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归纳与概括能力)。(2)描述制作装片并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的能力)。目录 CONTENTS1.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2.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3.随堂检测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思维导图自主梳理1.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中心粒中心粒纺锤丝星射线细胞板细胞膜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染色体平均分配DNA遗传3.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纺锤丝染色体细胞核两个子细胞红细胞×√[辨正误](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2)无丝分裂过程中无DNA复制和纺锤丝出现。( )提示:有DNA复制,但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3)动物细胞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4)动物细胞在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图2、图3、图5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按照要求归类。(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____。图1、图4、图6(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上面哪些图中?提示:图3和图4,图5和图6。(3)通过前期纺锤体形成的差异能否区分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请说明理由。提示:不一定。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是相同的。2.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提示:如图所示。3.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并在纵轴上标出正确的取值。提示:如图所示。【 学以致用 】C1.(2024·云南昆明八中期中)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B.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2个解析:核膜、核仁消失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与题意不符,B错误;动物细胞有中心粒,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这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点,C正确;着丝粒分裂也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D错误。2.(2024·江苏扬州期末)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丁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此细胞所处时期属于图丙的________段,此细胞对应图丁的a、b、c、d时期中的________时期。中BCb(2)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此细胞对应图丁的a、b、c、d时期中的________时期。(3)图丁中c→b过程,可用图丙中曲线________段表示,图丁中的________时期不存在。0aABd解析:(1)图甲所示细胞染色体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细胞着丝粒没有分裂,所处时期属于图丙的BC段,此细胞对应图丁中的b时期。(2)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粒已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丁中的a时期。(3)图丁中c→b过程进行DNA复制,可用图丙中曲线AB段表示,图丁中的d时期表示染色体∶核DNA=2∶1,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分生区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的_________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_________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___________(如甲紫溶液)着色。染色体碱性染料2.实验步骤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清水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分生区×√[辨正误](1)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提示:制片之前不需要洗去碱性染料,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2)选定某个特定细胞可观察它的整个连续分裂过程。( )提示:解离后细胞死亡,不能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连续分裂过程。(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提示:解离后需漂洗。(4)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1)取材时为什么只能剪取根尖2~3 mm,而不能太长?提示:若剪的过长会包括伸长区,伸长区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增加了寻找目标细胞的难度。(2)视野中处于哪个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为什么?提示: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3)在观察时如何找到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哪个时期?为什么?提示:把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的细胞,即为分生区细胞。最佳观察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各个分裂时期的特点?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提示: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能是一个固定时期。如果要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需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学以致用 】D3.(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C.用甲紫溶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D.当看到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应连续观察该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解析: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A正确;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防止盐酸与碱性染料反应,影响染色效果,B正确;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所以用甲紫溶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C正确;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一个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D错误。4.(2024·江苏泰州期中)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一条根上重复取材用于实验B.染色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观察C.解离时间长短影响细胞分散结果D.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蓝色C解析: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当对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取材,分生区以上是伸长区、成熟区,细胞不再分裂,因此不能从一条根上重复取材用于实验,A错误;染色时间过长,会使染色体和周围结构均被着色,不利于观察,B错误;解离时间要适中,时间太短,解离不充分,不利于细胞分散;时间过长,解离过度,会使根尖过分酥软,C正确;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D错误。A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会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核DNA数目的加倍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的出现D.纺锤丝的出现和核DNA数目的加倍解析: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于分裂后期,A符合题意;染色体数目在分裂后期加倍,而核DNA数目在分裂间期加倍,B不符合题意;细胞板在分裂末期出现,而纺锤丝在分裂前期出现,C不符合题意;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D不符合题意。C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不会出现。D3.(2024·华师一附中调研)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处于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DNA分子数的一半C.着丝粒分裂发生在DE段D.BC段只进行DNA复制解析:AB段为间期的一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等的合成,所以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处于CD段的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故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B正确;DE段发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C正确;BC段主要进行DNA的复制,此外还有蛋白质的合成等其他的生命活动,D错误。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处于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DNA分子数的一半C.着丝粒分裂发生在DE段D.BC段只进行DNA复制A4.(2024·江苏宝应教育局期中)如图是利用蚕豆(2n=12)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到的有丝分裂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甲、乙细胞中都有6条染色体C.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D.处于分裂中期的甲细胞持续观察,可观察到乙时期的细胞图像解析: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甲细胞有12条染色体,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B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还没有出现细胞板,C错误;此时的细胞经过了制片过程,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因此无法对处于分裂中期的甲细胞持续观察并观察到乙时期的细胞图像,D错误。A.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甲、乙细胞中都有6条染色体C.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D.处于分裂中期的甲细胞持续观察,可观察到乙时期的细胞图像D5.(2024·四川遂宁期末)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B.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不消失D.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时,细胞也一分为二解析: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不消失,C正确;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细胞也一分为二,D错误。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课时学习目标 (1)说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归纳与概括能力)。(2)描述制作装片并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实验设计与方案实施的能力)。一、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3.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辨正误](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2)无丝分裂过程中无DNA复制和纺锤丝出现。( )(3)动物细胞在分裂间期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4)动物细胞在前期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按照要求归类。(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是 。表示动物细胞分裂的是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上面哪些图中? (3)通过前期纺锤体形成的差异能否区分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请说明理由。 2.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 3.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并在纵轴上标出正确的取值。 【学以致用】1.(2024·云南昆明八中期中)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核膜、核仁消失B.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2个2.(2024·江苏扬州期末)图甲、乙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丁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 期,此细胞所处时期属于图丙的 段,此细胞对应图丁的a、b、c、d时期中的 时期。(2)图乙所示细胞中共有 条姐妹染色单体,此细胞对应图丁的a、b、c、d时期中的 时期。(3)图丁中c→b过程,可用图丙中曲线 段表示,图丁中的 时期不存在。二、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的 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 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 (如甲紫溶液)着色。2.实验步骤[辨正误](1)制片之前要通过漂洗洗去碱性染料,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2)选定某个特定细胞可观察它的整个连续分裂过程。( )(3)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甲紫溶液染色。( )(4)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1)取材时为什么只能剪取根尖2~3 mm,而不能太长? (2)视野中处于哪个分裂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为什么? (3)在观察时如何找到分生区细胞?在有丝分裂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哪个时期?为什么? (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其各个分裂时期的特点?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学以致用】3.(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C.用甲紫溶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D.当看到一个处于中期的细胞时,应连续观察该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4.(2024·江苏泰州期中)在“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一条根上重复取材用于实验B.染色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观察C.解离时间长短影响细胞分散结果D.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蓝色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会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B.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和核DNA数目的加倍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丝的出现D.纺锤丝的出现和核DNA数目的加倍2.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 )3.(2024·华师一附中调研)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的比值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B.处于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DNA分子数的一半C.着丝粒分裂发生在DE段D.BC段只进行DNA复制4.(2024·江苏宝应教育局期中)如图是利用蚕豆(2n=12)根尖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到的有丝分裂显微照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甲、乙细胞中都有6条染色体C.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板上D.处于分裂中期的甲细胞持续观察,可观察到乙时期的细胞图像5.(2024·四川遂宁期末)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B.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不消失D.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时,细胞也一分为二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自主梳理1.中心粒 中心粒 纺锤丝 星射线 细胞板 细胞膜2.染色体 平均分配 DNA 遗传3.纺锤丝 染色体 细胞核 两个子细胞 红细胞辨正误(1)√ (2)× 提示:有DNA复制,但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3)√ (4)√合作探究1.(1)图2、图3、图5 图1、图4、图6(2)提示:图3和图4,图5和图6。(3)提示:不一定。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是相同的。2.提示:如图所示。3.提示:如图所示。学以致用1.C [核膜、核仁消失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与题意不符,B错误;动物细胞有中心粒,有丝分裂前期在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这是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点,C正确;着丝粒分裂也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共有的特征,与题意不符,D错误。]2.(1)中 BC b (2)0 a (3)AB d解析 (1)图甲所示细胞染色体规则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细胞着丝粒没有分裂,所处时期属于图丙的BC段,此细胞对应图丁中的b时期。(2)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粒已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丁中的a时期。(3)图丁中c→b过程进行DNA复制,可用图丙中曲线AB段表示,图丁中的d时期表示染色体∶核DNA=2∶1,所以这种情况不存在。二、自主梳理1.(1)分生区 (2)染色体 (3)碱性染料2.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 清水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分生区辨正误(1)× 提示:制片之前不需要洗去碱性染料,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药液。(2)× 提示:解离后细胞死亡,不能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连续分裂过程。(3)× 提示:解离后需漂洗。(4)√合作探究(1)提示:若剪的过长会包括伸长区,伸长区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增加了寻找目标细胞的难度。(2)提示: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3)提示:把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的细胞,即为分生区细胞。最佳观察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因为这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4)提示: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能是一个固定时期。如果要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需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学以致用3.D [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根尖组织细胞相互分离,A正确;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以利于染色时碱性染料着色,防止盐酸与碱性染料反应,影响染色效果,B正确;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所以用甲紫溶液可将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成紫色,C正确;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故不能观察一个细胞从中期到末期的变化,D错误。]4.C [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当对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取材,分生区以上是伸长区、成熟区,细胞不再分裂,因此不能从一条根上重复取材用于实验,A错误;染色时间过长,会使染色体和周围结构均被着色,不利于观察,B错误;解离时间要适中,时间太短,解离不充分,不利于细胞分散;时间过长,解离过度,会使根尖过分酥软,C正确;用甲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D错误。]随堂检测1.A [着丝粒的分裂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于分裂后期,A符合题意;染色体数目在分裂后期加倍,而核DNA数目在分裂间期加倍,B不符合题意;细胞板在分裂末期出现,而纺锤丝在分裂前期出现,C不符合题意;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分裂间期,D不符合题意。]2.C [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不会出现。]3.D [AB段为间期的一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等的合成,所以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处于CD段的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故核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B正确;DE段发生着丝粒分裂,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由2变为1,C正确;BC段主要进行DNA的复制,此外还有蛋白质的合成等其他的生命活动,D错误。]4.A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正确;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甲细胞有12条染色体,乙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24条染色体,B错误;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还没有出现细胞板,C错误;此时的细胞经过了制片过程,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死亡,因此无法对处于分裂中期的甲细胞持续观察并观察到乙时期的细胞图像,D错误。]5.D [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B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不消失,C正确;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先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细胞也一分为二,D错误。]限时练24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基础对点】知识点1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 )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分裂方式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2.(2024·广东惠州调研)下列叙述能表明动物细胞一定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高尔基体数目明显增多线粒体产生大量ATP中心粒周围发射出星射线3.(2024·黄冈中学高一期末)在高等动物体内,某些迅速增殖的组织,如口腔上皮细胞、伤口附近的细胞等可以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形成新细胞。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存在DNA的复制过程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分裂过程中细胞从中部缢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质数目减半4.(2024·安徽安庆期末)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案是观察它的 ( )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是否出现纺锤体5.(2024·陕西宝鸡期末)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能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都有核膜、核仁的消失动、植物细胞都只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可能在中期和末期分别出现赤道板和细胞板6.(2024·河北石家庄调研)如图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图表示蓝细菌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b图细胞的前一个时期是c图所示细胞c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7.(2024·安徽池州期末)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纺锤体形成时期和方式完全相同所有植物细胞形成纺锤体的方式都相同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完全相同知识点2 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8.某同学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细胞中有中心体绝大多数的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某细胞正发生着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的过程9.(2024·山东烟台调研)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细胞,细胞已死亡统计图⑧中处于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间10.(2024·北京朝阳区期中)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都需要用甲紫等碱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都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延伸形成细胞壁【综合提升】11.(2024·广东佛山质检)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乙图含有8条染色单体,丁图染色体上有8个DNA分子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丝形态的时期是丙若用某药物抑制DNA的复制,则它极可能停留在甲图12.(2024·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OA段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粒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1∶2∶2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13.(12分)(2024·辽宁本溪高中高一上期末)如图甲为高倍显微镜下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图乙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 ,物质运输效率越 。 (2)(1分)图甲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 (填图甲中的字母)。 (3)(3分)与图乙所示的细胞的分裂末期相比,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特有的特征是 ,该特征与 (填细胞器)的作用直接相关。 (4)(3分)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发现细胞好像都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 。 (5)(3分)另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应观察的区域是 ,观察发现该区域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 。 限时练24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B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高等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处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2.D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旺盛不一定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的数目不会明显增多,B错误;很多生命活动都需要线粒体产生ATP供能,C错误;中心粒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中心粒周围发射出星射线,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D正确。]3.D [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存在DNA的复制过程,B正确;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殖,C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从中部缢裂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质数目不变,D错误。]4.C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最终将细胞一分为二,C正确;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会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且高等植物细胞也会出现纺锤体,D错误。]5.A [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A正确;无丝分裂过程中无核膜、核仁的消失,B错误;动、植物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错误;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且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D错误。]6.C [题图a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A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B错误;题图b细胞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有8条染色体,上一个时期对应题图c表示的有丝分裂的中期,有4条染色体,C正确,D错误。]7.A [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基本相同,A正确;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两组中心粒向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高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所以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时期相同而形成方式可能不同,B错误;低等植物细胞分裂时纺锤体也是中心粒形成的,C错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而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终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错误。]8.C [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A错误;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B错误;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同,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中期细胞的2倍,C正确;“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会看到姐妹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的过程,D错误。]9.C [洋葱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该区域细胞有丝分裂旺盛,A错误;该实验步骤中③和④的顺序颠倒了,应先漂洗再染色,B错误;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细胞,在解离后细胞已死亡,C正确;统计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无法知道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D错误。]10.A [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都需要用甲紫等碱性染料着色,A正确;利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上高倍镜观察,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未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小鼠骨髓细胞无细胞壁,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11.B [乙图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12.A [动物细胞中,在间期完成中心粒复制后直到细胞分裂完成时前都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在CD段细胞核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C段细胞处于中期,细胞中也没有核膜和核仁,D错误。]13.(1)小 低 (2)C(3)出现细胞板(或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尔基体(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5)分生区 分裂间期的时间较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解析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即图甲中C。(3)图乙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特有的特征是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该特征与高尔基体的作用直接相关。(4)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发现细胞好像都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5)另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应观察的区域是分裂能力较强的分生区,观察发现该区域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pptx 第1节 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案(含答案).docx 限时练24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