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复习题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复习题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三初级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八年级期末生物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典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的卵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C.“地迥鹰大疾,草深狐兔肥”,狐、兔体表的毛有保温作用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节肢动物
2.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⑥蝗虫——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⑥
3.2023年7月,某生物研究团队通过灯诱法发现了新物种“山东褶大蚊”(如图)。它的头部和胸部呈棕黑色,腹部呈棕黄色,足为黄色,翅上有明显褶皱。下列叙述中符合该物种特点的是
A.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腹部有翅和足,与运动有关
C.身体和附肢分节,利于呼吸 D.它能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
4.为验证鱼的呼吸,某实验小组利用 BTB 指示剂(遇二氧化碳后,颜色由蓝变黄)进行了由①到②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鳃是鲜红色的,说明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B.鳃盖后缘液体变黄,说明鱼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毛细血管渗出
C.鱼呼吸时,口和鳃盖后缘同时张合,才能保证水中的氧进入毛细血管内
D.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鱼是活的,否则实验结果将没有说服力
5.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洋动物种类繁多。下列关于海洋动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蛤蜊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海蜇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C.对虾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属于节肢动物
D.海豚在水中游速迅捷,还为游客表演节目,属于鱼类
6.如图为家鸽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B.空气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
C.家鸽—次呼吸气体两次进入肺进行双重呼吸
D.家鸽的体温随环境发生变化,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7.“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重要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环境
B.鱼类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用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C.鸟类的双重呼吸提高了摄氧能力,满足了飞行对氧的需求
D.家兔盲肠较短,与其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8.昊昊根据课本上常见动物的特征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模式图,其中甲、乙分别表示不同动物,影部分为它们的共同点,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若甲为水母,乙为绦虫,则阴影可表示辐射对称
B.若甲为血吸虫,乙为钩虫,则阴影可表示有口有肛门
C.若甲为蜗牛,乙为线虫,则阴影可表示体表有外套膜
D.若甲为蚯蚓,乙为蝗虫,则阴影可表示身体分节
9.我国的十二生肖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除龙以外,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有
A.龙、鸡和鼠 B.鼠和猴 C.蛇和牛 D.龙、蛇和鸡
10.下图圆圈的重合部分表示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①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②可以表示用鳃呼吸
C.③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④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1.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刺细胞 ②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有肛门
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结构发达 ④蚯蚓-节肢动物,腹面有刚毛辅助运动
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 ⑥蝗虫-胸部有足和翅,依靠气门进行气体交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2.与洋葱内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细胞缺少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成形的细胞核 ⑤叶绿体
A.①② B.④⑤ C.④ D.②③
13.蚯蚓一般是穴居生活,但在一场大雨后,见到有蚯蚓在地面爬行,同学们进行了采集和观察,如下图。下列对于蚯蚓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1是蚯蚓的前端
B.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3是环带
C.雨后蚯蚓爬出地面是因为土壤空气缺乏,影响呼吸
D.用手抚摸蚯蚓,感觉腹面比背面粗糙,这是辅助运动的刚毛
14.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生物小组利用“两片木板、两条松紧带和一颗螺丝钉”做成了一个“骨—肌肉—关节”关系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螺丝相当于关节,木板相当于骨
B.松紧带两端可固定在同一片木板上
C.如果图中模拟的是屈肘,则肱三头肌收缩
D.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可以产生运动
15.在探究“蚂蚁的通讯”时,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来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A.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用吃完外卖的筷子做连接岛间的“桥”
D.实验过程中,适时交换两座“桥”的位置
16.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主要是因为人类具有最强的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飞鸽传书”和“老马识途”都属于学习行为
17.动物、细菌、真菌,都在自然界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以下实例中,与其作用不相符的是
A.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的根部——根瘤菌能促进物质循环
B.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
C.幽门螺杆菌能损伤胃黏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细菌能使人或动物患病
D.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沾上鬼针草带刺的“针”——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18.杜鹃鸟常将自己的卵产到大苇莺的巢中,大苇莺会辛勤孵卵并喂食雏鸟。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杜鹃产卵和大苇莺孵卵都属于学习行为 B.杜鹃没有牙齿可以咀嚼食物,消化能力弱
C.大苇莺喂雏鸟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 D.鸟类呼气时,从气囊流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19.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
B.若甲遭受毁灭性破坏,则该生态系统可能崩溃
C.甲代表的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D.若甲乙丙表示地球上所有生物,则该图可表示生物圈
20.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又称“青春痘”,主要是由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下列有关痤疮丙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B.与人体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它具有细胞壁
C.与人体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D.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21.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乙的结构
B.乙、丁是原核生物,甲、丙是真核生物
C.甲、丙的孢子分别着生在结构①和b中
D.丙属于大型真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2.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型塑造的典型“人物”。下列对各角色对应的动物原型描述错误的是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外骨骼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适于飞行,属于鸟类
C.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其生殖和发育过程需在水中完成
23.小秦尝试自制酸奶,步骤如下:①新鲜牛奶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④加入购买的乳酸菌→⑤置于适宜的温度发酵(将容器密封)→⑥冷藏或食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新鲜牛奶和糖为微生物发酵提供了有机物和水 B.②热处理(煮沸)是为了杀死杂菌
C.④加入乳酸菌的步骤相当于接种 D.步骤④之后应再次进行热处理(煮沸)
24.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再度开课。“太空教师”演示了太空抛物实验,王亚平老师水平向前抛出的“冰墩墩”摆件,落在了叶光富老师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中抛出摆件动作不需要消耗能量
B.抛出摆件动作的支点是骨
C.王亚平老师屈肘握“墩墩”时,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D.抛出摆件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骨骼肌的参与
25.下列有关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馒头或面包时,乳酸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
B.酵母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
C.制米酒时加酒曲的目的是让酵母菌等微生物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再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D.沼气池中甲烷菌是在有氧条件下,利用人粪尿、禽畜粪尿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甲烷
26.如图,冬虫夏草菌的孢子侵入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并长出菌丝吸收营养,使幼虫死亡。随后棒状菌体从幼虫头部伸出,继而又释放出孢子。下列关于冬虫夏草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虫夏草菌是细菌 B.冬虫夏草菌可形成芽孢来繁殖
C.菌丝能直接吸收无机盐 D.和蝙蝠蛾幼虫是寄生关系
27.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有共生现象,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
B.夏天受潮的衣物、皮鞋容易长霉,是因为之前空气中就有霉菌的孢子
C.冰箱中的食物能较长时间保鲜,是因为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
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28.医学家余贺利用噬菌体成功地防治了绿脓杆菌对烧伤病人的感染,这成为我国微生物学界的一段佳话。下列关于绿脓杆菌、噬菌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绿脓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B.绿脓杆菌是一种杆状细菌,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菌细胞内
D.噬菌体由细胞膜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9.下列有关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B.每个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物种的简称,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
30如图是豆目植物的部分分类图解,下列.关于四种目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欢与紫檀同科不同属 B.图中共同点最多的是紫檀与绿豆
C.绿豆与菜豆的亲缘关系最近 D.目是植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二、识图与分析(每空1分,共34分)
31.在生物学研究中,通常会用相对简单的生物进行研究,这些生物称为模式生物。常用的模式生物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常被用于研究衰老机制,属于腔肠动物,其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这种体形称为 。
(2)秀丽隐杆线虫生活周期短,常被用于研究遗传、发育等, (填“寄生”或“自由”)生活,其体表具有 。
(3)黑腹果蝇繁殖迅速,便于进行遗传研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生长过程中会定期蜕皮的原因是 。
(4)神舟十八号飞船将一个生活着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的密闭水族箱送往了我国的“天宫”空间站,用于开展“如何使生态系统在空间站长期保持稳定”的实验研究。斑马鱼能通过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在水中游泳。
(5)家鸽常被用于生理学、行为学的研究。家鸽进行双重呼吸的意义是 。
(6)以上实验动物中,可以根据 ,将水螅、秀丽隐杆线虫和果蝇分为一类,斑马鱼和家鸽归为另一类。
32.“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为了促使青少年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学生进行体育测评,测评项目包括有: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运球投篮、一分钟仰等项目。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体育考试中,同学们能做出各种动作,这主要是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 、骨连结和 组成,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
(2)关节在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图甲中,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 ] (填结构名称)和③中的滑液。
(3)图甲,李明同学由于长时间进行不科学的训练,运动强度过度,得了关节炎,关节疼痛难忍,病变部位最可能是[ ] (填结构名称)。
(4)进行“运球上篮”项目考试中,李明同学做出投篮动作(如乙图),此时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李明同学能完成这个动作,是在 的支配和调节下完成的。
(5)丙图标号①②是同一块肌肉上的两个部位,其中①是 。
33.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多种多样的,人类作为其中一员,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它们,但也有部分生物给人类造成危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全世界恐慌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近500万人死亡,导致这场疫情的罪魁祸首与图中 的形态结构最相似,它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 组成。
(2)青霉素自被发现以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图中可用于提取青霉素的原材料是[ ] ,该生物属于多细胞真菌,它主要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构成。青霉素不能用来治疗由乙引起的新冠肺炎,原因是 。
(3)图中 是细菌,与甲细胞相比,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是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4)面包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丙,大家都喜欢吃,面包膨大松软的原因是 。34.请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种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他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气味”实现的。
资料二: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的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资料三:澳洲由于四周环海,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别具一格的古老动物。澳洲天然牧草资源丰富。人们曾从印度引入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随着牛的数量增加,牛的粪便量大增,粪便风干硬化,不易分解,大量牧草被牛粪遮盖枯死,导致牧业减产。同时,在牛粪上产卵繁殖的苍蝇却有了丰富的滋生地,迅速繁殖蔓延,危害人类与畜牧业。后来人们又将蜣螂引进澳洲,它能将新鲜的牛粪滚成球状推入地下,使粪中蝇卵无法孵化。这样苍蝇滋生得到控制,减轻了对人、畜的危害,同时,又处理了牛粪,增加了土壤的养分,牧草产量增加,畜牧业兴旺。
(1)资料一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的物质在生物学上叫作 。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可以利用这种激素作为引诱剂,从而 。蚕属于 动物。
(2)由资料二判断,白蚁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资料三可知澳洲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别具一格的古老动物,这说明澳洲草原生态系统长期处于 状态。引进牛、羊发展畜牧业后,却导致牧业减产的原因是 。
(4)在澳洲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作为消费者促进了 ,而蜣螂则属于 者。
三、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6分)
35.1928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一个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长了一团青霉菌。在青霉菌的周围,有一小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的葡萄球菌消失了。弗莱明推测青霉菌的分泌物能杀灭葡萄球菌。他把青霉菌培养液加水稀释,先是一倍、两倍……最后以八百倍水稀释,结果它对葡萄球菌的杀灭能力仍然存在。弗莱明把青霉菌分泌的杀菌物质命名为青霉素。
(1)青霉菌和细菌一样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 。与青霉菌相比,葡萄球菌细胞中无 。
(2)弗莱明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可能是由于青霉菌的 (填一种生殖细胞的名称)落入而造成污染,长出青霉菌。
(3)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一种抗生素甲。为研究抗生素甲对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效果,他们先分别统计了每毫升培养液中这三种菌的数量,然后将适宜浓度的抗生素甲分别与三种菌液混合,培养1小时后统计 ,结果如图一所示。由图一可知,抗生素甲对 的杀灭作用最好。
(4)科研人员还希望比较相同浓度的抗生素甲和青霉素杀菌作用的效果。他们将浸有甲的滤纸片A和浸有青霉素的滤纸片B放在已经接种了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如图二),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若 ,说明青霉素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