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张仲景和华佗对中医学的贡献;初步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农学等成就,增进文化自信。
2.通过分析材料和图片,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和造纸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通过对佛教和道教知识的了解,体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影响。
3.通过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学习其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抗击疫情贡献了重要力量,是文明的新生与传承。那么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是怎样传承的?两千年前我们的文明又是怎样的水平和高度呢?
一、传承的文明
医中圣手
张仲景
华 佗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一、传承的文明
医中圣手
《伤寒杂病论》
猿形
鹿形
虎形
熊形
鸟形
2011年,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伤寒杂病论会通读本》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伤寒论·序》
下面材料反映了张仲景怎样的精神?
想一想
仁爱济世
勤奋钻研谦虚好学
一、传承的文明
算无遗策
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
结合《九章算术》的目录,说说该书的特点。
想一想
注重实际应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结合教材,说说该书的主要内容。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
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秦简九九表
简上抄录了较为完整的乘法口诀,反映了秦朝对乘法口诀的推广和应用。
一、传承的文明
以农为本
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提出改良土壤、适度施肥、合理密植等农业生产方法。
汉代日晷
1897年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出土,中国现存最早的日晷,为研究古代计时仪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汉代青铜漏壶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具,这件青铜漏壶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且具有明确制造年代的泄水沉箭式铜壶。
知识拓展
候风地动仪
动仪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含龙珠的龙头,在龙头下方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一、传承的文明
无与“伦”比
你们知道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是什么吗?
想一想
殷商时期
西周时期
春秋到西汉时期
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利簋及其底部篆刻的铭文
居延汉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纸本地图
书写不便,体积大且重,不利于携带
价格昂贵
质地粗糙
一、传承的文明
无与“伦”比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用的原材料是什么?
材料研读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
蔡伦造出的纸有什么优点?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汉朝造纸工艺流程想象图
二、共享的智慧
泽被四方
欧洲羊皮纸《圣经十诫》
埃及的莎草纸
印度写在棕榈叶上的《十大歌集》
当我们在纸上书写文明时,其他地区都在使用哪些书写材料呢?
造纸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研读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印刷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这种状况如果继续下去,那么除了少数富有的人以外,没有人买得起书,文化信息的传播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的造纸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况。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学者 德克 普勒
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二、共享的智慧
泽被四方
二、共享的智慧
和合共生
张骞通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入
佛教传播路线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主张众生平等,迎合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
这张图和什么宗教文化有关?
二、共享的智慧
和合共生
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 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
——范晔《后汉书 皇甫嵩朱俊列传》
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
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
尊奉黄帝和老子
以治病来传道
这充分显示出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包容性强、和合共生的特点
二、共享的智慧
和合共生
建筑
传说
文学
雕塑
恒山悬空寺三教殿
三、不朽的精神
矢志不渝
阅读教材,梳理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元丰三年
(公元前108年)
·
·
·
·
·
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
太元初年
(公元前104年)
司马迁继承父志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
(公元前99年)
因仗义执言被关狱中,遭受酷刑
太始元年
(公元前96年)
获赦出狱,做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
历经十多年时间最终撰写出《史记》
约在司马迁
55岁时
通过对司马迁生平的了解,你感受到他怎样的精神?
忍辱负重,顽强不屈坚忍不拔,不忘初心
三、不朽的精神
矢志不渝
原名《太史公书》
全书52万多字
共130篇
体例: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主要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12本纪
30世家
70列传
10表
8书
记述历代帝王的事迹。
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
记述重要人物的事迹。
记述春秋以来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
记述各种典章制度、天王历法、水利等。
三、不朽的精神
秉笔直书
材料一 今上(按:指汉武帝)即位不几年,……老百姓家给人足,天下粮食堆得满满的,少府仓库还有许多布帛等货材。京城积聚的钱币千千万万,以致穿钱的绳子朽烂了,无法计数。太仓中的粮食大囤小囤如兵阵相连,有的露积在外,以至腐烂不能食用。
……
匈奴与汉断绝和亲关系,不断侵扰北部边境,兵连祸结,无法和解,天下人为此烦劳,叫苦不迭,而战争还是日甚一日。
材料二 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天子举行了除灾去邪的仪式,然后进入室中。把巫师当为主人,让他关照神君的饮食。神君所想要的东西说出来后,就交与下面办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史记》有什么特点?
材料研读
秉笔直书
实事求是
爱憎分明
三、不朽的精神
秉笔直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铭记他们的精神,更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合作讨论
为什么秦汉时期科技文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提示: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角度思考)
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有利于科技文化的集中发展和传播;
经济繁荣: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商业贸易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秦直道和灵渠)促进了各地区间的交流,为科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教育和人才培养: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朝,重视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科技的积累与发展:在秦汉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科技积累;
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策对科技文化的发展给予支持,如汉朝对天文历法的重视,设立了专门研究机构;
科学家发明创造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
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搜集资料,找一找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