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期末复习细菌和真菌栏目导航回顾教材·串考点连接真题回顾教材串考点菌落 大小 形态细菌菌落 表面或 ,或 真菌(霉菌)菌落 呈 状、 状或 状一、菌落1.概念:由 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一个小光滑黏稠粗糙干燥大绒毛絮蜘蛛网考点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培养基:将 (或土壤浸出液、牛奶等)与 混合。(2)高温灭菌:将配制好的 进行 灭菌。 (3)冷却:培养基要冷却后再用,并且不要随意打开培养皿。(4)接种:将少量的 转移到培养基上。 (5)培养: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保持 的培养箱中,也可放在室内 的地方培养。 牛肉汁琼脂培养基高温细菌或真菌恒定温度温暖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1)都需要 、适宜的 和 等。 (2)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生活条件。水分温度有机物一、细菌的发现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的存在。2.“微生物学之父”—— 。 二、细菌的形态、结构及营养1.形态:是 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在 显微镜或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有 、杆形、 等。 2.结构: 、细胞质、细胞膜、 、荚膜和鞭毛。 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细菌只有 集中的区域,没有 ,属于 生物。 列文虎克巴斯德高倍单细胞球形螺旋形DNA细胞壁DNA成形的细胞核原核考点二 细菌4.营养方式:细菌没有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 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 。 三、细菌的生殖1.生殖方式: 生殖。 2.细菌对环境的适应:环境条件不适宜时,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它是细菌的 。 3.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细菌 和 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叶绿体现成的有机物分解者分裂芽孢休眠体快速繁殖形成芽孢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观察酵母菌和霉菌(1)观察酵母菌:①显微镜视野中呈 形、具有明显 的细胞,就是酵母菌。②染色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的 和 染色较深。③显微镜视野中有的酵母菌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 单细胞青霉木耳椭圆液泡细胞核类型 举例 酵母菌多细胞 、香菇、牛肝菌、 淀粉粒出芽考点三 真菌(2)观察青霉:①用 可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是青霉的 。②制成临时装片, 下可看到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 的结构,是绿色的 。 2.细胞结构:真菌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 ,属于 生物。 3.多细胞真菌:霉菌和蘑菇等多细胞真菌由 构成,依靠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4.营养方式: 。 二、真菌的生殖:真菌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 放大镜直立菌丝显微镜扫帚状孢子细胞壁细胞核真核菌丝营养菌丝异养孢子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2.过程: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为 、水和 ,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1.寄生: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是 生活的,它们能够从 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 ,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2.举例(1) 寄生在人体内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分解者二氧化碳无机盐有机物寄生活营养物质链球菌考点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一些 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等疾病。(3)真菌还可以引起植物患病,如棉花 、水稻稻瘟病、小麦 和玉米瘤黑粉病等。 三、与动植物共生1.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 ,彼此 ,这种现象叫共生。 2.举例:地衣(真菌和藻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细菌与牛、羊等食草动物。真菌枯萎病叶锈病有利依赖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1.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 ,并在食品中 。 食品 菌种 原理酒 曲霉、 酵母菌 曲霉把淀粉分解为 ,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 和二氧化碳 酸奶、泡菜 乳酸菌 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变为 醋 醋酸菌能使糖类转化为醋酸葡萄糖酒精乳酸醋酸菌有机物生长和繁殖考点五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 或抑制它们的 。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抗生素:有些 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2.转基因药物:科学家把控制 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1.生产清洁能源—— 。 2.净化污水。杀死生长和繁殖真菌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胰岛素沼气连接真题见板块课堂专题训练(共9张PPT)板块二 细菌1.利用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发现这种微小生物存在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弗莱明C.林奈 D.巴斯德2.有些细菌外面有鞭毛和荚膜,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保护和运动 B.攻击和保护C.运动和保护 D.运动和保温AC3.神舟十六号的实验任务之一是研究细菌在空间站舱外的生存状况。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C.细胞膜 D.细胞壁4.下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甲、乙、丙依次是( )A.球菌、杆菌、螺旋菌B.球菌、螺旋菌、杆菌C.螺旋菌、杆菌、球菌D.杆菌、球菌、螺旋菌AD5.厨余垃圾中的淀粉可被乳酸菌分解为乳酸。下列有关乳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菌是多细胞生物B.个体微小,可用培养基培养C.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D.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A6.芒果细菌性黑斑病菌感染可导致芒果黑斑病。下列关于该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利用芒果的有机物生活D.该细菌通过芽孢繁殖后代7.(2024贵阳云岩区期末)假如你手上有1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长繁殖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A.160个 B.320个 C.600个 D.80个DA1.下列关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巴斯德鹅颈瓶实验中,“鹅颈”的作用是防止细菌等微生物进入瓶内B.巴斯德阐述了细菌是由原来存在的细菌产生的C.巴斯德发现了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D.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C2.下列有关细菌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B.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C.大多是生物圈中的分解者D.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3.消毒可大幅降低手术的感染率,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以能够杀死哪种生物或结构为标准( )A.球菌 B.杆菌 C.荚膜 D.芽孢AD4.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速度曲线。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A.温度越高,细菌分裂速度越快B.从T1~T2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C.从T0~T1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D.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T1D5.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对细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常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结构是[ ] ;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的结构是[ ] 。(2)细菌结构中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因此,它属于 生物。 (3)细菌无处不在,很难杀灭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细菌靠 进行快速繁殖;另一方面是有些细菌能形成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④荚膜②鞭毛成形的细胞核原核分裂芽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节 细菌习题(后附答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细菌的发现1.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训练点二:细菌的基本特征2.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荚膜 C.鞭毛 D.叶绿体3.如图表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4.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乳酸菌不具备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5.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超级细菌”诞生,连最强的抗生素——多黏菌素也对它无效。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有成形的细胞核B.它能够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D.它通过产生芽孢进行繁殖6.(2023 黔西南州期末)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细菌,可能引起胃癌,下列对该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裂繁殖 B.有细胞壁C.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进行呼吸作用7.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A.个体小,便于各种媒介携带B.有些细菌形成芽孢,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C.繁殖速度快,数量多D.以上三项都正确8.(2023·贵阳云岩区期末)假如手上有100个细菌,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可形成的细菌数是( )A.400个 B.800个C.1 600个 D.25 600个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或腐生,这是因为( )A.大多数细菌没有细胞结构B.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大多数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大多数细菌不需要呼吸10.下列描述的特征哪些是细菌的特征(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用孢子繁殖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⑤没有叶绿体⑥有杆形、球形、螺旋形等不同形态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11.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的结构名称:[②] ;[③] 。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①] 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4)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12.(素养提升)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自己腌制酸菜,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准备:将白菜洗净,切成两半。将腌制白菜用的水缸等器材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消毒。②进缸:将白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白菜;加入食盐,盐与白菜的重量比约为1∶50。③封缸:放上一块石头将白菜压住,用塑料袋密封缸口。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⑤测量: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1)酸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存在于白菜叶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 的方式大量繁殖。 (2)培养细菌需用培养基提供现成的有机物。酸菜制作过程中,为乳酸菌提供有机物的是 ,由此可知乳酸菌的营养方式是 。 (3)酸菜制作过程中,既要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又要抑制杂菌以防腐烂。在上面的操作中,能够起到抑制杂菌作用的步骤有 (填写序号)。依据“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设计的步骤有 (填写序号)。 (4)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酸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则该小组腌制的酸菜从第 天到第 天不能食用。 答案:第二节 细菌(教师版,答案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细菌的发现1.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D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训练点二:细菌的基本特征2.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是( A )A.细胞壁 B.荚膜 C.鞭毛 D.叶绿体3.如图表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D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C.螺旋菌、杆菌、球菌 D.杆菌、球菌、螺旋菌4.乳酸菌是一种细菌,可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乳酸菌不具备的结构是( D )A.细胞壁 B.细胞膜C.细胞质 D.成形的细胞核5.滥用抗生素带来的严重后果是“超级细菌”诞生,连最强的抗生素——多黏菌素也对它无效。下列关于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它有成形的细胞核B.它能够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它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D.它通过产生芽孢进行繁殖6.(2023 黔西南州期末)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细菌,可能引起胃癌,下列对该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裂繁殖 B.有细胞壁C.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进行呼吸作用7.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关( D )A.个体小,便于各种媒介携带B.有些细菌形成芽孢,芽孢小而轻,可随风飘散C.繁殖速度快,数量多D.以上三项都正确8.(2023·贵阳云岩区期末)假如手上有100个细菌,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可形成的细菌数是( C )A.400个 B.800个C.1 600个 D.25 600个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在生物圈中,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或腐生,这是因为( B )A.大多数细菌没有细胞结构B.大多数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大多数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大多数细菌不需要呼吸10.下列描述的特征哪些是细菌的特征( A )①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用孢子繁殖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⑤没有叶绿体⑥有杆形、球形、螺旋形等不同形态A.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③⑤⑥ D.②③⑤⑥11.如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的结构名称:[②] 细胞膜 ;[③] 细胞质 。 (2)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①] DNA 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分裂 生殖。 (4)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12.(素养提升)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自己腌制酸菜,在查阅大量资料之后,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准备:将白菜洗净,切成两半。将腌制白菜用的水缸等器材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消毒。②进缸:将白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白菜;加入食盐,盐与白菜的重量比约为1∶50。③封缸:放上一块石头将白菜压住,用塑料袋密封缸口。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⑤测量: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1)酸菜制作的主要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发酵过程中,存在于白菜叶上的少量乳酸菌会通过 分裂 的方式大量繁殖。 (2)培养细菌需用培养基提供现成的有机物。酸菜制作过程中,为乳酸菌提供有机物的是 白菜 ,由此可知乳酸菌的营养方式是 异养 。 (3)酸菜制作过程中,既要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又要抑制杂菌以防腐烂。在上面的操作中,能够起到抑制杂菌作用的步骤有 ①②③④ (填写序号)。依据“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受到抑制”而设计的步骤有 ②③ (填写序号)。 (4)我国法律法规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酸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则该小组腌制的酸菜从第 8 天到第 14 天不能食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板块三 真菌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蘑菇、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2.酵母菌是传统发酵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一种真菌 B.酵母菌细胞内有液泡C.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 D.醉母菌个体较小BC3.某同学发现家里贮藏的橘子长了青绿色的毛,推测可能是青霉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如图为青霉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直立菌丝B.②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育成新个体C.③从橘子内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D4.(2024黔东南期末)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培养液制成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酵母菌长出了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C.有性生殖 D.出芽生殖5.取下新鲜蘑菇的菌盖,菌褶一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2~3 天后可看到纸上留有放射状印记。这是蘑菇的( )A.菌丝 B.孢子C.种子 D.花粉DB6.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体积微小的微生物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都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D.都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B1.下列有关羊肚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羊肚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B.羊肚菌属于细菌C.羊肚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D.羊肚菌通过分裂生殖2.如图阴影部分代表的共同特征是( )A.进行孢子生殖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能产生芽孢D.具有成形的细胞核AB3.毛霉菌是真菌中的一种。下列关于毛霉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上白色的毛是毛霉菌的菌丝B.能进行分裂生殖C.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环境D.属于分解者4.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列环境不利于霉菌生活的是( )A.夏季未及时清洗的衣物 B.未密封的肉汤C.未放在冰箱里的剩饭剩菜 D.干燥环境中的球鞋BD5.(2024贵州安顺期末)细菌产生的芽孢与真菌产生的孢子的区别是(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孢子是真菌的休眠体C.一个芽孢能产生大量的细菌,一个孢子只能产成一个真菌D.一个芽孢只能产生一个细菌,一个孢子能产生大量的真菌A6.如图是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生物的名称是 ,该生物特有的生殖方式是 。(2)图乙生物中②是 ,图丁生物的⑤ 中也有大量该结构。(3)图乙中[ ] 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酵母菌出芽生殖孢子菌褶⑥营养菌丝(4)图甲中结构①是 ,图丙中结构④是 。因此甲、乙、丁都属于 ,丙属于 。 (5)以上四类生物中属于多细胞生物的是 。 细胞核DNA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乙和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节 真菌习题(后附答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2023·毕节期末)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A.根瘤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枯草杆菌2.小雅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青绿色、绒毛状的菌落。据此推测,这种菌落与下列哪种菌落最相似( )A.醋酸菌 B.曲霉菌 C.乳酸菌 D.链球菌3.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图为单细胞真菌的是( )训练点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4.用碘液给酵母菌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其形态、结构。酵母菌中染色最明显的是(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壁和细胞质C.细胞膜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淀粉粒5.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青霉有绿色的芽孢B.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C.青霉有白色的直立菌丝D.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6.(2022·大同学业考改编)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水果长了青绿色的毛,推测是由青霉生长和繁殖引起的,他对青霉进行了观察,并绘制结构图(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霉是多细胞真菌B.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发育成新个体C.②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D.③能从橘子皮中吸收营养物质7.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形态结构简图,请你根据所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 。通过观察发现酵母菌与霉菌细胞结构中都有 这个结构(染色较深),这也是其与细菌细胞结构的重要不同之处。 (2)做“观察青霉”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呈 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青霉的颜色实际是图乙中[ ] 的颜色。 训练点三:真菌的结构及生殖8.(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细菌产生的芽孢与真菌产生的孢子的区别是(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孢子是真菌的休眠体C.一个芽孢能产生大量的细菌,一个孢子只能生成一个真菌D.一个芽孢只能产生一个细菌,一个孢子能产生大量的真菌9.小秦购买了内部长满白色丝状物的蘑菇菌包(图1),体验蘑菇种植,培养一段时间后长出了肥硕的蘑菇(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色丝状物是蘑菇的营养菌丝 B.培养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蘑菇菌包温暖、湿润C.蘑菇的食用部分是它的子实体D.蘑菇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0.(2022·青岛学业考)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A.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B.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C.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D.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11.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其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的是( )A.潮湿的沙土地 B.干燥的皮衣C.潮湿的小麦堆 D.煮沸但密封的肉汁12.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下列不属于真菌的特征的是( )A.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B.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真菌既有单细胞的种类,也有多细胞的种类D.真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13.(素养提升)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迄今为止,已经记载过的微生物大约有20万种。以下为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以上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的角色是 ;在日常生活中大型食用真菌是图中的 (填序号),我们食用的部分叫作 。 (2)图A是 的形态结构图,与其他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 。 (3)B和C的菌体都是由 构成的。其中图C长有孢子的菌丝呈 形,生殖方式是 。 (4)A、C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 。从它的大小、 、 上,可以大致区分A和C。 答案:第三节 真菌(教师版,答案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2023·毕节期末)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C )A.根瘤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D.枯草杆菌2.小雅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青绿色、绒毛状的菌落。据此推测,这种菌落与下列哪种菌落最相似( B )A.醋酸菌 B.曲霉菌 C.乳酸菌 D.链球菌3.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如图为单细胞真菌的是( C )训练点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4.用碘液给酵母菌进行染色以便观察其形态、结构。酵母菌中染色最明显的是( D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壁和细胞质C.细胞膜和细胞核 D.细胞核和淀粉粒5.下列是对“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A.青霉有绿色的芽孢B.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C.青霉有白色的直立菌丝D.酵母菌有明显的液泡6.(2022·大同学业考改编)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水果长了青绿色的毛,推测是由青霉生长和繁殖引起的,他对青霉进行了观察,并绘制结构图(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青霉是多细胞真菌B.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发育成新个体C.②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D.③能从橘子皮中吸收营养物质7.如图是某学生做“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时绘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形态结构简图,请你根据所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做“观察酵母菌”实验时,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细胞内部形态结构时,需要对临时装片上的实验材料进行染色,实验用的染色剂是 碘液 。通过观察发现酵母菌与霉菌细胞结构中都有 细胞核 这个结构(染色较深),这也是其与细菌细胞结构的重要不同之处。 (2)做“观察青霉”实验时,实验用橘皮上的青霉呈 青绿 色,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青霉的颜色实际是图乙中[ 5 ] 孢子 的颜色。 训练点三:真菌的结构及生殖8.(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细菌产生的芽孢与真菌产生的孢子的区别是( A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孢子是真菌的休眠体C.一个芽孢能产生大量的细菌,一个孢子只能生成一个真菌D.一个芽孢只能产生一个细菌,一个孢子能产生大量的真菌9.小秦购买了内部长满白色丝状物的蘑菇菌包(图1),体验蘑菇种植,培养一段时间后长出了肥硕的蘑菇(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白色丝状物是蘑菇的营养菌丝B.培养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蘑菇菌包温暖、湿润C.蘑菇的食用部分是它的子实体D.蘑菇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0.(2022·青岛学业考)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借助显微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和青霉。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C )A.酵母菌是多细胞生物B.酵母菌正在进行分裂生殖C.青霉的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D.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生有芽孢11.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其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的是( C )A.潮湿的沙土地 B.干燥的皮衣C.潮湿的小麦堆 D.煮沸但密封的肉汁12.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下列不属于真菌的特征的是( D )A.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B.真菌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真菌既有单细胞的种类,也有多细胞的种类D.真菌通过分裂繁殖后代13.(素养提升)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迄今为止,已经记载过的微生物大约有20万种。以下为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以上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充当的角色是 分解者 ;在日常生活中大型食用真菌是图中的 B (填序号),我们食用的部分叫作 子实体 。 (2)图A是 细菌 的形态结构图,与其他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 芽孢 。 (3)B和C的菌体都是由 菌丝 构成的。其中图C长有孢子的菌丝呈 扫帚 形,生殖方式是 孢子生殖 。 (4)A、C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会大量繁殖,形成 菌落 。从它的大小、 形态 、 颜色 上,可以大致区分A和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板块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地球上有“清洁工”,不会让动、植物的尸体堆积成山,这些“清洁工”是( )A.人类、植物 B.植物、动物C.细菌、真菌 D.人类、植物和真菌2.引起人患扁桃体炎和手癣等疾病的生物的共同点是( )A.能形成芽孢 B.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 D.生活方式为寄生CD3.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往往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主要原因是豆科植物具有的特点是( )A.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 B.种子易获得C.生长不需要无机盐 D.比较耐干旱4.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猩红热由链球菌引起 B.灰指甲由真菌引起C.棉花枯萎病由细菌引起 D.小麦叶锈病由真菌引起AC5.下面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 ②玉米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 ③某些藻类和真菌形成地衣 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 ⑤牛胃肠内的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 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C1.一名同学在学习了“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中与概念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相对应的是( )A.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B.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C.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破伤风杆菌D.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破伤风杆菌B2.我们的肠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对人体不仅无害,还能制造维生素,有益人体健康。大肠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大肠杆菌的分类分别是( )A.寄生,原核生物 B.寄生,真核生物C.共生,原核生物 D.共生,真核生物C3.(2024贵州名校联考)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些细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多种疾病B.多数腐生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C.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D.细菌、真菌都会危害植物和人的健康D4.下列生物中能进行腐生生活的是( )A.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B.患有小麦叶锈病植株上的真菌C.人肠道中的大肠杆菌D.冬虫夏草中的真菌D5.下图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过程)。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还具有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平衡的作用。 光合作用(2)图中① 等微生物,可将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水、无机盐和② ,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 。 细菌和真菌二氧化碳有机物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后附答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2023 遵义期末)假如腐生生物完全消失了,自然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A.自然界会更加美好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受阻不能运行下去C.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加强,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增强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被影响,一段时间适应后将恢复正常2.细菌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最终会将植物遗体分解成(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水C.酒精和二氧化碳 D.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3.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被土壤吸收了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C.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训练点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4.手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引起手癣的真菌与人的关系是(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以上三项都不是5.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患病,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真菌引起的( )A.手癣 B.足癣C.扁桃体炎 D.小麦叶锈病训练点三:与动植物共生6.白蚁肠道内生活着一种鞭毛虫,它能帮助白蚁消化木纤维,鞭毛虫以白蚁肠道中的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白蚁和鞭毛虫的这种关系构成了(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共生7.(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与动植物共生D.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8.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 )A.土壤中氮肥较多B.空气中有氮气C.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D.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2023·六盘水期末)细菌与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0.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B.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为植物提供有机物C.牛、羊等的胃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助动物分解纤维素D.人体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11.(素养提升)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 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乙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师版,答案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2023 遵义期末)假如腐生生物完全消失了,自然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B )A.自然界会更加美好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受阻不能运行下去C.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加强,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大大增强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会被影响,一段时间适应后将恢复正常2.细菌在分解动植物遗体时,最终会将植物遗体分解成( A )A.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B.小分子的有机物和水C.酒精和二氧化碳 D.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3.将鱼的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C )A.被土壤吸收了B.被植物直接吸收了C.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D.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训练点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4.手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引起手癣的真菌与人的关系是( A )A.寄生 B.腐生 C.共生 D.以上三项都不是5.细菌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患病,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真菌引起的( C )A.手癣 B.足癣C.扁桃体炎 D.小麦叶锈病训练点三:与动植物共生6.白蚁肠道内生活着一种鞭毛虫,它能帮助白蚁消化木纤维,鞭毛虫以白蚁肠道中的有机物为食获得营养。白蚁和鞭毛虫的这种关系构成了( D )A.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共生7.(2023 安顺开发区期末)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包括( D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与动植物共生D.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8.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不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 D )A.土壤中氮肥较多B.空气中有氮气C.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D.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9.(2023·六盘水期末)细菌与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0.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B )A.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B.豆科植物中的根瘤菌为植物提供有机物C.牛、羊等的胃肠内的细菌能够帮助动物分解纤维素D.人体肠道中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11.(素养提升)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粉碎后堆肥还田的方法处理城乡公共绿地上大量枯枝落叶等垃圾。在堆肥的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如表所示:组别 实验材料及数量 实验材料处理 控制条件 实验现象甲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置于无菌环境 适宜的 温度、湿度 一周后杨树叶无变化乙组 形状、大小相似的杨树落叶10片 ①清洗,灭菌 ②接种细菌 ③置于无菌环境 A 一周后杨树叶出现腐烂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吗 (2)补充实验记录表:表中A处填写的内容是 适宜的温度、湿度 。 (3)该实验的变量是 细菌 。实验时取10片杨树叶,而不是1片,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4)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张PPT)板块五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人们在制作食品时,常会用到细菌、真菌。下列食品制作与所用的细菌或真菌不相符的是( )A.馒头——酵母菌B.酸奶——乳酸菌C.米醋——醋酸菌D.酱油——大肠杆菌D2.小明同学学习制作米酒的探究实验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并对此步骤作出解释。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B.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C.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D.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A3.下列是酵母菌的“自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 ②我能酿酒 ③我能进行分裂生殖 ④我制作馒头时能产生氧气A.① B.② C.③ D.④4.炎热的夏天,馒头很容易变馊,其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B.温度较高,食物上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C.夏季阳光太强,食物容易分解D.炎热的夏天,食物中的水分蒸发过快BB5.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B.所有的真菌都可以产生抗生素C.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D.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药物会对人体产生许多副作用B1.下列关于腌制酸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用到乳酸菌,其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B.坛子要加盖密封,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C.原材料和容器应保持洁净,以避免杂菌污染D.不宜长期大量食用B2.下列关于发酵说法正确的是( )A.白酒酿造过程首先要靠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相同的C.制作酸奶时,不需要将牛奶煮沸D.“发酵现象”实验中气球会胀大,是因为乳酸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3.如图最能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速度随环境温度变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曲线是( )BC4.(2024黔东南期末)为防止食品的腐败,下列食品保存方法最恰当的是( )A.新鲜蔬菜——冷冻B.新鲜的猪肉——加热C.刚收获的香菇——晒干D.新鲜牛奶——添加大量防腐剂C5.某社团的同学到某酒庄进行探究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请将下列过程补充完整。(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是 。它的细胞中有 ,属于真核生物。 高温杀死原有的杂菌异养细胞核(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 (4)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分析其原因:一是酒精浓度的升高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二是 。 二氧化碳葡萄糖浓度减少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后附答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2023 贵阳南明区期末)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泡菜利用的是多种霉菌B.制酱主要利用的是醋酸菌C.制作米酒主要利用的是青霉D.制作馒头利用的是酵母菌2.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如图)。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D.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3.著名的茅台酒是以下列哪种微生物为主发酵而成的( )A.酵母菌 B.根瘤菌 C.乳酸菌 D.细菌4.(2023 遵义期末)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乳酸菌在起作用B.泡菜坛若出现白色漂浮物表明被污染C.泡菜配料中加白糖以提供营养D.泡菜的风味来自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乳酸训练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5.(2023 昭通期末)夏天食品容易变质。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时间长,空气干燥B.温度适宜,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快C.天气炎热,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过快D.食品本身的成分发生了变化6.(2023 西宁期末)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杀死食品内的细菌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杀死食品内的真菌D.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7.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饭店都在倡导食客们“光盘行动,剩饭剩菜打包”的用餐行为。把剩饭剩菜打包放进冰箱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C.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D.温度低,细菌真菌繁殖慢8.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9.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多种方法防止食物快速腐败。表中最不健康的食物保存方法是( )选项 A B C D食物 香菇 鲜牛奶 鲜牛肉 干花生米保存方法 晒干 冷藏 加防腐剂 真空包装训练点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0.吃了霉变的花生可能会使人患癌,产生致癌毒素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青霉 C.乳酸菌 D.黄曲霉11.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B.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C.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D.青霉素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真菌和病毒性疾病12.下列关于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胰岛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B.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C.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本来就具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D.将人工合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训练点四:细菌、真菌与环境保护13.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细菌有4 000多种,其中有一种细菌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一种能用于照明、取暖的气体,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这种细菌和气体可能是( )A.甲烷菌、甲烷B.甲烷菌、一氧化碳C.硫化细菌、硫化氢D.硫化细菌、甲烷14.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净化利用的原理是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甲烷 D.二氧化碳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5.酸甜脆嫩的泡菜使遵义羊肉粉锦上添花,下列与制作泡菜用到的微生物一致的是( )A.酸奶 B.蛋糕 C.葡萄酒 D.晒醋16.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选项 保存方法 实际运用举例 生物学原理A 冷藏法 速冻食品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B 真空包装法 袋装香肠 通过添加防腐剂杀死微生物C 罐藏法 水果罐头 高温杀死并隔离微生物D 干燥法 干海带、木耳 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17.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杀死或抑制的细菌有( )A.酵母菌、青霉B.葡萄球菌、大肠杆菌C.曲霉菌、链球菌D.癣菌、幽门螺杆菌18.下列对生活实例的解释不符的是( )A.将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B.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C.鲜肉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泡菜坛口用水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以形成缺氧环境19.(素养提升)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红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mL肉汤,高温煮沸后按表进行处理:项目 甲瓶 乙瓶 丙瓶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塞塞住温度 25 ℃ 5 ℃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没变质 没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3)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否是由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生长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 (4)根据表中实验结果,你的结论: 。 (5)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本实验中可以领悟到采用哪些方法对食品进行保存 。 答案: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师版,答案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2023 贵阳南明区期末)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制作泡菜利用的是多种霉菌B.制酱主要利用的是醋酸菌C.制作米酒主要利用的是青霉D.制作馒头利用的是酵母菌2.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如图)。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B )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D.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3.著名的茅台酒是以下列哪种微生物为主发酵而成的( A )A.酵母菌 B.根瘤菌 C.乳酸菌 D.细菌4.(2023 遵义期末)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主要是乳酸菌在起作用B.泡菜坛若出现白色漂浮物表明被污染C.泡菜配料中加白糖以提供营养D.泡菜的风味来自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乳酸训练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5.(2023 昭通期末)夏天食品容易变质。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B )A.光照时间长,空气干燥B.温度适宜,食品中的细菌、真菌生长和繁殖快C.天气炎热,食品中的水分蒸发过快D.食品本身的成分发生了变化6.(2023 西宁期末)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D )A.杀死食品内的细菌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杀死食品内的真菌D.杀死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7.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培养节约习惯,饭店都在倡导食客们“光盘行动,剩饭剩菜打包”的用餐行为。把剩饭剩菜打包放进冰箱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D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C.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D.温度低,细菌真菌繁殖慢8.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D )A.果脯 B.腊肉 C.鱼干 D.罐头9.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多种方法防止食物快速腐败。表中最不健康的食物保存方法是( C )选项 A B C D食物 香菇 鲜牛奶 鲜牛肉 干花生米保存方法 晒干 冷藏 加防腐剂 真空包装训练点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0.吃了霉变的花生可能会使人患癌,产生致癌毒素的微生物是( D )A.酵母菌 B.青霉 C.乳酸菌 D.黄曲霉11.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B.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C.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D.青霉素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真菌和病毒性疾病12.下列关于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将胰岛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B.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的细胞中C.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本来就具有合成胰岛素的基因D.将人工合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训练点四:细菌、真菌与环境保护13.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细菌有4 000多种,其中有一种细菌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污水和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一种能用于照明、取暖的气体,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这种细菌和气体可能是( A )A.甲烷菌、甲烷B.甲烷菌、一氧化碳C.硫化细菌、硫化氢D.硫化细菌、甲烷14.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净化利用的原理是细菌能分解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 A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甲烷 D.二氧化碳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5.酸甜脆嫩的泡菜使遵义羊肉粉锦上添花,下列与制作泡菜用到的微生物一致的是( A )A.酸奶 B.蛋糕 C.葡萄酒 D.晒醋16.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B )选项 保存方法 实际运用举例 生物学原理A 冷藏法 速冻食品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繁殖B 真空包装法 袋装香肠 通过添加防腐剂杀死微生物C 罐藏法 水果罐头 高温杀死并隔离微生物D 干燥法 干海带、木耳 除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繁殖17.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杀死或抑制的细菌有( B )A.酵母菌、青霉B.葡萄球菌、大肠杆菌C.曲霉菌、链球菌D.癣菌、幽门螺杆菌18.下列对生活实例的解释不符的是( A )A.将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利用了醋酸菌的发酵作用B.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C.鲜肉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泡菜坛口用水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以形成缺氧环境19.(素养提升)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红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 mL肉汤,高温煮沸后按表进行处理:项目 甲瓶 乙瓶 丙瓶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塞塞住温度 25 ℃ 5 ℃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没变质 没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高温灭菌 。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有影响吗 (3)为了探究“肉汤腐败是否是由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生长造成的”这一问题,可选择哪两个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甲瓶和丙瓶 。 (4)根据表中实验结果,你的结论: 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繁殖生长造成的 。 (5)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本实验中可以领悟到采用哪些方法对食品进行保存 将食物低温冷藏或冷冻,加热进行高温灭菌,真空包装隔绝空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9张PPT)板块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菌落较小,表面呈蜘蛛网状B.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C.菌落较大,表面粗糙干燥D.菌落较大,表面呈蜘蛛网状或绒毛状2.下列关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恒温培养 ②冷却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 ⑤配制培养基A.①④⑤③② 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③④① D.①⑤③④②BB3.(2024贵阳云岩区期末)为检测高层住宅不同楼层空气中细菌的分布情况,玲玲将4个装有已灭菌培养基的培养皿置于同栋楼的不同楼层,并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这一步骤相当于细菌培养过程中的(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C.接种 D.恒温培养4.接收和拆快递时,最好都用75%的酒精处理快递,这种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步骤中的( )A.配制培养基 B.消毒或灭菌C.接种 D.恒温培养CB5.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下列哪种环境下,霉菌最容易生长( )A.潮湿的食盐B.潮湿的羊皮大衣C.干燥的粮食堆D.密封的高温煮熟的牛肉汁B1.图中所示培养基上有两处菌落:甲处菌落较小且表面粗糙干燥;乙处菌落为黑色,呈蜘蛛网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处可能是某种细菌的菌落B.甲处可能是细菌或真菌的个体C.乙处可能是某种真菌的菌落D.乙处可能是由一种霉菌形成的B2.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保证接种的纯净,应在高温灭菌后立即取出培养皿进行接种B.科研人员从盐碱湖中分离出了耐盐菌,这表明细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非常广泛C.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冰箱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很慢 D.用泡菜坛制作酸菜时,要严格密封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B3.若将下列装置放置在28 ℃的恒温箱中一周,其内微生物繁殖最多的是( )4.当伤口暴露在外时,破伤风杆菌不能繁殖,当伤口深、坏组织多、隔绝空气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A.水分 B.二氧化碳C.氧气 D.阳光CC5.爱科学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的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 同学实验设计更合理,理由是该同学设置了 组。对照乙(2)将培养装置放在28 ℃环境中,其原因是 _ 。 (3)当实验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洗手可以 (填“增加”或“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4)依据这个实验,你认为生活中同学们应该怎样对待“洗手”这件事 请写出你的建议: (合理即可)。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减少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习题(后附答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菌落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A.细菌 B.真菌 C.菌痕 D.菌落2.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B.真菌菌落可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组成D.细菌菌落大多呈现红、绿等不同颜色3.培养细菌、真菌的操作步骤是(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B.高温灭菌→配制培养基→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冷却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D.高温灭菌→冷却→配制培养基→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训练点二: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4.黄梅季的衣物和鞋很容易发霉,主要是因为黄梅季的环境( )A.低温、干燥 B.低温、潮湿C.高温、干燥 D.温暖、潮湿5.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要严格密封的原因是( )A.隔绝空气 B.防止阳光照射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泡菜香味散失6.(2023 遵义余庆期末)下列情况中,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是( )A.刚用肥皂洗过的手B.刚用消毒液消过毒的地板C.刚用酒精灯灼烧过的解剖针D.刚用洗洁精洗过的碗筷7.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要条件的是( )①适宜的温度 ②有机物 ③空气 ④水分 ⑤阳光A.①③⑤ B.①④⑤C.①②④ D.①③④训练点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8.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D.接种后应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或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培养9.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上述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C.接种 D.恒温培养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0.破伤风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当伤口暴露在外时,破伤风杆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当伤口深、坏组织多、隔绝空气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这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A.氧气 B.水分C.适宜的温度 D.有机物11.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A.流通的货币上 B.刚煮熟的食品中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D.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12.如图是陈红同学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时,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分布情况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 B.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C.即使实验前不灭菌,对照组也不会出现菌落 D.如果实验不在恒温箱中进行,实验就会失败13.(素养提升)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 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 ,B组实验的变量是 。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 ,理由是 。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 菌。 答案: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师版,答案版)一、课时训练 夯实基础训练点一:菌落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D )A.细菌 B.真菌 C.菌痕 D.菌落2.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细菌菌落比真菌菌落大B.真菌菌落可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C.一个菌落可能由几种细菌共同组成D.细菌菌落大多呈现红、绿等不同颜色3.培养细菌、真菌的操作步骤是( A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B.高温灭菌→配制培养基→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冷却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冷却→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D.高温灭菌→冷却→配制培养基→接种→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训练点二: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4.黄梅季的衣物和鞋很容易发霉,主要是因为黄梅季的环境( D )A.低温、干燥 B.低温、潮湿C.高温、干燥 D.温暖、潮湿5.用泡菜坛制作泡菜时,要严格密封的原因是( A )A.隔绝空气 B.防止阳光照射 C.防止水分蒸发 D.防止泡菜香味散失6.(2023 遵义余庆期末)下列情况中,没有细菌和真菌的是( C )A.刚用肥皂洗过的手B.刚用消毒液消过毒的地板C.刚用酒精灯灼烧过的解剖针D.刚用洗洁精洗过的碗筷7.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要条件的是( C )①适宜的温度 ②有机物 ③空气 ④水分 ⑤阳光A.①③⑤ B.①④⑤C.①②④ D.①③④训练点三: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8.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D.接种后应将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或温暖的环境中进行培养9.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把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打开,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上述操作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 C )A.配制培养基 B.高温灭菌C.接种 D.恒温培养二、素养提升 迁移思维10.破伤风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当伤口暴露在外时,破伤风杆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当伤口深、坏组织多、隔绝空气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这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A )A.氧气 B.水分C.适宜的温度 D.有机物11.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A )A.流通的货币上 B.刚煮熟的食品中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D.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12.如图是陈红同学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时,比较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分布情况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A.实验结果说明,洗手可彻底消除手上的细菌B.实验所用的培养基,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物质C.即使实验前不灭菌,对照组也不会出现菌落D.如果实验不在恒温箱中进行,实验就会失败13.(素养提升)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 2、4 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 教室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 ,B组实验的变量是 笔帽上的细菌和真菌 。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 需要 ,理由是 确保变量唯一(或会出现两个变量) 。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不同环境中有细菌和真菌(或教室和笔帽有细菌和真菌) 。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 真(或霉) 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板块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习题.docx 板块一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三 真菌习题.docx 板块三 真菌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二 细菌 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二 细菌习题.docx 板块五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习题.docx 板块五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堂习题训练.pptx 板块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习题.docx 板块四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堂习题训练.pptx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题.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