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最初的梦想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历史条件11代表作《乌托邦》。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代表作是《自然法典》在这部被称为“共产主义法典”的书里,摩莱里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公有制才是符合人类天性的制度。这一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欧文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莫尔摩莱里傅立叶议学问题:请从三个阶段代表人物思想的表达采取的方式中尝过总结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呈现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一、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1、原因2、形成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一、空想社会主义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1、原因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以简单协作的家庭手工业为主。 莫尔的《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产生(2)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已经开始由工场手工业向存机器在生产发展。3、发展4、影响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议学问题:观看视频思考为什么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一、空想社会主义①设想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匹配;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③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5、失败原因议学问题: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有何意义?为何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经验教训 二、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独立的政治力量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工人运动兴起: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2,、无产阶级斗争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旷世理论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2议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以费尔巴哈、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主观唯心主义,它主张人的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它主张在人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虽然老费是唯物人主义大拿,但...“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认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头脑里照镜子式的反映。老费脱离了实践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生理意义上的。议学提示费尔巴哈:形而上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独到的见解缺陷: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缺陷: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费尔巴哈唯物史观马克思议学提示黑格尔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 + 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自然观历史观议学提示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1、唯物史观议学问题:剩余价值学说是怎样创立的?有何进步意义?议学提示批判继承+独到的见解同意,限制政府,少收税...让经济自由发展不干预。++剩余价值学说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2、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共产党宣言》指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出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国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写为共产党呢 叉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颈名去回粒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 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艺的宣言来反驳美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性了。议学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4、《共产党宣言》(重点)(1)发表的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延生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一个目标(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红色旗帜飘扬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131922年,根据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到宁的提议。各族人民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随后,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完法,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22年,根据俄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到宁的提议。各族人民自愿建立国家联盟,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随后,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通过了新完法,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世纪80年代末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由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君议学问题: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吗 一、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爆发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产品如何分配)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3、意义二、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历史性飞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2、道路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二、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本课小结理论实践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1、法国巴黎公社工人运动2、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3、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1.(2023秋·河北石家庄·高一统考期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丰富、完善。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产生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十月革命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练习C【答案】C【详解】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①错误。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②正确。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正确。④: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2.(2023秋·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阶级社会里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②个人的自由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社会条件③人的自由发展程度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能实现个人自由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课堂练习A【答案】A【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说明个人的自由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社会条件,在阶级社会里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①②符合题意。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自由发展程度,③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排除。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实现个人自由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课堂练习3.(2023秋·安徽宣城·高一统考期末)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此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都提出了积极合理的设想。但法国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和英国欧文的“新和谐公社”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他们( )①是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理想社会②理想信念不坚定,没有为实现理想作出积极努力③反对阶级斗争,未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④揭露资本主义弊端,揭示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秘密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课堂练习C【答案】C【详解】①③: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都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他们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设计未来理想社会,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未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①③符合题意。②:空想社会主义者为实现理想社会也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努力,②错误。④: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本主义弊端,但没有揭示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秘密,④错误。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4.(2023秋·安徽安庆·高一统考期末)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用以衡量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499增长到2019年的0.761,是1999年全球首次测算该指数以来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组跨越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组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减贫人口全球占比超70%.2021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美国的贫困人口约4000万人,美欧国家人均预期寿命不同程度下降,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稳步上升。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趋势,证明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②资本主义有无法克服的痼疾,会迅速被社会主义代替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堂练习B【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通过“人类发展指数”、疫情发生后中国与美西方“减贫”“人均预期寿命”指标的对比,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科学社会主义远大前途,①④符合材料。②:“迅速被代替”不符合事实,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②错误。③:材料“1999年”“改革开放以来”材料没有涉及到进入新时代方位问题,③不选。故本题选B。课堂练习5.(2023秋·山东临沂·高一统考期末)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作出的两大发现具有重大意义”。“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两大发现”是( )A.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原始积累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课堂练习D6.(2023春·广东汕头·高一统考期末)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民成功认识世界②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③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④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C【答案】C【详解】②④:对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问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特殊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人民的理论,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②④符合题意。①:马克思主义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因此不可能指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民成功认识世界,①错误。③: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作用,不强调其产生的历史前提,③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