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知识清单: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过程及图示(1)主要过程步骤 操作 目的 结论暗处理 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遮光 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 设置有光和无关的对照实验脱色 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 完全溶解叶绿素染色 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冲洗 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去掉碘液便于观察(2)图示2.实验原理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用数字记忆法巧记“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方法步骤实验步骤可概括为“一昼夜,两面遮,三步走”。具体地说,“一昼夜”就是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两面遮”强调用黑纸板遮盖叶片的一部分,要把上下两面都遮盖住;“三步走”是“隔水加热→清水漂洗→碘液检验”三个连续的操作步骤。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场所:叶绿体3.实质(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2)能量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4.影响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因此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2)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强而增强。温室大棚通常采用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以提高产量。(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强而增强。植物在10~35℃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5℃最适宜。5.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6.意义:(1)为动物和人提供有机物。(2)是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考向一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首先通过实验的探究目的,找出实验的变量,或者通过文字叙述或图示中控制变量的方法,都可以迅速找到有关的实验变量,再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现象的不同,说明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进而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通过遮黑纸片控制的变量是有无光照,结果是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有淀粉;而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说明没有淀粉。所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考向二 光合作用及其应用途径 措施延长光照时间 补充光照增加光照面积 间作、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控制适宜温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合理施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