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妈妈的歌《摇篮曲》教学设计课程基础信息学科 年级 学期 课时小学音乐 二年级 春季 1课时40分钟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教材中对这首曲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首曲子在结构上呈现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除了句末终止不同外,旋律基本相同,其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且富有规律,营造出一种安详的氛围。 进入第二乐段,在开始处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这种节奏的变化突出了 “摇” 的感觉,同时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母亲对孩子那种无限温柔的深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而第四乐句则是第二乐句的严格重复,通过这种重复使整首曲子前后呼应,整体始终沉浸在一种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这首《摇篮曲》无论是从旋律、节奏还是结构上都展现了舒伯特的作曲才华,通过音乐细腻地传达出母亲对孩子的爱,给人以温馨、宁静之感。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审美感知 聆听和学唱《摇篮曲》,感受宁静、温柔的旋律美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艺术表现 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摇篮曲》,通过动作表现歌曲意境 引导学生表现歌曲的意境创意实践 尝试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合唱)表现《摇篮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理解 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风格,感受音乐背后的文化含义 增进对音乐文化认知教学重难点教学 重难点 描述教学 重点 学唱《摇篮曲》,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教学 难点 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并用恰当的演唱方式表现出来,理解歌曲的二段体结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相关音乐资料。教学过程导入(5 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入一个温馨的音乐世界。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睡觉前妈妈会给你们做什么呢? 生:讲故事、唱歌…… 师:对啦,很多妈妈都会唱歌哄宝宝睡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哄宝宝睡觉的歌 ——《摇篮曲》。(展示课件中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图片)这首《摇篮曲》是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他写了很多美妙的音乐呢。 (教学意图:通过提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兴趣,自然地引出课题。) 聆听感受(8 分钟) 初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摇篮曲》,听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想想这首歌让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播放歌曲) 生:很安静、很舒服…… 师:大家说得对,这首歌的旋律非常的宁静、温柔,就像妈妈在轻轻地抚摸着我们。 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次请大家注意听歌曲的速度和节奏是怎样的?(再次播放歌曲) 生:速度比较慢,节奏很平稳。 师:没错,这种缓慢而平稳的节奏,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安静祥和的氛围。 (教学意图:通过初听和复听,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歌曲的旋律、速度和节奏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学唱歌曲(15 分钟) 教师范唱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唱一遍这首歌,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声音轻轻地哼一哼。(教师范唱) 节奏练习 师:我们来看看这首歌的节奏。(展示歌谱,用手拍出节奏)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拍一拍。(带领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学唱旋律 师:我们先一句一句地学唱旋律。(用钢琴弹奏旋律,逐句教唱) 歌词演唱 师:大家已经会唱旋律了,现在我们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带领学生演唱歌词) 演唱指导 师:唱这首歌的时候,我们要用轻柔、连贯的声音,就像妈妈在轻轻地说话一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演唱方法)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范唱、节奏练习、学唱旋律和歌词演唱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演唱。) 歌曲处理(7 分钟) 情感分析 师:同学们,这首歌表达了妈妈对宝宝的爱。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怎么表现这种爱呢? 生:唱得轻一点,慢一点…… 师:对啦,我们要把这种温柔、慈祥的感觉唱出来。 演唱形式 师:我们除了可以这样齐唱,还可以怎么唱呢? 生:独唱、合唱……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不同的演唱形式。(分组进行独唱、合唱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情感分析和演唱形式的探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并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拓展延伸(3 分钟) 师:同学们,除了舒伯特的《摇篮曲》,还有很多其他的摇篮曲呢,大家课后可以去找一找,听一听,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教学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索兴趣。) 课堂小结(2 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舒伯特的《摇篮曲》,大家学会了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还知道了要通过演唱来表达妈妈对宝宝的爱。希望大家能把这首美妙的歌曲唱给你们的妈妈听。 (教学意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 《摇篮曲》 —— 舒伯特 旋律特点:宁静、温柔 节奏特点:缓慢、平稳 演唱方法:轻柔、连贯 情感表达:妈妈对宝宝的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