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5年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任务式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5年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任务式课件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课时 与世界深度互动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目 录
01
大单元
02
新课标
03
大视野
04
微探究
06
对点练
05
划重点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的影响
新的发展契机
新风险
新挑战
积极谋求发展
为人类建设未来提供新路径
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内部积累)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
中国制造需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质量
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事不避难,勇于担当。
积极有作为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共享发展机遇
开放的态度加强合作
挑战与机遇并存
困难与希望同在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国家和地区合作
共享发展成果
02 新课标
【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了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性,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
(参见2022版 新课标P31)
本课目标
03 大视野
导入一:热点速递(可选其一)
思考: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有什么影响呢?
导入二:多维交流(可选其一)
两会举办期间,有3000多名记者报名采访全国两会,其中境内记者2000人左右,港澳台记者和境外记者1000多人。全国两会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说中文的外国记者多了。记者会上直接用中文提问的外国记者也多了。
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导入感悟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04 微探究
任务探究一:中国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庆祝春节的行列之中?
材料一:
2024甲辰龙年英国伦敦“四海同春”新春庆典在伦敦市中心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舞龙舞狮以及花车巡游等精彩纷呈,吸引逾70万民众。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出席了活动。报道称,伦敦的新春庆典是亚洲以外最大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中国深度参与到春节庆典当中。在浙江省青田县北山镇张坪村,来自西班牙、意大利、乌克兰等国家的30余名外国友人与中国民众共同参与春节庆典活动。
任务探究一感悟
链接教材:
1.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任务探究一: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
思考: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对中国和世界分别意味着什么?
高铁成为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高铁更长了,中国更小了。从20世纪末的六次大提速,到21世纪初的“四纵四横”路网规划亮相,再到高铁版图再扩容……中国高铁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路网越织越大,车次越开越密,“和谐号”正让中国越变越小,让“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
雅万高铁,中国高铁“海外第一单”。雅万高铁连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和万隆,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这条高铁全部采用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装备、中国标准,让中国高铁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任务探究一感悟
链接教材:
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任务探究一:中国的影响
材料三
思考:你认为中国能赢得世界各国高度评价的原因有哪些?
墨西哥《宏观经济》主编希门尼斯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不倚强凌弱,真诚待人,代表着和平和正义的形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给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振兴的机会。中国越富强,世界经济发展就越稳定。”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说,中国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在通过多种途径与机制造福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和平发展历程史无前例,与充满掠夺与殖民的西方发展史形成鲜明对比。
任务探究一感悟
链接教材:
3.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任务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材料一
思考: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不同文明成果有哪些?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任务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思考:请你谈谈中外文明交流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示例。儒学本是中国的学问,但也早已走向世界,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任务探究二: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思考:请你谈谈汽车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欧洲的汽车文明,表现在人与车互相尊重,车对人绝对尊重上。在比利时,无论城市大小,都辟有步行街。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城市很少有红绿灯,却有人人知晓的交通规则:行人第一,马车第二,自行车第三,汽车最后。人人恭敬让行,秩序井然。在这里,只有人是万事万物的红灯。一位比利时妇女的话非常朴实:“我已经享受舒适的车,已经很优越,还有什么理由和行人争抢呢?”
任务探究二感悟
链接教材: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05 划重点
观点梳理
1.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重点)
2. 文明的内涵是什么
3. 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4.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其他文明(重点)
06 对点练
历年真题
1. 汉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方块字到处可见,“汉语热”正在全球掀起。在法国主要旅游景点如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都有中文介绍。学习汉语的人逐年增加。这表明( )
A.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B.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文化成为最优秀的文化
C.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D.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D
历年真题
1.D 【解析】考查点: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解题思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选项A和选项C是关于中国经济方面的影响,不符合题意;选项B过于绝对。故选D。
历年真题
2. 叙利亚总统就当前以及欧美在此间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世界格局越平衡,对小国越有利,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处于独霸地位,中俄的崛起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从而保证小国的安全。这是因为( )
A.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B. 中国与俄罗斯都属于世界强国
C. 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D. 俄罗斯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历年真题
2. C 【解析】考查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解题思路: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选项A和选项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选项B说法错误。故选C。
历年真题
3.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由中国提出的决议,宣布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加强全球团结。文明对话有助于( )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美美与共
②文化多样性成为当今时代主题
③增进理解信任,消除文化差异
④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历年真题
3.C 【解析】考查点: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正确面对文化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解题思路:“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说明文明对话有利于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美美与共;有利于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化共同发展,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故①④说法正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故②说法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文化具有多样性,应该尊重文化差异,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历年真题
4.材料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国际研讨会”2024年4月15日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共同愿景”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点亮文明之光。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致开幕辞,张建春指出,中国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与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各方通力合作,取得了务实成就,共同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对话。
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我们应该怎样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8分)
历年真题
4.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每点2分,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