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一学期金华市卓越联盟 12 月阶段性联考高二年级生物学科参考答案1--5 BCABB 6--10ABDDD 11--15BCDCC 16--20ACDAB21.(11分,每空 1分)(1)不均匀或斑块状或镶嵌性 稳定型 AC(答全给分)(2)标志重捕法 偏高 8 接近于理想环境条件或资源、空间充足,不受其它生物制约(3)生物防治 环境容纳量(4)次生演替 物种丰富度或生物量22.(13 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1)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 光合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或 95%酒精或无水乙醇 纸层析法 蓝绿色+(2)④ K等无机离子、苹果酸(Mal)等有机酸(填出一种 1分,两种都填出 2分,答案合理都给分) 脱落酸(3) ①②④(2分,答案不全的给 1 分,有错的不给分) 丙酮酸 [H]或还原氢(4)C23.(10 分,每空 1分)(1)非条件 不能 反射弧结构不完整(2)① 轴突末梢(两个都对给 1 分) 胞吐 A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3)肌肉是否收缩或效应器是否反应或 a是否收缩 肌肉不收缩或效应器不反应或 a不收缩24. (12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1)萌发 诱变育种 AA 不完全显性(AA 为白色,Aa 为浅黑色)(2) 浅色 浅色P Aa × Aa 共 3分亲本的表型和基因型给 1分,配子:A a A a F1的表型、基因型和比例 1分配子与符号 1分或棋盘法F1: AA Aa Aa aa白色 浅色 浅色 黑色1 : 2 : 1(3)浅色 浅色:黑色=1:1 (2分,表型 1 分,比例 1分)(4)基因重组 有生殖隔离的/远缘25.(14分,除说明外每空 1 分)(1)免疫细胞能识别并不会攻击带有自身的MHC分子(身份标签)的细胞 细胞免疫 胸腺(2) 100 共 4分3种曲线形状趋势对 2分,两种形状对的给 1分,形状全对 2分;横、纵坐标标注对 1分;标题 1分。(3)①A、B系大鼠②给予未经处理 B 大鼠先切除胸腺处理,再将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 B系大鼠,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或给予未经处理 B大鼠先用免疫抑制剂处理,再将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 B系大鼠,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3分)③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2分,写对 2种细胞的给 1分,3种细胞的给 2分)穿孔素2024 学年第一学期金华市卓越联盟 12 月阶段性联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命题人:江山市滨江中学 审题人:磐安中学 艾青中学考生须知:1.本卷共 8 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群落中,其植物通常是常绿的、生长季节短且缓慢、几乎依靠营养繁殖的是( )A.荒漠 B.苔原 C.草原 D.森林2. 食用被诺如病毒(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人体胃酸能杀死部分 NV属于( )A. 细胞免疫 B. 体液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人工免疫3.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人被尖锐物体刺到产生痛觉时,这是大脑皮层参与下的反射活动B.反射活动一定有完整反射弧参与C.神经元受到适宜强度电刺激后就会产生神经冲动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才能完成4. 含有 100个碱基对的 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的 A+T占 40%,它的互补链中 G与 T分别占22%和 18%,则该 DNA 含有胞嘧啶碱基数量为( )A. 30个 B. 60个 C.90 个 D. 100个5.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白色的不知名野果,欲检测其是否含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野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该野果中含有还原糖B.用显微镜观察野果切片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时,可用苏丹 Ⅲ 染液染色,再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的 A液和 B 液使用时要注意等量混合、现用现配D.向组织样液中加入碘化钾试剂摇匀后变蓝色,说明野果中含有淀粉6. 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 R型菌转化为 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高二生物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步骤 ① 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 步骤 ① 中,DNA 酶处理组可以排除脱氧核苷酸是“转化因子”C. 步骤 ② 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应相等,是控制无关变量D. 步骤 ④ 中,液体悬浮培养更有利于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B. H2CO3、NaHCO3等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态C.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仅需神经-体液共同调节机制来实现的D. 血浆中含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多种物质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它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微生物。如图为人体感染 HIV后体内 HIV浓度和辅助性 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感染 1~2年间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下 HIV浓度降低B. HIV 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D. HIV主要攻击辅助性 T细胞,所以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是否被 HIV感染9. 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一侧,结果幼苗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去尖端的幼苗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A.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 幼苗弯曲生长是受单侧光影响D. 幼苗弯曲生长是由幼苗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生长10. 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A. 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B. 叶产生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雌株形成C.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相互协同D. 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高二生物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11. 生物学的不同层次都存在多样性。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遗传多样性与 DNA分子空间结构有关C.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物种多样性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有关12.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可利用酵母菌、葡萄糖溶液等材料进行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用量和葡萄糖溶液浓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酵母菌可利用的氧气量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C.可选用酒精和 CO2生成量作为因变量的检测指标D.实验的因变量可用 0.1%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来检测13. 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叶色的影响,取紫鸭跖草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分组栽培(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获取各组光合色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法(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别测定每组各种光合色素含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片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B. 分离光合色素的关键是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到层析液C. 光合色素相对含量不同可使叶色出现差异D. 测定叶绿素的含量时可使用蓝紫光14. 3 3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 H-TdR( 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3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 H-TdR 进入细胞核B.S 期变长,该期有 DNA 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组成的染色质D.M 期相对较短,该期有四分体的形成15. 某小组将同一酵母菌菌种分别接种到 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上培养,酵母菌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有关本实验的结论或分析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种群数量在 4h内均呈 J形增长B. 酵母菌种群在不同转速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C. 用摇床培养能增加培养液的氧含量,提高酵母菌繁殖速率D. 培养 8h后,三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均达到稳定1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土壤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B.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高二生物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C. 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 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O2可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7. 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的发现,是人类第一次证明了体液调节的存在18. 蓟马是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虫。下图是澳大利亚昆虫学家连续 6年对玫瑰园中蓟马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这 6年间蓟马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B. 蓟马种群数量的波动受玫瑰的数量和天敌等因素制约C. 蓟马种群数量多的年份,通常玫瑰数量较多D. 蓟马种群密度大时,通过内源性调节会使其环境容纳量下降19. 在寒冷环境中,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其体温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皮肤中冷 体温调增加产热寒冷刺激 体温正常觉感受器 节中枢 减少散热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20. 某高等动物(2N=4)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其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基因未发生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高二生物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A. 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体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 若 ④ 的基因型是 aBY,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⑥ 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D.① 为初级精母细胞,在 ① 的过程中有基因重组现象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21.近年来,草原鼠害日益严重,不仅引发了草原的沙漠化,还威胁着草原生态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上栖息着多种鼠类,研究人员为了解某草原的鼠害情况,对该草原鼠种群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分布;当草原群落处于相对稳定时,优势动物物种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___,此时决定某优势动物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有_________(A出生率和死亡率 B年龄结构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天敌的数量)。(2)草原上新发现的灰仓鼠,调查该鼠种群密度时,常采用______,该鼠天性警觉,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______(填“偏高”/“偏低”)。研究人员对灰仓鼠种群进行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在该环境条件下,灰仓鼠达到环境容纳量所需的最低年限是 年;0-2 年内种群增长曲线接近于 J形增长,该模型的假设前提条件是______。(3)防治鼠害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其中放养天敌的方法属于 ,这些方法最终都是为了降低草原上鼠 。(4)鼠大量繁殖导致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蚀,该草原群落的恢复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群落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_,随着演替的进行,该草原群落的____________将增加。22.气孔对植物的气体交换和水分代谢至关重要,气孔运动具有复杂的调控机制。如图所示为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相邻叶肉细胞中部分的结构和物质代谢途径。①~④表示场所。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活动中,取新鲜某植物的绿色叶片经烘干、粉碎,加入相应的试剂后,高二生物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迅速研磨,其中研磨的作用是 ,提取光合色素的原理是 ,光合色素的分离常用方法是 ,若材料和操作都合理,则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中从上往下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2)光照下,光反应产生的 NADPH主要出现在______(从①~④中选填)。液泡中与气孔开闭相关的主要成分有 H2O、______(填写 2种)等,在干旱缺水时,叶片中 (填激素名称)含量会升高,引起气孔关闭,减少水分的流失。(3)研究证实气孔运动需要 ATP,上图保卫细胞中能产生 ATP的场所有______(从①~④中选填)。保卫细胞中的糖分解为 PEP,PEP再转化为______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的基质中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产生的______最终通过电子传递链氧化形成水。(4)保卫细胞叶绿体中的淀粉合成和分解与气孔开闭有关,为了研究淀粉合成与细胞质中 ATP的关系,对拟南芥野生型WT和 NTT突变体 ntt1(叶绿体失去运入 ATP的能力)保卫细胞的淀粉粒进行了研究,其大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______。A. 淀粉大量合成需要依赖呼吸作用提供 ATPB. 光照诱导WT气孔张开与叶绿体淀粉的含量变化有关C. 光照条件下突变体 ntt1几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长时间光照可使WT叶绿体积累较多的淀粉23.手在触碰到尖锐物体时会迅速缩回,避免受到伤害。图 1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 2是图 1中突触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中字母和数字均表示相关结构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若 b受损,指尖被针扎后缩手反射能不能完成?并解释原因: 。(2)图 2中当兴奋传到[ ] 时(中括号填序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突触前膜融合后,以 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突触后膜的细胞内的 Na+浓度会(A. 短暂上升 B.持续上升 C.短暂下降 D.持续下降)。在这整个过程中突触处发生了_____高二生物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的信号转变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3)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止痛药 X,推测药物 X可能在突触处发挥作用。请补充完善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实验思路:将药物 X置于神经元 b、c之间的突触(间隙)处,刺激神经元 c,观察_____。预期结果:若______,则说明药物 X在突触处发挥作用;否则说明药物 X不在突触处发挥作用。24.我国有先进航天技术,航天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通过搭载返回式航天器或太空舱,利用太空的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环境的综合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性状稳定的新品种。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 2n,纯种)进行太空育种获得植株,植株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 2n)。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 1对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且基因 a 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1)太空育种,科研人员是将 (填休眠或萌发)的种子送到太空,该育种的方法是 ;水稻甲的基因型是 ;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3)将乙与缺少 1 条第 7 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 2n-1,种皮白色,缺失不影响配子的产生和存活)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为 ,则种皮黑色基因不位于第 7 号染色体上;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 7 号染色体上。(4)从乙植株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这种育种的方法叫转基因技术育种,其原理是 ,该方法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 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25.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 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已”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实验思路:(Ⅰ)实验分组与处理:组 1:取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组 2:取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 B系大鼠。组 3:取与组 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 B系大鼠的 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 B系大鼠并将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Ⅱ)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回答下列问题:(1) 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不会出现排斥反应的原因是 ,A系大鼠的皮肤高二生物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片移植到 B系大鼠身上后出现的免疫方式是 (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该免疫过程的淋巴细胞在 成熟。(2)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3)分析与讨论: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 T淋巴细胞,请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完善实验设计思路。③效应细胞毒性 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 ,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会释放 等杀伤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高二生物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生物答案.pdf 生物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