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上)期末真题情境试卷一:基础与积累。(33分)任务一:触摸汉字,横竖撇捺有乾坤。走进汉字馆,四年级一班围绕“处处留心皆学问”主题开展了书法大赛,同学们积极参加。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喜爱,请你也认真地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参与到这场书法大赛中来吧!注意书写正确、规范。(4分)任务二:对话文学,字里行间扬精神。走进文学历史馆,身为少先队员的你要对馆长和同学们进行采访,请你完成以下采访任务。(17分)采访问题一: 馆长,您好!您能简要谈谈您是怎样看待中华文化的吗? 馆长: 从愚公移山到重塑山河;从仰望星空到九天揽月;从落后挨打到“东风”破浪......在历史的长河里,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中国智慧令人① zàn tàn,走进中华文化,民族② zì háo感便会在心中涌动。采访问题二: 同学,你好!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神话故事,你能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吗? 同学: 盘古用斧头劈(pī pí)开混沌,用身体支撑天地,直到③ jīng pī lì jié而倒下;精卫鸟④ xián zhe木石填海,勇敢地反抗命运的不公;普罗米修斯⑤wéi kàng禁令,勇敢地盗(dào dǎo)取火种带到人间;女娲炼石补天,结束了人类⑥ bēi cǎn的生活......神话中的每一个英雄都让我们⑦ jìng pèi不已。1.请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来到人物展区:神话人物、历史人物、爱国将士三个板块吸引了很多人的驻足。本学期的课文里,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因为 。(3分)3.请认真阅读语段,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8分)4.判断题,正确的打“”“×”。(4分)(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中项羽为刘邦摆的鸿门宴。 ( )(2)孙膑和庞涓是鬼谷子的弟子,但孙膑陷害庞涓并挖去了庞涓的膝盖骨。 ( )任务三:吟诵诗词,爱国情怀存我心。走进诗词馆,请你忆古惜今,在诵读中感受爱国诗词的魅力吧!(6分)眼前景 口中诗明月照边关,战士仍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出征前豪饮,置生死度外。 “醉卧沙场君莫笑, ?”回身苦战,乌江自刎。 “ ,死亦为鬼雄。”任务四:借用妙笔,潜心揣摩生智慧。走进语言馆,你是造句小能手,请你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1)火神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为双重否定句)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用修改符号修改)(3)鱼儿在池塘游,荷花随风摆动。(采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扩句)阅读与鉴赏。(31分)任务五:热爱记录,生活处处绽精彩趣味篇: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15分)黎明悄然而至,黑黝黝的树林如同坚实的壁垒,这会儿成了灰白色。宽阔的河面在眼前打开,水面像玻璃一样平滑,泛着一圈圈的白雾。没有一丝风,树叶一动也不动,一切如此静谧,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这时一只鸟儿唱起来,另一只鸟儿也跟着唱,不一会儿百鸟争鸣,成了一场热闹的音乐狂欢。可是你一只鸟也看不见,只是在歌声中穿行,仿佛歌声自己在唱。天更亮了,可以看到近处稠密的树叶一片浓郁的绿色。这绿色在你面前越来越浅,一英里外或更远一点,在下一个伸进河里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娇柔的嫩绿。再远处的岬角几乎没有了颜色,最远处的则在数英里外的地平线下,安静地睡在水面,化为一团氤氲的雾,与周围的天际连成一片。这一片河面好像一面镜子,映出树叶、曲折的河岸和那些渐渐远去的岬角幽幽的倒影。啊!这真是太美了,那么柔和、浓郁、美丽!太阳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在这边的灌木丛上洒下了一片粉红,在那边洒下一缕金光,还有那最美不过的一抹紫烟,你得承认这是真正值得铭记的美景。1. 仔细阅读第2、3自然段,回答问题。(7分)(1) 为什么“一只鸟也看不见”呢 (3分)第3 自然段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我是从 、 、 这些关键词语中看出来的。(4分)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的赞美之情 用“ ”画出。(2分)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4. 读这篇短文,试着从一个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写下来。(4分)提问角度: 。提出的问题: 。成长篇:童年的馒头(16分)小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清贫得就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回到家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娘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回家的路上,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一个。可没走多远,肚子就又饿了。咋办?干脆,把娘的那个也吃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汤的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回到家,我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我不知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大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那可不,咱家平娃也都带回来了。”说着,掀开锅盖,锅里竞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热气腾腾的大馒头!“人家老师说咱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晌午,娘把馒头分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可我却哇的一声哭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故事,童年的馒头成了“我”成长的标记。请你完成下面的导图,梳理故事情节,感受“我”的心情变化。(6分)2.通过梳理情节,你一定感受到了“我”的内心变化,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你的体会在旁边作批注。(5分)3.读读文章最后一句话,写一写你对“我的童年结束了”这句话的理解。(5分)交流与表达(36分)在运动会4 × 100米接力赛中,明明不小心摔倒了,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取得名次。明明沮丧地说:“都怪我,我要是没有摔倒就好了。”你打算怎样安慰明明呢?(6分)任务六:学以致用,用心用情荐家乡2.灵动山水,秀美郴州。林邑星城郴州,有着许多美妙绝伦的山水风光。请你作为家乡文化宣传小使者,邀请全国的小朋友畅游美丽郴州,感受“福城”的生机与活力吧!注意要把地方介绍清楚,写出推荐的理由,突出这是一个“好去处”。(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