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单元概述: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天下大乱。
魏蜀吴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西晋在此基础上统一全国,但统一局面仅维持了30多年。
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证据纷乱复杂。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不仅是政治家,也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
材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经“光武中兴”道105年,全国人口达5500多万,东汉末年,只剩户310万,人口1572万。
——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材料三:(东汉末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
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东汉末年的社会发展状况?
状况: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

材料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材料二:经“光武中兴”道105年,全国人口达5500多万,东汉末年,只剩户310万,人口1572万。
——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材料三:(东汉末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
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东汉末年的社会发展状况?
状况: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

东汉末年为什么会民生凋敝,人口锐减,百姓生活困苦的现象?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天下大乱
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州牧割据,百姓困苦
东汉末期军阀割据·196年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示意图
自主学习:依据课本,并结合地图,完成官渡之战知识梳理。
时间:
交战双方:
地点:
结果:
特点:
意义(影响):
前情提要:曹操军队约2万人,袁绍军队10万人左右。
公元200年
曹操VS袁绍
官渡(北方)
曹军胜利
以少胜多
为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Q:曹操与袁绍军力相差甚多,为什么曹操会取得胜利?请依据课本(p92-93)概括。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政治主动权。
经济:实行屯田制,解决军粮问题。
用人: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战术:声东击西,战术灵活。
曹操
公元206年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赤壁之战

自主学习:依据课本,并结合地图,完成赤壁之战知识梳理。
时间:
交战双方:
地点:
结果:
特点:
意义(影响):
前情提要:曹操军队约20万人,孙刘联军军队5万人左右。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赤壁
孙刘联军胜利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示意图
自主学习:依据课本,并结合地图,完成赤壁之战知识梳理。
时间:
交战双方:
地点:
结果:
特点:
意义(影响):
前情提要:曹操军队约20万人,孙刘联军军队5万人左右。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赤壁
孙刘联军胜利
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赤壁之战示意图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兵法》
译文:善于打仗的人,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
Q: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仅仅过去了8年时间,为什么曹操能战胜数倍于己的袁绍,却输给了实力远不如自己的孙刘联军呢?
历史探究
官渡之战于曹操之“势”
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三国志》
经济
优势
顺势
而为
开展屯田,发展经济
顺应了人民恢复生产,
安定生活的愿望。
历史探究
官渡之战于曹操之“势”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任天下之智力”的选拔人才方针。
——《三国志》
人才
优势
应势
而谋
唯才是举
顺应了解决天下事乱,
人才流移的问题。
曹操赤脚迎许攸
历史探究
赤壁之战与曹操之“骄”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译文:当初曹操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遮盖住了,在江边持酒而饮,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曹操《与孙权书》
曹操的志得意满,趾高气昂
历史探究
赤壁之战与曹操之“骄”
曹操错误战术
铁索连环
孙吴联军正确战术
黄盖诈降
火烧赤壁
公(曹操)至赤壁……大疫,吏士多死者。——《三国志》
曹操军队不习水战,且疾病流行
Q: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曹操一胜一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直接原因:战术运用——官渡之战中,曹操声东击西,打击敌人要害;赤壁之战中却铁索连船
根本原因:主帅表现——赤壁之战中曹操骄傲自大,轻视对手。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汉书》
译文:依仗着人多而穷兵黩武,就是骄傲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注定是要失败的。
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割据势力,基本完成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
孙权统治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任务: 请绘制三国鼎立示意图。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重视农业生产(如马钧改进翻车),大力兴修水利
曹魏
蜀汉
孙吴
Q: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为什么?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196年)
政权由“多”到“少”
经“光武中兴”道105年,全国人口达5500多万,东汉末年,只剩户310万,人口1572万。
——袁延胜《东汉初年和末年人口数量》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三国人口恢复到3000万左右。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
(曹魏后期从皖北到洛阳)“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晋书·食货志》
(吴都建业)“其四野则畛畷(田间小路)无数,膏腴兼倍”
——晋·左思《吴都赋》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三国志·卷二十五》
经济逐渐恢复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曾派卫温及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重视农业生产(如马钧改进翻车),大力兴修水利
曹魏
蜀汉
孙吴
Q: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为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而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统一仍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