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寿昌中学2025届高三生物(二)2024.11.1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24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金27银24铜,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当体育健儿在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可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B.血浆的pH显著降低C.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D.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加快2.单选题-单题较易(0.85抑制剂与酶结合引起酶活性降低或丧失的过程称为失活作用。根据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下图为两种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底物竞争性抑制剂底物非竞争性抑制剂甲丙A.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底物活化提供的能量更少B.酶与底物结构的特异性契合是酶具有专一性的基础C.增加底物浓度可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D.非竞争性抑制剂可诱导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3.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同底物特异性结合而起催化作用的区域,有些抑制剂可与酶的此部位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某种酶活性部位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活性部位必需基团肽链折叠A.酶分子的合成过程中可能有氢键形成B.酶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酶的活性部位C.为保证酶的活性部位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保存D.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化学反应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4.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K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携带K的缬氨霉素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K缬氨霉素细胞内细胞外答案第1页,共7页5.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的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AX进行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2+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易化扩散B.Ca+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C.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快D.H从细胞溶胶转运到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6.运动强度越低,骨骼肌的耗氧量越少。如图显示在不同强度体育运动时,骨骼肌消耗的糖类和脂类的相对量。对这100f 肌糖原80血糖结果正确的理解是()脂肪酸60骨骼肌的脂肪A.低强度运动时,主要利用脂肪酸供能40B.中等强度运动时,主要供能物质是血糖20C.高强度运动时,糖类中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D.肌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中7.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运动强度A.酵母菌厌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8.将等量萌发的小麦种子放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红色液滴红色液滴萌发的小麦种子,清水萌发的小NaOH溶液麦种子甲乙A.若甲中液滴右移,乙中液滴左移,则该萌发种子只进行需氧呼吸B.甲中液滴右移,乙中液滴不动,则葡萄糖中C的转移途径可能为:葡萄糖→丙酮酸→酒精和CO方C.若换成萌发的花生种子,则可能出现甲、乙中液滴都左移的情况D.为了使实验更严密,可以增设等量的死小麦种子,其他装置与乙相同的一组实验9.为探明干早胁迫对花生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科研人员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方法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生长状况良好的花生幼苗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处理方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量蒸腾速率对照组土壤含水量80%++++++++++++++++轻度干旱组土壤含水量70%十+++++++++++中度干旱组土壤含水量50%++++++++++重度干旱组土壤含水量30%A.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绿素含量降低,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答案第2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