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明祖陵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生物学模拟试题(二)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三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下列有关生命现象与所对应的非生物因素不匹配的是2.海葵可以附着在寄居蟹的螺壳上,借助寄居蟹的运动而移动;海葵的触手能够射出刺丝射杀敌害,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寄居蟹。海葵与寄居蟹两者之间关系的是A.互利共生 B. 寄生 C. 竞争 D.捕 食3.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集资料 B.用卷尺测量玉米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4.达尔文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干旱导致粮食减产C.森林能够净化空气 D.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节“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他的一生浸在稻田里,功勋写在大地上。回答25~26题。5.右图表示以杂交水稻为主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 的相互关系,甲、乙、丙对应的三类生物成分分别是A.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生产者、 分解者、消费者 D.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6.下列对以杂交水稻为主体的农田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农田中的杂交水稻和杂草是竞争关系B. 农田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C.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不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成分D.农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的多种生态系统彼此孤立显微镜被称为科研必备“武器”,小龙在学习了显微镜的知识后对微观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回答27~29题。7.小龙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5×”,选用的物镜上标有“40×”,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5 倍 B.40 倍C.45 倍 D.200 倍8.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描述错误的是A.调节⑥可以大幅度升降镜筒B.镜筒下降时,小龙应该从侧面注视①C.阴天实验室光线不好,小龙可以转动⑤选择凹面镜D.观察时,若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⑦9.小龙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图1和图2两种图像,从图1转换到图2,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A.② B.④ C.⑤ D.⑥10.在制作临时玻片时,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A B C11.在载玻片左右两端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将其连通,两端加食盐,草履虫将如何移动A.全部移到左端 B. 全部移到右端 C. 全部移到中央12.下表为小龙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下列关于纸盒左右两侧修改意见正确的是A.温度都应设置为25℃ B.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 C.湿度可以不同 D.鼠妇数量可以不同番茄(俗名西红柿)是一种可果可蔬的食物,酸甜适口,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钙、铁、磷等矿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右下图是一个番茄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 据图分析13.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①输导组织 ②分生组织 ③薄壁组织 ④保护组织A.④②① B.④①③ C.④③①14.番茄叶肉细胞结构中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1 B.3 C.415.若该细胞为番茄果肉细胞,常常会有汁液流出。汁液存在于哪一结构A.① B.③ C.⑤ D.⑥16.构成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C.组织→细胞→器官→植物体17.番茄的结构层次属于A.细 胞 B.组 织 C.器 官 D.植物体18.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番茄细胞特有的结构有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19.番茄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贮存在A.③ B.④ C.⑤ D.⑥20.如图I~IV 过程中,最能体现细胞分化的是A.I B.IⅡ C.II D.IV二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森林里空气湿度大 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多 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22.非法捕捉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就可以拘留,保护麻雀的原因不包括( )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的叫声很动听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 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3.2019年冰灾,郴州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特别是植被破坏严重。在全市人民持续“绿城”行动5年后的今天,植被已基本恢复还需多年。以上实例说明( )A.人能在短时间内修复生态系统 B.自然灾害对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24.生物小组的同学要去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四位同学进行了分工,在分工时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争执,原来他们是为了记录的事儿。你认为他们设计的记录方法中,正确的是( )A.要记录生物的数量 B.看到蚂蚁之内的小动物可以不计C.要记录生物的名称 D.空中偶尔飞过的鸟饿昆虫忽略不计25.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下列叙述是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于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宋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宋把它记录下来C.小周调查记录中有蜈蚣,其他同学都没有,小周决定把它删掉D.小波发现一只老鼠,感到太恶心了,但还是把它记录了下来26.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27.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说法你不认同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利于在沙漠中生存 B.枯叶蝶的形态像枯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葵花多多向太阳28.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9.下列生物之间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A.草原中的狼和兔 B.蚂蚁搬家 C.稻田中的水稻和稗草 D.蜜蜂采蜜30.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兔子→狐狸→狼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细菌 D.小麦→鼠→蛇→猫头鹰31.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中的所以树木 B.一片森林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地球及生物32.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针状的变态叶C.具有较大的叶片 D.具有薄的角质层33.山水广场的公园内中生活着不少的浮游动物和鱼类。根据材料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 B.浮游动物属于分解者C. 山水广场的公园有分解者 D.食物链:浮游动物→鱼34.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在草原上大量捕杀狼,保护牛羊 C.大量围湖造田 D.退耕还田35.重庆由于遇罕见蝗灾,急需用5000条蛇,2万只麻雀和20万只青蛙灭蝗,你认为( )A.这些动物会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B.可施用大量农药消灭蝗虫C.多此一举,劳民伤财 D.既能解决蝗灾,又能保护环境36.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生物生活的地方B.地球上全部的生物C.生物圈的范围是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大部和岩石圈的表层37.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中的明亮程度 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38.草履虫的代谢废物的结构是A.胞门 B.收集管 C.表膜 D.伸缩泡39.草履虫对部分实验材料表现出趋向性,并被其吸引,这些实验材料是A.醋 B.盐 C.糖 D.肉汁40.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能和风能是取之不尽的 B.生物、水、黄金是可以更新的C.各种无机盐是不可以更新的 D.工业废水最终会排到大海里,所以不会污染土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