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五单元18 井冈翠竹1星题 积累运用学校“东篱下”文学社组织开展“学习先辈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任务。【任务一 觅先辈足迹】1.下面是城城同学在此次活动中的周记摘选,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群星闪耀,我们跟随书中动人的文字,追寻功xūn人物的足迹。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我们看到红军战士用井冈山的竹子搭帐penɡ、做梭镖、制扁担、做吹火筒……我们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着红军,离开井冈山的深坳,开始了漫漫征途。他们翻越悬yá绝壁,踏遍幽谷huānɡ滩,战胜了多少苦难,才有今天祖国的繁荣富强……这些卓越的革命前辈以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力挽狂澜。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怎能辜负老前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功xūn( ) 帐penɡ( )悬yá( ) huānɡ( )滩勋篷崖荒(2)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郁郁苍苍(A.yōu B.yù)重重叠叠(A.chónɡ B.zhònɡ)梭镖(A.biāo B.piāo)深坳(A.āo B.ào)殷切(A.yān B.yīn )√√√√√【任务二 仰时代先驱】2024年4月23日,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袁庚先生的107周年诞辰。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南山蛇口。几年时间,袁庚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带领蛇口人民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他主持成立了招商局干部培训中心,培育出众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大展宏图的杰出人物。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袁庚塑像目光炯炯,眺望远方,一直向后人传授着“向前走,莫回头”的时代精神。2.[2024·深圳光明区期末] 关于上面文段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A.加点字“最”是介词,“的”是助词。B.“开山填海”“改革精神”“目光炯炯”都是并列短语。C.画线句中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似,内容密切相关,构成排比修辞。D.文段末句为病句,“传授”“时代精神”两词搭配不当。A.“最”是副词,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B.“开山填海”是并列短语,“改革精神”是偏正短语,“目光炯炯”是主谓短语;C.“他主持成立了招商局干部培训中心”“培育出众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大展宏图的杰出人物”这两部分在内容上构成承接关系,前半句是行为,后半句是结果,这两部分结构不同,且排比需要至少三部分语句构成,所以这两部分没有构成排比的修辞。故选D。【任务三 访非遗工匠】3.正值南山榜样人物评选之际,请结合材料和提示,为廖师傅写一段不超过50字的推荐词。在蛇口“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内,“铸字师”燃烧大半生的心力,来守住活字文化。馆里的廖师傅说,他在20世纪80年代做学徒时,要先综合学习活字印刷的基本流程(铸字、排版、印刷、装帧),反复锤炼,进而达到一通百通的水平。非遗工匠的铸字手艺,不仅铸就了活字的品质,还赋予了汉字新生。示例一:廖师傅铸字如魂,坚守文化根脉,赋予汉字新生。他的执着是对中华文化的深情致敬。示例二:廖师傅,活字文化的守护人,传承非遗技艺,赋予汉字新生命。他——工匠精神的光辉典范,引领文化传承新风尚。2星题 阅读鉴赏课文研读阅读本文,完成下面小题。4.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结构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竹生长旺盛,姿态各异翠竹在革命时期的作用,表现井冈山翠竹坚贞不屈、顽强的品质井冈山人民与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气节(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出深山投入新的革命之中,担负起了建设祖国的重艰苦奋斗、为国奉献井冈山人民以及亿万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5. 请仿照教材“思考·探究·积累”第三题示例,用批注法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至少选择两个角度赏析,不少于50字)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在一天比一天往上长。批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排比,既写出了人们和自然紧张激烈的搏斗场面,又突出地表现了井冈山人民的英雄气概。四个“一天比一天”的间隔反复,使语句连贯,充满韵律美。6.班里举行阅读交流会,请你说说以《井冈翠竹》为题有什么作用。内容上: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抒发了作者对井冈山翠竹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翠竹所代表的井冈山人民的赞颂之情。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拓展阅读[2024·南通期末改编] 班级开展“自然·感悟”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5-87页第7-10题。7.【内容梳理】阅读文本,根据提示,完成表格。(5分)时间 荷的生命状态 “我”的心理(感受)第一年 敲破的莲子被投入池塘 ①__________第二年 ②__________________ 完全灰了心第三年 ③________________ 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充满期待没有露出什么荷叶长出五六片荷叶时间 荷的生命状态 “我”的心理(感受)第四年 荷叶迅速蔓延,荷花接 踵而至 ④__________今年夏天,连 日来天气变寒 仍是绿油油一片,但离 变成残荷之日不远 ⑤_____________心中狂喜为“季荷”祝福8.【词句赏析】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写批注。(4分)(1)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修辞手法的角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荷花以人的灵性,生动描摹出荷花的红艳耀目、高昂挺立,表现了荷花卓然不群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钟爱。(2分)(2)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词语运用的角度)“塞”指填塞、填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荷花将水面都填满的状态,表现了荷叶、荷花生长茂密,表达了作者对荷的喜爱之情。(2分)9. 【语句分析】文章第⑤段画线句是一个转折复句。对于这个句子,有一位名叫“说爱莲”的网友提出了看法。请你结合语境,对这位网友的说法加以反驳。(3分)说爱莲:季老很期待莲子发芽、长叶、开花,看到荷叶开始出现了应该重在表现惊喜万分的心情,所以这个句子应该修改成“虽然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但是颜色却极惹人喜爱”。示例:季老确实很期待莲子发芽、长叶、开花,看到荷叶开始出现了也确实惊喜万分。但季老先着眼于叶子颜色惹人喜爱,再写荷叶细弱单薄,这样写更符合人们的观察顺序,且能突出荷叶生长速度慢,惹人怜爱。(3分)10.【情感主旨】历代文人,对于莲都赞不绝口,也留下了很多歌颂莲的名篇。周敦颐、杨万里,他们笔下的莲形象各不相同,那么季老笔下的莲又是怎样的呢?请你参照示例,说说季老笔下的莲的形象。(4分)示例:周敦颐笔下的莲是品行高洁的“君子”。莲生长于污秽的环境中,却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人感受到它的高洁和端庄。示例:季老笔下的莲是一位敦厚隐忍的“智者”。它藏于水底蓄势三年而发,之后不仅蓬勃生长,迅速占领整个池塘,而且花开艳丽,惹人怜爱。真是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智者。(4分)以读促写·微写作11.你的生命中肯定也遇到过像荷花、竹子这样引发过你的哲思的事物,请与大家分享一下它(以上提到的植物除外)给予了你怎样的深刻感悟。请以“生活中我曾观察到____,它引发了我____的思考”为开头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技能助攻·打开写作思路①注意观察事物的特别之处;②寄托一定的哲思或情感;③文从字顺。示例:生活中我曾观察到长在墙角的仙人掌,它引发了我对做人的思考。仙人掌浑身长满让人望而生畏的细刺,一点也不讨人喜欢,被随意丢在角落。土地贫瘠、烈日暴晒、风吹雨打、露覆霜冻,甚至被踢一脚、砍一刀,它都默默挺立着。到了春夏之交,它会开出或洁白或金黄的花朵,最后还会结出酸甜的果实。做人应如仙人掌,不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要淡然处之,坚韧顽强,永远保持乐观昂扬的生活姿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