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一课时 中国担当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目 录01大单元02新课标03大视野04微探究06对点练05划重点01 大单元单元知识结构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的影响新的发展契机新风险新挑战积极谋求发展为人类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内部积累)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中国制造需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积极有作为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共享发展机遇开放的态度加强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国家和地区合作共享发展成果02 新课标【政治认同、责任意识】初步感受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参见2022版 新课标P33)本课目标03 大视野导入一:热点速递(可选其一)思考:对于中国担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那么,你眼中的中国担当是怎样的?导入二:多维交流(可选其一)思考:你对中国担当有什么新的认知呢?导入感悟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04 微探究任务探究一:积极有作为思考:从上述材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材料一:针对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等,中国专门发布立场文件,持之以恒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带动中东地区形成历史性的“和解潮”,主张政治解决伊朗核、叙利亚、苏丹、利比亚、也门等地区热点问题,为有关地区国家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典范。中国主张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和平机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均衡解决各方合理关切。面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新兴安全领域难题,中方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引领新兴领域国际安全治理进程。任务探究一感悟链接教材:1.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任务探究一:积极有作为材料二思考: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写一份发言稿,给国外的友人介绍中国减贫的成就和经验。农业农村部2024年8月9日发布,今年以来,经过各方面协同发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持续巩固拓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以来,脱贫地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47元,实际增长6.8%,比全国农村快0.2个百分点。就业帮扶举措持续强化。分省下达2024年度稳岗就业任务,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和“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截至6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达3274.1万人,稳住了脱贫人口2/3以上的收入。任务探究一感悟链接教材: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任务探究二:贡献中国智慧材料一思考:为什么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质量。例如,中国推行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节约和环保产业等举措,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中国还在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任务探究二感悟链接教材:1.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任务探究二:贡献中国智慧思考:你如何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材料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这样一个现实: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碳密集型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销往发达国家,那么,作为消费方的国家就不应该为其中的碳排放承担一定责任吗?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的一段精彩论述,鲜明地代表了中国的立场:“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我们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1/3、1/4甚至1/5权利的想法。”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一个基本前提。任务探究二感悟链接教材:2.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05 划重点观点梳理1. 为什么说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重点)2. 中国在哪些领域积极参与全球治理?3. 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重点)4. 在为世界发展作贡献的同时,我国应该注意什么问题?06 对点练历年真题1. 为推动援非“八大行动”顺利实施,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包括提供150亿美元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推动中国企业未来三年对非洲投资不少于100 亿美元等。这充分体现( )A. 中国在世界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主导作用B.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不断C.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主动担当D. 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C历年真题1. C 【解析】考查点:中国担当。解题思路:选项A过于绝对,故错误。选项B和选项D与题意无关,故错误。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故本题选C。历年真题2. 中国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这表明( )A. 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B. 中国担当展现了领导作用C.“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D. 国与国之间不仅有合作,而且存在着竞争A历年真题2. A 【解析】考查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解题思路:”领导作用“说法错误,排除B。选项C和选项D与题意无关,故错误。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因此A符合题意。历年真题3. 中国对中亚国家采取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其作为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由此可见( )①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努力发展②中国担当推动国际多极化进程③中国担当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智慧④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D历年真题3. D 【解析】考查点:中国智慧。解题思路:中国对中亚国家采取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体现了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因此,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选D。历年真题4.材料2024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深入阐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倡议“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推动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1)中国智慧有哪些表现 (4分)(2)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请你起草一份20字左右的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4分)历年真题4.(1)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 ③中国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④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 ⑤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每点2分,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宣传环保知识;③积极参加环保活动;④绿色出行;⑤节约粮食减少浪费;等等。(每点2分,两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