以在  声源 处减弱噪声。
【解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改变空调的模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振动

声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连云港)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将  逐渐变大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不变 。实验中,有三组同学选用同样规格的温度计,测量出的水的沸点却不同,同学们猜想可能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你的操作方法是  将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进行观察 。
逐渐变大
不变
将三支温度计放入同一杯沸水中
进行观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水沸腾时各处的水温相同,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也在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且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升到水面处破裂;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用这三支温度计,同时测量同一杯沸水的温度,若三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即可说明不是温度计本身的差异引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湖北)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上描绘的《史记》中记载的“泗水捞鼎”的画面,两边各有数人用绳子通过滑轮拉起掉落水中的鼎。图中的这种滑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起到省力的作用;此时两边绳子对鼎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F2,鼎受到的拉力之和为  F1+F2 。鼎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不能
F1
+F2
减小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两边绳子都对鼎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鼎受到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所以鼎受到的拉力之和F合=F1+F2;鼎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其底部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减小,由p=ρ液gh得,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扬州改编)如图所示,利用铅笔做小实验:
  
第11题
(1) 如图甲,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  大 。
【解析】铅笔芯与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将夹子M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  滑动摩擦 力大小相等。如图乙,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再次水平匀速拉动厚书,橡皮筋伸长的长度变  小 。
【解析】用橡皮筋水平拉动厚书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前进时,拉力与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在书下垫几支圆柱形铅笔,将滑动摩擦变为了滚动摩擦,摩擦
力减小,则拉力也减小,所以橡皮
筋伸长的长度变小。
滑动
摩擦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遂宁)芳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对一块从涪江边捡回的鹅卵石进行密度测量,她先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及右盘中的砝码如图甲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44 g,然后用量筒测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  20 cm3,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2.2 g/cm3。
  
44
20
2.2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鹅卵石的质量m=20g+20g+4g=44g;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则鹅卵石的密度ρ===2.2g/cm3。
第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牡丹江)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R1=10Ω,R2=20Ω,R1两端的电压为1V,通过R1的电流为  0.1 A,R2两端的电压为  2 V,通电5min,R1上产生的热量为  30 J。
【解析】I1===0.1A;I2=I1=0.1A,U2=I2R2=0.1A×20Ω=2V;通电5min,R1上产生的热量Q=R1t=(0.1A)2×10Ω×300s=30J。
0.1
2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宿迁)教室的饮水机上有两条提示语:“注意水温,谨防烫伤”和“节约用电,弘扬美德”。小明画出了饮水机电路示意图,如图甲所示,电阻R1=1210Ω,加热时总功率为840W。线圈内阻不计,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控制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当电流达到0.02A时衔铁被吸合。
第14题
t温/℃ 30 40 50 60 70
Rt/Ω 220 165 130 100 8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衔铁被吸合时,饮水机处于保温状态,功率为  40 W。
【解析】当衔铁被吸合时,R2断开,电路中只有R1工作,根据P=可知,功率较小,为保温状态,保温功率P保===40W。
40
(2) 设定最高水温为60℃,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P的阻值调至  50 Ω;根据图乙中电能表参数,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经过1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350 次。
50
350
第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当水温为60℃时Rt=100Ω,电路中的电流为0.02A,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总===150Ω,RP=R总-Rt=150Ω-100Ω=50Ω;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经过10min消耗的电能W=Pt时=840W×10×60s=5.04×105J=kW·h,指示灯闪烁kW·h
×2500imp/(kW·h)=350imp。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8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新题型特训(一) 新情境、新素材
1. (2024·山西,3分)如图是为了纪念老红军谢宝金而立的铜像。在长征途中他背着一台68kg的发电机走完全程,创造了长征路上的奇迹。以下与这台发电机质量最接近的是( D )
A. 一支铅笔 B. 一本物理教科书
C. 一个篮球 D. 一名中学生
第1题
D
【解析】一支铅笔的质量约为10g,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00g,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一个
篮球的质量约为550g,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kg,故选项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山西,3分)如图所示为科技小组制作的“火焰琴”。展示时,试管中金属丝和空气被加热,堵住或松开塑料管上不同的孔能发出不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琴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琴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 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 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音色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声音的产生来自发声体的振动,“火焰琴”的声音是由塑料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选项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选项B错误;琴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选项C正确;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按压不同的孔,塑料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生改变,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音色不变,故选项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泸州,3分)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关于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
B. 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汽化
C. 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需要放热
D. 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第3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汽化需要吸热,故选项A错误;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烧瓶内的水会汽化,故选项B错误;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故选项C正确;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选项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泸州,3分)泸州籍某运动员在杭州亚运会上获得女子龙舟赛项目三枚金牌。图甲为常用坐姿划船训练器械,其简化原理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质量为10kg,配重质量为50kg,不计绳重和摩擦。某次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两只手分别从A、B端同时施加拉力将配重匀速提起,每提升一次,配重上升0.8m,g取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D
第4题
A. 将配重匀速提升过程中,配重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将配重匀速提升过程中,A端绳子的拉力为600N
C. 运动员将配重匀速提升0.8m,其做功为400J
D. 运动员每分钟提升配重15次,其平均功率为120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将配重匀速提升过程中,配重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则配重的机械能变大,故选项A错误;配重的重力G配=m配g=50kg×10N/kg=500N,动滑轮的重力G动=m动g=10kg×10N/kg=100N;由图乙可知,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端绳子的拉力FA=(G配+G动)=×(500N+100N)=300N,故选项B错误;运动员将配重匀速提升
0.8m,其做功W=FAs=FA×2h=300N×2×0.8m
=480J,故选项C错误;运动员每分钟提升配重15
次,做的功W总=15W=15×480J=7200J,则其平
均功率P===120W,故选项D正确。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兰州,3分)2024年4月至10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举行。本届世园会的主题为“公园城市美好人居”,秉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的理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D
A. 园区内的输电线如果用超导材料制作,可以降低由输电线发热引起的电能损耗
B. 园区内使用新能源转运车,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的能量转化效率高
C. 园区内使用节水装置,是因为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
D. 因为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超导材料如果用来制作输电线,由于电阻为0,不会产生热量,可以降低由输电线发热引起的电能损耗,故A正确;一般情况下电动机转化效率在80%以上,而最好的汽油机也不超过40%,因此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的能量转化效率高,故B正确;地球上的水通过物态变化不停地循环,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仍需节约用水,故C正确;能量虽然是守恒的,但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德阳,3分)2024年3月,德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代表队在第38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图所示是本次大赛德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小组自制的肺活量比较装置,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即可比较肺活量的大小;R0为滑动变阻器,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为理想电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闭合开关S,科技创新小组成员向装置吹气,隔板向上平移,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D
A.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图知,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0与定值电阻R1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R0所在支路中的电流。科技创新小组成员向装置吹气,隔板向上平移,滑动变阻器R0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知,R0所在支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R1所在支路中的电流不变,因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
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滨州,2分)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  变小 ,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7题
变小
不变
【解析】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变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篆刻后方章的密度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新疆,6分)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的质量占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体脂秤通过测量人体的电阻并结合人体的身高、体重、年龄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得出人的体脂率。
(1) 人运动时,存储在脂肪中的能量的一部分转化为人体的  内能 .(选填“内能”或“化学能”),导致人体温度升高。肌肉密度比脂肪密度大,肌肉比脂肪更容易导电。若人的体脂率下降,体重不变,则人体的密度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人体的电阻  减小 .
(选填“增大”或“减小”)。
内能
增大
减小
【解析】脂肪的能量为化学能,转化为人体的内能;在体脂率下降、体重不变的情况下,脂肪变少、肌肉变多,而肌肉密度大于脂肪,故人体密度会增大;肌肉导电性比脂肪好,故人体导电性变好,电阻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若小强的父亲在医院测体脂率时,加在两手之间的电压为5V,通过的电流为2.5mA,则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为  2000 Ω。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  可能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大于两脚之间的电阻。小强的父亲经锻炼后质量从80kg降为78kg,体脂率从25%降为20%,若肌肉的密度为1.12×103kg/m3,则小强的父亲增加的肌肉的体积约为  2 dm3(结果保留整数)。
2000
可能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R===2000Ω;由于肌肉比脂肪更容易导电,而人体腿部肌肉一般比手臂肌肉多,所以小强的父亲两手之间的电阻可能大于两脚之间的电阻;增加的肌肉质量m=78kg×(1-20%)-80kg×(1-25%)=2.4kg,则小强的父亲增加的肌肉的体积V==≈
0.002m3=2dm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宿迁,9分)新房装修时,工人经常用普通量角器测量一些角度,不方便读数。小明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了电子量角器,电路如图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O为半圆弧电阻MN的圆心,金属滑片OP为半径,与半圆弧接触良好,接入电路的电阻RMP与指针旋转角度θ成正比,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电阻箱。闭合开关,将滑片OP旋转至M处,调节R0的阻值,使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求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将滑片OP旋转至M处时,只有R0接入电路。由欧姆定律可
得,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0===10Ω
(2) 调节θ为90°时,电流表示数为0.3A,求此时电压表示数。
由图可知,电阻箱R0与半圆弧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半圆弧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调节θ为90°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R0两端的电压U0=I'R0=0.3A×10Ω=3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V=U-U0=6V-3V=3V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为能满足测量0~180°的要求,重新调节电阻箱R0,求满足要求的R0的最小阻值。
设半圆弧电阻的最大阻值为R滑大,调节θ为90°时,半圆弧电阻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滑大,电路总电阻R总===20Ω;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半圆弧电阻接入电路的电阻R滑大=R总-R0=20Ω-10Ω=10Ω,则R滑大=20Ω;由图可知,所测角度越大,半圆弧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电阻箱两端的电压越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最大值3V时,R0两端的最小电压U0小=U-UV大=6V-3V=3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阻箱的最小阻值与半圆弧电阻的最大阻值相等,即R0小=R滑大=20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天津,6分)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冬天利用杂草、落叶及泥土等材料制作花肥时,发现天气太冷肥料不易发酵,于是他们想制作一个电加热垫给肥料加热。
【初步设计】 选取一根粗细均匀的电热丝,将其接在电压恒为U0的电源上[如图(a)所示],加热功率为P0,该电热丝的电阻R0=    。(用已知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第10题(a)
【解析】由P=得,R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改进设计】 为获得不同的加热功率,从电热丝的中点处引出一条导线,将电热丝以不同方式连接在电压为U0的电源上,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加热功率P1和P2,且P1<P2。请你在图(b)甲、乙中将各元件连接成符合改进要求的电路,并推导出P1与P2之比。说明:电热丝上只有a、b、c三处能接线,电热丝的额定电流满足设计需求。
  
第10题(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如图甲所示。将电热丝的中点与一端相连,另一端接电源,此时电阻为R0,功率P1===2P0;将电热丝的中点与一端相连,然后将这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相连,电源的另一端与电热丝的另一端相连,实际上是R0和R0并联,此时的总电阻R===R0,总功率P2====4P0,P1∶P2=2P0∶4P0=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优化设计】 为方便操控,再增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通过开关S0的通断和S在触点1、2间的切换,实现加热垫P0、P1和P2三挡功率的变换。请你在图(c)中将各元件连接成符合优化要求的电路。注意:无论怎样拨动开关,都不能出现电源短路的现象。
第10题(c)
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当S与触点2接触、S0断开时,电路是只有R0的简单电路,此时加热垫处于P0功率挡;当只闭合S0时,电路是只有R0的简单电路,此时加热垫处于P1功率挡;当S与触点1接触、S0闭合时,R0和R0并联,此时加热垫处于P2功率挡。优化设计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扬州,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11题
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发电(图甲),这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里程碑。该项目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用电低谷时段,将电网多余的电能通过空气压缩机把空气压缩到地下盐穴中(地下盐层中的洞穴);用电高峰时段,将储存在盐穴中的高压空气释放,驱动空气膨胀机
转动,连接发电机发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该工程就像一个“超级充电宝”,储存1度电最终能放出0.72度电,装机功率为300MW。每年发电量可达6亿度,能够保障超过2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108kg,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108kg,可连续放电6h,使用期长达40年。
(1) 该项目储能过程中,电网中多余的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  机械 能,再通过空气压缩机转化为  内 能。
【解析】电动机工作时,扇叶转动带动空气流动,将电能转化为空气的机械能;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了空气的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内能转移给冷流体的装置,常温高压空气在“换热器2”处  吸 热。
【解析】常温高压空气在“换热器2”处吸收热量,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依然很大,为下一步释放能量做准备。

(3) 该项目每年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释放  5.51×1015 J的能量。(标准煤热值取2.9×107J/kg)
【解析】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108kg,故每年节约的标准煤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Q放=mq=1.9×108kg×2.9×107J/kg=5.51×1015J。
5.51×1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该项目的能量转换效率为  72 %。该项目每年发电6亿度,消耗约  8.3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亿度用电低谷时段电网的多余电能。
【解析】该项目的能量转换效率η=×100%=×100%=72%,该项目每年发电6亿度,则消耗W总==≈8.3亿度。
72
8.3
(5) 从工程建设角度,要增加项目储存的能量,请提出一条建议:  增大地下盐穴的体积(合理即可) 。
【解析】地下盐穴的体积越大,可储存的能量越多,故增大地下盐穴的体积,可以增加内能的转化量,从而增加项目储存的能量。
增大地下盐穴的体积(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38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综合能力题特训(二) 短文阅读
1. (2024·阳江二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积雪的危害
冬季严寒时,若降下暴雪,积雪会给电力、交通等各方面带来很大危害。在严寒天气,我们经常看到树木和电线上挂了很多冰块,如图所示,这些冰块如果太重,容易导致电线断裂。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汽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
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工业盐以避免“夜冻昼化”
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熔化成的冰水不
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1题
1
2
3
4
5
6
  
第1题
(1) 电线上冰块的形成是  凝固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该过程需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冰块越重,电线的弯曲程度越  大 (选填“大”或“小”)。
【解析】电线上的冰块是雨滴凝固形成的,凝固需要放出热量;冰块对木板有向下的压力,冰块越重,冰块对电线向下的压力越大,电线弯曲程度越大。
凝固
放出

1
2
3
4
5
6
(2) 汽车在积雪形成的冰面上行驶时,司机往往会在车轮上缠绕铁索,这是为了  增大摩擦 。
【解析】汽车在积雪冰面上行驶时,司机在车轮上缠绕铁索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3) 汽车急刹车时,车轮下面的冰块部分熔化成水,这是因为车轮通过  做功 的方式使冰块的内能增大。
【解析】汽车急刹车时,车轮与冰
面摩擦,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冰
块的内能,使其熔化成水。
增大摩擦
做功
第1题
1
2
3
4
5
6
(4) 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工业盐,在相同气温条件下,熔化成的冰水不再结冰,说明水的凝固点  降低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撒盐后,相同气温条件下,冰水不再结冰,说明此时水结冰的温度比原来低,即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降低
第1题
1
2
3
4
5
6
2. (2024·山西)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2题
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1756年,德国医生莱顿弗罗斯特在一把烧红的铁勺上
滴了一滴水珠,水珠竟然悬浮起来并能持续30s,人们把这
一现象称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
研究发现把液体滴落在远高于自身沸点的高温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液体会剧烈沸腾,液体沸腾时,会有气体不断产生,在液体和高温物体表面之间会瞬间形成一个“气垫”,如图所示。由于蒸气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气垫”很快将沸腾抑制住。液滴悬浮在“气垫”上,在液滴重力的作用下,“气垫”中的气体从四周无规则逸出,“气垫”就会拖着液滴在高温物体表面几乎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四处滑动。
1
2
3
4
5
6
(1) 如图所示,“气垫”的形成是  汽化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气垫”减小液滴与高温物体之间摩擦的方式与  磁浮列车 (选填“磁浮列车”或“轮滑鞋”)相同。
汽化
磁浮列车
【解析】由题意可知,研究发现把液体滴落在远高于自身沸点的高温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液体会剧烈沸腾,液体沸腾时,会有气体不断产生,在液体和高温物体表面之间会瞬间形成一个“气垫”,因此“气垫”是液体汽化形成的;“气垫”是使液滴与高温物体相分离来减小摩擦的,磁浮列车是使接触面相分离来减小摩擦的,轮滑鞋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因此与“气垫”减小液滴与高温物体
之间摩擦的方式相同的是磁浮列车。
第2题
1
2
3
4
5
6
(2) 将手伸入-196℃的液氮中停留数秒不会冻伤(操作危险,请勿模仿),是利用  液氮 (选填“液氮”或“汗液”)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气垫层保护了手。
【解析】将手伸入-196℃的液氮中停留数秒不会冻伤,液氮的沸点远低于手的温度,因此汽化形成的气垫层保护了手。
液氮
第2题
1
2
3
4
5
6
(3) 用普通铁锅不放油煎鸡蛋,若要鸡蛋不粘锅,以下两种做法合理的是  B 。
A. 先打入鸡蛋再烧热铁锅
B. 先烧热铁锅再打入鸡蛋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液体滴落在远高于自身沸点的高温物体表面时,一部分液体会剧烈沸腾,因此应当先烧热铁锅再打入鸡蛋,从而鸡蛋才能不粘锅,故选B。
B
第2题
1
2
3
4
5
6
3. (2024·阳江一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手机快充
智能手机的日益进步,使手机的耗电量急速上升,为保证手机的续航时间,手机快速充电技术应运而生。手机电池容量等于充电电流与充电时间的乘积,即手机电池容量=充电电流×充电时间。
从物理学角度看,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功率大小标志着充电的快慢。
第一种,电流恒定、增大电压:将220V电源电压降至5V充电器电压,5V充电器电压再降到电池电压。当充电器电压增至9V时,理论上可压缩充电时间,但是会导致充电器和手机发热。
1
2
3
4
5
6
第二种,电压恒定、增大电流:在恒定的低电压条件下,增加多条并联电路,每部分模块承担的电功率并不大,可以很好地控制电路散热。
 第3题甲
第三种,合并上述两种快充技术方案:充电器(图甲)内部芯片和手机协同处理后,确认手机支持何种快充方案。
1
2
3
4
5
6
(1) 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电流通过时电能转化为电池的  化学 能;
从物理学角度看,在电池容量一定的情况下,  电功率大小 标志着充电的快慢。
(2) 表中所示充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是  50 W;若用1.5h就能将电
池容量是6000mA·h的手机充满电,则充电电流为  4 A。
型 号
颜 色 白色
输 入 100~240V 50/60Hz 1.5A
输 出 “10V 5A” “5V 2A”
化学
电功率大小
50
4
1
2
3
4
5
6
【解析】对于表中所示的充电器,其最大输出电压为10V,对应最大输出电流为5A,根据P=UI,可以计算出充电器的最大输出功率P输出=U大I大=10V×5A=50W;根据电池容量的定义,即电池容量等于充电电流与充电时间的乘积,可以得到充电电流I'===4000mA=4A。
1
2
3
4
5
6
(3) 图乙为利用“USB充电电流电压显示计”来测量某快速充电器充电过程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的图像,则前20min充电消耗的电能为  39000 J;若充电的数据线的阻值为0.5Ω,则20~40min这个时间段的充电效率为  90% 。
第3题乙
39000
90%
1
2
3
4
5
6
【解析】由图乙可知,0~5min的充电电压U=10V,I1=4A,这段时间充电消耗的电能W1=UI1t1=10V×4A×5×60s=12000J,5~20min的充电电压U=10V,充电电流I2=3A,这段时间充电消耗的电能W2=UI2t2=10V×3A×(20-5)×60s=27000J,则前20min充电消耗的电能W=W1+W2=12000J+27000J=39000J;由图乙可知,20~40min充电电压U=10V,I3=2A,这个过程中充电消耗的电能W3=UI3t3=10V×2A×(40-20)×60s=24000J,数据线产生的热量Q=Rt3=(2A)2×0.5Ω×(40-20)×60s=2400J,则
20~40min这个时间段的充电效率η=×100%
=×100%=90%。
第3题乙
1
2
3
4
5
6
4. (2024·佛山三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深圳“空中的士”
2024年2月,被称为“空中的士”的eVTOL飞行器从深圳到珠海仅仅用时20min,标志着全球跨海电动飞行器的首次飞行成功。
某型eVTOL飞行器的相关参数如图甲。相对
于传统的民航飞机,eVTOL飞行器可以实现
垂直起降,其典型任务包括起飞、巡航、悬
停、降落。
1
2
3
4
5
6
  eVTOL飞行器以锂离子电池组为能源,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原理如图乙。功率密度是指电池组输出的功率与整个电池组质量的比值,一般使用最大功率密度(W/kg)描述电池输出功率的能力。



第4题
1
2
3
4
5
6
(1) 民航飞机在水平匀速巡航阶段获得升力的原理是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选填“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或“相互作用力”)。
【解析】民航飞机在水平匀速巡航阶段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机翼上凸下平,利用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故原理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
1
2
3
4
5
6
(2) 单块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储存的电能为  1.08×10-2 kW·h,锂离子电池组放电工作时,将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  LixC6 (选填“Li1-xCoO2”或“LixC6”)是负极材料。
【解析】单块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储存的电能W=UIt=3V×3.6A×1h=10.8W·h=1.08×10-2kW·h;锂离子电池组放电工作时,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图乙可知,放电时,正电荷Li+从LixC6出发,到Li1-xCoO2,在电池内部,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故LixC6为负极材料。
1.08×10-2
化学
LixC6
1
2
3
4
5
6
(3) 电池组电流和电压在不同飞行时间下的具体数值如图丙、丁所示,飞行器在起飞后第480~510s都处于悬停阶段,悬停时输出功率近似不变。飞行器悬停阶段,电路中的总电阻随时间增加不断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悬停阶段功率密度为  615 W/kg。
【解析】分析图丙、丁可知,飞行器悬停阶段,电池两端的电压越来越小,而电路电池组的电流越来越大,则电路中
的总电阻随时间增加不断减小。悬停阶段功率
密度==615W/kg。
减小
615

第4题

1
2
3
4
5
6
5. (2024·深圳模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真谦虚,明明拥有一切,却说自己太空。”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是可以弯曲的,星体周围存在引力场,大质量双星体的绕转让引力场产生了涟漪,就像掉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波纹一样,这一涟漪会不断向四周传播。这就好比石头丢进水里会产生水波,引力波因此常被称作“时空的涟漪”。
纳赫兹引力波是引力波的一种,是宇宙中一种极低频扰动,如图(a)。利用全球成熟的射电望远镜,各国先后开展了多个基于脉冲星计时阵列的纳赫兹引力波探测项目。随着“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的建成,中国随后也加入了低频引力波的探测队伍。
第5题
1
2
3
4
5
6
  2023年6月29日,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欧洲脉冲星计时阵列和澳大利亚帕克斯脉冲星计时阵列四个项目团队各自独立宣布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
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隐于贵州黔南地区群山的包裹中,属于大科学时代兴起后典型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的全名叫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首字母组合FAST,是“快”的意思。
1
2
3
4
5
6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如图(b),FAST凭借灵敏度高、可监测脉冲星数量多等优势,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就以误报率小于50万分之一的标准发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证据。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表明我国纳赫兹引力波研究与国际同步达到领先水平。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6月29日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在线发表。2023年12月14日,相关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1
2
3
4
5
6
(1) 已知电磁波家族[图(c)],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X射线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比红外线强,这说明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  大 。
第5题(c)

1
2
3
4
5
6
(2) 声波和引力波有共同之处,如图(d)声波中频率最低的是  丙 。
   
   
第5题(d)

【解析】图中甲、乙、丁有两个波峰和波谷,而丙只有一个波峰和波谷,则丙中声波的频率最低。
1
2
3
4
5
6
(3) 结合波的相关知识,下列有关引力波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引力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引力波是人类假想的物理模型
C. 不同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波形可能不同
D. 图(a)引力波的振幅逐渐减弱
C
第5题
1
2
3
4
5
6
【解析】由题意知,引力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这是波动现象的一种基本性质;引力波不是人类假想的物理模型,而是真实存在的物理现象;不同双星系统产生的引力波波形可能不同,因为双星系统的质量、距离、运动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引力波的波形;图(a)中的引力波振幅并没有逐渐减弱,振幅是波动现象的一种基本性质,它表示波动的强弱程度,故选C。
第5题
1
2
3
4
5
6
(4) 绕着FAST射电望远镜以中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走一圈,需要的时间约为  26 min(π取3.14,结果保留整数)。
【解析】FAST射电望远镜的直径为500m,其周长L=πd=3.14×500m=1570m,中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所以绕着FAST射电望远镜走一圈所需的时间t===1570s≈26min。
26
1
2
3
4
5
6
(5) 某记者从FAST射电望远镜的某一位置(即为O点)出发,绕其做逆时针跑圈运动,如图(e)所示,由于疲惫速度逐渐降低,经过时间t0后回到O点。时间为t0时,该记者所在位置为  右半圈 (选填“左半圈”“右半圈”或“P点”)。
   
第5题
右半圈
【解析】记者从O点出发逆时针运动,若匀速运
动,经过一半时间时,他应该刚好跑过半圈到达P点,但由于速度降低,他还没有到达P点,所以他在右半圈的位置。
1
2
3
4
5
6
(6) FAST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的大窝凼,是因为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的作用化学机制可用下面的两个反应式进行解释。已知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在湿润条件下,比空气中高数十倍,这样可以促进反应的迅速发生。请在坐标图(f)中大致画出二氧化碳含量随土壤湿润程度变化的曲线。(CO2+H2OH2CO3H++HC,H2CO3+CaCO3Ca2++2HC)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解析】由两个反应式可知,二氧化碳在湿润条件下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而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土壤越湿润,这种化学反应越快,消耗二氧化碳越多,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
1
2
3
4
5
6
6. (2023·珠海三模)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教室护眼灯
 第6题甲
教室护眼灯的外观图如图甲所示,它工作时光线柔和,基本无可视频闪,也就是在相同时间内闪烁的次数比较多,人眼几乎感觉不到,且不会产生刺眼的眩光,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常见的眩光类型有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直接眩光由灯具产生,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主要由高反射物体表面产生。
1
2
3
4
5
6
  教室护眼灯采用双侧发光的方式,光源放在灯具的两条长边上,发出的光由两侧的导光板向中央传播,在没有导光点的导光板上,光不能从导光板表面射出,起不到照明作用。当遇到导光板底部的导光点时,改变了光线的传播方向,由导光板正面射出,如图乙所示。最后通过扩散膜、微晶防眩板均匀射出。
第6题乙
1
2
3
4
5
6
  教室护眼灯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研究表明护眼灯灯珠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丙是温度为T1时护眼灯灯珠工作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当电路中加载一定的电压或工作电压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微小的电压变化会造成电流的急剧变化,进而导致护眼灯过度发热而损坏,因此要给护眼灯配置合理的电源进行供电。
第6题丙
1
2
3
4
5
6
(1) 护眼灯与白炽灯在发光时相比不会产生眩光,白炽灯产生的眩光属于  直接 眩光。
【解析】常见的眩光类型有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和光幕眩光,白炽灯产生的眩光是由灯具产生的,属于直接眩光。
(2) 导光板材料主要利用了下列物理属性中的  D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磁性 D. 透明度
【解析】导光板的作用是将两边的光导向中央,故利用的物理性质应与光相关,选项中只有透明度与光相关,D符合题意。
直接
D
1
2
3
4
5
6
(3) 当光由两侧的导光板向中央传播时,在非导光点处,发生  反射 ;在导光点处,发生  反射和折射 。(选填“反射”“折射”或“反射和折射”)
【解析】由图乙可知,在没有导光点的导光板上,光不能从导光板表面射出,光在导光板中只发生反射,所以没有导光点时,只反射;遇到导光点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由导光板正面射出,光既发生了反射,也发生了折射。


反射和折射
第6题乙
1
2
3
4
5
6
(4) 当护眼灯灯珠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应在图丙图像中的  区域Ⅰ (选填“区域Ⅰ”“区域Ⅱ”或“工作区”)。
【解析】护眼灯灯珠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护眼灯灯珠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由I=可知,此时相同电压下,由于电阻变小,电流将变大,I-U图像的斜率将变大,故应在图丙中的区域Ⅰ。
区域Ⅰ
第6题丙
1
2
3
4
5
6
(5) 图丁是四种不同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最符合护眼灯灯珠工作特性要求的供电方案是  B 。
  
  
第6题丁
B
【解析】由图丙的阴影部分可知,护眼灯灯珠的工作电压应在U1和U2之间,超过这个区间,微小的电压变化会造成电流的急剧变化,损坏灯珠,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共15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计算题特训——电 学
1. (2024·吉林)小明同学设计了车载加热垫,其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R1、R2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闭合开关S1、S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0.6A、0.4A。求:
第1题
第1题
(1) 电热丝R1的电阻。
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I=可得,R1===20Ω
(2) 此时电路的总电功率。
此时电路的总电功率P=UI=U(I1+I2)
=12V×(0.6A+0.4A)=12W
1
2
3
4
5
6
7
2. (2024·新疆)如图所示的电路,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
第2题
(1) 电阻R1两端的电压。
R1、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R1=0.1A×10Ω=1V
(2) 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U=I(R1+R2)=0.1A×(10Ω+20Ω)=3V
(3) 整个电路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
整个电路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Q=I2R总t=(0.1A)2×(10Ω+20Ω)×60s=18J
1
2
3
4
5
6
7
3. (2024·乐山)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
第3题
(1) 求电源电压。
根据题意及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电源电压U=U1=I2R1=1A×10Ω=10V
1
2
3
4
5
6
7
(2) 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P中点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P接入电路的阻值。
由图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滑=I1-I2=1.2A-1A=0.2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P===50Ω
第3题
1
2
3
4
5
6
7
(3) 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P最右端时,求整个电路的电功率。
由图可知,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1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滑=I1-I2=1.2A-1A=0.2A,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P===50Ω
第3题
1
2
3
4
5
6
7
4. (2024·兰州)小亮用电热水壶将质量为1.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在只有电热水壶工作的情况下,他观察到家中标有“1200imp/(kW·h)”字样的电能表的指示灯在240s内闪烁了144次,已知c水=4.2×103J/(kg·℃)。求:
(1) 水吸收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1.5kg×(80℃-20℃)=3.78×105J
.
1
2
3
4
5
6
7
(2) 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
给水加热过程中,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W==0.12kW·h=4.32×105J,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P===1800W
(3) 电热水壶的工作效率。
电热水壶的工作效率η=×100%=×100%=87.5%
1
2
3
4
5
6
7
5. (2024·长沙)小明为爷爷设计了一款有“速热”和“保温”两挡的防寒服,如图为其内部电路简化图。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电热丝R1、R2的阻值恒定,R1=4Ω。
第5题
(1) 只闭合开关S1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只闭合开关S1时,通过R1的电流I1===1.5A
.
(2) 只闭合开关S1时,R1的电功率是多少?
只闭合开关S1时,R1的电功率P1=UI1=6V×1.5A=9W
1
2
3
4
5
6
7
(3) 电源两端电压为6V时,“速热”挡的电功率为36W。若更换成电压为5V的电源,则使用“速热”挡通电10s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电源两端电压为6V时,干路电流I===6A,通过R2的电流I2=I-I1=6A-1.5A=4.5A,R2===Ω,电源两端电压为5V时,干路电流I'=+=+=5A,则使用“速热”挡通电
10s产生的热量Q=W=U'I't=5V×5A×10s=250J
第5题
1
2
3
4
5
6
7
6. (2024·清远一模)某电热取暖器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R2为发热电阻。取暖器工作时,通过开关S1和S2实现低温、高温的挡位控制。已知高温挡功率为1320W,R1=55Ω。
第6题
(1) 只闭合开关S1,电路处于低温挡还是高温挡?为什么?
由电路图知,只闭合开关S1,电路中只有R1工作,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据P= 知,电路中的总电功率最小,处于低温挡
1
2
3
4
5
6
7
(2) 求取暖器在低温挡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及R1的电功率。
取暖器在低温挡工作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1的电流I1===4A,R1的电功率P1===880W
(3) 求R2的阻值。
两个开关都闭合时,R1、R2并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据P=知,电路中的总功率最大,R2的电功率P2=P高温-P低温=P高温-P1=1320W-880W=440W,R2===110Ω
第6题
1
2
3
4
5
6
7
7. (2024·滨州)为研究调光灯的工作原理,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模拟电路进行探究。已知灯泡L标有“12V 12W”字样,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后,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三个电表的示数,并将电表示数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图像,求:
  
第7题
(1) 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由P=UI可知,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I===1A
1
2
3
4
5
6
7
(2) 灯泡L正常发光10s消耗的电能。
灯泡L正常发光10s消耗的电能W=Pt
=12W×10s=120J
(3) 电源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则灯泡两端电压减小,由串联分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因此由图乙可知,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3A,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U=15V+3V=18V
第7题
1
2
3
4
5
6
7
(4) 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范围。
由上述可知,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为0.3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5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R滑大===50Ω,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1A,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由图乙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6V,则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R滑小===6Ω,因此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
化范围为6~50Ω
第7题
1
2
3
4
5
6
7(共19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作图题特训——光学、力学
1. (2024·宿迁)如图所示,一束光经黑板反射进入眼睛,请画出入射光线。
第1题
如图所示
【解析】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2024·无锡)在图中作出物体ABC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第2题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先过A点作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同理再画出B'、C',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需要用虚线连接A'B'、B'C',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2024·广东一模)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第3题
如图所示
【解析】先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沿OP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广州三模)作图题:
(1) 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平面镜斜靠墙放置,小明手持一支激光笔,笔口A点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留下光点B。
① 画出笔口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 画出上述现象的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和法线。
第4题甲
如图甲所示
【解析】 ①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延长平面镜的界面,作出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A的像A';② 连接BA',连线交平面镜于点O,则O点为入射点,连接AO,画上箭头,即可作出入射光线,连接OB,画上箭头,即为反射光线,过O做平面镜的垂线,即为法线,如图甲所示。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延长平面镜的界面,作出A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A的像A';②
连接BA',连线交平面镜于
点O,则O点为入射点,连接AO,画上箭头,即可作出入射光线,
连接OB,画上箭头,即为反射光线,过O做平面镜的垂线,即为法
线,如图甲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如图乙,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为A'B',F为透镜的焦点,请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第4题乙
如图乙所示
【解析】从A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过A点的像A'点,据此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2024·湛江模拟)如图是投影仪的简化结构图。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再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第5题
如图所示
【解析】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平面镜上;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画出法线,图中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则入射角为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45°,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2024·枣庄)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凹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凹透镜、凸透镜的折射光路。
第6题
如图所示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2024·宿迁)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请画出物体此时的受力示意图。
第7题
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在测力计下面保持静止,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2024·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杯子在斜面上静止不动,请画出杯中漂浮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其中O为物体的重心。
第8题
如图所示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方向竖直向上,由于物体静止,则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2024·聊城)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用绳子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稳定后松手。画出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经过P处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第9题
如图所示
【解析】小球受到了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方向的拉力,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2024·汕头一模)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将B端物体悬挂起来,画出A端所受拉力F及F的力臂l。
第10题
如图所示
【解析】先画出绳子对A端的拉力F,方向是沿绳子方向斜向下的,作用点在A端,再延长力的作用线,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上垂足,记为l,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2024·湛江模拟)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提升重物,杠杆ABO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杠杆所受拉力F的力臂l。
第11题
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物的重心画一条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绳子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B点,拉力的方向斜向右上方,过支点O作这条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拉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2024·深圳三模)图甲是一台运石车,起支点作用的套管可在杠杆AB间移动。图乙所示的简化杠杆AB上已标明两点,请从中选择一点固定套管,使F1最小,在对应的括号内标明O,并作出对应的动力臂l1;再画出绳子对石材的拉力F。
第12题
如图所示
O
【解析】使用杠杆提起一石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阻力一定时,阻力臂越小,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因此支点O在左侧括号处。从O作出动力的垂线段为动力臂l1;绳子对石材的拉力F作用在石材上,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2024·眉山)同学们在体育课上做下压运动训练,静止不动时人体可以看成杠杆模型,O为支点,肌肉的拉力F1为动力,如图所示。
第13题
(1) 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解析】 (1)从支点O向F1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F1的力臂l1。(2) 脚对地面的压力F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用F表示,如图所示。
(2) 在A点画出脚对地面压力F的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2024·揭阳一模)如图是一个杠杆模型,请画出让该杠杆平衡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F和力臂l。
第14题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F的力臂l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力F最小。即杠杆从O点到A点连线,此时力臂最长,再在A点画出垂直于OA斜向上的线段,表示力F,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2024·广东一模)(1) 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B点挂一个重物,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请画出最小的动力F1以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第15题甲
如图甲所示
【解析】由图甲可知,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OA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连接OA即为最长的动力臂l1,过A点作垂直于OA的斜向上的线段,即为最小动力F1;阻力等于所挂重物的重力,作用在B点,方向竖直向下,用F2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向下拉,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再画出重物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第15题乙
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由内而外依次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滑轮、最上面的定滑轮;重物受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共24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选择填空特训(四)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新疆)下列各组粒子中,能构成原子的是( D )
A. 质子、中子 B. 中子、电子
C. 原子核、中子 D. 原子核、电子
【解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D选项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成都)小李同学想估算空气对自己的浮力大小,采集的数据有:自己的体重、自己的密度(与水接近,约为1.0×103kg/m3)、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空气对小李的浮力大小约为( B )
A. 0.006N B. 0.6N C. 60N D. 600N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小李的体积V===0.05m3,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李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F浮=ρ空气gV排=1.3kg/m3×10N/kg×0.05m3=0.65N,B符合题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兰州)小敏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玻璃杯做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第3题
C
A. 如图甲,纸片被击打后迅速飞出,鸡蛋却落入杯中,这是因为鸡蛋具有惯性
B. 轻敲杯口,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水面出现波纹,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改变杯内水量,敲击玻璃杯发声时的音调改变,这是由于杯壁的振幅改变
D. 用装满水的玻璃杯做如图乙所示的“覆杯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纸片被迅速击打出去后,因为鸡蛋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由于重力的作用落入杯中,A正确;轻敲杯口,杯口振动发出声音,同时水面出现波纹,把杯口微小的振动放大,由此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正确;改变杯内水的质量,敲击玻璃杯时,玻璃杯振动的频率不同,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C错误;装满水的玻璃杯朝下时,杯内没有空气只有水,而杯内水对纸片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对纸片向上的压强因而纸片不掉下来,该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乐山)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嫦娥六号”探测器的( C )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第4题
【解析】“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加速升空时,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加,升空过程中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C符合题意。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镇江)如图所示,小明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将物块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物块A,使其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区域1和区域2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2N和1.8N。两区域示数不同的原因是( D )
A. 在区域1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B. 在区域2中A对木板的压力更大
C. 木板上区域1的粗糙程度更大
D. 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
第5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在区域1、区域2中,物块A的质量没变,故重力不变,水平放置时,对木板的压力不变,A、B不符合题意;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经过区域2时受到的摩擦力更大,木板上区域2的粗糙程度更大,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滨州)关于下列磁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6题
A
A. 图甲中司南能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B. 图乙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
C. 图丙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这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D. 图丁中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图甲中司南是小磁铁,其能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A正确;图乙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因此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B错误;图丙实验有电源,是为了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错误;图丁中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错误。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达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此时液体深度h甲<h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7题
D
A. 液体密度ρ甲<ρ乙
B. 两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
C. 两电子秤示数相等
D. 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放入小球后,液体深度h甲<h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根据p=ρ液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A错误;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B球漂浮在乙液体上,故VA排>VB排,且液体密度ρ甲>ρ乙,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两小球受到的浮力FA>FB,B错误;左侧容器中杯底受到的压力有液体甲对杯底的压力和A球对杯底的压力,可表示为F左=F甲压+F球压=ρ甲gh甲S底+F球压=p甲S底+F球压,右侧容器中杯底受到的压力只有液体乙对杯底的压力,可表示为F右=F乙压=ρ乙gh乙S底=p乙S底,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故F左>F右,则左侧容器内液体和A球的总重力大于右侧容器内液体和B球的总重力,容器的重力相等,则G左总>G右总,根据m=可知,m左总>m右总,左侧电子秤的示数更大,C错误;A球在甲液体中沉底,则ρA>ρ甲,B球漂浮在乙液体上,则ρB<ρ乙,液体密度ρ甲>ρ乙,故ρA>ρB,A、B两个小球体积相等,根据G=mg=ρVg可知,mA>mB,故将A、B两个小球取出后(忽略带出的液体),左侧电子秤示数变化较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2024·长春)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启了月背探秘华章。
(1) 火箭穿越大气层过程中,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说明  做功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做功
(2) 着陆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是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解析】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是可再生能源。
(3) 着陆器在月背采样的影像用  电磁波 传回地球。
【解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可再

电磁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上海)塔吊吊起重物,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此重物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拉力为1×104N,重物上升的距离为40m,重物上升所用的时间为50s,则拉力做功为  4×105 J,功率为  8×103 W。
【解析】重物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重物是运动的;W=Fs=1×104N×40m=4×105J;P===8×103W。
运动
4×105
8×10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汕尾模拟)如图是工程师设计在空间站使用的太空笔,书写过程中,笔内墨水的质量  变小 ,氮气的密度  变小 ,氮气的内能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0题
【解析】在书写过程中,墨水会越来越少,因此笔芯内墨水的质量变小;采用密封式的气压笔芯,尾部充有氮气,书写过程中,依靠气体的压力将墨水推向笔尖,笔内氮气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可知,氮气的密度变小;氮气对外做功,内能变小。
变小
变小
变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苏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等大 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5.0 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  凹透 镜,可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第11题


15.0
凹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u=50.0cm-20.0cm=30.0cm,像距v=80.0cm-50.0cm=30.0cm,则物距等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v=2f=30.0cm,解得f=15.0cm;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需使光线向远离凸透镜方向会聚,需要给凸透镜“戴上”合适的凹透镜。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泸州)小华家电茶炉的加热电阻为60.5Ω,家用电能表的信息如图所示,只将电茶炉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10min,电能表指示灯应闪烁  160 次,刚好将电茶炉内1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3.36×105 J,电茶炉烧水的效率为   70 。[c水=4.2×103J/(kg·℃)]
第12题
160
3.36×105
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将电茶炉接入220V的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W=UIt=t=×10×60s=4.8×105J=kW·h,电能表指示灯应闪烁的次数n=1200imp/(kW·h)×kW·h=160imp,水吸收的热量Q=c水m水(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电茶炉烧水的效率η=×100%=×100%=7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3·烟台)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的阻值为10Ω,图乙是灯泡L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当只闭合S1、S2时,电压表示数为2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0.6 A,电源电压为  8 V;当只闭合S2、S3时,电压表示数为4V,电路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为  384 J。
  
第13题
0.6
8
38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当只闭合S1、S2时,灯泡与R1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2V,由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6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I1R1=0.6A×10Ω=6V,电源电压U=UL+U1=2V+6V=8V。当只闭合S2、S3时,灯泡与R2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为4V,由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8A,电路在1min内消耗的电能W=UI2t=8V×0.8A×60s=384J。
第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泸州)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将物体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100N,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为F绳。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绳为60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恰好为0,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20 N;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90N时,物体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60 N;撤去水平向左的恒力F,改变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仍使物体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  75% 。
20
60
75%
第1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滑轮组的动滑轮上绕2段绳,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绳为60N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恰好为0,绳子自由端拉力F绳=(F+G动),60N=×(100N+G动),解得G动=20N;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90N时,物体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物体受到向右的拉力F2=2F绳'-G动=2×90N-20N=160N,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100N,物体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三个力平衡,则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2-F=160N-100N=6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撤去水平向左的恒力F,改变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大小,仍使物体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滑轮组下端挂钩处拉力F3=f=60N,绳子自由端拉力F4=(F3+G动)=×(60N+20N)=4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100%=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8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新题型特训(二) 跨学科实践
1. (2024·乐山,2.5分)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方正位的方法,如图所示。这种方法依据的是( C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反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光的色散
第1题
【解析】影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项C正确。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2024·武汉,3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一首词中有这样的描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其中“不觉船移”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A. 船在水中的倒影 B. 船周围的浮萍
C. 被船惊飞的鸟 D. 船附近岸边的花草
【解析】“不觉船移”是指没有感觉到船移动。船与周围的浮萍、被船惊飞的鸟、船附近岸边的花草的相对位置均发生了改变,以上述物体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船与其在水中的倒影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以船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故选项A符合题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湖北,2分)如图是小明煮的一碗冒着“白气”的面条。他将木筷和金属勺同时放入其中,过一会儿感觉金属勺烫手而木筷不烫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木材的导热性比金属好
B. 木筷不烫手,其内能不变
C. 金属勺通过热传递变烫
D. “白气”是由汽化形成的
第3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相同时间后,感觉金属勺烫手而木筷不烫手,说明金属勺比木筷导热性好,故选项A错误;木筷放入热面条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选项B错误;金属勺变烫是由热传递造成的,故选项C正确;“白气”是碗里散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选项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滨州,3分)如图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D
第4题
A. 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受到惯性
C. 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的
D. 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图甲“轧蔗取浆”中,牛拉“犁担”匀速转动的过程中,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选项A错误;图乙“湿田击稻”中,用力甩稻秆,稻粒落入木桶中,是因为其具有惯性,惯性不能用“受到”来表述,故选项B错误;图丙“北耕兼种”中,耧下端的“鐵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选项C错误;图丁“长流漂米”中,水从高处流下,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
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选项
D正确。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河南,2分)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的现象: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合理  。
第5题
振动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合理即可)
【解析】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可以激起水花,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2024·临夏,2分)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会挽雕弓如满月”——用力拉弓,弓被拉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人能闻到花香是  扩散 现象。
【解析】用力拉弓,弓被拉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人能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是扩散现象。
形状
扩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2024·包头,4分)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第7题
(1) 凸透镜起到  放大镜 的作用。
【解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1倍 焦距范围之内。
【解析】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范围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1倍焦距范围之内。
1倍
第7题
(3)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同 侧。
【解析】当物体在凸透镜1倍焦距范围内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正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同侧。
正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2024·无锡,3分)2024年3月20日,我国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它通过  电磁波 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传递。如图是中继星的星载天线熔比模型,形如“金色大伞”,“伞面”由高反射率的“镀金钼丝”制成,能将信号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会聚到信号接收器,实现信息传输。“镀金钼丝”还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的性质,可以确保其在温度变化较大时  不易 (选填“容易”或“不易”)发生形变。
电磁波
反射
不易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鹊桥二号”中继星通过电磁波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的信息传递。由图可知,中继星的星载天线可以将信号反射到信号接收器,实现信息传输。由于“镀金钼丝”具有热膨胀系数低的性质,从而能够确保其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不易发生形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2024·湖北,8分)据统计,每燃烧1kg燃油约排放3.3kg二氧化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氢能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清洁能源,在我国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不断丰富,其应用流程如图所示。
第9题
(1) 氢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  电 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当储氢瓶内气体压强为3.5×107Pa时,求瓶内壁1c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当储氢瓶内气体压强为3.5×107Pa时,由p=得,瓶内壁1cm2的面积上
受到的压力F=pS=3.5×107Pa×1×10-4m2=3.5×103N
(3) 以氢燃料电池卡车为例,若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
速行驶72km用时1h,功率为172kW。
① 求卡车的行驶速度。
卡车的行驶速度v===72km/h=20m/s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② 求卡车所受牵引力。
根据P=可得,卡车输出能量W=Pt=172kW×1h=172kW·h=6.192×108J,由W=Fs可得,卡车匀速行驶72km所受牵引力F===8.6×103N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③ 与燃油卡车相比,氢燃料电池卡车行驶72km可减排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燃油机的效率取36%,燃油的热值q取4.3×107J/kg)
由η=×100%=×100%可得,燃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1.72×109J,由Q=qm可得,需要燃油的质
量m燃油===40kg,减排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m二氧化碳=3.3×40kg=132kg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2024·长春,7分)“遥遥”生物小组培育的植株的生长环境温度不能超过30℃,并且在20~30℃之间需满足一定的湿度要求。“领先”科创小组为其设计的温、湿度报警触发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特制的可调恒流电源(使所在电路中的电流恒等于“预先设定的电流”),完全相同的防水热敏电阻R1、R2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小组将“预先设定的电流”设置为2×10-3A后进行报警触发设置。
温度报警触发设置:30℃时,R1两端电压为3.6V,将该电压设为温度报警触发值U,当R1两端实际电压U1≤U时,触发温度报警。
湿度报警触发设置:用一端浸在水中的湿纱布敷在R2上。由于湿纱布中的水  汽化吸热 ,使R2温度降低,导致R2两端电压与R1两端电压产生电压差ΔU。环境越干燥,R2与R1的温差Δt越大,ΔU也越大,因此可用Δt表示湿度状况。当Δt≥5℃时需要湿度报警,
将Δt=5℃时的电压差ΔU设为湿度报警触发值,
记为ΔU0。请计算ΔU0(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表达式及最后结果)。
汽化吸热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根据30℃时,R1两端的电压为3.6V,电流为2×10-3A,则30℃时R1===1800Ω,电阻阻值增加量为=75Ω/℃。初始两个电阻阻值相同,电压相同,均为3.6V,随着R2上的湿纱布中的水汽化吸热,R2阻值增大,当Δt=5℃时,R2的增加量ΔR2=5℃×75Ω/℃=375Ω,故电压增加量ΔU=I·ΔR2=2×10-3A×375Ω=0.75V,故ΔU0=0.75V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现根据实际需要改变“预先设定的电流”,使装置在Δt≥8℃且湿度报警触发值比ΔU0增加0.05V时触发湿度报警。重新调节后的温度报警触发值U为  2.4 V。
【解析】增加后的ΔU0'=0.75V+0.05V=0.8V,当Δt'=8℃时,ΔR2'=8℃×75Ω/℃=600Ω,此时电流I'===×10-3A,当温度为30℃时,电阻R1两端电压(即温度报警触
发值)U2=I'R1=×10-3A×1800Ω=2.4V。
2.4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2024·辽宁,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其目的是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某校积极响应号召,物理社团开展关于“海域漂浮垃圾治理”调研活动,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与海域漂浮垃圾治理装备相关的文章,其中对装备的介绍如图(a)所示。在V字形浮围栏和自然动力作用下,海漂垃圾汇集到垃圾汇集框,而后由垃圾单向传输机构将其提升至垃圾分拣框内。传输机构的动力可由振荡浮子波浪能收集系统提供。维护人员可通过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远程观察垃圾
收集情况,并不定期到浮平台上对垃圾进行分
拣、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第11题(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垃圾收集情况通过镜头成倒立、  缩小 的实像,监控画面信号通过  电磁 波传回控制中心。
【解析】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镜头相当于照相机,拍摄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监控画面信号通过电磁波传回控制中心。
缩小
电磁
第11题(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振荡浮子波浪能收集系统的一部分结构简化图如图(b)所示,某时刻浮子受到海水向上的力,该力使OA绕O点向上转动,从而带动B点的连杆运动。OA部分相当于一个  杠杆 (选填简单机械名称)。
第11题
【解析】如图(b)所示,OA部分相当于一个杠杆,O为支点,A端受到的海水向上的推力为动力,B点连杆向下的力为阻力。
杠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垃圾单向传输机构内部的一部分结构简化图如图(c)所示,则图中能绕支点转动的金属棒ab可以阻止棘轮  逆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实现单向传输。
【解析】如图(c)所示,棘轮要逆时针旋转时,金属棒ab两端受到的压力会使得棘轮静止,所以金属棒ab可以阻止棘轮逆时针旋转。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浮筒是控制整个装置漂浮状态和吃水深度的重要配件。该社团利用压力传感器设计了一套吃水深度监测系统,图(d)为监测系统的简化电路图。他们使用的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其所受海水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如图(e)所示(为方便计算,数据已作简化处理),入水前其阻值为20Ω,入水后其受压面与海水的接触面积是15cm2。将传感器安装在浮平台底部,若要实现当浮平台的吃水深度为1m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滑动变阻器RP接入电路的阻值应
为  22 Ω(电源电压恒为9V,ρ海水取1.0×103kg/m3,
g取10N/kg,不考虑水流的影响)。
22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图(e)利用数学知识解得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其所受海水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为R=-Ω/N·F+20Ω,当吃水深度为1m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pS=ρ海水ghS=1.0×103kg/m3×10N/kg×1m×15×10-4m2=15N,则此时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Ω/N×15N+20Ω=8Ω,分析图(d)电路可知,压力传感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
的电流,则此时总电阻R总===30Ω,则滑动变
阻器RP接入电路的阻值RP=R总-R=30Ω-8Ω=22Ω。
第1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为了践行绿色理念,推动绿色出行,请你结合日常生活针对绿色出行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多乘坐公共交通(合理即可) 。
【解析】日常生活中要响应绿色出行可以多乘坐公共交通等。
多乘坐公共交通(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共31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实验探究题特训——热学、电磁学实验
1. (2024·北京)(1) 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  甲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
第1题

【解析】沸腾时整杯水的温度一致,底部的水汽化成气泡慢慢上升,周围的水也在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越变越大,图甲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2) 如图丙所示,某同学用滴管向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  一整杯水都变红了 ,
这属于扩散现象。
一整杯水都变红了
1
2
3
4
5
6
7
8
2. (2024·牡丹江)早春季节小丹去雪乡游玩,发现迎着阳光的屋顶上积雪开始熔化,屋顶积雪熔化的速度可能与  环境温度(或屋顶材料;或日照强度;或日照时间;或积雪厚度;或屋顶形状等合理即可) 有关。小丹还想知道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环境温度(或屋顶
材料;或日照强度;或日照时间;或积雪厚度;或屋顶形状等合理
即可)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停表 。
【解析】实验时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所以需要测量时间的停表。
停表
(2) 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  雪的状态变化 ,要记录的数据有  时间 和  温度 。
【解析】由于实验是探究雪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因
此实验中要时刻观察雪的状态变化;实验过程中要分析
雪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
因此需要记录时间和温度。
雪的状态变化


温度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3) 判断雪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方法是  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有熔点),则是晶体;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则是非晶体 。
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有熔点),则是晶体;若雪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改变(没有熔点),
则是非晶体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3. (2024·福建)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1) 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停表 。
停表
【解析】实验中需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用停表记录时间,用温度计
测量温度,故实验需要的另一个测量仪器是停表。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2) 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保持不变 ,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  小于 标准大气压。
【解析】由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为98℃保持不变,此时水的沸点是98℃;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此时水的
沸点为98℃,小于100℃,故推断当时实验室
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保持不变
98
小于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3) 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  盐水 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解析】分析图乙中图线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盐水的沸点高于水的,且升温较快,故选用盐水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盐水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4. (2024·济宁)小明在“探究水的奥秘”主题学习活动中:
(1) 三个实验都选用酒精灯作热源,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烧杯内液体的内能。
热传递
(2) 将装冰的试管置于水中加热(如图甲所示),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均匀受热(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使冰均匀受热(合理即可)
第4题甲
1
2
3
4
5
6
7
8
(3) 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沸腾时,自杯底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至水面处破裂。破裂前,气泡内是  水蒸气 。
第4题乙
水蒸气
【解析】水沸腾时,杯底的水不断变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上升时周围的水又不断汽化,气泡内的水蒸气越来越多,
气泡体积越来越大,至水面处破裂。
1
2
3
4
5
6
7
8
(4) 利用图丙装置探究物质吸热性质时,调整两只酒精灯的灯芯,使其火焰相同(相同热源),目的是用  加热时间 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第4题丙
【解析】用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等时间内酒精放出的热量相等,这样可以用加热时间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利用了转换法。
加热时间
1
2
3
4
5
6
7
8
5. (2024·广东模拟)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新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 实验前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实验中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  加热的时间 (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的时间”)来反映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解析】实验时需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组装器
材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采用相同的热源进行加
热,相同热源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因此可以用
加热的时间来反映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
自下而上
加热的时间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2) 小新同学将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根据图像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解析】由图乙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温度都从10℃升高到30℃时,食用油需要的加热时间是水需要加热时间的一半,即食用油吸收的热量Q油=Q水,根据Q=cmΔt可得,c油=c水=
×4.2×103J/(kg·℃)=2.1×103J/(kg·℃)。
2.1×103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3) 小林同学受到小新实验的启发,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比较铜和铝的比热容大小:
① 小林先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如图丙所示(加热装置未画出)。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② 再将铜块和铝块分别放入盛有质量相等、温度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的A、B两容器中,并将容器用隔热材料密封,如图丁所示。
③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同时测量A、B两容器中水的温度,记录数据分别为40℃和47℃。
相同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④ 分析比较铜块和铝块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和其他相关的物理量,可以判断出  铝 的比热容大。
【解析】根据c=可知,铜块和铝块质量相等时,要比较铜和铝的比热容,只需要比较二者吸收或放出热量与对应温度变化量的比值即可,由步骤①可知,铜块和铝块加热后的末温与沸水温度相同,由于沸水的温度高于图丁中水的温度,由步骤②可知,铜块和铝块放入用隔热材料密封的A、B两容器的水中后,铜块和铝块放出
热量对水加热,最终铜块和铝块分别与容器中
水的温度相同,忽略热损失,铜块和铝块放出
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
放出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由步骤③可知,实验最终记录了A、B两容器中水的末温,为了方便比较水吸收的热量,A、B两容器中水的质量和初温都应该相等,故比较A、B两容器中水吸收的热量即可得出铜块和铝块放出热量的大小关系,进而判断出铜和铝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铜块和铝块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铜=c铜m铜(t沸-40℃)、Q铝=c铝m铝(t沸-47℃),由题意可知,A、B两容器中水吸收的热量QA<QB,故Q铜<Q铝,由于m铜=m铝,所以==<1,即<<1,因此铝的比热容更大。
1
2
3
4
5
6
7
8
6. (2024·牡丹江)小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她将两个相同的玩具电机A、B的转轴用塑料管连接起来,图甲是电机A、B简易结构的示意图。
  
第6题
(1) 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通过电机B,B中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  力 的作用转动起来,带动电机A中线圈转动,小灯泡发光。此时,电机A相当于  电源 (选填“用电器”“开关”或“电源”),这是利用了  电磁感应 原理。
【解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当有电流通过电机B,B中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使线圈
转动起来;B中线圈带动A中线圈转动,导体做
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小灯泡发光,这种
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此时的电机A相当于电源。

电源
电磁感应
1
2
3
4
5
6
7
8
(2) 若想改变电机B中线圈的转动方向,可以通过改变  电流方向 .来实现。
【解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受到的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机B中磁场方向是固定的,所以只能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电流方向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3) 当电机B中线圈转动方向改变时,电机A中线圈的转动方向也随之改变,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  会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在电机A所在电路中添加  发光二极管(合理即可) (一种器材),用来判断电路中电流方向是否改变。
【解析】当电机B中线圈转动方向改变时,电机A中线圈的转动方向也会随之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不同,所产生的电流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即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会发生
改变;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所以
可以在电机A所在电路中添加一个发光二
极管,用来判断电路中电流方向是否改变。

发光二极管(合理即可)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7. (2024·深圳三模)小明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
第7题
(1) 他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这种实验方法是  转换法 。
转换法
1
2
3
4
5
6
7
8
(2) 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小明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使指针偏转更明显,可行的做法是  换一个磁性更强的U形磁体(合理即可) ;他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入表格:
序 号 导体AB的运动情况 灵敏电流计指针有无偏转
① 左右运动 有偏转
② 上下运动 无偏转
③ 前后运动 无偏转
④ 斜向上、斜向下运动 有偏转
换一个磁性更强的U形磁
体(合理即可)
第7题
【解析】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的强弱以及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的运动速度有关,所以想要使感应电流更大,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更明显,可以换一个磁性更强的U形磁体进行实验。
1
2
3
4
5
6
7
8
(3) 小明分析现象认为“只有当导体AB的运动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时,电路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请观察表中现象,找出反驳该结论的序号:  ④ 。
【解析】序号④中导体AB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垂直于磁场方向,但是仍然能产生感应电流,所以序号④可以用来反驳该结论。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4) 将图中的灵敏电流计换成  电源 ,可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解析】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后会有电流通过导体AB,便可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源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8. (2024·广州三模)小亮同学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用①②两个直流电动机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S后①开始转动,同时用皮带带动②转动,小灯泡发光。
第8题(a)
1
2
3
4
5
6
7
8
(1) 图(a)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② (选填“①”或“②”)。若要电动机反向旋转,方法是  将电池组正、负极对调 。
【解析】闭合开关S后,电源与①电动机接通,电流通过①电动机的线圈,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①电动机带动②电动机一起转动,②电动机内部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小灯泡发光,此时②电动机相当于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
方向有关,如果将电池组正、负极对调,电流方向改
变,磁场方向不变,则①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

将电池组正、负极对调
第8题(a)
1
2
3
4
5
6
7
8
(2) 图(b)中ab表示一根导体,与竖直放置的导轨接触,它是电路中的一部分,磁感线分布如图(b)所示,灵敏电流计在磁场外固定不动,甲、乙、丙、丁四幅图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有  甲、丙、丁 。
甲、丙、丁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
【解析】根据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图甲,导体运动时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图乙,导体运动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会产生感应电流;图丙,导体运动时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图丁,导体运动时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不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甲、丙、丁。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
(3) 如图(c)所示,电磁铁CD通电时,软磁性(容易磁化和退磁的磁性材料)铁块A静止不动,这是因为电磁铁对A的吸引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A受到电磁铁的力的方向  不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如果把这个电磁铁CD按如图所示通电并静止悬挂在地球赤道上方,那么电磁铁C端有指向地理  北极 (选填“南极”或“北极”)附近的趋势。
等于
不变
北极
第8题(c)
1
2
3
4
5
6
7
8
【解析】电磁铁通电时,铁块A静止不动,这时铁块A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因此电磁铁对A的吸引力等于A受到的摩擦力;改变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磁铁的磁极发生变化,但都会吸引铁块A,A受到电磁铁的力的方向不变;由图(c)中电流的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C端是N极,有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的趋势。
第8题(c)
1
2
3
4
5
6
7
8(共20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选择填空特训(二)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常州)壁画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幽暗、潮湿,易滋生微生物,导致壁画受损。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出机器人,该机器人可高速喷射带负电的粒子杀灭微生物,从而保护壁画。该粒子可能是( A )
A. 电子 B. 原子核 C. 质子 D. 中子
【解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A符合题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江西)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物理量不是用这种方法定义的是( C )
A. 密度 B. 比热容
C. 质量 D. 热值
C
【解析】密度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比热容是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的乘积之比,热值是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A、B、D不符合题意;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种基本物理量,没有采用比值法定义,C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呼伦贝尔)A同学和B同学在郊外骑自行车,他们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
A. 0~10s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
B. 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总是运动的
C. 第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
D. A同学做变速直线运动
第3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像可知,前10sA的速度始终小于B的速度,根据s=vt可知,0~10sA同学的路程小于B同学的路程,A错误;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B同学的相对位置改变,是运动的,B正确;第10s时,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C正确;由图像可知,A同学的速度不断变大,做变速直线运动,D正确。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乐山)乐山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B )
A B C D
B
【解析】A、C选项中模型上下表面对称,即空气流速相同,向上和向下的压强相同,不会获得向上的升力,A、C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模型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快,向下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向上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B符合题意;D选项中模型上平下凸,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差,不能获得向上的升力,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北京)如图所示,园艺工人在修剪枝条时,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D )
A. 增大动力臂,能够省力
B. 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
C. 减小动力臂,方便使用
D. 减小阻力臂,能够省力
第5题
【解析】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阻力臂减小,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减小,动力臂不变,则动力减小,能够省力,D符合题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达州)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整个电路正常工作。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两只电表示数均变大,则该电路可能发生的故障为( A )
A. L1短路 B. L2短路
C. L1开路 D. L2开路
第6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流表有示数且变大说明电路是通路,故C、D不符合题意,电压表有示数且增大说明与之并联的灯泡未发生短路,则是L1短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L2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灯泡L2发光,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兰州)科学家对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S2进行了多年的持续观测,给出了从1994年到2002年间恒星S2的位置如图所示,科学家认为恒星S2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椭圆,推测银河系中心可能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忽略恒星S2质量的变化,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P点
B. 恒星S2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力为零
C. 恒星S2在1995年时期的动能大于在2001年时期的动能
D. 恒星S2在1995年时期的重力势能大于在2001年时期的重力势能
第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黑洞对恒星S2的引力大,在引力作用下恒星S2会逐渐向黑洞靠近,所以黑洞可能位于椭圆轨道内部的Q点,由此可知,恒星S2在1995年到2001年运行的过程中,离黑洞越来越近,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整个运行过程都在真空环境中完成,只存在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所以动能变大,A、C错误,D正确;恒星S2的运动轨迹类似一个椭圆,故运动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受非平衡力作用,合力不为零,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2024·连云港)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解析】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故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音色
超声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长春)生物航煤是以动植物油脂、餐饮废油等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燃油。6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加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成功完成试飞任务。
(1) 若C919飞行400km用时0.5h,则C919的飞行速度为  800 km/h。
【解析】由v=得,C919的飞行速度v==800km/h。
800
(2) 生物航煤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自发地转化为化学能,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方向性 ;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不变 。
【解析】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方向性
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3·鞍山)在雨后有时能看到彩虹,彩虹是光的  色散 现象;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  绿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
【解析】太阳光经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的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色散
绿
3×1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佛山三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立于荷叶尖上,距水面0.3m,它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0.3 m;以荷叶为参照物,此时的蜻蜓是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当蜻蜓飞离荷叶时,它在水中的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0.3
静止
不变
【解析】蜻蜓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蜻蜓立于荷叶尖上,距水面0.3m,它在水中的像距水面0.3m;蜻蜓立于荷叶尖上,以荷叶为参照物,此时蜻蜓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平面镜成的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当蜻蜓飞离荷叶时,它在水中的像大小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赤峰)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6 ℃,凝固过程经历了  5 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
5
减小
第12题
【解析】由图像可知,盐水在-6℃时开始凝固,凝固点为-6℃;盐水从第5min开始凝固,到第10min凝固结束,凝固过
程经历了5min;凝固过程中,盐水不断放出热量,
内能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3·南京)如图所示,A、B、C是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分别为pA、pB、pC(已知ρ水>ρ酒精)。
     
第13题
(1) pA、pB、pC的大小关系:pA  < pB;pB  > pC。
【解析】A、B两容器内装的是同种液体,则液体密度相同,B容器内液体深度大于A容器内液体深度,根据p=ρ液gh可得,
pA<pB;B、C两容器内液体深度相同,已知ρ水
>ρ酒精,根据p=ρ液gh可得,pB>p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仅对图中器材简单操作后,利用压强计可以证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无关,简单操作是  使A、B两容器内装相同深度的水,再利用压强计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若测得压强相同,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无关 。
使A、B两容器内装相同
深度的水,再利用压强计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若测得压强相
同,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无关
     
第1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3·营口)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9V,电压表V1、V2完全相同,连入电路的量程也相同,小灯泡L1“6V 6W”、L2“6V 3W”(灯丝电阻不变)。当开关都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5 A,此时只有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未正常发光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1.5 W;
断开开关S1、S2,电压表V1的示数为  4.5 V。
第14题
0.5
1.5
4.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当开关都闭合时,两个小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两个小灯泡的电阻分别为R1===6Ω、R2===12Ω,两个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1===1A、I2===0.5A,电路中的电流I===0.5A,因为I=I2,则小灯泡L2正常发光,小灯泡L1的实际功率P1'=I2R1=(0.5A)2×6Ω=1.5W;断开开关S1、S2,两个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V1、V2完全相同,它们的电阻相同,由串联分压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U1'=U=×9V=4.5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0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选择填空特训(一)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聊城)根据生活经验,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
A. 一台家用空调的功率约为1000W
B. 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dm
C.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kg
D. 磁浮列车的速度可达400m/s
【解析】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0W,A符合实际;一本初中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cm,B不符合实际;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C不符合实际;磁浮列车的速度可达400km/h,D不符合实际。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绥化)将一瓶酸奶喝掉一半后,下列关于剩下半瓶酸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 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 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解析】喝掉一半后的酸奶,质量减少了一半,但酸奶这种物质的种类不变,密度保持不变,D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大庆)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 牛顿提出,任何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 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 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
D. 托里拆利通过实验第一次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解析】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出第一台发电机,C错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潍坊)为保证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的稳定性,铁路两侧安装了许多封闭的中空热棒。如图所示,热棒下端插在冻土中,内部填充低沸点的液态氨,利用氨的物态变化给冻土降温,把冻土中的热量“搬运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向空中放热,从而使冻土保持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氨在热棒下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B. 氨在热棒上端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 应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
D. 为降低成本,可以使用液态水替代液态氨
第4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冻土层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冻土内部吸热,使冻土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热棒上端的氨气遇冷液化成液态氨,A正确、B错误;为了使棒内下端的液态氨更好地从冻土中吸热,棒内上端的氨气液化时更好地向外放热,应使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热棒,C错误;液态水的凝固点比液态氨高,将液态水装入热棒内插在冻土中时,液态水会凝固,凝固会放热,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枣庄)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水面以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 C )
A.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B.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奋斗者”号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深度逐渐增大,由p=ρ液gh可知,其受到的压强逐渐增大;“奋斗者”号在水面以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海水的体积和海水密度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其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山西)小明从电动玩具上拆下一块电池。为了确定该电池的正、负极,他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试电笔是用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的,无法辨别电池正、负极,A不可行;灯泡的亮灭,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但不能判断电路中电流的方向,B不可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由此可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C可行;通过吸引铁钉的多少只可以证明磁性的强弱,无法判断电源的正、负极,D不可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乐山)小嘉同学设计了一款身高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I,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分别为ΔU、ΔI,则闭合开关S( D )
A. 被测人员身高越高,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
B. 被测人员身高越高,整个电路中的电功率越大
C. 无论被测人员身高如何,的值不变
D. 无论被测人员身高如何,的值不变
第7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闭合开关S,R与变阻器串联,身高越高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P=UI可知,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A、B错误;身高越高,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由R=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变阻器的阻值,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越大,C错误;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等于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所以的值等于R的阻值,不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2024·泸州)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如图)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3000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是由声源的  振动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真空 不能传。
3000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
第8题
【解析】t==2s,s=vt=1500m/s×2s=3000m;探测
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
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3·德州)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外壳的长度为20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蜡烛的烛焰,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  20 cm时,
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倒立
缩小
20
第9题
【解析】半透明膜相当于光屏,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窗外景
物处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外壳的长度为20cm,即像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等于2倍焦距,当蜡烛距凸透镜至少20cm时,才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扬州)拖拉机轮胎表面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 来增大摩擦。选用水来冷却拖拉机的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大 (选填“大”或“小”);若水箱装有质量为20kg的水,水温从20℃上升到70℃,水吸收了  4.2×106  J的热量。[c水=4.2×
103J/(kg·℃)]
【解析】Q吸=c水mΔt=4.2×103J/(kg·℃)×20kg×(70℃-20℃)=4.2×106J。
接触面粗糙
程度

4.2×1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3·西宁)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拉力,在12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了2m。此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  96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100 W。
第11题
960
80%
100
【解析】W有=Gh=480N×2m=960J;拉力F移动的距离s
=2h=2×2m=4m,W总=Fs=300N×4m=1200J,η=
×100%=×100%=80%;P===100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上海)小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竖直悬空拉着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他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器的示数变为2.0N,则浮力的大小是  1 N,方向为  竖直向上 ;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解析】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G-F示=3.0N-2.0N=1N,物体浸没在水中,若将物体继续向下移动,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由F示=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不变。
1
竖直向上
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陕西)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为500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4m2,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12500 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  变小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 能。(忽略空气阻力)
12500
变小

第13题
【解析】p====12500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故压强变小;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
高度变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镇江)如图所示为某电热水壶内部电加热器原理电路,它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开关S断开,电热水壶处于  保温 挡。已知该电热水壶处于“加热”挡时,通电0.1h可使标有1200imp/(kW·h)字样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120次,则消耗的电能为  0.1 kW·h。电热水壶“保温”挡功率为100W,则R2=  435.6 Ω。
第14题
保温
0.1
43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当开关S断开时,电阻R1、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阻较大,根据P=可知,此时的电功率较小,电热水壶处于“保温”挡;消耗的电能W=kW·h=0.1kW·h;当电热水壶处于“保温”挡时,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总功率为100W,根据P=得,R===484Ω,当开关S闭合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挡,此时只有R1接入电路,P加热===1kW=1000W,由此可得R1===48.4Ω,则R2=R-R1=484Ω-48.4Ω=435.6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26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核心素养特训(二) 科学推理
1. (2024·上海,2分)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老师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其成清晰的像。对于该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一定成放大的像 B. 可能成缩小的像
C. 成像可能比原来小 D. 成像一定比原来小
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f<v=10cm<2f,所以5cm<f<10cm;若把光屏沿着光具座靠近凸透镜5cm时,则v=10cm-5cm=5cm<f,物体在光屏上不成像;若把光屏沿着光具座远离凸透镜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成清晰的像,则f<v=10cm+5cm=15cm<2f,此时像距变大,物距变小且仍符合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将变大,故选项C、D错误。若把光屏沿着光具座远离凸透镜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其成清晰的像,此时v=15cm,不一定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所以可能成缩小的,也可能成放大的实像,故选项A错误、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2. (2024·湖南,3分)如图,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作用
B. 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 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 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2题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的作用,A错误;小车在粗糙程度越大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小,B错误;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对水平木板的压力一定,因此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C正确;由于绝对光滑的水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实验不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结论是根据科学推理得出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3. (2024·无锡,3分)通过相关可观测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C )
A. 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B. 由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
C. 由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无空隙
D. 由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A不符合题意;由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有空隙,彼此进入对方,从而使总体积减小,B不符合题意;由固体很难被压缩推测出组成固体的分子间存在斥力,C符合题意;由红墨水在水中扩散,推测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4. (2024·上海,4分)如图所示的风铃有七根长短不同的小棍,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敲打小棍时,发现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经研究可得:如表所示是同一铁棍在不同长度L时敲击的振动频率f0。
第4题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L/cm 5 10 15 20 25
f0/Hz 700 500 400 300 200
1
2
3
4
5
6
7
8
9
(1) 判断同一铁棍长度L与音调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L越长,音调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铁棒的长度越长,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铁棒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L越长,音调
越低;频率随长度增加而减小,频率小即音调低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2) 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re、mi、fa、sol、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请你判断该乐器的长度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当铁棒的长度为10cm时,振动的频率为500Hz;当铁棒的长度小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大于500Hz,音调高于re;当铁棒的长度大于10cm时,振动的频率小于500Hz,音调低于re;所以要用这种材料做一个乐器,发出do、re、mi、fa、sol、la、xi的音时,re的音小于500Hz,该乐器的长度应大于10cm。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5. (2024·武汉,4分)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图中像未画出),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仅将光屏向  左 移动一段距离。
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  大 的凸透镜。
照相机


第5题甲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变大,像距随之变小,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若不移动光屏,可以换用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使像推迟会聚,从而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上。
第5题甲
1
2
3
4
5
6
7
8
9
(2) 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  倒立、放大 (选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
【解析】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即等于2倍焦距;手指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则眼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
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
 第5题乙
1
2
3
4
5
6
7
8
9
6. (2024·烟台,8分)橡皮泥可以被捏成各种形状,深受同学们喜欢。学习了力学知识后,小红利用家中的量杯、茶壶和垫块,测出了橡皮泥的密度。已知橡皮泥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橡皮泥的吸水忽略不计),操作过程如下:
① 如图,把茶壶的一侧垫起并装满水,将橡皮泥轻
轻放入茶壶中,用量杯接住溢出的水。
② 倒掉量杯中的水,从茶壶中取出橡皮泥,将量杯和橡皮泥擦干。
③ 把茶壶重新加满水,将橡皮泥捏成空心碗放入壶中,让其漂浮在水面上,用量杯接住溢出的水。
1
2
3
4
5
6
7
8
9
(1) 操作①是为了获得橡皮泥的  体积 ,操作③是为了获得橡皮泥的  质量 。
【解析】操作①中,橡皮泥沉到茶壶底部,溢出水的体积为橡皮泥的体积。操作③中,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橡皮泥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从而可以获得橡皮泥的质量。
体积
质量
1
2
3
4
5
6
7
8
9
(2) 假设操作①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1,操作③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2,水的密度为ρ0,请写出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ρ=    。

【解析】操作③中,因为橡皮泥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等于其重力,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浮=G排=mg=ρ0V2g,所以橡皮泥的
质量m==ρ0V2,橡皮泥的密度ρ==。
1
2
3
4
5
6
7
8
9
(3) 若操作③中茶壶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则橡皮泥密度的测量结果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茶壶里的水有少量进入橡皮泥捏成的空心碗中,会使浮力变大,但溢出水的质量不变,所以橡皮泥密度的测量结果不变。
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7. (2024·武威,4分)小宇看到妈妈打不开玻璃瓶的盖子,于是他用物理课学到的知识教了妈妈两种方法。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将一块毛巾包在玻璃瓶的盖子上面,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瓶就打开了。方法二:如图乙所示,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有空气进去后瓶盖变平,再用手拧盖子,玻璃瓶就打开了。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请你用物理知识分别解释这两种方式容易打开玻璃瓶盖子的原因。
方法一: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毛巾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原因是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
方法二: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盖子与瓶口之间的摩擦力;原因是  减小了盖子对玻璃瓶的压力 。
增大
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
减小了盖子对玻璃瓶的压力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在压力相同时,用毛巾包在玻璃瓶的盖子上面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毛巾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更容易打开玻璃瓶的盖子;用一个较硬的钢勺轻撬瓶盖边缘,让空气进去,使玻璃瓶内气压增大,减小了玻璃瓶盖子和玻璃瓶之间的压力,从而减小了盖子和玻璃瓶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更容易打开玻璃瓶的盖子。
1
2
3
4
5
6
7
8
9
8. (2024·上海,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定值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发生故障,小浦为研究故障的原因,特地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第8题
方案一: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来判断出故障的原因,写出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及对应故障: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若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说明定值电阻R1断路;若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说明滑动 变阻器R2断路 。
方案二:用一个完好的电阻R0替换R1来判断发生的故障,
可选用的电阻R0的阻值与R1的关系为  AB 。
A. R0>R1 B. R0=R1 C. R0<R1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若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说明定值电阻R1断路;若电流表的示数不
变,说明滑动变阻器R2断路
AB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方案一: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题意可知,在定值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发生故障,若发生的故障是R1或R2短路,则电源发生短路,可能会损坏电流表,且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无法判断电路故障,所以只能是定值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断路;若定值电阻R1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路总电阻发生改变,电流表示数发生改变;若滑动变阻器R2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
电路总电阻不变,始终等于R1的阻值,则电流表示数不变。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方案二:若定值电阻R1断路,用R0替换R1时,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R2断路,用R0替换R1时,若R0=R1,则电流表的示数不变;若R0>R1,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小;若R0<R1,则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综上可知,若选用的电阻R0<R1,当出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的情况时,可能是R1断路,也可能是R2断路,利用该电阻不能准确判断电路故障;选用的电阻R0的阻值大于或等于R1时,才能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准确判断电路故障,故选
项A、B符合题意。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山西,6分)在项目化学习中,科技小组的同学给旧电吹风加装两根塑料管改装成湿鞋烘干器,如图甲所示,可实现冷风吹干和热风烘干两种功能。其内部电路是由一个发热电阻( )、一个电动机( )和两个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发热电阻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440W,且不能单独工作出现“干烧”现象。请你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 在图乙虚线框内画出烘干器内部电路图。
如图所示
第9题
【解析】由题意可知,内部电路是由一个发热电阻、一个电动机和两个开关组成的并联电路;由于发热电阻不能单独工作出现“干烧”现象,所以发热电阻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另一个开关控制发热电阻,即可完成作图。
1
2
3
4
5
6
7
8
9
(2) 使用时发现温度过高,存在安全隐患,想要把发热电阻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需要购买一个多大的电阻替换原发热电阻?
将发热电阻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更换后发热功率为=220W,根据P=可知,需购买的发热电阻R===220Ω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共24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作图题特训(二) 电(磁)学
1. (2024·清远二模)如图,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
  
第1题
如图所示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两灯并联,开关S1控制L1,开关S2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由此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4·深圳一模)如图是一名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所连的电路,其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画“ ”并画出正确的接法。
第2题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接左上或右上均可)
【解析】原电路中变阻器下面两个接线柱连入了电路中,应按“一下一上”连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大庆)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要求:① 电压表量程用0~3V,电流表量程用0~0.6A;②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端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第3题
如图所示
【解析】由电路图得,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量程用0~3V,电流表量程用0~0.6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a端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则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4·江门三模)如图是一个人体身高测量仪的电路图,部分元件未画出,要求被测人身高变高时,电表的示数增大。请在“定值电阻”“电流表”或“电压表”中选两个并用元件符号画在虚线框中。
第4题
如图所示
【解析】当被测人身高变高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的只能是电压表,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符合要求,需要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来保护电路,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3·清远二模)理发用的电吹风机的电路由电热丝、电动机、选择开关组成(如图所示),其中选择开关有1、2、3、4四个接线柱,三角形的物块为可绕O接线柱旋转的金属片,拨动该金属片可使接线柱O与1、2、3、4接线柱连通,请你在虚线框中完成其工作电路图。要求:选择开关打到“1”和“2”时停机;打到“2”和“3”时电吹风机送冷风;打到“3”和“4”时送热风。
第5题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题意可知,要求开关打到“1”和“2”时停机,则此时没有电流通过电路,是断路状态;打到“2”和“3”时电吹风机送冷风,此时只有电动机接入电路;打到“3”和“4”时送热风,此时电热丝和电动机都工作,电热丝和电动机并联,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2024·潍坊)某款磁浮玩具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磁性小球悬停在空中,一小磁针静止于螺线管左侧,不考虑小磁针与磁性小球间的相互作用。将小磁针“N”“S”极填入括号中;画出磁性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第6题
如图所示
S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上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下端是N极;磁性小球悬停在空中,说明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磁力是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第6题
S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内江)如图,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右侧,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在螺线管左端和小磁针右端的括号内标出极性(“N”或“S”),在电源左边的括号内标出极性(“+”或“-”)。
第7题
如图所示
S
N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是“N极出S极入”,通电螺线管左侧是N极、右侧是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侧是N极,右侧是S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从电源左侧流出,流入通电螺线管,电源左侧为正极,如图所示。
第7题
S
N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吉林)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第8题
如图所示
【解析】开关接在电灯与火线之间控制电灯,电灯的另一侧接零线,插座的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常州)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开关S和电灯L的符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接入电路。
第9题
如图所示
【解析】家庭电路中为了用电安全,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电灯之间,电灯一端接开关,一端接在零线上;连接三孔插座时,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遂宁)如图为家庭电路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火线和零线,并标注在图中相应括号内(火线用“L”表示,零线用“N”表示)。
第10题
如图所示
L
N
【解析】根据电路中三孔插座的电路接法“左零右火上接地”可知,最上方的线是火线,中间第二根线是零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清远一模)声控开关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只螺口灯泡,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请按题意将电路连接完整。
第11题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用两个声控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灯,确保行人不管从地下通道的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也就是任一开关闭合,灯泡都能发光,因此两开关应并联,开关与火线连接后,接灯泡的金属点,零线与灯泡的螺旋套连接,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2024·广州三模)请在图中画线把灯泡、三孔插座连入家庭电路中。要求:总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S单独控制灯泡。
第12题
如图所示
【解析】灯泡、三孔插座互不影响,需要并联接入电路,总开关接在干路上;开关S控制灯泡时,火线首先接总开关,再接开关S和灯泡,零线直接接灯泡;三孔插座的连接方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上孔接地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2024·茂名二模)如图所示,线圈右方的桌面上有一条形磁体,当闭合开关后,滑片P右移时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增大,条形磁体始终保持静止,请选择变阻器的接口a或b完成电路图,并在条形磁体中心点画出受到摩擦力f的方向。
第13题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和条形磁体之间有吸引力,滑片P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即b接入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磁铁与条形磁体之间的吸引力变大,即条形磁体受到电磁铁向左的吸引力,因条形磁体始终静止,受到平衡力,故条形磁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汕头一模)作图题:
(1)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磁铁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请在图上标出:磁铁A端的极性、磁感线的方向。
第14题甲
如图甲所示
【解析】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N极,又因磁铁的B端与通电螺线管左端相互排斥,所以可知磁铁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在磁铁外部磁感线方向由N极指向S极,如图甲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如图乙所示是一种可调风速的小风扇工作原理示意图,虚线框中是用于调风速的机械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风力变大。
第14题乙
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题意可知,机械电位器应与小风扇串联接入电路中,旋钮带动滑片顺时针转动时,风力变大,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变小,则根据它的三个接线柱a、b、c的位置情况可知,应将b接线柱与小风扇的右端接线柱相连,将c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能满足要求,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图丙,一间教室要安装2盏“220V 40W”的电灯,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电路连接要符合安全用电原则,请按以上要求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并在括号中标出“零”或“火”。
第14题丙
如图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用试电笔测下方电线时氖管发光,说明下方是火线,上方是零线,因为要求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所以两盏灯要并联,开关S控制两盏灯,则其应当在干路上,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可知,开关S应与火线相连,这样断开开关时才能切断灯泡与火线的连接,接触灯泡时不会发生事故,如图丙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共19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核心素养特训(一) 模型建构
1. (2024·江西,3分)如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型。图甲中的物质状态变成图乙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B )
第1题
B
A. 凝固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解析】图甲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是固体分子的排列模型;图乙分子排列没有固定的位置,比较松散,是液体分子的排列模型;图丙分子排列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体分子的排列模型;物质由图甲变成图乙的过程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B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赤峰,3分)模型法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模型揭示客观事物形态、特征和本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为一些使用模型法的实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B
第2题
A. 图甲: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B. 图乙:条形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C. 图丙:斜面上的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图丁是Be原子的结构模型,其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带正电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图甲: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A错误;图乙:条形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B正确;图丙:斜面上的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应该竖直向下,C错误;图丁,Be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D错误。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4·烟台,2分)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下列关于人体中的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3题
D
A. 图甲:手托重物时,可视为省力杠杆
B. 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
骨骼的牵引力是阻力
C. 图乙:踮脚时,可视为费力杠杆
D. 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
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用手托重物时,肘关节处可以视为支点,肱二头肌对前臂骨骼杠杆的牵引力使杠杆转动,是动力,由图甲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手托重物时,可视为费力杠杆,故A、B错误;由图乙知,人踮脚时绕着O'点转动,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F1'使杠杆转动,是动力,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视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D正确。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吉林,3分)《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六桨课船”(课船:运载税银的船)如图所示,关于“六桨课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船桨是一种杠杆
B. “六桨课船”只受浮力作用
C. 船桨的机械效率大于100%
D. “六桨课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与运载税银的质量无关
第4题
A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船桨属于费力杠杆,A正确;“六桨课船”受浮力和重力等力的作用,B错误;船桨的机械效率小于100%,C错误;运载税银的质量越大,重力越大,“六桨课船”所受的浮力越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4·辽宁,3分)手持小风扇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开关和电动机是并联的
B. 导线通常用半导体材料制成
C. 电池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
D. 通电后电流从电池负极经电动机流向正极
第5题
C
【解析】图中开关、电动机和电源依次连接,是串联的,A错误;常用的导线材料是铜和铝,铜和铝是导体,B错误;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源,所以电池(电源)的作用是为电动机提供电能,C正确;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动机回到负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福建,2分)“福建舰”是我国首艘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电磁弹射系统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即利用电能驱动大质量的飞轮高速旋转,把电能转化为飞轮的  机械 能,这种能量转化方式与我们学过的  电动机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相似。
【解析】电磁弹射系统采用飞轮储能技术,即利用电能驱动大质量的飞轮高速旋转,把电能转化为飞轮的机械能,这种能量转化方式与我们学过的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相似。
机械
电动机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4·苏州,2分)健身步道上的坐式划船训练器如图所示。人坐在座板上,用始终与把手垂直的力缓慢向后将把手拉至身体两侧,此过程中,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变小 。若要增大训练强度,应将配重盘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第7题
变小
a
【解析】人用始终与把手垂直的力缓慢向后将
把手拉至身体两侧,动力臂不变,阻力大小等
于物体的重力,即阻力不变,由图可知,转动
过程中阻力臂会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拉力会变小;若要增大训练强度,应将配重盘向a端移动,增大阻力臂。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4·临夏,2分)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境。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这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正常人眼看近处物体,注射器应  推入 (选填“推入”或“抽出”)水。
实像
推入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眼想看清近处物体,晶状体变厚,故应向水透镜中注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安徽,1分)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挂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10kg的猴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瞬间细绳突然断了,猴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该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100 N。
100
第9题
【解析】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
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则猴子相对于地面始终处于静
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自身重力,猴子所受摩擦
力的大小f=G=mg=10kg×10N/kg=10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湖南,10分)小静想知道家中一个实心金属小摆件是否为纯铜制成。她找来一个厚薄与质量分布都均匀的方形空盒A和一个方形透明水槽B,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且SA∶SB=1∶2。如图甲所示,装有摆件的空盒在水槽内的水中水平稳定漂浮后,测出H1和h1;再将摆件从空盒中拿出,轻轻放入水中,沉底静止后,空盒水平稳定漂浮,如图乙所示,测出H2和h2。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摆件和空盒吸水,且水槽内的水质量不变,数据记录如表所示。(g取10N/kg,ρ水=1.0×
103kg/m3)
第10题
水槽水位H1/m 0.2500
空盒浸入水中深度h1/m 0.1000
水槽水位H2/m 0.2150
空盒浸入水中深度h2/m 0.0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放入水中前后,摆件所受重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不变 ;图甲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为p1,图乙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为p2,p2的大小比p1要  小 。
【解析】摆件放入水中前后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摆件所受重力不变;由表中数据可知,H1>H2,根据p=ρgh可知,图甲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1大于图乙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
强p2,所以p2比p1要小。
不变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如图甲、乙所示,请结合表中数据,求出摆件静止在空盒A中和全部浸入水槽B中时,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变化量(结果可用SB表示)。
由题意可知,图甲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1=ρ水gH1=1.0×103kg/m3
×10N/kg×0.2500m=2500Pa,则图甲中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1=p1SB=2500Pa×SB;图乙中水对
水槽底部的压强p2=ρ水gH2=1.0×103kg/m3
×10N/kg×0.2150m=2150Pa,则图乙中水
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2=p2SB=2150Pa×SB,
因此水槽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变化量ΔF=F1
-F2=2500Pa×SB-2150Pa×SB=350Pa×SB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小静用一把尺子就粗略得到该摆件的密度,请你也尝试用题中提供的数据算出该摆件的密度。
假设空盒底面积为S,则水槽底面积为2S;根据图甲整体漂浮,得到整体质量等于整体排开液体的质量,即m盒+m物=Sh1·ρ水 ①,根据图乙空盒漂浮,得到空盒质量等于空盒排开液体的质量,即m盒=Sh2·ρ水 ②,由①②得m物=S(h1-h2)·ρ水。因为水
槽底面积是空盒的2倍,故若在图甲中将整体
移除(即水槽中只有水),水面应下降h1,
即水的总高度为H1-h1;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乙水位上升到H2,故整体排开液体体积为V盒+V物=2SH2-2S=S(2H2-2H1+h1) ③,图乙中,空盒排开液体体积V盒=Sh2 ④,由③④得V物=S(2H2-2H1+h1-h2),故摆件的密度ρ物==·ρ水=
×1.0×103kg/m3=8×103kg/m3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共34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实验探究题特训——力学实验
1. (2024·揭阳一模改编)(1) 暑假小金同学去新疆旅游,捡到一些漂亮的石头,下面是他测石头密度的操作过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标尺  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第1题
零刻度线

【解析】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将平衡螺
母向左调节,直至平衡。
1
2
3
4
5
6
7
8
(2) 小金在测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在图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 B,若ρA、ρB 分别代表两石块的密度,则ρA  > (选填“>”“<”或“=”)ρB。
【解析】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A、B两个点分别作出图像,如答案图所示。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由ρ=可知,ρA>ρB。

1
2
3
4
5
6
7
8
2. (2024·深圳一模)研究表明浓度为75%的酒精能渗透病毒表面,破坏病毒内部结构,在短时间内有效消灭病毒。小明取某品牌浓度为75%酒精样品测量其密度,步骤如下: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
“左”或“右”)调节。
第2题甲

【解析】调节横梁水平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直至平衡。
1
2
3
4
5
6
7
8
(2)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酒精,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62.2 g。
  
第2题
【解析】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50g+10g+2.2g=62.2g。
62.2
1
2
3
4
5
6
7
8
(3) 将烧杯中的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用天平测出倒出酒精后烧杯的质量为1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酒精的密度为  0.87g/cm3。
【解析】量筒中酒精的体积V=60mL=60cm3,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m=62.2g-10g=52.2g,酒精的密度ρ===0.87g/cm3。
0.87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4) 在步骤(3)中,如有部分酒精残留在烧杯上,你认为通过步骤(3)的测量方法,所测的量筒中酒精密度测量值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解析】虽然步骤(3)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时有部分残留在烧杯上,但步骤(3)中测量的是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所以量筒中酒精质量测量得准确,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酒精密度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等于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5) 小明网上查找了相关资料,图丁是密度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图,由此判断该产品酒精浓度  是 (选填“是”或“不是”)达标的。
第2题丁
【解析】根据图丁可知,75%酒精的密度最接近0.87g/cm3,故该产品酒精浓度是达标的。

1
2
3
4
5
6
7
8
3. (2024·大庆)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第3题
(1) 如图甲、乙、丙所示三种情况下,木板和毛巾保持不动,物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解析】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则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
1
2
3
4
5
6
7
8
(2) 比较图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压力 的关系;比较图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的关系。(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析】甲、乙两图,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乙、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压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3) 小萌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丁所示,用力拉动长木板向左运动,物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改进后的实验中小萌同学  不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第3题丁
等于
不需要
【解析】物块相对地面保持静止,受力平衡,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改进后物块相对地面始终保持静止,故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1
2
3
4
5
6
7
8
4. (2024·南通)利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第4题
(1) U形管两边液面的  高度差 能显示压强大小;使用前用手指轻按金属盒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边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  装置漏 。
【解析】液体压强计是利用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显示压强大小的,两边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若用手指轻按压强计上金属盒的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该装置漏气,使软管中的气体和大气相通,等于大气压强,橡皮膜受
到压强时,软管内的气体压强不会发生变化,U形管
两边液面就不会出现高度差。
高度差
装置漏气
1
2
3
4
5
6
7
8
(2) 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如图,金属盒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分别是p水和p盐水,则p水  < p盐水,据此不能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原因是  没有控制金属盒的橡皮膜位于水和盐水中的 深度。
【解析】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由图可知,金属盒位于盐水中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更大,故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受到的压强更大,即p水<p盐水;将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中时,没有控制金属盒的橡皮膜位于水和盐水中的深度相同,故不能得出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没有控制金属盒的橡皮膜位于水和盐水中的深度相同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5. (2024·菏泽)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同一金属块依次进行如图步骤的操作:
第5题
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A中金属块重  2.6 N。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2.6N,金属块重2.6N。
2.6
1
2
3
4
5
6
7
8
(2) 步骤B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0.4 N。
【解析】步骤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2N,由称重法可知,步骤B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6N-2.2N=0.4N。
0.4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3) 分析  A、C、D 三个步骤的数据,初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解析】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应分析A、C、D三个步骤的数据。步骤C、D中,金属块完全浸入液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根据称重法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不同,因此可初步得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A、C、D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4) 若步骤D中仅把盐水换成密度比水小的等体积的酒精,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N。
【解析】若步骤D中仅把盐水换成密度比水小的等体积的酒精,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减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减小,由F示=G-F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即大于1.6N。
大于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5) 结合已学知识,根据步骤A、C,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为  1.0 ×10-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解析】由步骤A、C可得,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G-F示C=2.6N-1.6N=1N,金属块的体积V=V排===1.0×10-4m3。
1.0×10-4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6. (2024·阳江一模)在学习了密度、浮力、杠杆的相关知识后,小丽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出了一个物块的密度,请帮她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 当相邻两刻度间距离相等的轻质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  处于 (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
处于

第6题
【解析】由图甲可知,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故杠
杆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左边低右边高,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节,使得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
2
3
4
5
6
7
8
(2) 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用细线将物块挂于杠杆左侧,将3个钩码挂于右侧,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质量为100g,则物块质量为  400 g。
【解析】设杠杆每一小格代表L,每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物×3L=3G×4L,故G物=4G,每个钩码的质量m=100g,由G=mg可得,物块的质量m物====4×
100g=400g。
400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3) 将该物块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调节右侧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2 N。
第6题丙
2
【解析】当物块浸没在水中平衡时,设细线对杠杆的拉力为F,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3L=3G×2L,解得细线对杠杆的拉力F=2G=2mg=2×100×10-3kg×10N/kg=2N,物块的重力G物=m物g=400×10-3kg×
10N/kg=4N,则物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物-F
=4N-2N=2N。
1
2
3
4
5
6
7
8
(4) 物块的密度是  2×103 kg/m3。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块的体积等于其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即V=V排===2×10-4m3,物块的密度ρ物===2×103kg/m3。
2×103
第6题丙
(5)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
的位置和个数,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
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
避免实验
的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1
2
3
4
5
6
7
8
7. (2024·东莞一模)如表记录了小元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的一些数据,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第7题
实验次序 1 2
物重G/N 2 4
物体上升高度h/cm 10 10
拉力F/N 1.1 2.0
绳自由端上升距离s/cm 20 30
机械效率η
1
2
3
4
5
6
7
8
(1) 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
【解析】该实验需要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拉力大小,方便读数。
匀速
第7题
(2) 表中第  1 次实验数据有错误。
【解析】图中滑轮组用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第1次实验中绳
自由端上升距离s1=3h1=3×10cm=30cm,即表中第1次实验数
据有错误。
1
1
2
3
4
5
6
7
8
(3) 根据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总功是  0.6 J,机械效率约为  66.7% (结果精确到0.1%)。把错误的数据更正后,比较两次的机械效率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  高 (选填“高”或“低”)。
0.6
66.7%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第2次实验的总功W总2=F2s2=2.0N×30×10-2m=0.6J,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2=×100%=×100%=×100%≈66.7%,第1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1=×100%=×100%=×100%≈60.6%。两次实验条件唯一的不同是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因此可总结出:同一滑轮组,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1
2
3
4
5
6
7
8
(4) 实验过程中边拉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有同学认为应静止时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不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摩擦力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
【解析】由于让弹簧测力计静止下来读数时,没有考虑绳子与轮、轮与轴间的摩擦力,所以测得的拉力F会偏小,则测得的总功偏小,机械效率会偏大,故他的想法不正确。
不正确
摩擦力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5)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物重不变,不计摩擦及绳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仅改变绕绳的方法,因动滑轮重力和提升物体的重力不变,故机械效率不变。
不变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8. (2024·汕头二模)汽车的“超载”“超速”是许多交通事故的安全隐患。如图(a)是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见到的一起两汽车追尾相撞事故。
第8题(a)
.
(1) 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汽车头枕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解析】汽车A被追尾时,司机由于惯性会向后倾,此时产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汽车头枕则对此起缓
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
汽车头枕
1
2
3
4
5
6
7
8
(2) 汽车B中的司机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汽车A,这是汽车B刹车后由于  惯性 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撞到汽车A。
【解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撞到汽车A。
惯性
【解析】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汽车B刹车后由
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撞到汽车A。
第8题(a)
1
2
3
4
5
6
7
8
实验 次序 小球的 质量m/g 小球自由滚下 的高度h/cm 木块被撞后
运动的距离s/m
1 30 10 4
2 30 20 16
3 60 10 8
(3) 小明觉得此次事故可能与汽车“超载”“超速”有关,他想知道: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中,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他利用如图(b)甲、乙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定,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
① 小球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距离s (选填“高度h”或“距离s”)的大小来判断的。
【解析】实验中是通过小球推动木块,对木块做功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的,相同平面上的同一木块被推动距离越远,说明小球对木块做功越多,表明撞击木块前小球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可用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距离s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
② 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  1、3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可得出结论:在  速度 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1、3两次实验进行比较,这两次实验中小球释放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第3次实验中质量较大,木块被推动距离较远,表明第3次实验中小球具有的动能大,可得出结论: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3
速度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
③ 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  速度 (选填“质量”或“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当发生交通事故时,由此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解析】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1、3两次实验进行比较,这两次实验中小球释放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第3次实验中质量较大,木块被推动距离较远,表明第3次实验中小球具有的动能大,可得出
结论:在速度相同时,物体
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
第8题(b)
1
2
3
4
5
6
7
8(共28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实验探究题特训——光学实验
1. (2024·肇庆二模)如图甲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M是平面镜,纸板EF是由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纸板F可绕ON向前折或向后折。
第1题甲
(1) 实验时,将粗糙的纸板  垂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一束激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线OB。
垂直
1
2
3
4
5
6
7
8
(2) 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记录了多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实验次序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0° 50°
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第1题甲
1
2
3
4
5
6
7
8
(3) 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则纸板F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同一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 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该现象说明  光路是可逆的 。
【解析】若让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
将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的方向
射出,该实验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
逆的。
不能
同一
光路是可逆的
第1题甲
1
2
3
4
5
6
7
8
(5) 如图乙为液面微变监视器,光束发射器始终沿图中方向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光线,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上的光点从S1移向S2,则表明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第1题乙
上升
【解析】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水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水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根据题干、图示可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上的光点
从S1移向S2,这说明反射点向左偏移且上升,由此
可知被监视的液面是上升的。
1
2
3
4
5
6
7
8
2. (2024·辽宁)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如图(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  竖直 放置一块手机钢化膜(薄透明板)作为平面镜。沿着钢化膜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选取手机钢化膜作为平面镜,这样做便于确定  像 的位置。
第2题(a)
竖直

【解析】选取手机钢化膜作为平面镜,是因为手机钢化膜不但反射光成虚像,还能透光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2) 将一个蓝色长尾票夹放在钢化膜前,将另一个相同型号的粉色长尾票夹放在钢化膜的后面并移动其位置,若看到粉色票夹与蓝色票夹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若光屏承接不到像,则说明所成的是  虚 像。
【解析】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若光屏承接不到像,则说明所成的是虚像。
相等

第2题(a)
1
2
3
4
5
6
7
8
(3) 如图(b),将蓝色票夹放在纸上,在蓝色票夹一侧通过钢化膜看到的是图(c)中的  甲 。
(b)
(c)
第2题

【解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如图(b)
将蓝色票夹放在纸上,在蓝色票夹一侧通过钢化膜
看到的是图(c)中的甲。
1
2
3
4
5
6
7
8
3. (2024·中山三模)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第3题
(1) 表面粗糙的纸板应  竖直 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填位置关系)。
竖直
在同一平面内
1
2
3
4
5
6
7
8
(2) 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减小 。
【解析】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减小。
(3) 纸板 A上的入射光束  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减小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4) 小明接着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取两支蜡烛分别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进行观察和调整。利用直尺可以方便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距离 ,为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大小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 的蜡烛a、b。
【解析】通过直尺可以直接读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大小相同
的蜡烛a、b,若b与a的像完全重合,
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距离
相同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4. (2024·自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4题
(1) 实验前,调整凸透镜、烛焰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  同 一 。
同一高度
1
2
3
4
5
6
7
8
(2) 通过探究,记录并绘制了像距v与物距u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间位置调节到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10
放大
【解析】由图甲u=v=2f=20cm得,f=10cm;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间位置调节到如图乙所示时,f<u'<2f,则光屏
上出现了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
1
2
3
4
5
6
7
8
5. (2024·广东二模)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做了以下三组光学实验:
(1) 在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时,为了显示光路,可采取的操作是  在容器中喷烟雾 。
第5题甲
在容器中喷烟雾
1
2
3
4
5
6
7
8
(2) 如图乙,若小明让一束光沿着图中BO方向斜射向水面时,则光线会沿着  OA (选填“OA”或“OG”)方向进入空气;小明接着又完成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实验,再次分析并初步得出结论。他这样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OA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
偶然性
第5题乙
【解析】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
2
3
4
5
6
7
8
(3) 接着,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通过进一步实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可知透镜焦距为  10.0  cm。
第5题丙
10.0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且为2倍焦距,由图丙可得,此时透镜的焦距为10.0cm。
1
2
3
4
5
6
7
8
6. (2024·珠海三模)小波将LED发光字“F”、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小波在“左观察位置”看到的就是图中A处所示的“F”,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1) 小波在“右观察位置”看到塑料板上呈现的像是图乙中的  ④ ,
这个像是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解析】小孔成像所成的像左右和上下均颠倒,当小波在右侧光屏的背面观察时,左右又一次颠倒,④符合题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实像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2) 若将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换成凸透镜,无需调节塑料板也恰好成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 cm。 若只将发光字靠近凸透镜,像此时会变大一些,但光屏上并不清晰,要使成像清晰,接下来的操作:  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
10.0
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此时物距等于像距,u=40.0cm-20.0cm=20.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只有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才等于物距,故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若只将发光字靠近凸透镜,像此时会变大一些说明凸透镜此时成的是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需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1
2
3
4
5
6
7
8
(3) 若将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换成平面镜,直接观察塑料板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此时小波移到“左观察位置”对着平面镜观察,看到的像是图乙中的  ① ;若只将发光字远离平面镜,则此时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将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换成平面镜,直接观察塑料板不能看到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此时看到平面镜中的像为①。
不能

不变
1
2
3
4
5
6
7
8
7. (2024·南充)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第7题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9.0 cm。
9.0
1
2
3
4
5
6
7
8
(2) 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解析】如图乙,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缩小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由光路可逆得,像距变为原来的物距、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则在光屏上能看到
清晰的像。
缩小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3) 在(2)中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后的场景下,该同学取了一副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往水透镜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眼镜是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解析】当往水透镜中加入适量的水后,水透镜变厚,会聚能力变强,“戴上”眼镜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说明水透镜“戴上”眼镜后,像距变大,由此判断该眼镜是近视眼镜,
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近视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8. (2024·中山三模)某光学实验组将焦距为f的凸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完成如图甲所示的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清晰成像的物距u、像距v,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第8题
(1) 实验前,凸透镜及烛焰、光屏三者的中心
应调在  同一高度 ,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同一高度
1
2
3
4
5
6
7
8
(2) 当物距u=1.5f,光屏上呈现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经过分析,图乙中a的值为  3f (用f表示)。
【解析】当物距为1.5f时,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图乙可知,当物距u=1.5f时,像距v=4.5f-1.5f=3f,又因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当物距与像距的和为4.5f时成实像有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下,物距
与像距的大小是颠倒的,故a=3f
倒立
3f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3) 实验组还总结出凸透镜折射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当烛焰成清晰实像时,在凸透镜前面放置一个凹透镜,移动光屏后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则此时这个组合透镜的放大率n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率为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在凸透镜前面放置一个凹透镜,使凸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弱,组合透镜的焦距变大。在物距不变时,利用此焦距变长的组合透镜相当于减小物距,则像距变大,像距与物距的比值变大,故这个组合透镜的放大率变大。
变大
1
2
3
4
5
6
7
8
(4) 在探究物距大于2倍焦距的成像特点时,改变物距做了三次实验。与做一次实验相比较,做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实验结 论具有普  。
(5) 评估交流时,同组的小明建议将蜡烛换为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T”“H”形光源,你建议使用  B 。
A. 蜡烛光源 B. “F”形光源
C. “H”形光源 D. “T”形光源
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B
【解析】烛焰、“T”“H”三个光源都是左右对称的,因此无法比较成像的左右关系,而“F”形光源上下不对称,左右也不对称,可以比较像与物的上下左右关系,效果最好,故选B。
1
2
3
4
5
6
7
8(共28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计算题特训——力 学
1. (2024·济宁)小明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时,用托盘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用量筒和水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相关信息如图乙所示。求:(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第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金属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V=60mL-40mL=20mL=20cm3=2×10-5m3,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5m3=0.2N
第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金属块的密度。
金属块的质量m=50g+20g+10g+5g+1.6g=86.6g,则金属块的密度ρ===4.33g/cm3
第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2024·吉林)质量为1.6×103kg的新能源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8m2。求:(g取10N/kg)
(1) 这辆新能源汽车受到的重力。
这辆新能源汽车受到的重力G=mg=1.6×103kg×10N/kg=1.6×104N
(2) 这辆新能源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这辆新能源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1.6×104N,压强p===2×105Pa
1
2
3
4
5
6
7
8
9
10
3. (2024·清远一模)质量为50kg的小明同学租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质量为10kg,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1m2,他匀速直线骑行1200m,用时300s。求:(g取10N/kg)
(1) 小明骑车的速度。
小明骑车的速度v===4m/s
1
2
3
4
5
6
7
8
9
10
(2) 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小明骑车时,车与人的总重力G总=G车+G人=m车g+m人g=10kg×10N/kg+50kg×10N/kg=600N,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即F=G总=600N,对地面的压强p===6×104PA
(3) 若自行车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1倍,小明骑车的功率。
匀速行驶时,自行车所受的牵引力等于其所受的阻力,F牵=f=0.1G总=0.1×600N=60N,小明骑车的功率P=F牵v=60N×4m/s=240W
1
2
3
4
5
6
7
8
9
10
4. (2024·江西)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忽略不计)底面积为0.01m2,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kg的水。一实心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质量为0.6kg,体积为1×10-3m3。g取10N/kg,求:
第4题
(1) 木块的密度。
木块的密度ρ===0.6×103kg/m3
(2) 木块受到的重力。
木块受到的重力G木块=mg=0.6kg×10N/kg=6N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木块受到的浮力。
实心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即浮力F浮=G木块=6N
第4题
(4) 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4.6×103Pa
1
2
3
4
5
6
7
8
9
10
5. (2024·茂名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辆总重为1.5×104N的汽车在大小为9.6×103N的牵引力的作用下,匀速从斜坡底端爬上顶端,用时24s,斜坡高20m,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求: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300cm2)。
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1.5×104N,对地面的压强p===5×105PA
第5题
(2) 汽车爬坡时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
汽车爬坡时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W=Gh=1.5×104N×20m
=3×105J
1
2
3
4
5
6
7
8
9
10
(3) 汽车爬坡时的功率。
牵引力做的功W'=F牵s=9.6×103N×200m=1.92×106J,汽车爬坡时的功率P===8×104W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6. (2024·南通)如图,工人用330N的拉力,使用定滑轮将质量为30kg的物体在6s内匀速吊起3m,g取10N/kg。求:
第6题
(1) 物体上升的速度。
物体上升的速度v===0.5m/s
(2) 工人做功的功率。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h=3m,工人做功的功率
P====165W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结果精确到0.1%)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90.9%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7. (2024·东莞一模)如图甲所示是工人搬运货物的情景,过程简化图为图乙:先利用斜面将货物匀速推到车上,再将货物水平匀速推到d点,这个过程中推力大小保持为800N,方向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货物重为1000N,各段长度如图乙所示,从斜面推到车上用时10s,水平推动用时5s,g取10N/kg,求: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将货物沿斜面推到车上的过程中,货物的运动速度。
将货物沿斜面推到车上的过程中,货物的运动速度v===0.15m/s
(2) 货物从b点到d点的运动过程中,推力做功的功率大小。
货物从b点到d点的运动过程中,推力F=800N,推力做功W=Fs'=800N×1.5m=1200J,功率P===240W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货物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利用斜面将货物匀速推到车上时,推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000N×0.9m=900J,总功W总=Fs=800N×1.5m=1200J,额外功W额=W总-W有=1200J-900J=300J,货物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f===200N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4·江门一模)我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在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俗称“立夏秤人”。如图所示,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0kg,使杆秤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忽略绳重和杆重),此时OA=3cm,OB=10cm。(g取10N/kg)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请你写出一个增大杆秤最大称量值的有效措施。
杆秤实质上就是一个杠杆,要增大杆秤的最大称量值,在所称物体端的力臂和秤砣端的最大力臂一定时,增大秤砣的质量来增大杆秤的最大称量值(或可以在物体端力臂和秤砣质量一定时,增大秤砣端的力臂、减小所称物体端的力臂来增大最大称量值,如将O点左移)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该秤砣的质量是多少?
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0kg,调整秤砣的位置,此时OA=3c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和G=mg可得,m总g×OA=m砣g×OB,即10kg×3cm=m砣×10cm,解得m砣=3kg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若所称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8kg,当杆秤水平平衡后,O点到B点的距离是多少?
当所称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18kg,杆秤水平平衡后,m总'g×OA=m砣g×OB',即18kg×3cm=3kg×OB',解得OB'=18cm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9. (2024·广州三模)如图甲是我国的AG600水陆两栖飞机,该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它能在陆地和水面停泊、起降,满足了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需要。若飞机的总质量为48t,总体积约为5×103m3,停在水平地面上时,起落架的触地总面积是1.2m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求飞机的重力。
飞机的总质量m=48t=4.8×104kg,飞机的重力G=mg=4.8×104kg×10N/kg=4.8×105N
(2) 求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当飞机停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F压=G=4.8×105N,飞机对地面的压强
p===4×105PA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假如飞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时所受阻力是飞机重力的5%,求飞机此时受到的牵引力。
飞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时,受到的阻力f=5%G=5%×4.8×105N=2.4×104N,因为飞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故F牵=f=2.4×104N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4) 某次执行灭火任务的过程中,该飞机吸水后的总重力为5.5×105N,求关闭动力系统后漂浮在水面上的AG600排开水的体积,并在图乙中画出飞机漂浮在水面上时的受力示意图。(“ ”表示飞机的重心)
因为飞机漂浮,所以飞机受到的浮力F浮=G'=5.5×105N,由F浮=ρ水gV排可得,排开水的体积V排===55m3。如图所示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4·大庆)如图甲是某新型太阳能汽车,该汽车的动力完全由安装在车顶的电池板收集的太阳能提供。接收太阳能的电池板面积为6m2。某次试车过程中,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恒定功率P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汽车(包括司乘人员)的总质量为480kg,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为车重的2%,g取10N/kg。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求汽车的功率P。
10s后汽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牵引力F=f=2%G=0.02mg=0.02×480kg×10N/kg=96N,由图乙可知,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v=10m/s,因行驶时功率恒定,故汽车的功率P===Fv=96N×10m/s=960W
第10题
(2) 求在0~15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在前15s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W'=Pt
=960W×15s=14400J
1
2
3
4
5
6
7
8
9
10
(3) 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的效率为20%,则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单位面积上的功率为多少瓦?(假设汽车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照情况不变)
15s内太阳能转化为汽车机械能的大小为14400J,则其吸收的太阳能E===72000J,其照射到电池板单位面积上的
功率P1=×1m2=×1m2
=800W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共47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实验探究题特训(四) 电学实验
1. (2024·长春)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
(1) 请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使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连接电路时应  断开 开关。
如图所示
断开
第1题
【解析】两灯泡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则电流表与L1串联,如图所示;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
1
2
3
4
5
6
7
8
9
(2) 用电流表分别测量通过A、B、C三点的电流,更换灯泡多次测量,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第4次实验中通过B点的电流如图丙所示,则IB=  0.28 A。分析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  IC=IA+IB(或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0.28
IC
=IA+IB(或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1题丙
实验次序 IA/A IB/A IC/A
1 0.18 0.24 0.42
2 0.22 0.22 0.44
3 0.20 0.26 0.46
4 0.14
【解析】由题图丙得,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8A;分析数据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C=IA+IB。
1
2
3
4
5
6
7
8
9
(3) 在第2次实验中测得通过A、B两点的电流相等,原因可能是  选用规格相同的灯泡 。
【解析】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在第2次实验中测得通过A、B两点的电流相等,则两灯泡的电阻相等,原因可能是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用规格相同的灯泡
 第1题丙
1
2
3
4
5
6
7
8
9
2. (2024·南通改编)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滑动变阻器(0~2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第2题甲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题目要求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所以把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2)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  定值电阻短路(合理即可) 。
【解析】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有电流通过,没有断路;电压表无示数,若不是电压表本身损坏,故障就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短路。
定值电阻短路(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3) 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4V;将5Ω电阻换成10Ω,按规范调整电路,继续操作,使电压表示数仍为4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比上一次  大 。
【解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若将5Ω电阻换成10Ω,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更换阻值较大的定值电阻后,定值电阻
两端的电压会增大,为了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
在4V不变,就需要适当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方法是适当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1
2
3
4
5
6
7
8
9
(4) 将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连线,发现有一组数据错误,究其原因可能是  从接入10Ω电阻进行实验时,电流表已改用小量程,读数时误读大量程(合理即可) 。
第2题乙
从接入10Ω电阻进行实验时,电流表已改用小量程,读数时
误读大量程(合理即可)
【解析】 如题图乙所示,错误的一组数据应该是当定值电阻为20Ω时,通过的电流为1.0A;开始实验时电流表选用大量程,随着电阻变化,从接入10Ω电阻开始,电流表改接小量程,当接入
20Ω电阻时,I===0.2A,是1.0A对应的小
量程示数。
1
2
3
4
5
6
7
8
9
(5) 仅用电阻箱(最小倍率是×1)替换滑动变阻器,仍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利用上述器材能否完成实验探究?简述你的判断依据。  不能完成;若控制定值 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电阻箱两端电压为2V,根据分压原理可知,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因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电 阻箱两端电压的2倍,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定值电阻阻值的一半;当定值电阻为5Ω、15Ω、25Ω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对应阻值为 2.5Ω、7.5Ω、12.5Ω,用来替换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箱最小倍率是 ×1,所以无法完成实验探究(合理即可) 。
不能完成;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电阻箱两端电压
为2V,根据分压原理可知,在串联电路中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因
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电阻箱两端电压的2倍,所以电阻箱接入电路
的阻值是定值电阻阻值的一半;当定值电阻为5Ω、15Ω、25Ω时,电阻
箱接入电路的对应阻值为2.5Ω、7.5Ω、12.5Ω,用来替换滑动变阻器
的电阻箱最小倍率是×1,所以无法完成实验探究(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3. (2024·乐山)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R1约为4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该小组同学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第3题甲
.
(1) 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前,需将滑片P移动至  B (选填“a”或“b”)端。
【解析】正确连接好电路,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S
前,需将滑片P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即移动至b端。
B
1
2
3
4
5
6
7
8
9
(2) 闭合开关S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在检查电源和导线均正常的前提下,你认为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滑动变阻器断路(或开关S断路等合理即可) 。(写出一种即可)
【解析】闭合开关S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而电压表也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
支路以外的电路出现断路,在检查电源和导线均正常
的前提下,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或开关S断路。
滑动变阻器断路(或开关S断路等合理即可)
第3题甲
1
2
3
4
5
6
7
8
9
(3) 排除故障后,小组同学正常进行操作,在表格中记录多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为  0.3 A。
U/V 0.3 0.6 0.9 1.2 1.5
I/A 0.08 0.15 0.23 0.38
0.3
第3题
【解析】电流表示数如题图乙所示,量程为0~0.6A,分
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1
2
3
4
5
6
7
8
9
(4) 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画出I-U关系图像。
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9
(5) 分析所绘制的图像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
【解析】所绘制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正比
(6) 该小组同学认为还需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操作,你认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  多次实验,找出普遍规律  。
【解析】该小组同学认为还需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
复上述操作,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找出普遍
规律。
多次实验,找出普遍规律
1
2
3
4
5
6
7
8
9
4. (2024·眉山)小龙同学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进行了如下实验。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4题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则开关接滑动变阻器右下接线柱,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2) 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处于  断开 状态。
【解析】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断开
(3)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电源电压,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无明显变化,电流表示数为零。造成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Rx断路 。
【解析】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约
为电源电压,其原因可能是与电压表并
联的定值电阻Rx断路。
Rx
断路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4) 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10 Ω。
【解析】题图乙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R===10Ω。
10
第4题
(5) 实验中,改变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相应数据。多次测量求Rx的平均值是为了  减小实验误差 。
【解析】实验中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多次测量求平
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减小实验误差
1
2
3
4
5
6
7
8
9
(6) 在缺少电流表时,小龙选用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设计如图丙电路,并完成实验。过程如下:
第4题丙
① 闭合S和S1,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 再闭合S2,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 Rx=    (用U1、U2和R0表示)。
【解析】 由题图丙可知,① 闭合开关S和S1,定值电阻Rx和R0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② 再闭合S2,定值电阻Rx单独工作,电压表测电源电压;③ 由欧姆定律得,Rx===。

1
2
3
4
5
6
7
8
9
5. (2024·烟台)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中,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R1(50Ω 0.2A)、滑动变阻器R2(20Ω 1A)、开关和导线若干。
(1) 请在图甲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各元件不必标注字母)
第5题
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2) 为了完成实验,电流表应选择  0~0.6A 量程,电压表应选择  0~15V 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R2 (选填“R1”或“R2”)。
【解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3.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10Ω,则额定电流约为0.38A,故电流表应选择0~0.6A量程,电压表应选择0~15V量程,因额定电流约为0.38A,超过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2。
0~0.6A
0~15V
R2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3)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9.5 Ω。
【解析】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电流表示数为0.4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9.5Ω。
9.5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4) 完成上述实验之后,老师提出:如果没有电压表,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R0,仍可完成本实验。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 闭合开关S、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I1,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S2,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I2,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用R0、I1、I2表示)。

 第5题丙
【解析】开关变化前后均是R0与小灯泡并联,两端的电压
相等,则有I1R0=(I2-I1)R,解得R=。
1
2
3
4
5
6
7
8
9
6. (2024·深圳一模)小坪同学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学生电源一个,开关若干,导线若干,从商店买来同品牌直径分别为0.5mm和0.7mm的HB铅笔芯各一盒(相同材料、相同长度),用于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第6题甲
(1) 小坪同学将0.5mm的HB铅笔芯接入12V的电路中(如图甲),灯泡亮,说明铅笔芯能  导电 。
【解析】灯泡亮说明电路是通路,铅笔芯能导电。
导电
1
2
3
4
5
6
7
8
9
(2) 小坪同学将0.5mm和0.7mm两根铅笔芯按图乙接入12V的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  电阻 的关系,  0.5mm (选填“0.5mm”或“0.7mm”)的铅笔芯先冒烟。
  
第6题
电阻
0.5mm
【解析】将0.5mm和0.7mm的两根铅笔芯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的电流相等,电阻大小不同,故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故
0.5mm的铅笔芯电阻大,根据Q=I2Rt,0.5mm的铅
笔芯先冒烟。
1
2
3
4
5
6
7
8
9
(3) 小坪将0.5mm和0.7mm两根铅笔芯并联在6V的电路中(如图丙),想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山认为小坪的实验设计不正确,依据是小坪实验时  没有控制电阻大小相同 。小山如何修改图丙电路图,才能帮助小坪完成本次实验?请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在干路连接一根0.5mm的铅笔芯(合理即可) 。
没有控制电阻大小相同
在干路连接一根0.5mm的铅笔芯(合理即可)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图丙中两根铅笔芯的电阻不同,并联时通过的电流不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需控制电阻大小相同,小坪的实验没有控制电阻大小相同;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可在干路连接一根0.5mm的铅笔芯,干路和支路电流不等,两根0.5mm的铅笔芯电阻相等,故可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其他方案合理也可。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7. (2024·广州二模)如图(a),用电阻分别为R1、R2的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c甲<c乙),假设该过程中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电源电压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
  
(a)
(b)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1) 同一时刻,  甲 (选填“甲”或“乙”)液体中的分子运动更剧烈。
【解析】由图(b)知,同一时刻,甲液体的温度比乙液体的高,则甲液体的分子运动更剧烈。

  
(a)
(b)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2) 小明分析得出:加热相同时间,R1产生的热量比R2少。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相同时间内,乙液体的比热容大于甲液体,升温却比甲液体快 。
【解析】 由图(b)知,用时150s,甲液体的温度升高了40℃,乙液体的温度升高了60℃,甲液体和乙液体质量相等,
且c甲<c乙,据Q吸 =cmΔt知,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比乙液体的少,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
收,所以R1产生的热量比R2的少,小明的说法
正确。
正确
相同时间内,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于甲液体,升温却比甲液体快
(b)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3) 测得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2A、1A,可以判断R1  <  .
(选填“>”“<”或“=”)R2。
【解析】R1产生的热量比R2的少,且通过R1的电流比R2的大,加热相同时间,据Q=I2Rt知,R1<R2。

(b)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9
8. (2024·深圳坪山一模)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是3节新干电池,小涵所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第8题
(1)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可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析】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小灯泡的额定
电压为2.5V,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的示
数为2.5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可测得小灯泡的
额定功率。
2.5V
1
2
3
4
5
6
7
8
9
(2) 继续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2.2 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4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528 W;为了研究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电功率的关系,除了表格中记录的电表示数和电功率,还需要增加记录的内容是  小灯泡的亮度 。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功率P/W
1 2.5 0.26
2 0.24
3 2.8 0.28
2.2
0.528
小灯泡的亮度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由图甲可知,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其示数为2.2V,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U实I实=2.2V×0.24A=0.528W;研究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电功率的关系时需要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与小灯泡的电功率,因此表中还需要增加记录的内容为小灯泡的亮度。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3)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涵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用原来的电源和电压表测量原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方案如下:
① 把定值电阻R0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 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将电压表改接在R0两端,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示数。
③ 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现有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为了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结合题中的数据分析,定值电阻R0应选  5 Ω的。
  
第8题
5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电源由3节新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I=0.26A,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总电压U'=U电-UL=4.5V-2.5V=2V,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R'==≈
7.7Ω<10Ω,因此定值电阻R0选5Ω的,此时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IR0=0.26A×5Ω=1.3V<2V,能满足测量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4) 小元利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突然烧断熄灭,其他元件均完好,此时电压表指针会出现  C 所示的情况。
A B C D
【解析】灯丝突然烧断,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两接线柱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为4.5V,C符合题意。
C
1
2
3
4
5
6
7
8
9
(5) 小理利用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1和原来的电源,设计了如图丁的电路来测量另一只额定电压为U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步骤如下:
① 闭合开关S,将S1拨到触点a,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额。
② 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将开关S1拨到触点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  U额·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解析】灯丝突然烧断,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两接线柱直接
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为4.5V,
C符合题意。
U额·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9
9. (2024·汕头二模)以下是同学们所做的电学实验:
(1) 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参数为“50Ω 2A”。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① 闭合开关前,应把滑片移到  A (选填“A”或“B”)端,调节电阻箱阻值为5Ω,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电阻箱断路 ;解决故障后,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1 V。
【解析】为保护电路安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即A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无偏转,说明电路中无电流,电路发生断路,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说明与电压表并
联的用电器发生断路,即电阻箱断路;由图甲可知,电压
表使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V。
A
电阻箱断路
1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② 再将电阻箱阻值调成10Ω,电压表的示数将变  大 (选填“大”或“小”);为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滑片应向  A (选填“A”或“B”)端移动。
【解析】将电阻箱阻值调成10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实验中需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应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调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即滑片向A端移动。

A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③ 为使电压始终为上述固定值,电阻箱的最大阻值不能超过  25 Ω。
【解析】将电阻箱阻值调成10Ω,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实验中需要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应将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调大,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即滑片向A端移动。
25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2) 同学们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利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设计了图丙的实验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实验步骤如下:
第9题丙
① 闭合开关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为    ,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析】闭合开关S、S1,断开S2,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
此时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至额定电压,定值电阻与小灯泡并联,两端电压相等,则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1
2
3
4
5
6
7
8
9
②  闭合开关S、S2,断开S1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解析】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需要获得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则应闭合开关S、S2,断开S1,此时电路连接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闭合开关S、S2,断开S1
第9题丙
1
2
3
4
5
6
7
8
9
③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U额 (用I、U额和R0表示)。
【解析】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还需要获得小灯泡的额定电流,则应闭合开关S、S2,断开S1,此时电路连接不变,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U额
第9题丙
1
2
3
4
5
6
7
8
9(共43张PPT)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特训
综合能力题特训——问题探究、分析计算
1. (2024·汕头二模)如图,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且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继续放热时,里面的水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就是冻豆腐的形成过程,另外,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生活中
如能经常吃冻豆腐,会有利于体内脂肪排泄。
1
2
3
4
5
6
7
8
(1) 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  凝固 后  熔化.
形成的。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继续放热时,里面的水结(凝固)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熔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凝固
熔化
1
2
3
4
5
6
7
8
(2) 在密闭环境中,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其质量  不变 ,密度  变小 。
【解析】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其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冻豆腐整体密度变小。
不变
变小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经常吃冻豆腐有助于减肥
B. 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 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4℃时存放最不安全,有胀破的危险
D. 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C
1
2
3
4
5
6
7
8
【解析】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有助于减肥,A正确;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B正确;4℃时水的密度最大,质量相同时体积最小,所以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4℃时存放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C错误;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充分吸收美味的汤汁,D正确。
1
2
3
4
5
6
7
8
(4) 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下列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水在0~4℃之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故4℃时,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到0℃以下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所以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先变小,再变大,最后几乎不变,故A正确。
1
2
3
4
5
6
7
8
2. (2024·深圳模拟)2023年12月22日凌晨,中开高速(中山段)二期工程的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上演了一次精彩的“空中芭蕾”——重达3.2万吨的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成功转体。此次转体经历90min,安全平稳地实现了90°零误差“转体”,修建时为不影响火车通行,该桥梁体先在顺铁路方向浇筑,浇筑完成后,再通过转体装置完美“转身”横跨铁路[如图(a)]。
  
(a)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1) 跨铁高架桥为非对称转体,跨铁路侧转体箱梁长度大约是非跨铁路侧转体箱梁长度的2倍,其简化模型如图(b)甲所示,已知高架桥箱梁长AB=135m,宽41.3m,厚度忽略不计,桥墩高15m,高架桥箱梁在浇筑时需要在A、B两侧搭建支架,“转体”时撤除全部支架但需在A端施加1.6万吨的配重达到水平平衡才能转体。假设高架桥箱梁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则:
(b)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① 将1.6万吨的配重从地面吊起来平放在高架桥箱梁的A端至少做功  2.4×109 J。(g取10N/kg)
【解析】m=1.6万吨=1.6×107kg,配重的重力G=mg=1.6×107kg
×10N/kg=1.6×108N,由题意和图示可知,将配重举起的高度h=15m,将1.6万吨的配重从地面吊起来平放在高架桥箱梁的A端做的功W=Gh=1.6×108N×
15m=2.4×109J;
2.4×109
(b)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② 高架桥箱梁的实际质量大约是  32000 t。
【解析】设箱梁的重力为G0,箱梁重心O离支点C点的距离为L2,如图所示,因为跨铁路侧转体箱梁长度大约是非跨铁路侧转体箱梁长度的2倍,所以l1=AB=×135m=45m,则l2=CB-OB=AB-AB=AB=×135m=22.5m。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1=G0×l2,所以高架桥箱梁的实际重力G0==
=3.2×108N,则高
架桥箱梁的实际质量m0===3.2×107kg=32000t。
32000
(b)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2) 桥墩下的转体装置由如图(b)乙所示的上转盘和下转盘组成。上转盘上有两根钢索,每根钢索由一台牵引器通过传动装置牵引,已知上转盘的周长为360m,每台牵引器的功率为90kW,牵引器牵引钢索的效率为60%,那么,完成转体,每台牵引器做功  4.86×108 J,最终每根钢索拉动上转盘缓慢匀速转动时的牵引力为  3.24×106 N。
4.86×108
3.24×106
(b)
第2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转盘转动的时间t=90min=90×60s=5400s,已知周长C=360m,则上转盘转动90°,钢索移动距离s=C=×360m=90m,每台牵引器做的总功W总=Pt=90×103W×5400s=4.86×108J。由η=×100%可得,有用功W有用=ηW总=60%×4.86×108J=2.916×108J,由W有用=Fs可得,牵引力F===3.24×106N。
1
2
3
4
5
6
7
8
3. (2024·无锡改编)我国海阳核电站在利用核能发电的同时给居民供暖。其工作流程如图所示,核燃料反应堆内有低浓度的铀-235,发生核反应后产生大量的热,一回路和二回路是两个互不相通的水循环回路,一回路中的水流过核燃料反应堆的堆芯,带走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在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中的水,然后流回堆芯。二回路中的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受热,产生大量高温水蒸气,水蒸气做功推动汽轮机发电,做功后的水蒸气冷凝后返回蒸汽发生器。核能供暖是将发电之后的低品位余热取出来通过管道输送给居民。单个机组,如果仅供电,每秒提供的电能为1.25×109J;若在供电的同时进行供热,每秒提供的电能为1.21×109J,热量为2×108J,对单个机
组核燃料反应堆产生的能量使用效率提高了3.2%。
(标准煤的热值取3.0×107J/kg)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1) 核燃料反应堆中的铀-235是  不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二回路中的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发生  汽化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
【解析】核燃料反应堆中的铀-235在短时间内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二回路中的水在蒸汽发生器中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吸收热量。
不可再生
汽化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2) 在横线上补充完整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
核能→内能→  机械能 →电能。
【解析】由题得,核能先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轮机,产生电能。
机械能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3) 若给居民供热5.4×1015J,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标准煤产生的热量?
依题意得,标准煤产生的热量Q放=5.4×1015J,由Q放=mq得,标准煤完全燃烧的质量m===1.8×108kg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4) 单个机组核燃料反应堆每秒产生的能量为  5×109  J。
【解析】依题意得,单个机组,如果仅供电,每秒提供的电能为1.25×109J;若在供电的同时进行供热,每秒提供的电能为1.21×109J、热量为2×108J,对单个机组核燃料反应堆产生的能量使用效率提高了3.2%,则-=3.2%,解得E=5×109J。
5×109
第3题
1
2
3
4
5
6
7
8
4. (2024·菏泽)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湿度。某中学劳动实践小组为大棚内的植物“多肉”(适宜的环境湿度为30%~40%)设计了一个自动加湿装置,当环境湿度降至30%,加湿器恰好开始加湿,当环境湿度升至40%,加湿器恰好停止加湿,其电路如图所示。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2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湿度的升高而减小,它的阻值与部分
环境湿度对应关系如表所示。(线圈电阻不计)
第4题
环境湿度 70% 50% 40% 30%
湿敏电阻R/Ω 10 20 30 40
1
2
3
4
5
6
7
8
(1) 闭合开关S1,电磁铁的上端是  S 极;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  强 。
S

(2) 闭合开关S1、S2,求衔铁恰好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总功率。
闭合开关S1、S2,控制电路中,定值电阻R0和湿敏电阻R串联,衔铁恰好被吸下时,环境湿度为40%,由表知,此时R=30Ω,则此时控制电路的总功率P====0.72W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3) 若大棚内的植物换成牡丹(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70%),小明提出该加湿装置只更换电阻R0就能实现“当环境湿度降至50%,加湿器恰好开始加湿,当环境湿度升至70%,加湿器恰好停止加湿”,求更换后R0的阻值。
加湿器恰好开始加湿和停止加湿,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不变,根据R=,则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表
知,环境湿度50%比30%相比,70%与40%相比,对应湿敏电阻R的阻值均减小20Ω,所以更换后R0的阻值应相比原来增加20Ω,则更换后R0的阻值R0'=R0+20Ω=20Ω+20Ω=40Ω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5. (2024·广东二模)电压力锅已经成了家庭主要的厨具,它通过改变水的沸点来加快煮熟食物,提升烹饪温度。“匚”式结构的电压力锅能够提供多种烹饪功能——保温功能、稀饭、肉、骨等,不同功能对应的发热电功率不同。其简化电路如图甲,其中R1为发热电阻,R2为调控电阻,电源提供220V电压,开关1、2、3代表不同的功能开关,不需工作时,功能开关全部断开,工作时功能开关
一次只能闭合一个,不同的开关连在调控
电阻的不同位置,发热电阻就会有不同
的发热功率。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1) 电压力锅煮熟食物是利用了电流的  热 效应,它是通过增大气压  提高 (选填“提高”或“降低”)水的沸点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解析】电压力锅煮食物时,消耗电路中的电能,产生热量,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提高,所以增大气压可以提高液体的沸点,故电压力锅是通过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提高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2) 三个开关中,属于保温功能的是开关  3 (选填“1”“2”或“3”)。
【解析】由P=可知,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小;分析图甲可知,闭合开关1,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闭合开关2,R2的左半边电阻与R1串联;闭合开关3,R2的全部电阻与R1串联,所以闭合开关3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小,为保温功能。
3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3) 最大加热功率P1=968W,保温功率P2=400W,则发热电阻R1=  50 Ω,调控电阻R2=  71 Ω。
【解析】闭合开关1,R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1,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最大加热功率P1=968W,则发热电阻R1===50Ω;闭合开关3,R2的全部电阻与R1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功率最小,保温功率P2=400W,
则R1+R2===121Ω,调控
电阻R2=121Ω-50Ω=71Ω。
50
71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4) 电压力锅增大锅内压力的原理可简化为图乙,锅体内盛有水后(不能加满),用带有密封圈的锅盖将锅体密封,锅盖中间有出气孔,出气孔上加一限压阀。通电加热,锅内的水蒸发后会增大锅内气压。限压阀受到内部气体的压力、自身的重力、外面的大气压力。已知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2mm2,出气孔壁很薄,大气压强取1×105Pa,锅内气体能够达到的最大压强为1.8×105Pa,则限压阀的质量为  0.016 kg。(g取10N/kg)
0.016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大气压强取1×105Pa,锅内气体能够达到的最大压强为1.8×105Pa,则锅内外压强差Δp=1.8×105Pa-1×105Pa=8×104Pa,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2mm2,则限压阀的重力G=F=ΔpS=8×104Pa
×2×10-6m2=0.16N,限压阀的质量m===0.016kg。
1
2
3
4
5
6
7
8
6. (2024·大庆)小娜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子质量测量仪。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为4.5V,R'为粗细均匀的导体棒,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总阻值为40Ω,总长度为20cm。R是电阻箱,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3A。金属弹簧上端固定并通过导线与电压表连接,下端通过金属指针与导体棒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已知,电路中所用弹簧的弹力F与其伸长量
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实验中弹簧的
形变始终不超过弹性限度,弹簧及指针
质量不计,g取10N/kg。现闭合开关S,
调节R=5Ω,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1) 不挂重物时,指针恰好指在R'的最上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0 V,
电流表示数为  0.1 A。
【解析】由图甲得,当指针恰好指在R'的最上端时,导体棒的最大电阻与电阻箱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被短路,则此时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的示数I===0.1A。
0
0.1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2) 悬挂重物后,电流表的示数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弹簧下端悬挂某待测物体时,指针向下移动5cm,则待测物体质量m=  5 kg,电压表示数为  1 V。
不变
5
1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悬挂重物后,滑片向下移动,导体棒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得,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由图乙得,当指针向下移动5cm时,弹力为50N,此时弹力等于待测物体的重力,由G=mg得,待测物体质量m===5kg;滑片移动过程中,导体棒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压表测量导体棒上部分的电压,当指针向下移动5cm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的
阻值R并=×5cm=10Ω,由欧姆定律
得,电压表示数U'=IR并=0.1A×10Ω=1V。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3)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该电子质量测量仪所能测得物体的最大质量为  15 kg。通过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可以调节该测量仪的量程。如果要增大量程,应该将电阻箱R的阻值  调大 (选填“调大”“调小”或“保持不变”)。
15
调大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解析】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该电子质量测量仪所测得物体的质量最大,由欧姆定律得,此时电压表测量的导体棒的阻值R并'===30Ω,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30Ω=15cm,由图乙得,此时弹簧的弹力为150N,由G=mg得,物体质量的最大测量值mmax===15kg;由题意得,若要增大量程,则滑片向下移动的长度应增大,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的阻值增大,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不变,由欧姆定律得,通过导体棒的电流应变小,则电路中的电阻增大,应该将电阻箱R的阻值调大。
1
2
3
4
5
6
7
8
7. (2024·揭阳一模)《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兴趣小组受此启发,找来一个上端开口的空透明圆筒,底部用细线系一块质量适当的铁块,然后将其静止放置在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水面与圆筒A点相平。利用此装置标上刻度后放入水中,可以方便地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在圆筒内放上一个物体后,如图乙所示,圆筒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0cm,水面与圆筒B点相平。已知
圆筒底面积为10cm2,圆筒和铁块总重为0.6N,
装置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圆筒始终竖直,则: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1) 图甲中圆筒和铁块受到的总浮力是  0.6 N,它们浸入水中的总体积是  6×10-5 m3。
【解析】图甲中圆筒和铁块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总浮力等于总重力,即F浮=G=0.6N,它们浸入水中的总体积V排===6×10-5m3。
0.6
6×10-5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2) 图乙中圆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  1000 Pa,受到水的压力为  1 N。
【解析】图乙中圆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
10N/kg×10×10-2m=1000Pa,受到水的压力F=pS=1000Pa×10×10-4m2=1N。
1000
1
  
第7题
(3) 为方便测量,圆筒A点处应标上  0 kg刻度线。
【解析】此时圆筒中没有物体,为方便测量,
圆筒A点处应标上“0”刻度线。
0
1
2
3
4
5
6
7
8
(4) 利用此装置测量时,圆筒B点处的刻度线对应的质量应为  0.05 kg。
【解析】图乙中圆筒受到的浮力的变化量ΔF浮圆筒=ρ水gΔV排圆筒=1.0×103kg/m3×10N/kg×10×(10-5)×10-6m3=0.5N,利用此装置测量时,圆筒B点处的刻度线对应的质量m===0.05kg。
0.05
  
第7题
1
2
3
4
5
6
7
8
8. (2024·无锡)某款家用储水式电热水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3000W,额定容量为60L。图甲是其电路原理图,插上插头,电热水器储满水后,闭合开关S,温控器开关K接触点1,对水进行加热,当加热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K跳转接触点2,保温指示灯L亮起,停止加热;当水温下降,低于设定温度时,K再次接触点1进行加热。R1、R2、R3为加热电阻,其中R2=2R1。该电热水器的加热模式有四个挡位,选择“一挡”,S1、S2均断开;选择“二挡”,S1闭合、S2断开;选择“三挡”,S1断开、S2闭合,“三挡”加热时的功率是“二挡”加热时功率的1.5倍;选择“四挡”,S1、S2均闭合,此时电热水器在额定功率下工作。温控器开关K的结构如图乙所示,
绕O点转动的杠杆OAB和绕O1点转动的杠杆
O1DE通过弹簧相连。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温包内充满热胀冷缩的感温液体,置于水中,温度与水温一致,水温升高,感温液体膨胀使膜盒顶端在A位置推杠杆OAB,当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动触点C与触点2相接,电热水器停止加热。调温旋钮为凹轮结构,绕固定轴M转动,顺时针转动调温旋钮,ME距离减小。[c水=4.2×
103J/(kg·℃),ρ水=1.0×103kg/m3]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1) 该电热水器储满60L水后,若选择“四挡”加热,加热效率为84%,将水从30℃加热到45℃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60L水的质量m=ρ水V=1.0×103kg/m3×60×10-3m3=60kg,将水从30℃加热到45℃,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Δt=4.2×103J/(kg·℃)×60kg×(45℃-30℃)=3.78×106J,电热水器消耗电能W=Q放===4.5×106J,选择“四挡”
,S1、S2均闭合,此时电热水器在额定功
率下工作,需要的时间t===1500s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2) 电阻R2的阻值为  96.8 Ω,该电热水器在“一挡”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1.2 A(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选择“二挡”,S1闭合、S2断开,此时R1单独接入电路,电路功率P2=;选择“三挡”,S1断开、S2闭合,此时R3单独接入电路,电路功率P3=;“三挡”加热时的功率是“二挡”加热时功率的1.5倍,则==1.5,R3=R1;
96.8
1.2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选择“四挡”,S1、S2均闭合,此时R1、R2、R3并联,电路功率P=++=++===3000W,解得R1=48.4Ω,则R2=2R1=2×48.4Ω=96.8Ω;选择“一挡”,S1、S2均断开,三个电阻串联,电热水器在“一挡”工作时的电流I1==≈1.2A。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3) 为提高所设定的加热温度,应如何旋转调温旋钮?请写出做法并说明理由。
由题意得,为提高所设定的加热温度,感温液体膨胀对杠杆OAB的推力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使弹簧对B点的拉力变大,因为顺时针转动调温旋钮,ME距离减小,则应逆时针转动调温旋钮,使ME距离变大,增大弹簧伸长量,使弹簧对B点的拉力变大
第8题
1
2
3
4
5
6
7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