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进入饱经磨难的近代时期。边疆不断出现危机,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5单元导语
探究:学习第15课,探究为何中国进入近代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
大变局”?
【第5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课标要求: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时空坐标
一、文明的差异——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诸君且看
19世纪的世界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已步入尾声
思考:请问生产力提高意味着什么?
19世纪中期
法国
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19世纪中期
美国
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需要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思考:如果没有怎么办?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思考:结合课本,思考材料反映了世界正在发生何种变化?此时的中国呢?
世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
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中国:清政府对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学习聚焦P90】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要求全部遭到拒绝
政策:闭关锁国
态度:偏见,蔑视和防备
2.清政府闭关锁国
思考:中国统治者为何拒绝英国使团的通商请求?
英国在美洲、非洲殖民
英国已殖民完美洲、非洲、大洋洲
法国侵略越南
俄国侵略中国东北、新疆
俄国侵略中国东北、新疆
思考:列强将矛头指向了谁?
英国在美洲、非洲殖民
英国已殖民完美洲、非洲、大洋洲
中国
思考:为什么是中国?
1792-1794年之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探究:马戛尔尼访华的“礼仪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
传统农业文明 VS 新兴工业文明
“除了开拓市场我们别无所求,让我们忠实地与对手开展竞争吧。”
中国是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二、文明的碰撞——两次鸦片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追求原料产地和市场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1.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起了中国的财政危机
2.腐蚀中国的政治统治机构
3.加重人民的负担
4.危害中国人民的健康
5.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 . . . . .
1.鸦片贸易
二、两次鸦片战争
(1)虎门销烟(1839.6.3-6.25)
意义:沉重打击了鸦片走私,
展现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
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短短十几天,林则徐将英美商人呈缴的两万多箱鸦片烟土陆续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英国商业监督义律:
英商的鸦片→大英帝国的鸦片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上的讲话
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二、两次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
1842年8月29,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战败
(2)战争爆发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暴利
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二、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条约名称 时间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英美法三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
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2)战争爆发
二、两次鸦片战争
指出清政府与英国对同一条款的态度有何差异?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条约名称 时间 内容 影响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中英《虎门条约》 1843年 英美法三国获得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司法主权、贸易主权等;
3.中国被迫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产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二、两次鸦片战争
意义: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
第一次民众大规模的自卫家园、
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斗。
三元里纪念旧址
(3)广州三元里抗英
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
二、两次鸦片战争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吗?
材料:鸦片战争前的1937至1938年间,英国正处于第二次经济危机之中。这一时期,英国工商业萧条,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商品积压,失业现象十分严重,英国国内的工人运动因而不断高涨。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困境,转嫁危机,更加疯狂地进行对外扩张。以武力打开中国这一市场,进而掠夺中国的财富,成为其扩张策略的重要目标。
——李侃《中国近代史》
需求市场原料
请求通商被拒
扩大鸦片走私
借口禁烟运动
对华贸易逆差
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鸦片战争不是通商战争。
英国为保护毒品走私发动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其根本目的在于获得中国的市场和原料。
“亚罗号”事件,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意欲扩大贸易
修改条约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英法发动战争
美俄参与调停(帮凶)
直接原因:列强要求修约,中方拒绝;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谋取更大利益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二、两次鸦片战争
条约名称 时间 内容
中与英、法、美、俄 《天津条约》 1858年
中英、中法 《北京条约》 1860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58年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英法获得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内河航行权等权益;鸦片以“洋药” 纳税进口,鸦片贸易合法化。
俄国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侵犯。
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二、两次鸦片战争
①政治: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侵犯领土:
破坏主权:
香港岛、九龙司、东北100多万km2领土。
割地、内河航运权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何为“半殖民地”?
何为“半封建”?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社会性质: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领土主权
——关税主权
——司法主权
3.影响
二、两次鸦片战争
③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开眼看世界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
——1842年9月林则徐致友人的私函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军事
3.影响
二、两次鸦片战争
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天字码头外开行的清朝广东水师战船,性能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相比毫无进步。
1848徐广缙升任两广总督,道光帝给徐的上谕:“疆寄重在安民,民心不失,则外侮可弭。”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统治阶级高层:
普通民众: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啭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4.战后的中国
思考: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二十年的时间,清朝为何没有改变?
二、两次鸦片战争
三、文明的反思——开眼看世界
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发扬“经世致用”思想,主张扩大政治参与,广开言路;
《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书中还附有中国、朝鲜、日本及临摹的欧洲人的地图。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天朝上国的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林则徐
魏 源
徐继畲
三、开眼看世界
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畲
著作
内容
影响 局限性 林则徐
徐继畬
魏源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了解外国知识的 “百科全书”,提出“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思想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了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对西方的介绍并不系统全面,局限于学器物。
三、开眼看世界
在中国:《海国图志》可谓应运而生......不仅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因为它辑录“异邦蛮夷”的情况,有违中国固有的学问之道,受到主流社会的攻击和排斥。士大夫认为,这本赞美西方“奇技淫巧”和“政治制度”的著作实属大逆不道,应该坚决封杀,甚至有人主张把它付之一炬。 ——马国川《影响日本近代史的两本中国书》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 15 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在“天朝”的文化人中,他们是孤独的,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然中国最优秀的思想家尚未辨明中国的方向,又是整个民族的不幸。这是时代与社会间的落差。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局限性:未能形成完整理论体系,仅局限于学习器物;未能付诸于实践。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境遇:
三、开眼看世界
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历史学者茅海建
反思: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安自尊大。
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本课小结
1.《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A
2.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D
课堂练习
3.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D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