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期末复习动物的类群栏目导航回顾教材·串考点连接真题回顾教材串考点动物的分类脊柱脊柱考点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生活环境及常见种类大多数种类生活在 中,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 中,如水螅。 (2)代表动物——水螅①体形:呈 对称。 ②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在 处尤其多。 (3)主要特征身体呈 对称;体表有 ;有 无 。海洋淡水辐射刺细胞触手辐射刺细胞口肛门2.扁形动物(1)常见种类:少数扁形动物营 生活,如涡虫;大多数扁形动物 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 (2)代表动物——涡虫①体形:身体 ,呈 对称。 ②消化器官:腹面有口,但是没有 。 (3)主要特征:身体呈 ;背腹 ;有 无 。(4)扁形动物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 器官简单, 器官发达。自由寄生背腹扁平两侧肛门两侧对称扁平口肛门消化生殖3.线虫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生活习性 寄生在人的 里,靠吸食小肠中 .生活形态 身体呈 形,前端有 ,后端有 适于寄 生的特点 体表最外面是 ,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 发达 (2)主要特征:身体 ,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 。小肠半消化的食糜圆柱口肛门角质层生殖器官细长角质层肛门4.环节动物(1)代表动物——蚯蚓①体形:身体呈 形,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②运动:依靠肌肉和 配合完成运动。 ③呼吸: 密布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多靠 或疣足辅助运动。 5.节肢动物(1)地位:节肢动物是 最多的动物类群。 长圆筒环形体节刚毛体壁体节刚毛种类(2)代表动物——蝗虫①外形:身体分为 、胸部、 三部分。 ②附肢:触角和足等附肢 。 ③体表:外骨骼起到保护和防止 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 。 (3)主要特征:体表有 ;身体和附肢都 。 6.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具有 ,如河蚌、蜗牛等;棘皮动物因体表有棘而得名,如海星、海参等。头部腹部分节体内水分蒸发蜕皮坚韧的外骨骼分节贝壳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方面: 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利用 生产抗血栓药物;蜜蜂为植物传播花粉;果蝇作为经典实验动物;维持生物圈稳定等。 2.有害方面:蝗灾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等。蚯蚓蛭素多种多样的鱼1.淡水鱼: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 鲢鱼和鳙鱼)和鲤鱼、鲫鱼等。 2.海水鱼:带鱼、鲳鱼、比目鱼、石斑鱼、鲨鱼等。草鱼考点二:脊椎动物鱼的主要特征1.鱼的形态结构特点(1)体形:大多呈 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小鱼在水中游动时遇到的阻力。 (2)体表:常有 覆盖,表面有滑滑的 ,能保护身体和减小游动时的阻力。 (3)脊柱:支撑身体,两侧附着发达的 ,对运动起着重要作用。(4)呼吸:用 呼吸,其主要部分是 。水从鱼 流进,从 排出体外,经过鳃时,完成气体交换。 2.主要特征:生活在 中;体表常有 覆盖;用 呼吸;通过 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流线鳞片黏液肌肉鳃鳃丝口鳃盖后缘水鳞片鳃尾部和躯干部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为人类提供了富含 的食物,还深深融入了人类的文化。 2.《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 为主的方针;禁止在 、 进行捕捞,禁止使用 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蛋白质养殖禁渔区禁渔期小于两栖动物1.代表动物——青蛙(1)形态结构①鼓膜:感知 。 ② :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 ③四肢:前肢较短,可 ;后肢发达,趾间有 ,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2)呼吸:青蛙用 呼吸,但肺结构简单,不发达; 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 ,以辅助呼吸。 声波鼻孔支撑身体蹼肺皮肤气体交换2.其他两栖动物蟾蜍、大鲵、蝾螈等,其中 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 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辅助呼吸。 大鲵水鳃陆地肺皮肤爬行动物1.代表动物——蜥蜴(1)外部形态①头部后面有 ,因此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四肢短小,跳跃能力一般较差,能贴地面迅速 。 ③皮肤干燥,表面覆盖 ,既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 。 (2)呼吸器官: 。(3)生殖和发育:体内受精,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有 保护;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 环境的依赖。 颈爬行角质的鳞片水分的蒸发肺卵壳水2.其他爬行动物龟、鳖、蛇、鳄等也是常见的爬行动物。其中 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 ;用 呼吸;大多数种类在 产卵,卵表面有 。 扬子鳄角质的鳞片或甲肺陆地上坚韧的卵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牛蛙:作为水产品在我国被大量养殖,但也是危害严重的外来物种。蛇: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也是鼠类等小动物的天敌。鳖:食用、药用。避役:捕食害虫。鸟1.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外部 形态 (1)体形:身体呈 ,可减小飞行中遇到的阻力 (2)体表: (3)前肢:变成 ,其上生有成排的大型羽毛,搏击空气时,使鸟能高飞,或平稳滑翔 流线型覆羽翼内部 结构 (1)骨骼:轻、 ,可减轻体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 (2)肌肉:发达的 一端附着在龙骨突上,另一端附着在前肢上,牵动 完成飞行动作 生理 特点 (1)消化:食量大,消化能力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残渣很快就形成粪便排出 (2)呼吸:用 呼吸, 辅助呼吸 (3)循环:心跳频率 ,血液循环快,输送氧的能力强,体温高而恒定 薄龙骨突胸肌两翼强肺气囊高2.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的体温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 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 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 ,因而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3.鸟的主要特征体温 ;体表覆 ;前肢变成 ;有 无齿;有 辅助肺呼吸。 不会恒温变温适应能力恒定羽翼喙气囊哺乳动物1.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1)体表大多 :有 作用。 (2)胎生、哺乳:绝大多数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从母体获得营养;雌性用 哺育幼崽。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 ,增强了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3)牙齿分化:牙齿有了 、犬齿和 等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 的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 能力。(4)具有高度发达的 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被毛保温乳汁成活率门齿臼齿摄取食物消化神经系统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 ,体温 ; ,哺乳;牙齿有门齿、 和臼齿等的分化。 被毛恒定胎生犬齿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猫头鹰等猛禽是鼠类的天敌,大山雀、啄木鸟等捕食 。2.家禽是人类食物中 的重要来源。 3.鼠类猖獗会对农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 。 4.动物给人以启迪,成为绘画和雕塑中的常客。农业害虫蛋白质传播疾病连接真题见板块课堂习题专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习题(后附答案)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1.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认为珊瑚虫属于 ( )A.线虫动物 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 D.刺胞动物2.下列哪项不是扁形动物的特征 (B )A.背腹扁平 B.自由生活C.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3.水螅的体形便于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其体形结构是 ( )A.两侧对称 B.辐射对称C.左右对称 D.前后对称训练点二: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4.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 )A.刺胞动物 B.扁形动物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5.下列有关蛔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器官结构简单B.生殖器官发达C.运动器官发达D.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蠕动6.下列哪项是线虫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级的特征 ( )A.有口 B.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细长7.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其特征不包括 ( )A.身体呈辐射对称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靠刚毛辅助运动D.有口有肛门8.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训练点三: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9.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10.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 )A.肺 B.气管 C.气囊 D.外骨骼11.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 )A.足和触角分节 B.身体分节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体表有外骨骼12.下列不属于软体动物特征的是 ( )A.身体柔软 B.身体分节C.身体有贝壳 D.有外套膜13.葱烧海参是一道传统鲁菜,制作它的食材海参在分类上属于 (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C.棘皮动物 D.节肢动物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4.下列关于动物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辐射对称的动物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B.辐射对称的动物只能从一个方向捕获猎物和进行防御C.两侧对称的动物可以使身体定向运动D.两侧对称的动物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和有效15.以下几种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 B.血吸虫有口有肛门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有环形体节16.(2023·六盘水期末)“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螃蟹呈浙西从事》中的诗句,诗中所说的“骨”是指螃蟹体表的 ( )A.鳞片 B.外骨骼C.贝壳 D.外套膜17.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后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B.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D.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18.(传统文化)(2023·长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有脊柱 B.有两对翅 C.有口无肛门 D.呈辐射对称19.(2023·贵阳期末)动物都具有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刺胞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攻击和防御利器B.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C.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保温、运动灵活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20.(科学思维)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1)A是涡虫,属于 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B属于 动物(类群),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C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类群)。 (4)D属于 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 动物,有两片贝壳。 (6)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图示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有 动物和 动物。 21.“龙虾一盘,快乐加倍”,相信你也有过同样的感受。经常上网的小科同学发现有很多针对小龙虾的负面传闻,如小龙虾是虫子,小龙虾吃腐烂性食物长大,小龙虾会破坏环境等,作为一名中学生,他用科学知识理性面对,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1)部分网友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都不要再吃小龙虾了。请你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小龙虾图做出判断,你认为它是 。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2)网上传闻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针对这个传闻,小科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 。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同种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腐烂性食物,在2号容器中饲喂 (填“等量”或“过量”)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实验推理法”)。 第二节 脊椎动物一 鱼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多种多样的鱼1.(2023·贵阳期末)鲸鱼称“鱼”而非鱼类,海马不称“鱼”却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也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 B.甲鱼C.鲈鱼 D.鲍鱼2.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 )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B.青鱼、草鱼、鲢鱼、鲤鱼C.青鱼、草鱼、罗非鱼、鳙鱼D.鲫鱼、草鱼、鲢鱼、鳙鱼训练点二:鱼的主要特征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C.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D.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4.在河里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A.保护和减少运动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5.研究者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适于生活在黑暗环境中B.游泳时鳍可以起到协调作用C.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洞穴钻行D.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6.(2023·毕节期末)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被称为“南方人参”,有健身、消痛、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下列选项无助于判断它属于鱼类的是 ( )A.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 B.生活在水中C.用鳃呼吸 D.用鳍游泳训练点三:鱼类资源的保护7.鱼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关于鱼类养殖和捕捞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B.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C.渔业发展的重心要从养殖业转移到捕捞业上D.应该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有计划地养殖和捕捞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8.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动量,提升鱼的肉质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存活的时间长一些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得更加舒适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身体有许多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鲈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B.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由鳃盖后缘流出时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C.鲈鱼的鳍能减少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D.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10.(2023·资阳)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 ( )A.从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B.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C.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D.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11.(2023·资阳)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鱼类离开水后不能进行呼吸的原因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20条大小以及生理状态都相近的活鲫鱼,均分成甲、乙两组。②将甲组全部放入清水中,发现所有鲫鱼的鳃都是由5对鳃片构成的,在水中5对鳃片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分离。另外,鲫鱼的每一个鳃片主要由大量很细的鳃丝组成,而每一根鳃丝又由许多更小的鳃小片构成。鳃小片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用来进行气体交换。③乙组全部从水中捞起,发现鳃小片离开水就会相互粘连在一起,5对鳃片也会互相粘连。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该实验的甲组鱼正常生长,在实验中起 作用。 (2)根据上述现象可知:鱼离开水后, ,阻碍了鱼的气体交换过程,使鱼 死亡,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3)鱼类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器官是 和鳍。 12.(素养提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中国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很多,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湖、吉林长白山的天池等都传说有水怪出没;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水怪”中唯一露出真面目的。经专家分析,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12~15米,头部宽1.5米,重达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请你分析一下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属于鱼类的原因:(1)喀纳斯“水怪”生活在 中,用鳃呼吸。 (2)喀纳斯“水怪”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 ,起 的作用。 (3)喀纳斯“水怪”通过各种 的协调作用,保持身体平衡而游泳。 (4)喀纳斯“水怪”的身体分 部、 部和 部三部分,身体呈 型,这种体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两栖动物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古诗中的“蛙”属于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C.两栖动物 D.棘皮动物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3.(2023·安顺期末)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B.变态发育C.皮肤辅助呼吸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4.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 )A.环境污染 B.水域面积缩减C.乱捕滥杀 D.以上三项都是训练点二:爬行动物5.巴西龟是一种水栖龟类,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下列说法中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巴西龟为卵生B.巴西龟既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上生活C.巴西龟靠四肢爬行D.巴西龟终生用肺呼吸6.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B.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C.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7.位于渤海之中的大连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岛上的蛇全部是黑眉蝮蛇。黑眉蝮蛇身体表面所具有的角质鳞片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保持体温C.适应水中生活D.有利于皮肤呼吸8.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其原因是 ( )①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②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③用肺呼吸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青蛙和大鲵的形态显著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两栖动物,共同的特征是 ( )A.成体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B.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1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③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11.(2023·张家界)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如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爬行类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翅目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C.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D.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肺呼吸12.(素养提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图为某生态公园中的动物,请辨认图中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回答问题:(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依赖于 。 (2)乙属于 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比如,陆地生活需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3)分辨丙身体前后端的标志是[ ] ;在观察丙的运动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 ,原因是 。 (4)从身体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与丙最显著的差异是甲、乙体内具有支撑身体的 。 三 鸟和哺乳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鸟类1.下列选项中,属于鸟类的是 ( )A.蜻蜓 B.猫头鹰C.蝙蝠 D.七星瓢虫2.(2023·遵义期末)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下列描述中,与褐马鸡不符的是 ( )A.属于鸟类 B.有喙无齿C.身体辐射对称 D.卵生动物3.大雁是善于飞行的鸟类,那么大雁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4.鸟的骨适于飞行的特点不包括 ( )A.后肢骨发达 B.胸骨形成龙骨突C.有些骨中空 D.骨骼轻薄、坚固5.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肺 B.气囊C.肺和气囊 D.气管6.鸟类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 )A.直肠短 B.消化能力差C.善于飞行 D.食量大7.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有坚硬的角质喙B.身体呈流线型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8.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 )A.青蛙 B.老鹰 C.猫 D.乌龟训练点二:哺乳动物9.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鸡和青蛙 B.狮子和斑马C.杜鹃和鹦鹉 D.兔子和鲤鱼10.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 )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C.分布广泛 D.牙齿有分化11.梵净山地区生活的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关于黔金丝猴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体温恒定 B.牙齿有分化C.用肺呼吸 D.体表被覆羽毛12.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13.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14.下面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 )A.牛——肺 B.鲫鱼——鳃C.青蛙——肺与皮肤 D.家鸽——肺与气囊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5.恒定的体温有利于 ( )①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②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③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A.① B.①②③C.②③ D.①②1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①前肢变为翼 ②变温动物③体内有气囊 ④骨骼轻、薄、坚固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7.“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关于白鹭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大多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C.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D.身体呈流线型18.哺乳动物能适应多种多样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A.所有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B.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动物数量很多,人类可以随意捕获它们从中获得动物蛋白C.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D.蝙蝠被划分为哺乳动物主要是该动物可以飞翔19.(2023·六盘水期末)与家鸽相比,家兔更高等,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特点是 ( )A.四肢发达,运动能力强B.肺发达,能单独完成呼吸C.体表被毛,能保持恒定体温D.胎生、哺乳,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条件优越20.(2023·岳阳)鲸、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动物却没有。你认为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方式的差别B.运动方式的差别C.营养方式的差别D.体温是否恒定的差别21.(2023·鄂州)《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五畜指的是牛、犬、羊、猪、鸡。下列关于五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恒温动物B.都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都是陆生脊椎动物D.都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2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下列关于鸟类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不合理的解释是 ( )A.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中空气的阻力B.前肢变成翼,是鸟的飞行器官C.鸟类体内的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2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B.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C.鸟的骨骼中空,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D.兔有门齿、臼齿,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24.(2023·遵义期末)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是分布在陕西秦岭的四种国宝级动物,请据图回答:(1)萱萱把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分为一类,它们所属的类群具有 的生殖发育特点,体表被毛,是现存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 (2)陕西秦岭的四种国宝级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选填下列序号)。 a.体温恒定 b.有脊柱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e.四肢行走 f.牙齿有分化(3)秦岭羚牛,又被称为“秦岭金毛扭角羚”,是秦岭山脉特有的野生动物,也是秦岭中最大的食草动物,据此推测其牙齿有 的分化。 (4)朱鹮属于鸟类,朱鹮的哪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写出一条即可)。 25.多数鸟类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图一是晓亮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图二是鸟类的呼吸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鸟类的身体呈 ,有利于 。 (2)鸟类骨骼的特点是 ,从而减轻体重。 (3)鸟类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胸骨的 上,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4)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 ] ,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 ,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5)晓亮同学把消化道短也归纳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你认为合理吗 为什么 。 26.渤海博大辽阔,蕴含丰富的资源,动物多种多样,其中代表种类有海蜇、竹蛏、毛蚶、生蚝、渤海对虾、皮皮虾、平鱼等,它们以自己的特征生活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海鸥盘旋在海面上,偶尔享受着大海赠予它的美味。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题干提到的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2)题干提到的生物中与水母属于同一类的生物是 。 (3)竹蛏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题干中和它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被称为 动物。 (4)海鸥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卵外有坚硬的 ,起保护作用。 (5)综上所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总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 。 (6)人们对渤海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为了加强海洋资源保护,5月份到9月份设为禁渔期。《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 (填“大于”或“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27.(素养提升)下列是十二生肖中的四种动物,请回答以下问题:(1)按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类,四种动物体内都具有 ,属于脊椎动物。 (2)蛇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受精作用和幼体发育摆脱了对 的依赖。 (3)羊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牙齿没有 齿,消化系统的 发达。 (4)我国有丰富的珍稀动物种类,与羊和猴同纲的动物有 (填“扬子鳄”“白鳍豚”“朱鹮”或“大鲵”)。 (5)鸡的祖先原鸡善于飞行,原鸡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前肢变成 ;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其周围有与其相通的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答案: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习题(教师版,答案版)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1.珊瑚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认为珊瑚虫属于 (D)A.线虫动物 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 D.刺胞动物2.下列哪项不是扁形动物的特征 (B)A.背腹扁平 B.自由生活C.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3.水螅的体形便于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其体形结构是 (B)A.两侧对称 B.辐射对称C.左右对称 D.前后对称训练点二: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4.生物社团的同学在栖霞牙山的饮马湾中发现了一种蠕虫(如图),经查阅资料确认是细形山地涡虫,它属于 (B)A.刺胞动物 B.扁形动物C.线虫动物 D.环节动物5.下列有关蛔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A.消化器官结构简单B.生殖器官发达C.运动器官发达D.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蠕动6.下列哪项是线虫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级的特征 (B)A.有口 B.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 D.身体细长7.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其特征不包括 (A)A.身体呈辐射对称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靠刚毛辅助运动D.有口有肛门8.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A)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训练点三: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9.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C)10.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D)A.肺 B.气管 C.气囊 D.外骨骼11.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C)A.足和触角分节 B.身体分节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体表有外骨骼12.下列不属于软体动物特征的是 (B)A.身体柔软 B.身体分节C.身体有贝壳 D.有外套膜13.葱烧海参是一道传统鲁菜,制作它的食材海参在分类上属于 (C)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C.棘皮动物 D.节肢动物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4.下列关于动物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A.辐射对称的动物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B.辐射对称的动物只能从一个方向捕获猎物和进行防御C.两侧对称的动物可以使身体定向运动D.两侧对称的动物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和有效15.以下几种动物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B)A.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 B.血吸虫有口有肛门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D.蚯蚓有环形体节16.(2023·六盘水期末)“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这是唐诗《咏螃蟹呈浙西从事》中的诗句,诗中所说的“骨”是指螃蟹体表的 (B)A.鳞片 B.外骨骼C.贝壳 D.外套膜17.红火蚁(如图)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被咬后会有火灼感,严重者可能丧命。下列关于红火蚁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属于昆虫B.用体壁呼吸,属于环节动物C.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属于脊椎动物D.附肢分节,身体不分节,属于节肢动物18.(传统文化)(2023·长沙)“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B)A.有脊柱 B.有两对翅 C.有口无肛门 D.呈辐射对称19.(2023·贵阳期末)动物都具有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的搭配不正确的是(C)A.刺胞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攻击和防御利器B.线虫动物体表有角质层——保护作用C.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保温、运动灵活D.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保护、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20.(科学思维)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1)A是涡虫,属于 扁形 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B属于 刺胞 动物(类群),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C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环节 动物(类群)。 (4)D属于 线虫 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角质层 ,有口有肛门。 (5)E是河蚌,属于 软体 动物,有两片贝壳。 (6)无脊椎动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图示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有 棘皮 动物和 节肢 动物。 21.“龙虾一盘,快乐加倍”,相信你也有过同样的感受。经常上网的小科同学发现有很多针对小龙虾的负面传闻,如小龙虾是虫子,小龙虾吃腐烂性食物长大,小龙虾会破坏环境等,作为一名中学生,他用科学知识理性面对,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1)部分网友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都不要再吃小龙虾了。请你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小龙虾图做出判断,你认为它是 C 。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C.节肢动物 D.棘皮动物(2)网上传闻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针对这个传闻,小科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的探究:①提出问题:小龙虾爱吃腐烂性食物吗 ②作出假设: 小龙虾爱(或不爱)吃腐烂性食物 。 ③设计并实施:选取若干只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同种小龙虾,分别置于大小、水量等环境状况相同的容器中,并标号为1号和2号。在1号容器中饲喂腐烂性食物,在2号容器中饲喂 等量 (填“等量”或“过量”)新鲜食物。将1、2号的小龙虾放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1、2号容器中食物的消耗情况。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小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用的科学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实验推理法”)。 第二节 脊椎动物一 鱼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多种多样的鱼1.(2023·贵阳期末)鲸鱼称“鱼”而非鱼类,海马不称“鱼”却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也属于鱼类的是 (C)A.娃娃鱼 B.甲鱼C.鲈鱼 D.鲍鱼2.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 (A)A.青鱼、草鱼、鲢鱼、鳙鱼B.青鱼、草鱼、鲢鱼、鲤鱼C.青鱼、草鱼、罗非鱼、鳙鱼D.鲫鱼、草鱼、鲢鱼、鳙鱼训练点二:鱼的主要特征3.“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D)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C.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D.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4.在河里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让它挣脱,这是由于其体表有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A)A.保护和减少运动阻力 B.预防人类捕捉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5.研究者在水底洞穴中新发现了一种盲高原鳅。其眼睛高度退化,用鳃呼吸,体表光滑无鳞,具有鳍。以下叙述不合理的是 (D)A.适于生活在黑暗环境中B.游泳时鳍可以起到协调作用C.体表光滑裸露有利于洞穴钻行D.体表无鳞,一定不属于鱼类6.(2023·毕节期末)海马,因其头部酷似马头而得名,被称为“南方人参”,有健身、消痛、消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的功效,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下列选项无助于判断它属于鱼类的是 (A)A.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 B.生活在水中C.用鳃呼吸 D.用鳍游泳训练点三:鱼类资源的保护7.鱼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类养殖业和捕捞业都是国家的重要产业。关于鱼类养殖和捕捞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C)A.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B.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C.渔业发展的重心要从养殖业转移到捕捞业上D.应该合理利用鱼类资源,有计划地养殖和捕捞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8.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向鱼池中通入气体,他这样做的目的是(B)A.促使鱼多活动,增加鱼的活动量,提升鱼的肉质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存活的时间长一些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得更加舒适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的身体有许多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下列关于鲈鱼的叙述,错误的是(C)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并能分泌黏液,有利于在水中游动B.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由鳃盖后缘流出时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C.鲈鱼的鳍能减少水中游泳时遇到的阻力D.鱼前进的动力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10.(2023·资阳)兴趣小组的同学把火龙果汁滴在鱼嘴前方,观察到的果汁流动的途径是 (B)A.从口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B.从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C.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再由口流出D.从鳃盖后缘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11.(2023·资阳)为什么“鱼儿离不开水”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鱼类离开水后不能进行呼吸的原因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20条大小以及生理状态都相近的活鲫鱼,均分成甲、乙两组。②将甲组全部放入清水中,发现所有鲫鱼的鳃都是由5对鳃片构成的,在水中5对鳃片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分离。另外,鲫鱼的每一个鳃片主要由大量很细的鳃丝组成,而每一根鳃丝又由许多更小的鳃小片构成。鳃小片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用来进行气体交换。③乙组全部从水中捞起,发现鳃小片离开水就会相互粘连在一起,5对鳃片也会互相粘连。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水 ,该实验的甲组鱼正常生长,在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 (2)根据上述现象可知:鱼离开水后, 鳃丝粘结成丛 ,阻碍了鱼的气体交换过程,使鱼 窒息 死亡,所以“鱼儿离不开水”。 (3)鱼类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器官是 鳃 和鳍。 12.(素养提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在中国传说有“水怪”的地方很多,新疆的喀纳斯湖、青海湖、吉林长白山的天池等都传说有水怪出没;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水怪”中唯一露出真面目的。经专家分析,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长12~15米,头部宽1.5米,重达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型鱼类,小鱼、野生水禽、大水鼠、水獭甚至比自己体型大的同类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请你分析一下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属于鱼类的原因:(1)喀纳斯“水怪”生活在 水 中,用鳃呼吸。 (2)喀纳斯“水怪”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 黏液 ,起 保护身体 的作用。 (3)喀纳斯“水怪”通过各种 鳍 的协调作用,保持身体平衡而游泳。 (4)喀纳斯“水怪”的身体分 头 部、 躯干 部和 尾 部三部分,身体呈 流线 型,这种体形有利于减小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两栖动物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两句古诗中的“蛙”属于 (C)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C.两栖动物 D.棘皮动物2.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D)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B.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D.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3.(2023·安顺期末)青蛙不能成为真正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D)A.体温不恒定B.变态发育C.皮肤辅助呼吸D.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4.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D)A.环境污染 B.水域面积缩减C.乱捕滥杀 D.以上三项都是训练点二:爬行动物5.巴西龟是一种水栖龟类,被不少家庭当作宠物来养殖或观赏。下列说法中支持巴西龟属于爬行动物而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D)A.巴西龟为卵生B.巴西龟既可在水中生活,也可在陆地上生活C.巴西龟靠四肢爬行D.巴西龟终生用肺呼吸6.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D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B.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C.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7.位于渤海之中的大连蛇岛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单一蝮蛇的海岛,岛上的蛇全部是黑眉蝮蛇。黑眉蝮蛇身体表面所具有的角质鳞片的主要作用是 (A)A.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保持体温C.适应水中生活D.有利于皮肤呼吸8.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其原因是 (D)①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②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③用肺呼吸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青蛙和大鲵的形态显著不同,但它们都属于两栖动物,共同的特征是 (C)A.成体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B.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一般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D.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1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B)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幼体用鳃呼吸③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A.①②④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11.(2023·张家界)我国动物家庭又添新成员,如图是近年在云南发现的爬行类新物种红唇棘蜥和长翅目昆虫长腹新蝎蛉。下列有关这两个新物种的分析正确的是 (B)A.它们都能在陆地上生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B.它们的体表都有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C.长腹新蝎蛉的体温不恒定而红唇棘蜥的体温恒定D.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都用肺呼吸12.(素养提升)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图为某生态公园中的动物,请辨认图中甲、乙、丙三种动物,并回答问题:(1)甲既不能完全在水中生活,又不能完全在陆地上生活,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依赖于 肺和皮肤 。 (2)乙属于 爬行 动物,它是真正的陆地生活的动物,其身体结构与生存环境是相适应的。比如,陆地生活需减少体内水分蒸发,乙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 。 (3)分辨丙身体前后端的标志是[ ② ] 环带 ;在观察丙的运动时,实验者在丙的体表涂了一层“凡士林”,你认为丙会 死亡 ,原因是 丙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涂抹凡士林使其无法呼吸而死亡 。 (4)从身体结构角度分析,甲、乙与丙最显著的差异是甲、乙体内具有支撑身体的 脊柱 。 三 鸟和哺乳动物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鸟类1.下列选项中,属于鸟类的是 (B)A.蜻蜓 B.猫头鹰C.蝙蝠 D.七星瓢虫2.(2023·遵义期末)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下列描述中,与褐马鸡不符的是 (C)A.属于鸟类 B.有喙无齿C.身体辐射对称 D.卵生动物3.大雁是善于飞行的鸟类,那么大雁飞行时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的动力主要来自 (C)A.四肢 B.胸骨 C.胸肌 D.羽毛4.鸟的骨适于飞行的特点不包括 (A)A.后肢骨发达 B.胸骨形成龙骨突C.有些骨中空 D.骨骼轻薄、坚固5.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A.肺 B.气囊C.肺和气囊 D.气管6.鸟类排便频繁的原因是 (A)A.直肠短 B.消化能力差C.善于飞行 D.食量大7.下列特点与鸟适于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A)A.有坚硬的角质喙B.身体呈流线型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8.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你认为下列动物的骨骼中最适合做“骨笛”的是 (B)A.青蛙 B.老鹰 C.猫 D.乌龟训练点二:哺乳动物9.都属于哺乳动物的一组是 (B)A.家鸡和青蛙 B.狮子和斑马C.杜鹃和鹦鹉 D.兔子和鲤鱼10.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与下列哪项特征有关 (B)A.体温恒定 B.胎生、哺乳C.分布广泛 D.牙齿有分化11.梵净山地区生活的黔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关于黔金丝猴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D)A.体温恒定 B.牙齿有分化C.用肺呼吸 D.体表被覆羽毛12.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正确的是(A)A.胎生、哺乳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C.哺乳动物都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D.哺乳为胚胎发育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13.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14.下面的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对应错误的是 (D)A.牛——肺 B.鲫鱼——鳃C.青蛙——肺与皮肤 D.家鸽——肺与气囊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5.恒定的体温有利于 (B)①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②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③扩大动物的分布范围A.① B.①②③C.②③ D.①②1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①前肢变为翼 ②变温动物③体内有气囊 ④骨骼轻、薄、坚固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17.“一行白鹭上青天。”下列关于白鹭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气囊辅助肺呼吸,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B.鸟的前肢变成翼,长骨大多中空,这些特点都与飞行相适应C.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D.身体呈流线型18.哺乳动物能适应多种多样的生活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A.所有哺乳动物都是体表被毛B.自然界中野生哺乳动物数量很多,人类可以随意捕获它们从中获得动物蛋白C.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较为发达,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D.蝙蝠被划分为哺乳动物主要是该动物可以飞翔19.(2023·六盘水期末)与家鸽相比,家兔更高等,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特点是 (D)A.四肢发达,运动能力强B.肺发达,能单独完成呼吸C.体表被毛,能保持恒定体温D.胎生、哺乳,胚胎和幼体发育的条件优越20.(2023·岳阳)鲸、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皮下普遍有厚厚的脂肪,而同水域的鱼类、爬行动物却没有。你认为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D)A.呼吸方式的差别B.运动方式的差别C.营养方式的差别D.体温是否恒定的差别21.(2023·鄂州)《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中,五畜指的是牛、犬、羊、猪、鸡。下列关于五畜的叙述,错误的是 (D)A.都是恒温动物B.都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都是陆生脊椎动物D.都通过胎生来繁殖后代2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下列关于鸟类适应飞行功能的形态结构特点,不合理的解释是 (C)A.身体流线型,减小飞行中空气的阻力B.前肢变成翼,是鸟的飞行器官C.鸟类体内的气囊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D.骨中空或愈合,骨骼既轻便又牢固2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A.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B.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C.鸟的骨骼中空,能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D.兔有门齿、臼齿,无犬齿,与其植食性相适应24.(2023·遵义期末)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是分布在陕西秦岭的四种国宝级动物,请据图回答:(1)萱萱把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分为一类,它们所属的类群具有 胎生、哺乳 的生殖发育特点,体表被毛,是现存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类群。 (2)陕西秦岭的四种国宝级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b、d (选填下列序号)。 a.体温恒定 b.有脊柱c.胎生、哺乳 d.用肺呼吸e.四肢行走 f.牙齿有分化(3)秦岭羚牛,又被称为“秦岭金毛扭角羚”,是秦岭山脉特有的野生动物,也是秦岭中最大的食草动物,据此推测其牙齿有 门齿和臼齿 的分化。 (4)朱鹮属于鸟类,朱鹮的哪些特征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胸肌发达,收缩有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写出一条即可)。 25.多数鸟类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有人说:“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图一是晓亮同学构建的鸟类适于飞行运动特点的概念图,图二是鸟类的呼吸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鸟类的身体呈 流线型 ,有利于 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有利于飞行 。 (2)鸟类骨骼的特点是 骨很薄、很轻 ,从而减轻体重。 (3)鸟类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胸骨的 龙骨突 上,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4)从图二中可以看出,鸟类具有与肺相通的[ 2] 气囊 ,有助于获得充足的氧气,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3] 肺 ,其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双重呼吸 。 (5)晓亮同学把消化道短也归纳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你认为合理吗 为什么 合理。消化道短,不储存粪便,能够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 26.渤海博大辽阔,蕴含丰富的资源,动物多种多样,其中代表种类有海蜇、竹蛏、毛蚶、生蚝、渤海对虾、皮皮虾、平鱼等,它们以自己的特征生活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海鸥盘旋在海面上,偶尔享受着大海赠予它的美味。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题干提到的生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海鸥 。 (2)题干提到的生物中与水母属于同一类的生物是 海蜇 。 (3)竹蛏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题干中和它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被称为 软体 动物。 (4)海鸥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卵外有坚硬的 卵壳 ,起保护作用。 (5)综上所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总是与它们的生存环境 相适应 。 (6)人们对渤海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为了加强海洋资源保护,5月份到9月份设为禁渔期。《渔业法》规定:“禁止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捞。”“禁止使用 小于 (填“大于”或“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 27.(素养提升)下列是十二生肖中的四种动物,请回答以下问题:(1)按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分类,四种动物体内都具有 脊柱 ,属于脊椎动物。 (2)蛇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受精作用和幼体发育摆脱了对 水环境 的依赖。 (3)羊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牙齿没有 犬 齿,消化系统的 盲肠 发达。 (4)我国有丰富的珍稀动物种类,与羊和猴同纲的动物有 白鳍豚 (填“扬子鳄”“白鳍豚”“朱鹮”或“大鲵”)。 (5)鸡的祖先原鸡善于飞行,原鸡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前肢变成 翼 ;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肺 ,其周围有与其相通的 气囊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1张PPT)板块二 脊椎动物 一 鱼知识点一 多种多样的鱼1. (郴州中考)鱼生活在水中,主要特征是体表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下列哪项属于分类学中的鱼类( D )A. 章鱼、鳄鱼 B. 鲫鱼、甲鱼C. 草鱼、鱿鱼 D. 鲢鱼、鲤鱼2. 易错(海南中考)海马用鳃呼吸,用鳍协调运动,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判断海马属于( A )A. 鱼类 B. 爬行类C. 哺乳类 D. 两栖类海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鱼类。DA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3. 《山海经》中记载了一种类似鲫鱼的鱄(tuán)鱼。下列关于鱄鱼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B )A. 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B. 一定是用肺呼吸C. 体表覆盖鳞片D. 用鳍在水中游泳B123456789101112134. (茂名高州市期末)以下是小明在“观察鲫鱼”实验中所作的实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B )A. 体表有鳞片覆盖,用手摸体表有滑滑的黏液B. 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腹鳍C. 将红色墨汁滴在鱼口前方,发现墨汁从鳃盖后缘流出D. 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运动阻力5. 如图是鲫鱼的结构示意图,能够保持鱼体平衡的成对结构是( C )A. ①和④ B. ②和③C. ④和⑤ D. ③和⑤BC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三 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6. 跨学科·语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只有获得“鱼”才能生存下去B. “年年有余(鱼)”,意思是年年富贵有财,代表美好的祝愿C. “竭泽而渔”告诫人们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D. 古语云:“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句话说明休渔的重要性A123456789101112137. (甘孜中考改编)“鱼戏莲叶间”时,小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 )A. 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B. 尾鳍的摆动C. 胸鳍和尾鳍的摆动D. 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8. 鲫鱼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盖后缘将水排出,其主要意义是( B )A. 完成摄食和消化作用B. 利用鳃完成气体交换C. 通过吞水排水调节身体重量D. 保持体内体外的水分平衡AB123456789101112139. 链接生活某同学和妈妈到菜市场去买鱼,为了买到物美价廉的鱼,他们决定买一条刚刚死去的鱼,在众多死亡的鱼中,买到新鲜鱼的办法是挑选( C )A. 鱼眼睛睁开最大的B. 鳞片湿润且完整的C. 鳃丝颜色鲜红的D. 身体无损伤的C1234567891011121310. 易错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这种现象叫“浮头”。出现“浮头”现象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是( B )A. 向水中投喂食物B. 向水中输入空气C. 给池塘的水加热D. 加冰块给水降温鳃丝里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适于与水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当水中缺氧时,鱼会出现“浮头”现象,需向水中输入空气。B1234567891011121311. 新素材飞鱼属于海洋鱼类,为了躲避天敌的捕食,可以在水面上呈S形滑翔100多米。下列关于飞鱼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B )A. 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速度,测定方位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 左右急剧摆动尾鳍产生滑翔的动力D. 身体表面有黏液,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1234567891011121312. 核心素养·探究实践请结合观察鱼的实验回答。(1)鲫鱼在水中生活,依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2)取一条活鲫鱼,观察会发现它的体型呈流线型,这可减少游泳时水的 。鳍 阻力 (3)轻轻掀起鳃盖,发现②鱼鳃的颜色是 ,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 。(4)由甲、乙图可知,鱼离开水后,③鳃丝粘连,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故会窒息而死。鲜红 毛细血管 减少 1234567891011121313. 链接生活“弓鱼术”是把鱼绑成“弓”字的形状,这么做能让鱼儿离开水,还能多活一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还能祛除鱼身上的腥味,食用起来味道更鲜美,捆绑后的鱼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 鱼离开水之后会死的原因是鳃丝相互黏结,与空气接触面积小B. 把鱼绑成弓形,目的是让鱼鳃张开,使鳃丝接触空气,从而使鱼获得氧气C. 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耗氧量增加D. 鱼被绑成弓形后不能动弹,避免蹦跳损伤致死或鱼胆破裂而味苦C【解析】弓鱼能保活、保鲜的原因:弓鱼保留了鱼腹内的水分,使鱼悬空而不缺氧;弓鱼不能动弹,避免蹦跳损伤致死或鱼胆破裂而味苦;弓鱼中通过吐污纳新使鱼去除泥味,食用更为鲜美。12345678910111213(共12张PPT)板块三 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一 两栖动物1. 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B )A. 幼体成体均可生活在水中和陆地B.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也可生活在水中C. 主要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D. 有时生活在水中,有时生活在陆地2. 易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 )A. 鳃、肺和皮肤 B. 肺、皮肤和肺C. 鳃、皮肤 D. 鳃、气管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BA123456789101112133. 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青蛙能以皮肤辅助肺呼吸,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A )①皮肤裸露、湿润 ②皮肤能分泌黏液 ③皮肤密布毛细血管 ④皮肤表面覆盖鳞片A. ①②③ B. ③④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A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二 爬行动物4. (长沙模拟)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传说龙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下列动物类群中,与上述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C )A. 鱼类 B. 两栖动物C. 爬行动物 D. 哺乳动物5. (益阳中考)乌梢蛇全身黑色,行动迅速,性情温顺不咬人,常在农村房前屋后捕食老鼠,在益阳市分布广泛。乌梢蛇属于爬行动物的原因不包括( C )A. 乌梢蛇的幼体、成体均用肺呼吸B. 乌梢蛇身体表面有乌黑锃亮的细鳞片C. 乌梢蛇虽然四肢退化,仍可快速爬行D. 乌梢蛇在陆地上产卵,卵内营养丰富,外有坚韧卵壳CC123456789101112136. (长沙一模)最近,科研人员在云南红河发现距今2.44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将其命名为“长尾红河龙”,以下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 B )A. 其长尾有助于其在浅海游泳B. 用鳃呼吸C. 该动物属于脊椎动物D. 其体表有角质鳞片B12345678910111213知识点三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7. 核心素养·态度责任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牛蛙是外来物种,危害本地两栖动物的生存B. 两栖动物都是农田害虫的天敌C. 鳖甲可以入药D. 避役能捕食昆虫B123456789101112138. 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B.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 两栖动物的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D. 两栖动物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9. 易错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A )A. 无法呼吸 B. 饥饿C. 惊吓 D. 水质有问题青蛙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最后缺氧窒息而死。BA1234567891011121310. (梅州兴宁市模拟)青蛙和龟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生活,但是,龟比青蛙更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是( C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A. ①② B. ④⑤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11. (郴州中考)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其共同特征之一是( )A. 皮肤辅助肺呼吸B. 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C. 幼体在水中发育D. 卵生,但卵表面没有坚韧的卵壳CB1234567891011121312.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如表1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小组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问题。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 水源 水量 (mL) 水温 (℃)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组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B组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水源(水质)和水温不适宜 12345678910111213(2)某同学认为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项目 水源 水量 (mL) 水温 (℃)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A组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B组 池塘水 500 13 250 217C组 自来水 500 22~25 250 206D组 自来水 500 13 250 18312345678910111213②A组与C组相比,A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影响蛙卵孵化率的因素是 。水质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 温度和水源(水质) 结果预测与分析:①A组与B组相比,A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蛙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些? 。为什么? 。表2 表2形成对比时,保证了单一变量 1234567891011121313. (北京海淀区二模)两栖动物中的毛蛙,在繁殖期皮肤会生出许多细毛辅助呼吸,繁殖期过后细毛消失。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 细毛中富含毛细血管B. 细毛增大气体交换面积C. 繁殖期耗氧量增多D. 非繁殖期只用肺呼吸D【解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12345678910111213(共12张PPT)板块四 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第二课时 哺乳动物知识点一 哺乳动物1. (保定期末)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羊毛的主要作用是( D )A. 保护 B. 伪装 C. 防御 D. 保温2. 你知道十二生肖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这十二种动物中全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D )A. 牛、马、鸡 B. 兔、蛇、龙C. 虎、鸡、猴 D. 鼠、猪、羊DD1234567891011121314153. 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这种生殖方式的意义是( C )A. 降低出生个体的数目B. 增加后代个体的数目C. 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 使后代个体的体质增强4. 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其中,门齿的作用是( A )A. 切断食物 B. 撕咬食物C. 搅拌食物 D. 咀嚼食物CA1234567891011121314155. 易错寒号鸟“颇有名气”,不垒窝,不筑巢,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生性懒惰的动物。动物学家发现寒号鸟(如图)虽然具有肉质翅能滑翔,但却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B )A. 体表被毛 B. 胎生、哺乳C. 具有翅膀 D. 具有神经系统寒号鸟能够飞行,但却不是鸟,而是一种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它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B1234567891011121314156. 如图表示哺乳动物发达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高度发达的意义是( B )A. 生命活动更加旺盛B. 灵敏感知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反应C. 能够繁殖更多更好的后代D. 能够使自己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B123456789101112131415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7.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哺乳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 )A. 利用青蛙来防御稻田害虫B. 盲人利用导盲犬引导行走C. 猎人利用猎狗捕捉野兔D. 家畜是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A1234567891011121314158. (孝感槐荫区期末)哺乳动物比鸟类更能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D )A. 体表被毛,保温性能好B. 心脏四腔,输氧能力强C. 产大型卵,能供胚胎充足的养料D. 胎生和哺乳,成活率高9. 白鳍豚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在分类上判断其为哺乳动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B )A. 体内受精 B. 胎生、哺乳C. 体毛退化 D. 陆地产卵DB12345678910111213141510. 热点素材2024年4月4日,大熊猫“福宝”正式入住神树坪基地。大熊猫在分类上属哺乳纲食肉目,下列特征中,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是( B )A. 恒温 B. 有牙齿的分化C. 有脊椎 D. 陆生B12345678910111213141511. 易错下列有关鲸与鲨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鲸和鲨鱼都用鳃呼吸B. 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C. 鲸与鲨鱼有相似的体形,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D. 鲨鱼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鲨鱼是鱼,都用鳃呼吸;鲸鱼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12345678910111213141512. 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交叉部分4表示( B )A. 用气囊呼吸 B. 体温恒定C. 卵生 D. 体表被毛13. (株洲中考)下列关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鱼用鳃呼吸,适应于水中生活B. 部分爬行类如乌龟和鳄鱼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适应于水陆两栖生活C. 鸟类和哺乳类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对动物环境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D. 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适应于对复杂多变环境作出反应BB12345678910111213141514. 如图所示为猫的外形和哺乳动物的牙齿类型,请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猫怀孕后一胎最多能产12个仔,猫的重要繁殖特征是 ,这种繁殖特点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动物后代的 (填“产仔率”或“成活率”)。(2)猫是鼠的天敌。猫的脚趾有脂肪质肉垫,行走无声,捕鼠时一般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趾甲,有利于捕捉鼠。猫的牙齿结构模式是如图中的 (填“A”或“B”),具有的特点是有 齿,这种齿利于撕咬食物。胎生、哺乳 成活率 B 犬 12345678910111213141515. 新考法·绘制简图如图所示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制出的四种哺乳动物的简图,各部分的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最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物是( B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物,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耳朵较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持体温,能抵御寒冷的环境。因此,图乙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寒冷环境相适应。B123456789101112131415(共14张PPT)板块四 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第一课时 鸟知识点一 鸟1. 关于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的实验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C )A. 体表覆盖羽毛 B. 骨轻、薄、坚固C. 两翼肌肉最发达 D. 身体呈流线型2. 易错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D )A. ①是气囊,②是肺B. ①和②之间是不相通的C. ①和②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 ②可辅助①进行呼吸气囊周围毛细血管,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只能辅助肺呼吸。CD1234567891011123. 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鸟的下列结构与这句话含义无关的是( C )A. 身体呈流线型 B. 体内有气囊C. 足有四趾 D. 胸肌发达C1234567891011124. 白尾梢虹雉是一种个头偏大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雄性的羽毛具紫色及绿色光泽,雌性的背及尾上覆羽为浅灰褐色,具黑色细纹。该鸟常栖息于海拔2 500米至4 200米的高山草甸、灌丛、针叶林中。下列关于白尾梢虹雉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 白尾梢虹雉长骨轻、薄、坚固,减轻体重B. 白尾梢虹雉有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动力C. 白尾梢虹雉气体交换的场所为肺和气囊D. 白尾梢虹雉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123456789101112知识点二 鸟与人类的关系5. 下列不是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是( B )A. 捕食鼠类和农林害虫B. 供人们玩耍C. 提供动物蛋白D.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B1234567891011126.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该类鸟所吃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根本原因是( D )A. 体温高B. 气囊能减小身体比重C. 身体呈流线型D. 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D1234567891011127. 家鸽体温高而恒定,这与体内产生热量多有关。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C )A. 心脏四腔,血液运输能力强B. 气囊辅助呼吸,呼吸效率高C. 骨骼又轻又薄,有些骨中空D.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C1234567891011128. (无锡中考)某同学尝试完成填写鸟类部分特征关系图(如图),其中填写错误的是( D )A. ①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B. ②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C. ③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 ④体温不恒定D1234567891011129.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该俗语中关于两种动物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鸟附着在胸骨上的胸肌很发达,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 鸟飞行中,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和气囊C. 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D. 在藻类较多的池塘中,黎明时可以看到鱼有浮头的现象,这与它的呼吸有关B12345678910111210. (佛山南海区期中)为了适应空中飞行生活,家鸽在其内部构造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是( D )A.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B. 直肠很短,不存粪便C. 无膀胱,不存尿液D. 体温不恒定【解析】家鸽的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使鸟类能适应不同温度的环境,适应能力强,与飞行无关。D12345678910111211.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有人把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总结为“两减两加”,请分析并回答。(1)第一“减”是减小在空中飞行的阻力,原因是其身体呈 ,身体呈这一形状的动物还有 ,它们体内都有 ,所以都是脊椎动物。(2)第二“减”是减轻体重,一是长骨大多 ;二是 短,食物残渣能及时排出体外;三是有喙无齿。(3)第一“加”是增加了飞行的动力,鸟的体表有羽毛,前肢变成 ,展开呈扇形,面积大。流线型 鱼类 脊柱 中空 直肠 翼 123456789101112(5)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研制高速列车、超高音速飞机、导弹时,研究人员要从 方面入手。(答出一点即可)外形接近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开发新材料,减轻自身重量;开发新发动机,提供强大动力等 (4)第二“加”是增加了飞行能量,一是鸟的食量大, 能力强;二是鸟的呼吸方式是有 辅助 呼吸,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三是循环系统发达,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鸟的飞行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消化 气囊 肺 12345678910111212. 新考法·模型制作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之一,选择恰当的材料制作模型,能直观地表征相应的结构和功能,提升探究实践的能力。如图所示模型模拟了鸟的呼吸。请分析回答:(1)图中吸管模拟鸟的 ,大气球模拟鸟的 。(2)小气球模拟的结构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突入到骨的空腔中,这样的分布特点的意义是 。气管 肺 可以减轻身体比重,减少内脏之间的摩擦和散发体内的热量 123456789101112(3)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是 。(合理即可)【解析】图中的小气球模拟的是鸟的气囊,大气球模拟的是鸟的肺,吸管模拟的是气管。气囊与肺相通,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是吸管没有分支;或红蓝细线不是空心的;或小气球与大气球连接不通气(合理即可)。吸管没有分支;或红蓝细线不是空心的;或小气球与大气球连接不通气 123456789101112(共11张PPT)板块一 无脊椎动物知识点一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 跨学科·语文“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若将诗句中的黄莺和蝴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分类的依据是( A )A. 有无脊柱 B. 是否恒温C. 有无气囊 D. 有无羽毛2. (长沙模拟)小岳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水绵时,发现一个蠕动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据此推断这个小动物与哪种动物亲缘关系相近( A )A. 水螅 B. 涡虫 C. 蚯蚓 D. 蝗虫AA1234567891011123. 下列动物中,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C )A. 草履虫 B. 海葵 C. 涡虫 D. 衣藻C1234567891011124. 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轮虫”的生物,它的腹部为红色,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有口有肛门,是一种无脊椎动物。你知道它属于哪种动物吗( C )A. 刺胞动物 B. 扁形动物C. 线虫动物 D. 软体动物C1234567891011125. 新素材世界上有种叫仙女虫的动物,它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主要特征为:长3~7厘米,虫体周围有刚毛辅助运动,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由分析可知,仙女虫属于( C )A. 扁形动物 B. 线虫动物C. 环节动物 D. 软体动物6. 易错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C )A. 具有外骨骼 B. 具有贝壳C. 身体分节 D. 足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C123456789101112知识点二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7. 作为生物圈的重要一员,节肢动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密不可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D )A. 蜜蜂——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B. 虾、蟹——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食物C. 蝗虫——可能会引起粮食减产D. 蚊、蝇——传播疾病,应该将其彻底消灭8. 从扁形动物开始后,各类动物的对称形式是( C )A. 无固定的对称 B. 辐射对称C. 左右对称 D. 两辐射对称DC1234567891011129. (石家庄中考改编)通过对蝗虫、沼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下列生物不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 )A. 蜗牛 B. 蜜蜂C. 蝗虫 D. 螃蟹A12345678910111210. 易错蜘蛛、七星瓢虫和河蟹都属于节肢动物,如图所示三个圆圈分别表示它们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甲表示有三对足 B. 乙表示有外骨骼C. 丙表示有两对翅 D. 丁表示用鳃呼吸甲表示蜘蛛和河蟹共同特征,但蜘蛛有4对足,河蟹有5对足;乙是河蟹、蜘蛛、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都属于节肢动物,体外都有外骨骼;丙是蜘蛛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但蜘蛛没有翅,星瓢虫有两对翅;丁是河蟹和七星瓢虫的共同特征,但七星瓢虫用气管呼吸,河蟹用鳃呼吸。B12345678910111211.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蝗虫是农业害虫,蝗灾爆发的最关键原因是蝗虫从散居型到群居型的转变,群居型的体色较散聚型的体色相比较鲜艳。123456789101112(1)据图一蝗虫属于 动物(填写的类群名称),体表具有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能够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蝗虫的飞行器官为[ ] ,着生在身体的 部,扩大了生存范围。(2)分析图二中实验数据推测, 型蝗虫更不容易被吃掉,可以获得更多生存和繁衍的机会。(3)科学家检测了蝗虫释放的a、b、c、d四种挥发性物质(如图三),发现物质的数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差异最显著的是 (选填“a”“b”“c”或“d”)物质。经测定,该物质为苯乙腈。节肢 外骨骼 ③ 翅 胸 群居 d 12345678910111212. (益阳中考)小莉旅游时在海边浅水区捞到一只小动物,经仔细观察并记录到以下特征:身体背腹较平扁,前端较窄,呈蠕虫状,体表上无刚毛,体形可随伸缩的程度而改变;身体由34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的表面又被横沟分成3、5或更多的体环;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你认为这只小动物最可能属于( D )A. 刺胞动物 B. 扁形动物C. 线虫动物 D. 环节动物D【解析】扁形动物进化中新出现了两侧对称;线虫动物进化中新出现了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进化中新出现了身体分节这三类动物进化顺序依次是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据题该动物身体分节属于环节动物。123456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板块一:无脊椎动物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三:脊椎动物 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二:脊椎动物 一 鱼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四: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第一课时 鸟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四:脊椎动物 三 鸟和哺乳动物 第二课时 哺乳动物课堂习题训练.pptx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习题.docx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