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之地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期末复习专题之地球(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复习专题之 地球
一、单选题
1. 下面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浙江省地图 D.宁波市地图
2. 一年四季昼夜等长的地区位于 (  )
A.两极地区 B.回归线附近 C.赤道 D.极圈附近
3. 右图中的甲位于 (  )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4. 下列图示中,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下列现象中,属于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
①昼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③ 时区差异 ④ 四季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6. 下列区域中,观察者能观察到日全食的是 (  )
A.A 区 B.B 区 C.C区 D.D 区
7. 日全食发生时,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为 (  )
A. B.C. D.
8. 人类在对地球构造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大陆漂移说”是基于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事实提出的
B.“海底扩张说”对大陆“漂移”的动力来源作出推测性解释
C.“板块构造学说”推翻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D.科学假说可以被解释、支持或修正,甚至形成新的科学假说
9.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16时许,日本能登半岛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强达7.6级,并引发海啸。下列说法或推测中,正确的是 (  )
A.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进入室内抢救物品 B.地震发生时一定会引发泥石流
C.日本处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D.能登半岛不会发生火山活动
10.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的是 (  )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11. 玉环石峰山是一座火山,在史前曾喷发过,现已经丧失了活动能力,是我国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火山遗址。现在火山口被建成了茶博园,主要以种植火山茶而闻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石峰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 B.火山茶生长旺盛是由于火山灰使土壤变得肥沃
C.石峰山属于休眠火山 D.火山喷发物含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
二、填空题
12.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写经纬度位置:甲   ,丙   。
(2) 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3) 丙位于甲的   方向。
(4) 丙、丁之间的距离   (填“小于”或“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13. 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如果用数字式比例尺可表示为   。
(2)村庄甲在村庄乙的   方向。如果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千米。
14. 如图所示为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小制作——针孔照相机模型。
(1) 在制作过程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黑圆纸筒插入薯片筒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黑圆纸筒的   (填“A”或“B”)端蒙上透明膜作为光屏。
(2) 在此照相机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图像是   (填“正立的”或“倒立的”);若往外拉圆纸筒,增大半透明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半透明膜上的图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 如图所示,当月球全部进入A 区时就发生   现象;当月球的一部分进入 A 区,另一部分在 B 区时,发生的是   现象。
16.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并回答问题。
(1) 图甲、图乙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   ,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
(2) 2020年 6月21 日,我国境内的西藏、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可观测到“超级日环食”奇观,其他地区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小明在杭州看到的日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____。(填字母)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丁→乙→丙→甲 D.丙→丁→甲→乙
17. 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   。该学说认为,全球由   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相互不断地发生   和   。这些板块是被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如   ;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 如   和   。
18. 全世界被确认的各类火山共有2500余座。它们的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的陆地和周围   ,以及   一带。
三、实验探究题
19.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若该图反映日食状况,则各图所示日食状况中,反映日全食的是   ,反映日偏食的是   ;按照日全食过程,将各图序号进行排序:   ;此图中未反映出的日食类型是   。
(2) 若该图反映月食状况,则各图所示月食状况中,反映月全食的是   ,反映月偏食的是   。按照月全食的过程,将各图序 号进行排序:   。
(3) 日食和月食全过程的差异是   。
20. 全球构造理论经历了著名的“三级跳”。
(1)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从世界地图上发现   ,从而大胆假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 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形成新的大洋并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离洋中脊越近的海底岩石的年龄越   (填“大”或“小”)。
(3)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在“大陆漂移学说”之后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之所以能为大多数学者认可,是因为它能很好地解释   。(多选,填序号)
①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②环太平洋地区多火山和地震
③非洲与南美洲有相同的动植物 ④世界上一些高大山脉的形成
四、解答题
21. 如图所示为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 点的经纬度:   、   。
(2) A 点在C 点的   方向。
(3) 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   半球。
22. 根据课本的全球时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 北京处于世界时区划分中的   区,同英国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整整相差   小时。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   。
(2) 在杭州(东八区)举办的第19 届亚运会的开幕式于2023 年9月 23 日20:00举行,在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居民如果想观看开幕式的电视实况转播,应选择什么时间 ——————
23. 读6月 22 日的“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   点,B   点,D   点。
(2) C位置的昼夜情况变化是   。
24. 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叫作____,简称太阳高度。
(1)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   最小。
(2) 杆影的长度与太阳高度有关。一年中,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不断发生变化,夏季大,冬季小。右图①②③是“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日经过嘉兴市某中学旗杆顶端的正午太阳光线。其中①是   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2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光会   地球不同的纬度,这是地球上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 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名称)上。
(2) 当地球运行至 B 位置时,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北半球是   (填季节)。
26.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写出 C 所在的经纬度位置(   ,   )。
(3)图示的当天,A、B两点中,   点将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   点将先进入黑夜。
(4)A、B、C、D、E五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点,纬度最高的是   点。A点在 E点的   方向。
(5)当中国的广州(23°N,113°E)是正午时,美国的华盛顿(38°N,77°W)处于   (填“白天”或“黑夜”)。 圆规为什么能画圆,因为心不变,脚在走; 我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27.大连某地理社团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进行如图1模拟演示,请你跟随他们一起学习。
【演示准备】
a.准备材料:一个橙子、一根筷子、一台摘掉灯罩的台灯等。
b.用橙子模拟“地球”,用筷子穿过橙子的中心。
【动手操作】
c.拉上窗帘,使室内变暗后,打开台灯代表“太阳”。举起“地球”进行转动,模拟地球自转运动。
d.举起“地球”并且保持“地球”的倾斜方向不变,沿椭圆形轨道转动,转动到 A 位置时将“地球”上光线最亮的点标记为甲,转动到B位置时将“地球”上光线最亮的点标记为乙。
(1)【观察分析】
同学们对模型的制作和演示过程进行汇总整理,下列步骤排序正确的是____。
①明确要解决的问题、②实施计划、③设计方案、④测试模型和评估改进
A.①④③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2)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其中倾斜的筷子代表    ,举起“地球”进行转动,转动方向应该为   。
(3)用橙子模拟地球公转运动,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乙所在的纬线为   ,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极地区有    (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4)当“地球”转动到 A位置时,我国正值北半球   (节气),家住大连的某同学记录了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之间的关系(如图2)。据图推断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   。
28.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地球仪,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评价量表。
自制地球仪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制作精美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 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 既不能模拟地球自转,也不能模拟地球公转
小明用铁丝穿过实心泡沫塑料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
(1)根据评价量表,观察该模型,发现“指标一”能评为优秀,请你对“指标二”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2)小明拨动泡沫塑料球后,泡沫塑料球很快停止转动,这是因为   。
(3)将自制地球仪改进后,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本实验中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
29.日晷(guǐ)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10~12题。
(1)烟台的小明对校园中的日晷进行了观测。以下是他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观察日晷绘制的图。按所示时间早晚将图片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2)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
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
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 ③地球自转原理 ④地球公转原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  )
①昼长夜短 ②天寒地冻 ③作物生长旺盛
④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 皮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物品,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幕布(比如白纱布)之间,用以叙说故事的传统表演艺术。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了“自制皮影戏道具”项目化学习活动,利用灯光照射皮影,使其呈现在幕布上,此次活动包括原理探究、项目评价、制作改进三个环节。
(1)【原理探究】
小组同学利用事先制作好的道具进行了皮影展示,如图甲所示,屏幕上的“投影”均是黑白,形成黑白“投影”所利用的科学原理是   。
(2)【项目评价】
评价量规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小组同学制定了如下评价量规:
自制皮影戏道具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皮影效果 可用两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无法改变大小
装置搭建 内部元件稳定,不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内部元件较稳定,会翻转或移动 元件会轻易翻转或移动
装置外形 外形简约、美观,材料外形轻便不易破损 外形简约,材料轻便但易破损 没有外包装
评价量规表格中的“ ”处应该写   。
(3) 根据评价量规中的评价指标“皮影效果”,该小组的道具的等级被评价为“优秀”;在幕布固定不动的前提下,结合图乙,你认为该小组同学若想将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所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其中一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C3.【答案】C4.【答案】C5.【答案】A6.【答案】A7.【答案】C
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C
12.【答案】(1)(170°W,60°S);(170°E,70°S)(2)甲、丙(3)西南(4)小于
13.【答案】(1)1:30000(2)东北;0.9
14.【答案】(1)A(2)倒立的;变大
15.【答案】月全食;月偏食
16.【答案】(1)图甲;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2)C
17.【答案】板块构造学说;六;软流层;碰撞;张裂;海岭、海沟;碰撞和张裂;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18.【答案】环太平洋;海区;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
19.【答案】(1)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⑦②①④⑧③⑤⑥;日环食
(2)④;①②③⑤⑦⑧;⑥⑤③⑧④①②⑦⑥
(3)日食过程中,太阳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从日轮西缘开始的,东缘结束;而月食过程中,月面先亏损于东缘,后复圆于西缘
20.【答案】(1)大西洋两侧(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海岸线吻合(2)小(3)②④
21.【答案】(1)120°E;30°N(2)东北(3)东
22.【答案】(1)东八;8;“北京时间”(2)9月23日中午12:00
23.【答案】(1)0;6;12(2)由夜变为昼
24.【答案】(1)夏至日;冬至日(2)夏至
25.【答案】(1)直射;春分;赤道(2)极昼;夏季
26.【答案】(1)略(2)0°;90°E(3)B;D(4)A;E;西南(5)黑夜
27.【答案】(1)D(2)地轴;自西向东(3)南回归线;昼短夜长;极昼(4)夏至;短
28.【答案】(1)优秀;能模拟自转,且穿过泡沫塑料球的铁丝与水平面成66.5°夹角,也能模拟地球公转
(2)泡沫塑料球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3)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随着地球的自转变化的
29.【答案】(1)C(2)A(3)C
30.【答案】(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可用一种方法改变“投影”大小
(3)将光源靠近物体(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