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思想政治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内,是距今5800年至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认为,凌家滩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为研究五千年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这一时期( )①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②已迈入文明时代,人们能够使用文字记录生活③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④石器工具已应用于畜牧业和农业,人类实现了定居生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十九世纪中叶,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标志是一方面工业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另一方面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预示着资本主义已经容纳不下资本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奢华与下层民众的贫困形成了鲜明对比,阶级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这表明( )A.此时生产力发展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B.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C.资本主义发展必然会导致生产绝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的,阶级斗争越发展和越具有确定的形式,这种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这种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就越失去任何实践意义和任何理论根据。”这里的“超乎阶级斗争的幻想”( )①主张通过阶级调和实现社会变革②不是对当时社会阶级矛盾的反映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④不具有科学性,因而也不具有现实意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而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运动到制度的转变④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素有敢为人先的精神。安徽的发展深深打上了改革开放的烙印。从“大包干”到“三权分置”,从国企改革的探索到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的发挥,安徽正从相对落后的省份迈向全国前列,经济总量屡上新台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①是安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②极大地改变了安徽和安徽人民的面貌③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④实现了安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8月,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深情回顾了邓小平同志光辉、战斗、伟大的一生,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所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关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功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出了祖国统一的正确路径,形成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②坚定捍卫了光辉的社会主义旗帜,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领导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④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带领人民建成了全面小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作出这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更大成就的必然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已成功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体现了党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的高度自觉和高度自信③意味着我国为主导解决人类各种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书写了一个个永不言弃、追求卓越的精彩故事,创造了我国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从1984年洛杉矶到2024年巴黎,奥林匹克运动和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融互促,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相辉映,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脚步坚实有力。这印证了(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强大生机活力②建设体育强国是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③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中华儿女的梦④体育竞争是国与国之间最根本的竞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6次会晤之际,由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俄语版)启播仪式在俄罗斯喀山举行。该节目精心选取习近平所引用的中国古籍和经典名句,精彩呈现了习近平卓越的政治理念、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坚持“两个结合”的非凡理论修养。下列对引用的典句与相契合的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引用的经典名句 契合的思想观点①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2024年五一表彰大会,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奖章1088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劳动者素质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基于( )①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和价值的唯一源泉②我国的青年一代是实现民族振兴的主力军③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和主导因素④劳动精神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资国企工作,必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不动摇,不断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推动国有企业高水平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 )①我国必须增强国有企业在各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②我国的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③国有企业的提质增效能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④国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截至2023年底,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21.6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全国超过107万个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过19.7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由此可见,我国( )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正在发生根本变化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了集体经济的活力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4年10月30日,我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空航天技术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年来,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积极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与民企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路径,培育和壮大了航天产业发展新动能。这说明( )①民营经济可以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处于支配地位 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③我国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得益彰,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5年元旦在即,为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餐饮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日,某地市场监管局在辖区内开展了餐饮价格行为规范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这样做( )①是基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病②旨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公平竞争③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缺陷④有利于完善主要由政府决定价格的机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当前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不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措施的是( )①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②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③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④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以下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引导资金、技术有序转移→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②关键产业向战略腹地转移→补强中西部产业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③资金、技术、产业转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缩小地区生活差距④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同步富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不断改造世界过程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人类自身又不断得到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集中表现为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的更替既遵循一般规律,具有着统一性,又具有一些特殊形式,表现为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发展过程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就是这样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同时也不断实现着人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类自身解放。(1)运用所学知识,简述人类为实现自身解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以及该理想社会的特点。(4分)(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理解。(9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2024年9月30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指出,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新时代新征程应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下图为2012年到2023年3月,我国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变化。材料二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已进入立法阶段。某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推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S企业是该市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曾入选“2023中国最具潜力创新企业”榜单。2024年5月,S企业在拓展新业务领域时面临资金短缺问题,该市由城投公司以产业基金投资的形式,成功推动总投资超8亿元的项目落地。为助力企业吸引并留住高端研发人才,该市政府制定专项人才政策,在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高端人才安心在此工作和生活。市委市政府领导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组织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境;同时定期表彰优秀的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地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1)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知识,分析该市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中是如何作为的。(10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增量政策是指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政策措施来应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2024年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工作。进入10月以来,中央政府多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具体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消费等方面的调整,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等五个方面,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如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等。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增强了市场信心和预期,更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一揽子增量政策是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参考答案、解析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B C A C D B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D C D A C C二、非选择题17.(1)【提示】本题为简答题,侧重学生政治认同。考生可联系课本有关《共产党宣言》及马克思主义特征的阐述作答。【参考答案】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1分)其特点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3分。回答不全面最多给2分,若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得1分)(2)【提示】本题侧重学生科学精神,要求学生阐述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理解。结合所学可从二者区别和联系角度作答。【参考答案】①统一性是指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存在着必然趋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②多样性是指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③统一性和多样性相互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每点3分)18.【提示】本题侧重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素养,具有一定综合性。要求学生联系中国式现代化内涵、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结合所学作答。【参考答案】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每点3分。考生若回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可酌情给分)19.(1)【参考答案】反映了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活力持续显现。(2分)说明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3分)(2)【提示】本题是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提取材料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从环境、企业经营、政商关系和民营经济人士自身等角度分析作答。【参考答案】①该市高度重视并贯彻落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全力打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3分)②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分)③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组织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诚信经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分)20.【提示】本题为体现类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等能力,说明一揽子增量政策是怎样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的。提取材料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从党的领导、根本目标等角度分析作答。【参考答案】①党中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②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体现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③一揽子增量政策不仅短期内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更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④在党中央领导下,政府围绕五个方面实施科学宏观调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表明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每点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