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
(一)目标与导学
阅读课本31-35页内容和导学案找出下列知识点,时间5分钟。
(1)改革开放开启的标志、主要内容、意义
(2)改革开放的进程
起步阶段(1978-1992) 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全面深化阶段(2012-至今)
(3)改革开放的意义
(4)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原因
教学板块:
改革开放的进程及意义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统一答案。
国民经济: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有1.12亿人每天只能挣到0.11元,有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工业生产总值中重工业占比57%;人民出行方式是自行车和绿皮火车。
政治思想:“四人帮”被粉碎,但盛行“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思想。
国外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日本记者访问重庆炼钢厂,看到两台正在使用的机器。他惊奇地发现这两台机器一台生产于1887年,一台生产于1905年,竟是清末张之洞从英国引入的。而日本炼钢厂已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
“文革”结束时中国面临的状况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一)改革开放的开启
(1)标志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易错提示】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改革
开放
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就是主动扩大对外经济交往,放宽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名词点击:改革开放 P32相关链接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水平,调整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而不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改变。
改革的实质: (P32相关链接)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32-33内容,以数轴的形式画出改革与开放的进程,标注出关键时期的主要做法。讨论时间5分钟。
主要分为两条线索:对内改革线+对外开放线。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的进程
十一届
三中全会
开启改革开放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十二届
三中全会
改革重点从
农村转向城市
南方谈话
党的十四大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十四届
三中全会
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十六届
三中全会
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
党的十八大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海南省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放长江、内陆、沿边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978年
1992年
1984年
1993年
2003年
2012年
1980年
1984年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2001年






开放
起步阶段(1978-1992)
逐步深化阶段(1992-2012)
全面深化
阶段
进入 新阶段
进入 新阶段
特别提醒:改革开放有两个脉络,一是改革脉络,二是开放脉络。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
会议 召开时间 中心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至30日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十七届三中全会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二)改革开放的进程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12年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二届三中全会
2001年加入世贸
2012年十八大以来
1992党的十四大
1992年开放长江、内陆、沿边城市
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连一连:
探究与分享
谈一谈:
改革开放46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角度思考)
(三)改革开放的意义(出声自己读两遍)
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四个面貌
三次飞跃
一个重要法宝
一个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知识拓展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3.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未来改革开放的道路更长,任务更艰巨。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课堂练习
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人如此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梅花扑鼻香”;改革开放的过程“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的现状“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的未来“仍需傲霜雪”。对此,下列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梅花扑鼻香——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B.大胆去尝试——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黄金无足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D.仍需傲霜雪——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1)起步阶段
(2)新阶段
(3)全面深化阶段
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重要法宝
必由之路
两个关键一招
伟大的改革开放
开启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四个面貌
三个飞跃
意义
历程
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