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明祖陵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生物学模拟试题(一)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三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概念图中的①、②、③分别是A.细胞、组织、系统 B.细胞、系统、组织 C.系统、组织、细胞2.“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怎样变化的结果A.生 长 B.分 裂 C.分 化3.下列属于第一山公园中生物的是A.树上的麻雀 B. 草地上的雪 C. 山体中的鸟蛋化石4下列有关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鱼吃小鱼——生命活动需要能量B.公园里野橘猫生了一窝小猫——生物可以繁殖C.光秃秃的柳枝在萧瑟的寒风里摇曳——生物可以运动5.测量空气湿度时,使用到的实验器材是A.干湿表 B.温度计 C. 放大镜6.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对照组是裸地B.实验说明植物可以增加空气湿度C.测量地点周围的水池、池塘、河流等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7.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不仅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而且蚯蚓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蚯蚓能改良土壤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8. 31.双名法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依据双名法,广玉兰学名中第一部分Magnolia 和第二部分grandiflora分别表示A.属名 种名 B.科名 属名 C.种名 属名9.“科”是生物分类阶层中的一个重要单位,生物分类阶层的最大单位是A.界 B. 目 C.种 D. 纲10.根据某些植物的检索表分析下列植物,与检索表中的“丙”最相近的是1a. 用种子繁殖……………………………甲2a.种子有果皮包被……………………乙2b.种子裸露……………………………丙1b.不开花结果,用孢子繁殖………………丁A.桃 B.卷柏 C.马尾松11.小明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看到了好多的动物,有①朱鹮 ②彩色蝴蝶 ③金丝猴④珍珠贝⑤羚羊⑥七彩水母,他用心的把这些动物分成两类,一类是①③⑤,另一类是②④⑥,他分类的依据是A.是否会飞 B.是否有脊椎 C.是否胎生,哺乳12.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每年的12月,候鸟迁徙都会进入高峰期。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青头潜鸭、白骨顶等候鸟前来“打卡”。它们和白鹭等鸟类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飞翔、栖息,构成一幅幅雄伟壮观、和谐美丽的绿色生态画卷。据题意回答13~15题。13.下列关于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链一般包含3~5个环节B.食物链通常是由植食性动物开始的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传递的14.右图为该公园中部分食物网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食物网中生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浮游植物C.浮游动物与河虾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15.若白马湖国家湿地公园被污染,则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河虾→白鹭”中所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A.浮游动物 B. 河虾 C. 白鹭16.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A.围湖造田 B.植树造林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1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 B.能量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C.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D.生态平衡遭破坏后,都能得到恢复18.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的学者是A. 巴斯德 B.林 奈 C.罗伯克.虎克19.右下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与狮亲缘关系最近的是:20.在植物园或公园的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正确表示的是A.种名+属名 B.属名十种名C.属名十科名 D.种名十科名二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1.显微镜视野内可以看清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由于视野太亮,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可以使用( )A.凹面反光镜 B.平面反光镜 C.较大光圈 D.较小光圈2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先用显微镜的15×物镜观察,然后换上45×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 )A.视野较亮 B.细胞数目较少 C.视野较暗 D.细胞数目较多23.王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因为他观察到了(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质24.首先提出“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 虎克 B.施莱登 C.施旺 D.林奈25.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高了许多,其中的缘故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分化的结果 C.细胞变异的结果 D.细胞生长的结果26.下列有光细胞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线粒体,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C.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有利于运输氧气D.神经元有许多突出,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27.下列关于植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邻的细胞之间有许多条由细胞壁形成的细丝即胞间连丝联系着B.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经过细胞分裂形成的C.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细胞液D.表皮破损的番茄很快腐烂是上皮细胞遭到破坏的缘故2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与细胞分裂.分化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 B.细胞分裂过程中,通常是细胞质先分裂C.细胞分化导致染色体数量减少 D.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细胞群29.有关绿豆芽的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分裂前,染色体的数量已经加倍 B.与母细胞相比,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C.经细胞分化,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经细胞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30.一只草履虫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31.以下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A.蘑菇 B.变形虫 C.噬菌体 D.酵母菌32.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器官C.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血管都属于器官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33.显微镜上与调节光线强弱有关的构造是( )A.通光孔 B.反光镜 C.粗准焦螺旋 D.光圈34.植物具有而动物没有的细胞结构有(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叶绿体35.下列对科学家所做贡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学说 B.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C.列文虎克——发明了电子显微镜 D.米勒——成功模拟原始生命产生的全过程36.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购物时自带购物袋 B.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C.外出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夏天使用空调时尽量调低温度37.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闭上 D.光线较暗时,可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38.“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垃圾减量分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把常见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桶 B.废旧报纸——“可回收物”桶C.果皮、废弃菜叶——“其他垃圾”桶 D.废旧电池——专用回收箱或“有害垃圾”桶39.如表是探究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设计,最合理的实验组合是培养瓶序号 温度 水分 空气① 25 ℃ 适量 充足② 0 ℃ 适量 充足③ 25 ℃ 不足 充足④ 25 ℃ 适量 不充足A.②与③对照,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③与④对照, 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C.①与②对照, 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D.①与③对照, 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40.公园内有一片荔枝林。某同学在该园游玩后,根据所学的生态系统知识向同学讲解。下列关于该荔枝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荔枝树是生产者,树上的麻雀是消费者B.所有动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荔枝树C.游玩时没发现细菌,则该荔枝林没有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物种相对较少,但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