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模拟试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一、选择题1.与植物的向光性体现出的生物特征相同的诗句是( )A.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2.如图是使用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显微镜使用的规范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B.④上升镜筒时,可以转动粗准焦螺旋找物像C.镜头有污渍可用干净的拭镜纸擦拭D.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像是‘下’3.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镜头为目镜,③④镜头为物镜B.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①③C.为了让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玻片标本中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4.如图为小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找出正确的叙述( )A.观察时,如果想把视野中的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B.为更好地观察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将视野调暗,小雅须改用凹面镜和较小光圈C.甲图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3】细胞核D.乙图细胞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液泡和叶绿体5.小华学习《细胞的生活》后,绘制了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 )A.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B.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C.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蛋白质D.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6.已知某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则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4个,10条 B.4个,20条 C.8个,40条 D.8个,5条7.下图是人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一系列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可以无限长大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C.过程④多种组织形成人体器官D.过程⑥形成人体后,细胞不再分裂、分化和生长8.生物体由小长大与下图中的细胞生理变化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 B.②过程形成的各种细胞遗传物质不变C.B的种类与C的种类相同 D.图中F、D代表的结构层次都是器官9.如图甲、乙分别为一粒菜豆和一粒玉米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果实,乙属于种子B.甲、乙所示结构中,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内C.乙图中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D.滴加碘液后,乙图中的①变蓝10.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一些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B.草履虫能净化污水C.酵母菌会危害人体健康 D.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11.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丁是酵母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B.丙是细菌,依靠鞭毛运动C.乙是噬菌体,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D.甲是草履虫,和乙丙丁都是单细胞生物12.现有甲、乙、丙三种动物,甲和乙同为哺乳纲,乙和丙同为食肉目,甲和丙同为犬属,这三种动物中亲缘关系更近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三者的亲缘关系一样近13.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固定装片时,观察到的视野如甲图所示,而同桌小红观察到的视野如乙图所示。若小明想观察到类似同桌的视野,需要调整的结构和装片的移动方向分别是(A.转换器和遮光器、向右移动B.目镜和反光镜、向右移动C.转换器和反光镜、向左移动D.目镜和粗准焦螺旋、向左移动14.小麦种子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太阳能,刚收获的小麦种子堆积久了会发热(释放能量),小麦细胞中完成这两种能量转换的结构分别是( )A.细胞核、液泡 B.线粒体、叶绿体 C.叶绿体、线粒体 D.叶绿体、细胞膜15.以下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C.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根、茎、叶 D.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二、实验探究题16.宿舍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吗?干净整洁的宿舍与潮湿脏乱的宿舍相比较,哪种宿舍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多一些?为探究这个问题,小乐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第1步:在三个培养皿中分别配制好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上A、B、C;第2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第3步:A组培养皿打开后在干净整洁的宿舍内放置5~10分钟,B组培养皿打开后在潮湿脏乱的宿舍内放置5~10分钟,C组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第4步: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第5步: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记录。请分析回答:(1)A、B、C三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2)第2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 处理,目的是 。(3)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目的是 。(4)小乐发现:一段时间后,C组培养皿没有出现菌落,B组培养皿中出现的菌落明显多于A组培养皿,说明宿舍的空气中有 (填有或无)细菌和真菌,干净整洁的宿舍与潮湿脏乱的宿舍相比较, 的宿舍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少一些。(5)小乐发现培养基上有些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判断这是 菌落,其生殖方式是 生殖。(6)小乐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直接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 。(7)为创建干净整洁的宿舍,你可以做点什么? (写一点)。三、资料分析题17.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1:抗生素主要是一些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杀死细菌或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正常发育,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有益菌会被一起杀死。资料2: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资料3:噬菌体结构示意图(1)病毒性疾病不能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理由: ;请列举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名称: ;(2)与细菌,真菌等生物相比,病毒没有 ,不能独立生活,离开活细胞时,通常会变成 ,当环境条件适宜,便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重新开始;(3)噬菌体可以识别特定细菌,其攻击具有特异性,因此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 (会/不会)杀伤人体内的其他有益菌,噬菌体攻击细菌过程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 。参考答案:1.CA.鸟类雌雄异体,其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几个过程。“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描绘了鸟卵繁衍后代的景象,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A错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了植物能够生长,B错误。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思是:柴门外忽传来狗的叫声,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归家门。可见,该诗句体现了犬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向光性是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植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C正确。D.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会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可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了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错误。2.DA.显微镜的规范的操作顺序:③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对光完成。然后①安放装片,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④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A正确。B.④上升镜筒时,可转动粗准焦螺旋寻找物像,找到物像后,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正确。C.镜头上的污渍会影响观察效果,因此需要及时擦拭。擦拭时应该使用干净的拭镜纸,这些纸张柔软且不会留下纤维或颗粒,从而避免划伤镜头表面或影响观察效果,C正确。D.显微镜下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上”字,看到的将是其倒像“”,D错误。3.BA.①②无螺丝纹为目镜,③④有螺丝纹为物镜,A正确。B.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放大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想看到尽可能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长目镜①和短物镜④,B错误。C.观察到物像后,为了让视野中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D.显微镜下观察到是倒立的图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图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玻片标本中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正确。4.CA.显微镜成倒像,在视野中的移动方向与实际相反,A在视野的左上方,要移到中间,在视野中应该向右下移动,视野中方向与实际相反,就是向左上方移动,A错误。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颜色较浅,细胞外部的细胞膜又极薄透光性较强,所以观察时应使视野变暗才能观察清楚,而平面镜与小光圈的组合视野最暗,B错误。C.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甲图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3细胞核,C正确。D.乙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与甲图细胞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乙图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D错误。5.CA.结合分析可知,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糖、蛋白质、脂质分子较大,含有碳,属于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A正确。BD.细胞的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染色体中有DNA,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可见,细胞的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BD正确。C.结构②内储存遗传信息是DNA,C错误。6.C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因此,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三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23=8(个)。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经过三次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40条,由此可见,ABD错误,C正确。7.C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但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A错误。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B错误。C.人体主要有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4种组织,过程④表示多种组织形成人体器官,C正确。D.⑥表示由多个系统构成人体,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D错误。8.CA.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①过程细胞数量增多,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表示细胞分化,A正确。B.②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保持生物的遗传稳定性,B正确。C.②过程形成不同的细胞群,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B、C形成的结构层次是组织。B是动物的组织,C是植物的组织,B的种类与C的种类不同,C错误。D.D表示动物的器官,F表示植物的器官,D正确。9.DA.由图甲可知,菜豆是属于种子,图乙,玉米粒的果皮和种子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易分开,所以玉米粒是一个果实,A错误。B.菜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子叶中,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①胚乳中,B错误。C.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由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和⑤胚根四个部分组成,①胚乳不属于胚的结构,C错误。D.碘液能使淀粉变蓝,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①胚乳中,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乙图中的①胚乳变蓝,D正确。10.CA.一些单细胞生物如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A正确。B.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B正确。C.酵母菌广泛应用于食品发酵中,不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D.赤潮的形成是因为人类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突然增加,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浮游藻类等单细胞生物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由于这些藻类多呈红褐色,所以称为“赤潮”。因此,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会造成赤潮,D正确。11.DA.丁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B.丙是细菌,细菌是原核生物,通常依靠鞭毛运动,B正确。C.乙是噬菌体,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D.甲是草履虫,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但乙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12.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图中,甲和乙同为哺乳纲,乙和丙同为食肉目,甲和丙同为犬属,根据分类单位的大小顺序可知,属的分类单位最小,亲缘关系更近,故甲和丙的亲缘关系更近,ACD错误,B正确。13.C观察甲、乙两图可知,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若小明想观察到小红观察到的视野,需要调整显微镜放大倍数,应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来调整放大倍数。使用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会变暗,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或者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光圈,可使视野变亮。观察甲、乙两图,图甲中字母“X”位于视野中间偏左,图乙中字母“X”位于视野中央,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像,若将图甲中的字母“X”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移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14.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化学能转换为细胞能利用的能量,C符合题意。15.A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故A正确。B.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故B错误。C.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C错误。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故D错误。16.(1)C(2) 高温灭菌 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3)提供适宜的温度(4) 有 干净整洁(5) 细菌 分裂(6)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7)及时打扫卫生(或勤拖地或及时倒垃圾等)(1)实验设置中,A、B两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C对实验变量没有处理,起对照作用。(2)第2步将所有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目的是杀死原有的细菌和真菌。(3)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温度、氧气,还有有机物,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目的是提供适宜的温度。(4)一段时间后,C组培养皿没有出现菌落,B组培养皿中出现的菌落明显多于A组培养皿;对比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宿舍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对比BC的实验结果可知,干净整洁的宿舍与潮湿脏乱的宿舍相比较;干净整洁的宿舍的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少一些。(5)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大多白色;真菌菌落,较大,形态为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有红、褐、绿、黑、黄等。小乐发现培养基上有些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判断这是细菌菌落,其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6)小乐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不能直接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来培养新冠病毒,原因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7)保持宿舍干净整洁的关键在于定期清理和良好的通风,这有助于减少细菌和真菌的滋生。17.(1)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性疾病。 腮腺炎/艾滋病/流感/新冠肺炎(其他答案合理也可)(2) 细胞结构 结晶体(3) 不会 ①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1)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等作用机理杀死细菌的,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有很多,例如:水痘、腮腺炎、乙肝、流感、艾滋病、新冠肺炎。(2)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3)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噬菌体可以识别特定细菌,其攻击具有特异性,所以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噬菌体只会攻击特定的细菌,而不会攻击人体内的其他有益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将②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将自己的遗传物质(DNA)注入细菌细胞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作原料,自己的①遗传物质(DNA)为模板制造出新的噬菌体,这就是它的繁殖。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