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H-2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八年级生物学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植物中,具有真正的根的是( )
A. 海带 B. 荷叶铁线蕨 C. 水绵 D. 地钱
2. 地锦,又名爬山虎,其茎上的卷须顶端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可以吸附在岩石、墙壁或树木上,叶片通常倒卵圆形,果实球形,有种子1~3颗,种子含油率较高。由此判断地锦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
3. 海萤是一种浮游生物,受到海水拍打刺激能发出淡蓝色荧光,其身体和附肢均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利用附肢运动,它属于( )
A. 节肢动物 B. 软体动物
C. 环节动物 D. 线形动物
4. 南极鳕鱼能在寒冷的冰水中自在游泳,它的呼吸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
A. 鳃、鳍 B. 肺、鳍 C. 鳃、足 D. 肺、足
5. 羊肉味鲜,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非常可口。小西认为羊属于哺乳动物,他的判断依据是( )
A. 具有脊柱 B. 体表被毛
C. 用肺呼吸 D. 胎生、哺乳
6. 我国的活化石动物包括大熊猫、扬子鳄、朱鹮、中华鲟(鱼类)等。小西将扬子鳄和中华鲟分为一类,大熊猫和朱鹮分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 体温是否恒定 B. 是否胎生
C. 体内有无脊柱 D. 是否卵生
7. 实验室桌面上放置着“葡萄球菌”和“黄曲霉细胞”两张永久玻片标本,只是标签已经模糊不清,将两者区分开来的方法之一是观察( )
A. 细胞壁的有无 B. 细胞质的有无
C. 细胞核的有无 D. 叶绿体的有无
8. 大肠杆菌噬菌体是指寄生在大肠杆菌内的一种噬菌体,属于病毒的一种。下列关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芽孢繁殖 B. 能用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
C. 具有细胞结构 D. 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
9. 嗜淀粉乳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可将淀粉分解为乳酸。为了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每隔24小时取样并检测乳酸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厨余垃圾 处理方式
甲 300毫升 不灭菌,直接接种0.2克嗜淀粉乳杆菌
乙 300毫升 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丙 300毫升 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克嗜淀粉乳杆菌
A. 嗜淀粉乳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 该实验说明厨余垃圾中含有微生物
C. 乙和丙形成对照,变量是嗜淀粉乳杆菌
D. 由图可知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效果最好的是丙
10. 生物化石是经过若干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晚近地层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唯一的证据
C. 哺乳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得比鱼类早
D.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形成的
11. 1965 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这在当时远远超过国际水平。利用氨基酸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属于生命起源的哪一个过程(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的顺序是( )
①能人②南方古猿③直立人④智人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13. 地球上较早出现的单细胞动物和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而较晚出现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之一是( )
A. 从高等到低等 B. 从大体型到小体型
C. 从水生到陆生 D. 从单细胞到无细胞结构
14. 我国科学家在某古河床的沉积岩中发现了一种已绝灭的动物化石,其复原图如图1所示,图2为早期爬行动物发展的大致历程。根据该动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它在图2中的位置最接近(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5. 白鹭刚飞行时较笨拙,达到一定高度后,飞行极为灵活。白鹭的骨骼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骨轻而薄 B. 体内无脊柱
C. 有的骨中空 D. 有发达的胸骨
16. 动物通过运动获取食物、躲避敌害。下列动物的运动器官与其主要运动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动物运动器官 袋鼠的后肢 蜗牛的足 大象的四肢 蝙蝠的翼
运动方式 爬行 跳跃 游泳 飞行
A. A B. B C. C D. D
17. 章鱼为了保护自己,会利用空的海螺壳做“铠甲”。这种行为属于( )
A. 迁徙行为 B. 生殖行为
C. 觅食行为 D. 防御行为
18.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其同属于一类的是( )
A. 望梅止渴 B. 公鸡报晓
C. 老马识途 D. 海豚表演
19.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先天性行为由环境因素决定,与经验无关
B. 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和繁殖后代
C. 学习行为通过学习获得,与遗传因素无关
D. 动物越高等,学习时“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20. 当不易降解的农药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后,在食物链“水稻→稻螟虫→青蛙→蛇”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 蛇 B. 稻螟虫 C. 青蛙 D. 水稻
21. 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桑基鱼塘”生产方式,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下列关于“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桑树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了蚕
B. 能量可以桑树、蚕和鱼三者间循环利用
C. 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桑树所固定的太阳能
D. 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增的
22.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抵消碳排放的过程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李清照的词:“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描写的是下列哪种生态系统( )
A. 淡水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24. 单一人工松树林(只种植松树)比自然松树林更脆弱,原因是单一人工松树林( )
A. 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B. 生物组成较单一
C. 结构较复杂 D. 动植物种类较多
25. 小西制作了以“保护生物圈”为主题板报,科普宣传生物圈的相关知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圈无关
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及所有生物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保护生物就是保护生物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35分)
26. 牛蛙因营养、美味被引入养殖,逃逸或错误放生导致其在自然界扩散。巴西龟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在繁殖季节,雌龟可产卵多次。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宠物丢弃使巴西龟在自然界扩散,导致我国成为巴西龟最多的国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牛蛙能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游泳。牛蛙成体用______呼吸,但其结构简单且不发达,还要用湿润______辅助呼吸。
(2)牛蛙和巴西龟分别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两者的差异之一是前者在______生殖,后者的生殖在______完成,且巴西龟的卵表面有坚韧的______保护。(前两空均填“陆地上”或“水中”)。
(3)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分析,导致巴西龟在自然界扩散的原因有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7. 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裸额(yǎn)鼠过着群居生活,群体中有鼠后、雄鼠和工鼠,它们各司其职。不同的裸鼹鼠群体会发出不同的叫声,从而识别同伴。当被遗弃的裸鼹鼠被另一个群体“收养”时,被“收养”的裸鼹鼠能改变原来的叫声,习得新群体的“方言”。下图是与裸鼹鼠相关的部分分类图解。
资料二:白头叶猴分布在我国广西喀斯特石山群中,喀斯特石山群呈零星分布,使得白头叶猴栖息地受到自然分隔。又因山群间的低洼平地被当地农民开发成耕作地,造成人为干扰,阻碍了白头叶猴的迁移与交流,影响了其种族繁衍。为此,我国建立了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使白头叶猴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
(1)资料一中划线部分说明裸鼹鼠具有______行为,其群体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叫声进行______。
(2)资料一中,被“收养”的裸鼹鼠能改变原来的叫声,习得新群体的“方言”,这是一种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资料一图中,与裸鼹鼠亲缘关系更近的是______,长吻鼹与裸鼹鼠共同的最小分类单位是______。
(4)保护白头叶猴的栖息环境,保护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5)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外,根据资料二中白头叶猴濒危的原因,请提出一个保护白头叶猴的其他合理建议:______。
28. 某农业害虫在不同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瓶颈模式(该图表示不使用杀虫剂自然越冬,图中●表示抗药性个体,○表示敏感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的个体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后代会为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______。
(2)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农业害虫时,敏感性个体大多被杀死,抗药性个体大多存活下来,杀虫剂起到了______的作用,其实质是增加了______(填“抗药性”或“敏感性”)个体的生存机会;而在图中不使用杀虫剂自然越冬时,______(填“抗药性”或“敏感性”)个体反而被选择,导致下一代害虫中这种个体数量增加,这说明抗药性个体抵抗寒冷的能力较______(填“强”或“弱”),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______的变化。
29. 在巴黎奥运会上,各种各样的运动的完成都依赖于运动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产生的概念图,图中A、B、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是屈肘动作,此时肌肉①、②所处的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
(3)图丙是关节的示意图,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⑤和⑧表面覆盖的光滑的[⑨]______以及[⑦]______中的滑液都能减少摩擦。
(4)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______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
30. 某班同学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时,开展了把世界“装”入瓶中——制作生态瓶的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准备材料】透明玻璃瓶、黑色塑料筐、池塘水、金鱼藻、螺蛳、虾、细沙。
【制作过程】①在选取的玻璃瓶内放入少量细沙后,装入一定量的池塘水。
②放入若干株健壮的金鱼藻后,放入螺蛳、虾(螺蛳和虾均以金鱼藻为食)。
③将玻璃瓶进行密封处理后,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进行观察记录。下图甲是小西组制作的生态瓶。
(1)图甲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______。螺蛳以金鱼藻为食,两者是______关系。
(2)请任意写出图甲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表达交流】其他组的同学设计的生态瓶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是甲瓶,其次是乙瓶,最后是丙瓶。
(3)若要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时,应选择甲瓶与______瓶进行对照。
(4)分析实验现象,说明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因素是______。
(5)有同学认为,将池塘水换成纯净水更好,这样会让该生态瓶维持更长时间,你同意他的做法吗?为什么?______。
H-2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作业
八年级生物学 简要答案
(建议完成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计35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肺 ②. 皮肤
(2) ①. 水中 ②. 陆地上 ③. 卵壳
(3)养殖逃逸、错误放生、宠物丢弃(写出一个即可)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社会 ②. 信息交流##通讯
(2)学习 (3) ①. 豪猪 ②. 纲
(4)生态系统 (5)退耕还林,减少人为干扰##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建立濒危动物种质库##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等(写出一个,合理即可)
【28题答案】
【答案】(1)生存斗争
(2) ①. 选择 ②. 抗药性 ③. 敏感性 ④. 弱 ⑤. 环境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肌肉##骨骼肌 ②. 关节 ③. 肌腱
(2) ①. 收缩 ②. 舒张
(3) ①. 关节软骨 ②. 关节腔
(4)神经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金鱼藻 ②. 捕食##食物##吃与被吃
(2)金鱼藻→虾##金鱼藻→螺蛳
(3)丙 (4)光、植物
(5)不同意,与纯净水相比,池塘水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和无机盐,这些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无机盐则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只答出微生物及其作用也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