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秋季七年级第二次测评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国庆期间,上海市某地理研学团队前往我国东南沿海开展研学活动。图1示意研学地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及队员拍摄的凸面镜照片。据此完成1 2题。1.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干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B.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以高原为主C.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D.乡村距海边的实际距离大约为15千米2.为保障交通安全,公路弯道处常设置凸面镜,用以扩大司机视野。凸面镜照片的地 点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1月7日“歌游内蒙古-欢乐冰雪季”2024—2025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暨呼 伦贝尔冰雪旅游季在呼伦贝尔牙克石市拉开帷幕。游客在冰雪旅游季除了观赏林海雪原、品味寒地美食,还可以参与和体验当地最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据此 完成3~5题。3.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是4.当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节日是A.藏族——雪顿节B.蒙古族——古尔邦节C.彝族——火把节D.蒙古族——那达慕节5.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东南③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④我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叶子随着气温的下降和白昼时间变短而变红。图2为我国部分著名红叶景区的最佳观赏期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国庆节期间能观赏到大面积红叶的景区是A.香山 B.红叶谷 C.栖霞山 D.稻城俄初山7.我国红叶最佳观赏期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A.由北向南推迟 B.由南向北推迟 C.海拔高,日期晚D.东部早,西部晚8.影响红叶最佳观赏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 B.土壤 C.气温 D.降水青海省的黑枸杞被誉为聚宝盆里的"黑珍珠",生长在海拔2600米—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图3示意青海省黑枸杞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 10题。9.材料中的聚宝盆是指A.吐鲁番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0.图示黑枸杞分布区位于①湿润区 ②地势第一级阶梯 ③盆地中部 ④青藏高寒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巧制地理模型 助力课程学习地理课上同学们用超轻粘土制作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探究我国地形地 势特征及其影响。图4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简易模型制作底图。图5为学生作品。【步骤一:绘制阶梯界线】(1)同学们首先描绘中国轮廓和阶梯界线,其中甲附近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1分)【步骤二:建构地势模型】(2)同学们用超轻粘土逐层构建地势模型,其中A、B、C三层中最低的是 ,地势最低一级阶梯的地形以 (地形类型)和丘陵为主。受地势的影响, 我国许多大江大河自 向 流。(4分)【步骤三:塑造地形单元】(3)建构模型后,同学们先用手挤压阶梯交界塑造山脉,其中甲是 山脉,乙是 (山脉),然后用马克笔标注主要地形区,如A处是 ,有“世界屋脊”之称。(3分)【步骤四:积极出谋划策】(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发现模型中山区面积广大,大家纷纷为山区发展献计献策。 请你也参与讨论,说说你的建议。(2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 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气温观测: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4年 11月18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学校地理 园中的百叶箱观测仪器记录了下列气温数据。 (1)百叶箱一般漆成白色,可以避免百叶箱及仪器因阳光照射而 (升温/降 温),百叶箱离地面1.5米高度的气温较 (稳定/不稳定),且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温度。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田当天的平均气温是 ℃。后续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气象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了学校所在地1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3分)等温线图绘制与运用:暑假,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 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 分布图(图6)。(2)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 在 ℃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 (高温/低温)中心,可以推测出A地地势较(3)与C地相比较,B地气温差异 (大/小),因为(3 分)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海绵城市”智慧之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 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推广有助于实现绿色、低碳和智慧城市的形 成,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图7示意我国首批16个试点海绵城市分 布,图8示意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慧眼识规律】(1)草坪、水泥地、人工湖三种地表中,不属于“海绵体”的是 。(1分)(2)从干湿地区看,首批“海绵城市”主要位于 区和 区,年降水量 (大于/小于)400mm。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由 向 逐渐减少。(5分)【慧心析原因】(3)从降水的角度推测图中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原因。(2分)【慧语道影响】(4)武汉市雨水收集系统吸水功能最活跃的季节是。(1分)请你说说海绵城市建设给武汉市带来的好处。(答出一点即可2分) 2024年秋季七年级第二次测评地理(中图版)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A C B D D B A C B C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30分)11.(10分)(1)一 (1分)(2)C 平原 西 东 (4分)(3)祁连 大兴安岭 青藏高原 (3分)(4) ①发展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业等;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③政府出台振兴乡村的优惠政策,留住人才;④保护自然环境,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任答一点,言之合理即可 2分)12.(9分)(1) 升温 稳定 13 (3分)(2) 30 低温 高 (3分)(3)大(1分) B地等温线密集 (2分)13.(11分)(1)水泥地 (1分)(2)湿润区 半湿润区(顺序可换) 大于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5分)(3)夏季多暴雨(降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2分)(4)夏季 (1分) ①缓解城市内涝;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③节约水资源;④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 ;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答出一点即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第二次测评地理(中图版)——参考答案.docx 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