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 生命的演化不可逆转,但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生命的诞生、物种的进化等种种谜团,正在被逐步揭开。下列有关生物演化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 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取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B. 米勒实验的结果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小分子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D. 玫瑰的刺和仙人掌的刺属于同源器官,证明两者有共同的原始祖先2. 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 原始大气中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B. 火山熔岩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C. 原始海洋中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D. 原始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3. 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始生命诞生最关键的是独立体系形成原始生命B.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C. 野兔能迅速奔跑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D. 能人开始制造简单的工具和学会用火4.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必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下图,据图推测( )A. 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B.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C. 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cD. 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捕食害虫保护庄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害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多B. 若在农田中喷洒农药,则害虫个体内的农药浓度比青蛙高C. 若人类大量捕食青蛙,水稻产量不会受到影响D. 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产生抗药性6. 长期使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足癣,药效会逐渐下降,关于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病原体中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C. 药物的使用导致引起足癣的病原体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 药物对病原体的变异起定向选择的作用7. 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说法正确的是A. 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能否制造工具B. 能人阶段是从猿到人进化的最重要阶段C. 人类进化阶段中最先会用火的是直立人D. 露西化石表明该阶段的古人能使用语言文字交流8. 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密西西比鳄孵化后的性别比例曲线,请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温度低于26℃时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雌雄比例是相等的B. 在26℃—34℃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密西西比鳄孵化的雄性比例上升C. 温度高于34℃后密西西比鳄孵化后全部为雄性D. 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可能会影响密西西比鳄种族延续9. 下列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B. 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C.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前行的习性D. 人类的直立行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0. 图4表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表示变异,决定了长颈鹿原种后代性状的改变B. Y表示自然选择,决定了长颈鹿进化的方向C. 长颈鹿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性状是否有利D. 不同性状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1.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B.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不了C.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早 D. 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12. 车前草(图)同一层叶片之间的夹角都是相同的,这种有序排列能最大效率地接受光照,这体现了(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改变生物13. 下列选项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葵阳公园的全部生物 B. 惠园主题公园C. 葵和大道路边所有的木棉树 D. 沟疏荷塘里的所有水生生物14.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食物链中含有四个消费级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15. 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 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 四种绿藻分布说明光照对植物分布的影响D. 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16. 下列有关生物分类与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 )A. 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种类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用肺呼吸,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C. 对不同地层中化石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趋势D. 环境因素和生物的遗传变异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17. 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选项 成语或诗句 影响因素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C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土壤D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光照A. A B. B C. C D. D18. 下列现象与“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一现象,不相类似的是( )A. 生活在炎热缺水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B. 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疏松,并能提高土壤肥力C.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针形D. 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19. 在美国的罗亚岛上,狼是驼鹿唯一的天敌,而驼鹿也是狼唯一的食物来源,能正确表示驼鹿与狼的数量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20. 小果白刺是荒漠地区常用于防风固沙的小型灌木,有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可依附在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并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果白刺与该药用植物之间是捕食关系B. 叶退化是该药用植物对荒漠环境表现出的适应性C. 小果白刺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D. 荒漠因生物种类少,不能构成生态系统21. 细胞色素C是生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一种蛋白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排列顺序存在差异,且其差异能反映生物间亲缘关系。请根据下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猴B.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C. 研究生物进化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D. 海龟和猪的亲缘关系比大袋鼠和响尾蛇的亲缘关系近22. 生物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也是生生不息的,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规律一定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B. 生物新类型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自然选择结果C.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D. 植物的进化历程中:原始蕨类植物是由原始藻类植物进化成的23.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理论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长期迷惑人类的神创论。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进化的方向由环境因素决定B. 环境因素能掩盖基因对性状控制C. 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而产生了白色的变异D. 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24. 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降水后的连续高温干旱环境更容易形成“蝗灾”B. 在东亚飞蝗繁殖期人为疏松土壤,可控制其数量增长C. 在东亚飞蝗的成虫期进行防治,其防治效果会更好D. 气温和降水量是影响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25. 下图是生物学家记录的某海岛上中地雀鸟喙宽度年平均尺寸的变化曲线。其中1977年和2001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中地雀的变异B. 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大鸟喙的中地雀更加适应环境C. 中地雀与大地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 2005年以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小种子为食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26. 据图一显示的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图二脊椎动物“进化树”、图三人类的起源与生殖发育概念图,回答:(1)在图一所示的装置______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这些小分子物质的场所是图中所示装置_______由此得出:米勒实验证明了______。(2)在图二中,甲代表的动物类群是______;乙代表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丙代表的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是_______。从生物进化地位上分析,可以得出生物的进化趋势是_______。(3)图三中的1为_______,古人类大约包括4个进化阶段,其进化顺序为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能使用火的阶段是________。(4)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类人猿也有A、B、O、AB等血型;大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为98%,黑猩猩与人类的基因相似度约为99%。这是人类利用_______证据来研究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27. 20世纪50年代,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有煤灰污染的工业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非工业区 393 154 406 19(1)桦尺蛾的体色的不同在遗传学上称作_______,桦尺蛾的不同的体色在遗传学上称作________。(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并逐代通过遗传变异得以积累和加强,因而在______中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后代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则减少,这就是达尔文的________。上述事实说明,桦尺蛾的变异是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体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根据达尔文理论,该保护色的出现是_____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8. 高密南山,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有乔木、灌木、经济林、绿地、各种花卉等形形色色的植物,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某校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景区研学旅行,并进行了调查,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景区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绘制了:图一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组成该生态系统的三种不同生物成分,A、B、C表示乙中的三种不同生物,①~⑤表示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据此回答:(1)图一所示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蛇的消费级别是______,老鼠的毛色存在着不同的类型,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2)生活在雪地中的鼠毛色是白色的,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如果降雪推迟,则白色鼠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捕食,这说明______。(3)图中蛇心脏的特点是______,青蛙保护色的形成过程中,不同性状出现在选择之_______(填前或后)。(4)图二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______,为什么 ________。29. 2017年10月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豹猫和鼩鼱的踪迹,豹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比较凶猛。鼩鼱是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动物,体形比鸡蛋还小。某研究小组对野鸭湖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绘出食物网,如图1、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①~⑥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豹猫和鼩鼱属于野鸭湖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豹猫和鼩鼱之间的关系是______,与豹猫所处营养级相同的生物有________。请写出一条豹猫获取能量最少的食物链:______。(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图2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填字母);能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将能量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填数字)。30. 下图表示部分代表生物进化历程的进化树,此树从树根到树梢代表地质时间的延伸,主干代表各级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类群的进化线索。请据图回答问题:(1)树根A代表_______,它新陈代谢的类型是_______(填需氧或厌氧,自养或异养),由于________不同,A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分析生物进化树可知,最高等的动物是______(填数字),最先登陆的植物是_______。(2)从进化上看,动物类群①②起源于______,④代表________(填植物类群),其显著特征是________。(3)古人类学家推测,距今约1200万年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巨大变化,一部分古猿被迫由树栖生活转移到地面生活,进化成为人类,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______。人类属于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4)从生物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______。(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发生的身体姿势的变化是______。一、选择题:1-5: D B D D A 6-10: C C A D D 11-15: A B B C C16-20: A C B C B 21-25: B A C C A填空:(1) B A 无机小分子物质能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爬行类 哺乳类 变态发育 从低等到高等(3)古猿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直立人和智人(缺一不可)(4)分子生物学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或人猿同祖)(2分)27、(1) 变异 相对性状(2)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不定向(3) 定向28、(1) 3 次级和3级消费者(缺一不可) 变异(2)适应 自然选择 适应是相对的(3)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隔膜 前(4)能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29、(1)消费者 捕食 鼩鼱 马唐草(芦苇)→稻蝗→广斧螳→鼩鼱→豹猫(2) F B ⑤30(1)原始生命 异养厌氧 营养方式 ② 苔藓植物(2)爬行类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有果实(3)脑容量增加 ②(4)简单到复杂(5)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二生物检测卷答案2024.12.docx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二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