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如水盐平衡的调节等 1.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等,形成生命的稳态与平衡观及生命的系统观。(生命观念)2.通过水盐调节的模型,培养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习惯。 (科学思维)3.通过了解高温环境下的水盐调节过程,树立学以致用、关注人类健康的态度。(社会责任)1. 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摄入量≈排出量排出 (主要)排汗肺通过呼气排出排便(主要)中的水产生的水饮水食物代谢尿液皮肤大肠1200mL1000mL300mL1500mL500mL400mL100mL正常机体:水的摄入量 = 排出量,使机体保持水平衡与生活联系 就水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分析我们冬天的尿液为何比夏天多呢?尿液的多少与水的产生和排出都有关系。冬天相比于夏天人体的排汗会减少,同时在寒冷环境中细胞代谢加快,产生的水也多,所以随尿排出的水较多一、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及去路食盐人体内的Na+小肠吸收Na+的摄入量= Na+的排出量2. 人体内Na+的来源与去路肾脏皮肤尿液(主要)汗液大肠粪便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一、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及去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尿液原尿人体泌尿系统结构模式图肾输尿管膀胱血 液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原 尿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99%的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终 尿1.5升/天150升/天思考:重吸收和肾脏的什么结构有关?二、尿液的形成过程资料一:抗利尿激素,是1925年英国E.HStarling和E.B Verney发现的。他们向清醒的狗颈动脉内持续灌注高渗盐水5分钟就可抑制原有的尿,切除垂体后,这种反应便完全消失,每当高渗溶液到达下丘脑视上核就引起尿量明显减少。后来科学家证明了下丘脑视上核有“渗透压感受器”,对流入血液的渗透压变化发生反应。1953年du Vigneaud从垂体纯化并人工合成,证明抗利尿激素是一种九肽激素。资料二: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 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抗利尿激素请大家根据抗利尿激素的资料,阅读课本P60,结合图3-11,利用知识卡片和箭头,小组合作交流构建高温环境下,失水过多时的水平衡调节模型请大家根据抗利尿激素的资料,阅读课本P60,结合图3-11,利用知识卡片和箭头,小组合作构建高温环境下,失水过多时的水平衡调节模型(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思考以下问题: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主动饮水大脑皮层肾小管、集合管产生渴觉高温环境下,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1)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2)渴觉中枢在:(3)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4)抗利尿激素:产生并分泌部位?释放部位?靶细胞?作用?(5)调节方式:模型建构(6)哪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哪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一)(一)刺激释放(+)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垂体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下丘脑三、水平衡的调节(1)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在?(2)渴觉中枢在:(3)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在?(4)抗利尿激素:产生并分泌部位?释放部位?靶细胞?作用?(5)调节方式:(6)哪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哪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1、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2、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吃饭:会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不喝水:会导致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失衡。大便和小便是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重要途径,如果这些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引起中毒或其他病症,损害健康。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不仅仅是摄入和排出的平衡,不能靠禁食、禁水和减少排便来保持。有道理。当人意识到渴了,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已经升高,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与生活联系3、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正确喝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不要感到口渴才喝水,建议起床后、睡觉前1-2小时喝水。进餐前不建议喝水,大量出汗后建议喝淡盐水。少量多次,小口慢喝。建议每隔一两小时喝一次,一次不超过500 ml。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天摄水量1700ml,女性1500ml。饮用35-40℃的水。喝优质的矿泉水,碱性水或白开水,少喝含糖饮料。与生活联系信号传导途径原尿Na+Na+Na+通道钠钾泵醛固酮醛固酮受体资料: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它进入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与胞浆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者通过核膜,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最终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进而使管腔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从而导致对Na+的重吸收增强,进而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醛固酮阅读课本60--61页,小组合作交流,利用知识卡片,构建高温环境下失Na+过多时的盐平衡调节模型。血钠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钠(-)(+)(-)(+)分泌(-)(+)阅读课本60--61页,小组合作交流,利用知识卡片,构建高温环境下失Na+过多时的盐平衡调节模型。2. 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以Na+为例)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吸收细胞外液量下降或血钠含量降低固酮醛肾上腺皮质模型建构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一)刺激释放重吸收水细胞外液量减少或Na+含量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肾上腺皮质(+)重吸收Na+醛固酮三、水和无机盐Na+平衡调节模型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维持稳态起重要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高盐摄入会导致胃黏膜直接损伤,癌变,破坏肠道的有益菌,使免疫系统紊乱。使血管壁弹性越来越差,血管中的脂质沉淀下来形成斑块堵塞,还会造成骨骼中钙的大量流失,长期以往会骨质疏松,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肥胖,肝肾疾病,胃癌等。2.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Na+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成分之一,长期摄盐不足,会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低血钠症会出现嗜睡,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等3.我们如何吃盐才有利健康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选择低钠盐,做菜晚放盐,限制含盐的调料,尽量不要喝菜汤,多吃高钾食物促进钠的代谢,少吃腌制品和方便快餐食品。与生活联系1、有的人炒菜时放很多盐,说盐放少了菜不好吃,如果长期这样下去,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水盐平衡大脑皮层渴觉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激素甲状腺性腺血糖调节中枢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肾上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血糖平衡甲状腺激素性激素体温调节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盐皮质激素:醛固酮释放下丘脑的功能感受分泌传导调节控制生物节律①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②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意义: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恢复稳定感知变化调节校正人体内环境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各项生命活动正常维持内环境稳态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意义课堂小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及去路尿液的形成过程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及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