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课题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科 历史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80分钟)
教材 书名:《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材分析
随着高中历史课标的修订,《中外历史纲要》成为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载体,高中历史又重新回到了通史的时序框架下。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第13课。
从整本书的地位上来看,本课是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人关》和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主要叙述专制集权的强化、经略边疆的措施及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主要叙述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变化。本课所学主要涉及明朝,以明朝专制集权为重点,讲明朝沿海、内陆边疆的治理,并附带讲述清朝的建立和清军入关,作为该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叙述了明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重点虽在清朝,但明朝治理边疆的措施为此打下了基础,不同的课应关注的重点不一。故本课的学习有利于整体把握单元线索,厘清思路,深入理解明清时期若干重要的历史变化和复杂的历史现象。
从课文编排分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废宰相、设内阁以及宦官专权三个方面,反映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其影响;“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体现了明朝对海疆的经略之变以及面临的挑战,内容包括伟大的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及其政策变化,以及沿海形势的变化包括“倭患”与抗倭斗争和西方殖民者的东侵:“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介绍了明朝对内陆边疆地区的经略,伴随女真的崛起以及明朝中后期的黑暗腐败,明清经历王朝更替之变。由此可知,教学容量巨大,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讲解时详略得当,重新构建逻辑,形成教学线索,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从初高中的教材联系上看,本课内容对应的是初中人教部编版的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15课《明朝的内外关系》、第17课《明朝的灭亡》。相比较而言,课文内容浓缩程度高,思辨性更强。
学情分析
已有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包括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擢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等相关史实,因此学生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由于高中历史更进一步地探究性和专业性,其难度较初中而言无疑更上一层楼,并且教师受课堂时间的局限,安排教学需详略有当,应以素养能力为导向,力图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任务。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突出重难点,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再现历史的教学方法,通过呈现丰富视频图文资料,通过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了解明朝君主集权发展的相关史实,认识废丞相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2)通过阅读史料了解明朝的下西洋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明朝海禁政策与倭寇的关系、明朝中后期面临的西方殖民者东侵和戚继光等人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保护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基本史实。通过教材梳理明朝经略内陆边疆的相关措施,认识明朝内陆边疆的经略特点和变化,培养学生国土主权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4)通过时间轴呈现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重要时间节点和同时期西方重大历史事件,在全球视野下评议明清易代,认识明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得失及其对历史的启示。
四、教学难点
1.重点: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和经略边疆的措施
2.难点:理解明朝封建专制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带来的挑战
五、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六、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表格归纳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2min) 教师展示太和殿和大三巴牌坊图片,讲述: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澳门历史城区的大三巴牌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它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是中国古代专制集权政治在建筑上的体现。1553年,即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租住权。大三巴牌坊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西方殖民者侵略古老中国的历史。从太和殿到大三巴牌坊,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明朝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生观察教师ppt所呈现的图片,感悟明朝200多年的历史变迁。 通过展示我国的两个世界文化遗产建筑,能够营造历史课堂浓郁的“历史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对太和殿和大三巴牌坊的解读,学生可以对本课重点知识明朝君主专制、经略边疆以及明朝面临的世界形势变化有初印象。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史料以及史料价值,以图通过本课对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新课讲授 政治制度之变 明朝的建立 教师讲述: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军将领朱元璋逐渐统一南方大部分地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同年,明军攻占大都(今北京),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 2.废丞相——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 教师展现明初的政治制度框架示意图及诛胡惟庸史料并讲述:朱元璋在夺得天下之后,基本沿袭了元朝的旧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领六部。中书省在示意图中是全国最高的行政中枢机构,而中书省的长官即丞相的地位举足轻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全国政权稳定之后,朱元璋秉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官制变动。随着相权的肆戾骄纵,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愈深。我们来看《明史·胡惟庸传》中这样描述: (出示史料) 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密封的奏章),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罪,被朱元璋抄家灭族,以胡惟庸之死为标志,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教师出示材料并提问:那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呢?请根据材料一,指出朱元璋废丞相的理由。 (出示材料一) 材料一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xiehang,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①汲取历史教训的结果。②朱元璋认为皇帝直接统领各职能部门更为稳当,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即可得到解决。 教师出示材料二并提问:那么这种统治方式当真理想吗?根据材料二,说明黄宗羲认为废丞相之举有何弊端 (出示材料二) 材料二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 决策风险增加。废除丞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帝的监督决策、制约效能大为削弱,甚至朝廷的政治运行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出示材料三并讲述:我们将废除丞相一事放置于整个中国古代专制主义集权这一整个长时段来看,我们通过如图所示时间轴可知,秦始皇设立丞相之后,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长期存在,相互斗争、相互较量,历代统治者都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这一做法,明朝废丞相是对历朝历代以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一种延续、一种继承。但是又不仅仅如此,朱元璋废丞相,完成了君权对相权的最后一击。当完成最后一击之后,君权与相权这对矛盾,以君权的决定性胜利宣告结束。 3.内阁的设立 教师出示明初的政治制度框架变化示意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废掉丞相之后,政治运行最直接的变化是什么呢?皇帝的政务非常繁重,兼任宰相之职提统领各部,事多且杂,皇帝要对各个领域的事务熟悉、精通、甚至做出决策,这对皇帝而言,是不是难度大不大?那怎么样才能调整呢?需要帮手,于是就有了内阁的设立和发展。 材料三: 那么,我们通过示意图可得知,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为内阁设立奠定基础,明成祖时期内阁正式确立,内阁作为咨询机构,他的顾问职责最初是可以通过与皇帝面对面交谈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见皇帝一面太难了,因而,“面谈”逐渐被“笔谈”所取代,票拟制度应运而生。票拟制度标志着内阁制制度的发展完备。此后,内阁权力不断壮大。 教师出示史料并讲述、提问:那么内阁制度到底有何特点呢?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特点。 材料四 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 ……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六部)之职掌,终以贾祸(招致灾祸)。
——《明神宗实录》载叶向高奏疏 注:叶向高,明朝后期大臣,曾两度担任内阁大学士。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答案: ①权力不及前代宰相。②内阁并非法定中枢决策机构,仅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③内阁权力的膨胀仅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4.宦官专权 教师出示示意图并讲述:那么,内阁设立之后,整个中央的行政命令的运行有了怎样的变化,如示意图所示,明朝此时政治机构的运行,对皇帝决策的效率和决策的智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一旦皇帝昏庸无能呢?那么就会如同清朝赵翼所言:“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是“地近者?”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思考并给出答案:宦官。特别是司礼监。来看看,一旦皇帝昏庸,司礼监会获得怎么样的权力?代批红,而这便是代替皇帝来行使权利,司礼监的权利,是皇权的延伸。那么除此之外,司礼监还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员的言行进行监视审查、甚至任意逮捕、施刑。在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司礼监权势过重的现象,我们成为“宦官专权”。 明朝在废掉皇帝之后出现了权力真空,而在这之后,又出现了内阁权势膨胀和宦官专权的局面,而他们都是君主专制发展的结果。随着专制体制越来越僵化,整个政治体制日益缺乏生机和活力,大明的官员因循守旧,进而贪婪腐败,到了明朝后期政治一潭死水,无法适应世界潮流的变化的同时,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可以说,这种挑战是明朝政治制度之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结果。 学生根据课本第72页的材料叙述和老师所展现的示意图了解明初对元朝中书省的承继以及从诛胡惟庸案引至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史实。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史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史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黄宗羲认为废丞相之举的弊端”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时间轴,回顾“君权与相权的势力消长”的相关知识,明白明朝废丞相对“君相矛盾”的决定性意义。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出史料,并结合课文思考、回答明朝内阁的特点。 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了解明朝君主集权发展的相关史实,认识废丞相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与此同时,做好补充笔记。 通过教师阐述及示意图分析相配合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明初对元朝中书省的承继。 从诛胡惟庸案引至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史实;学生阅读选自《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的材料,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原因。而后,教师提供更多史料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提出的观点,以及整个此前封建王朝的官制史概览,和学生共同探讨这一举措的利弊所在。基于示意图、史料、时间轴、以问题为引领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层层追问来构造各项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激活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从史料、示意图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从废相带来的直接后果引至内阁的设立这一知识点上,通过史料分析带领学生归纳明内阁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此种专制体制下如若皇帝昏庸懒政会有何后果,在这一过程中穿插讲解明宦官专政这一知识点。进而,从诸条政制间一窥明制的内在弱点,启发学生思考这与明朝乃至整个封建王朝时代走向衰落间的联系,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海疆经略之变。 (16min;其中小组活动3min) 内陆边疆经略之变 (四)王朝更替之变 课堂小结 (2min) 教师讲述:明朝政治制度之变影响了国家治理政策的变化,我们下面就通过明朝海疆经略之变来看看明朝的国家治理。 “下西洋”政策之变 教师出示图文材料并讲述:关于郑和下西洋,在初中时期,我们已经有详细的了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是一场伟大壮举。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来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 (出示材料) 郑和(1371年--1433年),原姓马,回族。早年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后赐姓郑。 (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出示地图) 教师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说出郑和的航海路线,并做出总结:郑和团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南海,到达马六甲海峡,又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以往进入印度洋是绕海岸线进行,而如今郑和团队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以及非洲东海岸。 教师阐述并出示材料,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开创了由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这样的壮举不能持续,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如梁启超所言:“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出示材料)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教师讲述并出示史料: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郑和下西洋的一些活动和举措。根据《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史书的记载,郑和船队一上岸第一件事情便是“开诏”,何为“开诏”?宣布皇帝的诏谕,内容大多是表达明朝皇帝是带着天命统治天下,各藩国要按照明朝皇帝的旨意行事,若各藩国憾诚来朝,定将重重赏赐。事实上,“开诏”后,郑和船队便会代表皇帝进行“赏赐”,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材料,这是郑和对锡兰一个寺庙的布施情况,从布施情况来看,货物种类、数量非常之多。 (出示史料) 郑和对锡兰一个寺庙的布施情况:“金壹仟钱,银伍仟钱,各色紵丝五拾匹,各色绢五拾匹, 织金紵丝宝方番肆对,内红贰对、黄一对、青一对。古铜香炉伍对,戗金座黄铜烛台伍对,戗金座全黄铜灯盏伍个,戗金座全硃红漆戗金盒伍个,金莲华陆对,香油贰仟伍佰斤,腊烛壹拾对,檀香壹拾柱”。 ---(明)巩珍《西洋番国志》附录二 注:巩珍,明朝应天府人。《西洋番国志》成书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记述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经过20个西洋国家的情况。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原始文献。 教师讲述并提问:在“赏赐”之后便是“互市”,当地人往往会拿着当地特产,如香料、胡椒等来交换郑和船队的丝绸、瓷器等等。这种以笼络为目的的“赏赐”及“互市”,使得所经国家纷纷派遣使臣来明朝进行“朝贡”,在“朝贡”之后,明朝往往会给与大量“回赐”,远远高于其贡入价值。如下则材料所言,“占城王孙舍杨随郑和入朝贡象”,而明朝则非常丰厚,且不仅对王孙舍杨进行赏赐,对其国王、随从皆有赏赐。那么通过上述这几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朝贡贸易,坚持着怎样的原则? (出示材料) 永乐六年九月,占城王孙舍杨随郑和入朝贡象,明成祖一次就“赐舍杨白金二百两, 钞百锭, 紵丝纱罗及金丝袭衣。赐其随从有差。比还,赐其王占巴的赖金印及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 锦绮纱罗五十匹,采绢百匹,且赐敇嘉劳之”。 ---《明太宗永乐实录》卷59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①厚往薄来②以政治目的为重。 教师讲述并出示材料:当然,我们也能看到这样的一种朝贡贸易,给当时的明朝财政带了极大的压力。朝野上下,不得不对郑和的远洋航行进行重新的审视,如下则材料严从简的叙述“收货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纵得珍宝而回,于国家何益?”由于朝野上下的反对,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在历经七次后随即停止。 (出示材料) “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实罢中国”、“收货所出常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三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珍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琐里古里》 注:严从简,明朝浙江嘉兴人。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撰《殊域周咨录》。该书是研究明代中外关系史和少数民族史的重要资料。 教师提问并出示图文引导学生思考:那么郑和下西洋之变,给后世带了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片一探究竟,南京静海寺因何而建?为褒奖郑和航海功德,而在1842年鸦片战争后却成为了与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议约地,一荣一耻,你们觉得郑和下西洋政策之变,同时也给明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郑和下西洋的停止事实上也反映了明朝统治者的思想保守化、政策封闭化。特别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逐渐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而中国仍处于农业国,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逐渐落后于世界。 2.倭患”与抗倭斗争 教师讲述:随着下西洋政策之变,海禁政策再度强化,何为海禁政策?在元末明初,一些日本的武士以及奸商组成了海盗集团,来中国东南沿海进行劫掠、走私。 明前期,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实行“海禁”政策。让我们通过一个时间轴来看看,海禁政策的发展脉络,海禁政策是不是一以贯之的呢? 教师继续阐述:并非如此,郑和下西洋正是永乐年间海禁松弛时期进行的官方活动,而隆庆开关也是正是隆庆年间海禁放松限制时所实施的政策——开放了漳州“月港”,进行民间贸易,当然这样的开放是有严格限制的开放。明朝海禁政策,“禁”与“开”相交替,而这种海外贸易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东南沿海的走私现象极为严重。随着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时称“倭患”。 戚继光等人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西方殖民者东侵 教师出示地图并讲述:15世纪末、16世纪西欧人逐渐走向海洋深处,进行全球航路的开辟。西方人的开辟又给明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如图所示,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租住权;16世纪中期,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南部和北部。 教师出示史料并提问:接下来,我们看看书上第74页“史料阅读”,同学们通过“史料阅读”,发现了哪些历史信息呢?请同学们进行3分钟的小组讨论,稍后老师请同学们起来回答。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总结:荷兰的武器制造技术已领先中国;荷兰与中国曾经发生过交火;中国“天朝上国”的思想严重,成荷兰为“红毛夷”。 事实上,不仅仅是火药技术领先于中国,火药技术的背后是经济、政治所带来的影响。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西方的统治者缺乏打开国门的勇气和魄力,没有办法顺应世界潮流的变化,而是越来越封闭,保守、落后。 教师讲述并出示材料:那么,明朝是如何经略内陆边疆的呢?阅读教材第74第3-5段,并结合《明朝形势图》,概述明朝经略内陆边疆的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并共同总结: 蒙古地区: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修长城; 蒙古人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571年,鞑靼与明朝订立和议。 藏区:封授当地僧俗首领为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政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东北地区:明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女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封授女真各部落首领官号。 教师提问:通过史实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明朝经略内陆边疆的措施有何特点?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①措施形式多样,整体趋于保守。②因俗而治,因地制宜。③有和有战,以和为主。 教师阐述并出示材料:明朝在蒙古地区最终达成的和议促进民族的交融;在藏族地区又有着对明朝管辖的继承;在东北地区又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表明了明朝当时疆域意识的增强,那么,关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我们来看看它统辖的范围及所设立的史实。那么,关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现在最有力的物证便是明代永宁寺碑,通过立碑祭祀的方式,表明明朝在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进行了主权的宣示。永宁寺碑是当时领土阙全的见证。那么也可同学们留下一个课后学习拓展题:查找并阅读有关永宁寺碑的相关材料,简析永宁寺碑记在研究明朝经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历史中的史料价值。 (出示图文史料)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 明朝政府设置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一级地方军政机构。 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奴尔干卫。永乐七年(1409年),设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永乐九年(1411年)春,内官亦失哈和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领官兵千余人,乘船25艘,到达黑龙江流域特林地区,一面巡视该地,一面正式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的广大地区。 明代永宁寺碑:明朝政府在今黑龙江下游,元代东征元帅府的故地,今特林地方设置奴尔干都司,并建造永宁寺,立碑两座:一为1413年(明永乐十一年)修建,额题:《永宁寺记》,正书:“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一为1433年(明宣德八年)修建,额题:《重建永宁寺记》。两篇碑记简要记述了钦差亦失哈和都指挥康旺等人二十年间“宣谕镇抚”奴儿干的简要过程。碑文不仅告诉人们明朝在奴儿干设官分职,屯兵戍守,而且还向黑龙江流域各族首领“赐爵给赏”,使“其民悦服”,“遂捕海青方物朝贡”,承担作为明朝臣民所应负的义务。 教师阐述:明朝一朝在北部,东北部一直面临着来自蒙古、女真部落的威胁。在明朝前期,明朝国力强盛之时,能够与各个部落和平相处,但是随着双方力量的变化,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致最后兵戎相见,加速自身灭亡。 学生根据老师的思路,结合地图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图。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思考郑和下西洋进行过程中,明朝统治者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观察郑和下西洋的朝贡贸易中的原则。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观察郑和下西洋活动停止所带来的影响。 学生跟随着教师思路,观看ppt上呈现海禁政策变化的时间轴,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 学生以既定的历史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思考教师回答的问题,并选派代表回答。 学生观察地图和浏览材料,分析明朝经略内陆边疆的措施。 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思考问题并回答。 学生跟随着教师思路,观看ppt上明清易代变化的时间轴,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 要探讨明朝统治者“下西洋”政策之变,不能脱离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孤立地分析。据《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等史书记载,展现郑和下西洋时期朝贡贸易的过程,让学生情景化的了解长期的“厚往薄来”和损己利彼的朝贡贸易带来的财政负担使明政府无力承受。朝野上下反对声起, 他们对朝贡贸易的利弊开始重新审视。自明宣宗时郑和第七次出洋后, 下西洋的活动就完全停止了。而在西方,东方的商品和航海贸易的利润直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成为推动航海事业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锻炼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达到史论结合的效果。 教师展示南京静海寺,和学生共同探讨“下西洋”政策变化的深远影响,启发学生思考对外政策的日益封闭与明朝乃至整个封建王朝时代走向衰落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素养。 时间轴的形式比较直观明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够清晰建立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身处沿海地带,漳州正是“月港”的开放以及海禁政策的史实探讨都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教材P74史料阅读部分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得出结论: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东侵,明政府由于政治体制的僵化,未能放眼世界,顺应世界潮流,而是尽量减少对外交往,越来越封闭。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通过对整理过的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将较为分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对明朝的边疆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建构。 本节奴儿干都司的相关内容和下一子目中明清易代的主题有承袭关系,通过对奴尔干都司的物证永宁寺碑的呈现说明明朝领土疆域意识增强,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同时培养培养学生国土主权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通过时间轴梳理明清易代的基本史实,并介绍学界对明亡原因的主要观点,保证教学在学术水平上的前沿性。同时启发学生不要忽视世界形势的变化对明朝灭亡的影响。 教师讲述崇祯皇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之死的不同,简析时期轴的重大历史事件,强调这一时期世界大势的变化。让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教学能够互不脱离,相映成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去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的横向间的联系。借助学思之窗鼓励学生探讨清朝宁完我的奏疏的主张,并留下一个课后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历史探索。
1.明清易代 教师讲述并出示时间轴:明清如何易代,我们通过时间轴进行了这样的梳理。 2.全球视野下的明清易代 教师阐述并出示时间轴:明朝的灭亡,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说亡于宦官,有人说亡于刘后,有人说亡于朋党,有人说亡于皇帝。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将明朝的灭亡仅仅当作发生于中国的时间,而我们将明清易代放置于世界范围来看,将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出示时间轴) 教师阐述: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脚步踉跄,在煤山的一颗槐树上自缢身亡。四年后,164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经过议会的多次审判,最终以“杀人犯”,“国家公敌”等罪名送上了断头台,随后,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明朝的灭亡 与政治体制日益僵化、对外政策的日益封闭保守、民族政策日益失灵有极大的关系。但是整个世界形势的变化也给明朝的统治极大的挑战,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逐渐走出中世纪在发展资本主义,新兴的工业文明正在逐步取代农业文明。入主中原、并在全国确立政权的清王朝,他会对明朝的政策进行怎样的调整?我们来看学思之窗。 教师小结:清朝意识到需要调整明朝的变化,但是清朝所做出的调整能否适应封建制度内部和世界形式所出现的新挑战?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探讨。
作业布置 (1min) 1.课后学习拓展题:查找并阅读有关永宁寺碑的相关材料,简析永宁寺碑记在研究明朝经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历史中的史料价值。 形成300字的小作文,下节课与发表观点,交流讨论。 2.预习下节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通过历史小作文的写作,学生能史论结合通过永宁寺碑和所查阅的史料探究历史,培养历史辩证思维,巩固所学。
板书设计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政治制度之变 (一)废丞相——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 (二)内阁的设立 (三)宦官专权 二、海疆经略之变 (一)“下西洋”政策之变 (二) 沿海形势的变化 三、内陆边疆经略之变 四、王朝更替之变 (一)明清易代 (二)全球视野下的明清易代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