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共18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共18页)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
议学情境一
探究任务:比较改革开放后的历届党代会主题,归纳有何共同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哪一主题展开?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紧紧围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展开
教学板块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1)主题提出:P36第一段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P36上方(2)创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议学活动:
1.结合材料,阅读教材P36--P37,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请分别说出其形成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主题、历史贡献。(完成表格)
2.组内合作,小组代表展示议学成果,选出代表发言人,做好记录,时间5分钟。
教学板块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理论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基本路线等)
成功开创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
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
胡锦涛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板块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体系
01
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02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03
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指导思想。
3.这些理论成果之间有什么联系?
注:毛泽东思想不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内
教学板块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课堂练习
1.(2024江苏高邮月考)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努力探索真理。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真理产物,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A
议学情境二:伟大的变革,回顾改革开放光辉时刻
·阅兵式是如何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风貌的?
·体现了我们什么样的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38)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道路自信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理论自信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
带领
全国人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由之路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内涵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记忆口诀 党下足中心,则改生产力,社五位一体,民共同富裕,现代化强国
地位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②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道路自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行动指南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意义
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自信
补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第二次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三次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保障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经济制度
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是党和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
法律体系
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制度自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力量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形成 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内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地位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
(5)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关系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学板块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①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②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创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提出:党的十二大开幕式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创立、发展
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
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带领人民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3.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近五年的成就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五个必由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制度自信
②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展示中华文化风采——坚定文化自信
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坚定道路自信
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写入党章——坚定理论自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