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 2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仰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铜质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 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装有一块中间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 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内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完成下面 1-2 小题。1. 若 2 月 2 日天气晴朗,光点在铜质半球面上的移动轨迹为 ( )A.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B.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C.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2. 7 月 2 日正午时,北京、杭州光点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B.C.D.下图示意我国某河 口处涨落潮时水体表层和底层盐度分布状况。完成下面 3-4 小题。3. 与落潮相比,涨潮时河口处水体表层盐度较低,主要原因是 ( )A. 河水流动更快 B. 河水径流量更大C. 海水温度更低 D. 海水顶托作用强4. 涨潮与落潮时河口处水体运动情况是 ( )①涨潮时底层水体先涨 ②涨潮时表层水体先涨③落潮时表层水体先退 ④落潮时底层水体先退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北大西洋涛动是指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之间气压的反向变化关系,涛动强时两个气压中心的气压差变大。北大西洋涛动对欧洲及北美洲等地区的气候有着巨大影响。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气压中心分布。完成下面 5-6 小题。5. 北大西洋涛动强时 ( )A. 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高 B. 亚速尔高压变高,冰岛低压变低C. 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低 D. 亚速尔高压变低,冰岛低压变高6. 北大西洋涛动弱时 ( )A. 冰岛地区降水增多 B.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C. 欧洲西部出现冷冬 D. 美国东部出现暖冬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完成下面 7-8 小题。7. 关于该地区形成的地质过程,先后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A. 沉积作用—断层—岩浆活动—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B. 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岩浆活动—断层—沉积作用 C. 沉积作用—水平挤压—断层—岩浆活动—沉积作用 D. 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断层—水平挤压—沉积作用 8. 下列关于①②③界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西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 ②附近可见古猿人化石C. ③附近未发生侵蚀作用 D. ③处形成时期火山活动频繁金塔南山是位于河西走廊北部的年轻抬升山体,地势南北差异大。金塔南山研究剖面上部和下部沉积 地层的砾石层在形成时间、粒径大小、形状等方面有显著差异。 图示意金塔南地区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 构造地貌演化。完成下面 9-10 小题。9. 金塔南山研究剖面砾石层的特点是 ( )A. 上部地层砾石粒径小,磨圆度较差 B. 下部地层砾石粒径小,磨圆度较好C. 上部地层砾石粒径大,磨圆度较好 D. 下部地层砾石粒径大,磨圆度较差10. 金塔南山北坡沉积区范围较大,起决定性的条件可能是 ( )A. 断裂带呈东西延伸 B. 北坡地势落差较大C. 北坡岩石种类不同 D. 山麓风沙堆积严重植被减流效益表现为相同条件下,植被截流量与裸土产流量的比值。下表为某科研小组在青藏高寒草 甸区五种坡面上,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植被退化与坡面产流量关系,从而为 高寒草甸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下面 11-12 小题。降雨强度 (mm/h) 降雨历时 (min) 30min 累计产流量(ml)裸地坡面 重度退化坡 面 轻度退化坡 面 未退化坡面 人工恢复植 被坡面30 30 34190 22340 7820 19860 2245060 30 64590 30330 16370 25410 2668090 30 86210 49600 41710 59730 4115011. 不同降水强度下,减流效益最佳的坡面是 ( )A. 中度退化坡面 B. 轻度退化坡面C. 未退化坡面 D. 人工恢复植被坡面12. 人工恢复植被坡面减流效益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是 ( )A. 30mm/h 降雨强度下效果最佳 B. 60mm/h 降雨强度下效果最佳C. 90mm/h 降雨强度下效果最佳 D. 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伊犁河谷南部山地,年均降水量 800~ 1000mm ,年均温 5~7℃ , 山地垂 直带谱完整, 中高海拔区广泛分布着雪岭云杉。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 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示意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置及该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完 成下面 13-14 小题。13.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海拔 1200 米至 2600 米的植被类型依次是 (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亚高山矮林、高山草甸 C.荒漠草原、针叶林、亚高山矮林、积雪冰川带 D.荒漠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积雪冰川带14.该地区中高山带、高山带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积累多 B.微生物作用强,分解有机质多C.土壤水热条件较好,生物量大 D.降水多,碳元素的淋溶作用强赣州市是江西省南部的地级市,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赣州南部山区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业, 2012 年赣南脐橙品牌效应凸显,对赣州市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图是赣州市2012—2020 年人口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图。完成下面 15-16 小题。15. 2012—2020 年人口重心 ( )A. 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大于南北方向 B. 始终位于同时期经济重心的西南方向C. 移动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 D. 先向东北移动,后向西移动16. 赣州市 2012—2016 年人口和经济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有 ( )①南部林果业发展对经济重心的移动起到推动作用②南部临近广东,人口迁出较多,导致人口重心北移③北部地区平原多,经济水平高,导致经济重心北移④北部地区水网密,耕作业发达,导致大量人口北移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皇都村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是“百里侗族文化长廊 ”的中心地带。下表显示 1995~2020 年该村不同用 地类型的变化特征。完成下面 17-18 小题。用地类型 变化特征居住用地 逐渐向村寨外扩张农业用地 减少 25%生态用地 较稳定,1995~2009 年森林景观轻微受损商旅用地 在原有村寨内扩张显著文化用地 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古建筑群17. 1995~2009 年,该村森林景观有所受损,据材料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 ( )A. 开垦农田,侵占林地 B. 商旅发展,侵占林地C. 兴建住宅,砍伐树木 D. 原木外销,砍伐树木18. 关于皇都村近些年的发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居住用地的扩张增加了村寨内的村民数量B. 农业用地的变化可能造成当地的粮食供不应求C. 土地利用专业化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D. 旅游业发展影响村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城市韧性是指城市在风险影响下其所表现的反弹能力以及对极端灾害的防范、响应和恢复能力。下图 为研究人员对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综合测度指数进行冷热点计算,得出不同年份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冷热 点分布格局图。完成下面 19-20 小题。19. 2005~2019 年间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冷热点分布及演变的特点表现为 ( )①热点区分布格局相对稳定 ②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③次冷点区始终面积占比最大 ④冷点区分布分散有规律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20. 与滇中城市群城市韧性大小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基础设施水平C. 城镇人口比重 D. 自然灾害强度19 世纪末,意大利都灵市因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而逐步发展为工业城市。20 世纪中期,由于粗放式资源开采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都灵大量工厂关停。都灵政府于 1998 年开始城市更 新计划,对原有工业元素二次利用,打造都灵工业遗址公园。下图为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下面 21-23 小题。21.菲亚特钢铁薄板工厂和米其林轮胎工厂的建成,首先改变了都灵的 ( )A.人口迁移状况 B.城市发展水平C.矿产资源禀赋 D.对外贸易途径22.都灵工业遗址公园的开发较少关注 ( )A.产品加工 B.环境修复 C.空间重塑 D.文物保护23.都灵工业遗址公园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 )A.配套服务不足 B.投资力度欠缺C.资源独特性差 D.环境污染较重二、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4 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材料一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该山段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 6 个山地农业气候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 2100 米以下。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6 分)(2)说明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4 分)(3)指出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西南坡和东北坡分布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 分)(4)与东北坡相比,说明该山北段西南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4 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 分)材料一 澳大利亚大陆主体形成于前寒武纪,新生代古近纪以来其内部所经历的构造活动相对较少。 目前,澳大利亚大量出 口铁矿石和煤炭,却不热衷于发展钢铁工业。2024 年,澳大利亚电力供应紧张,电 价上涨,但为该国提供约一半电力的老旧燃煤发电厂将于 2035 年前关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 2024 年 8 月 21 日,澳大利亚批准了在S 地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场的相关项目,拟通过特高压 直流输电系统全天候传输到达尔文和新加坡(将满足这个国家约 15%的电力需求)。(1)从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角度,分别简述澳大利亚煤铁资源丰富、不热衷发展钢铁工业的原因。(4 分)(2)说明澳大利亚关闭煤电厂的地理背景。(4 分)(3)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在 S 地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场的主要原因。(4 分)(4)从灾害和成本角度,分别指出该输电系统中①段、②段线路建设的地理条件。(8 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 哈尔滨是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 外文化,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 ”、“东方莫斯科 ”、“东方小巴黎 ”之美称。材料二 2024 年 1 月 5 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 81 万平方米的园区面积,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 获得“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 ”称号。冰雪景观搭建时,每天需要从松花江上取 6000 立方米冰块,源源 不断地输送到园区。下图是松花江水系简图。材料三 哈尔滨有“冰城夏都 ”之称,森林覆盖率达 41.5%,国家级湿地公园 13 处,被国际湿地公约 组织评为全球首批“ 国际湿地城市 ”。每逢春季,候鸟结队北归、凌空齐飞,用莺歌唤醒千里冰封,用燕舞 染绿万里青山。2024 年春节假期,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接待游客 1009.3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64.2 亿元,均达到历史峰值。该现象被网络称为“ 尔滨 ”现象。(1)推测松花江取冰处河段的水文特征。(4 分)(2)简析“尔滨 ”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6 分)(3)结合材料,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尔滨 ”实现从“一季红 ”到“季季火 ”的可能性。(6 分)2024-2025 学年高三地理 12 月联考答案一、选择题1-5ABDBB 6-10CBABB 11-15BBAAD 16-20ACAAD 21-23AAC二、综合题(1 点 2 分)24(1)(6 分)该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 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局部地形(干热河谷)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4 分)该地夏季因地势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凉爽;冬季纬度较低,且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温度较高,气候温和。(3)(4 分)差异: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北坡均高于西南坡。原因:东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太阳辐射更强;东北坡气流下沉增温。(4)(4 分)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 地形相对平坦,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25(1)(4 分)地质条件:(古老大陆,)地质演化时间长,有利于煤铁资源形成; (位于板块内部,)地质相对稳定,有利于矿产资源保存。资源分布: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沿海、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煤铁资源的地域组合差。 (2)(4 分)煤电厂设备老化;煤电产生的大气污染严重;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政策支持能源转型;能源结构中煤电占比过大。(3)(4 分)地处低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地处澳大利亚北部地区,降水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临近新加坡和达尔文市,距市场近。(4)(8 分)①段采取架空电缆方式,风沙掩埋危险减少;线路短,建设成本低。②段采取海底电缆方式,受海浪和气象灾害影响小;线路长,(海底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大)建设成本高。 26(1)(4 分)流量较大,结冰期长,冰层厚,流速较慢,含沙量小。(2)(6 分)冬奥会后,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增加,消费意愿增强; 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和丰富人文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宣传,扩大市场;政府政策支持,东北人的热情好客。(3)(6 分)春季候鸟回归,可以开展观鸟之旅; 纬度较高,夏季较为凉爽,可以避暑度假;森林覆盖率高,色彩斑斓,走入如画;秋季,感受自然之美;湿地面积广大,生物多样性丰富,品味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文化独具异国情调,领略异国风情;人文资源丰富,打破时间限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