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思考:结合碑文,请谈谈你对碑文的理解?
提示:碑文是纪念碑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实记录。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鑫金大字碑身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新课导入:党的领导地位确立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政治认同 : 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和领导作用;
道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治观念: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健全人格: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
责任意识: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提炼关键信息:
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领导
为什么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012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实践依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②法律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性质、宗旨、目标决定: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地位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阅读宪法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能源 金融 通信 交通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重要领域由国企主导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否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直接
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
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尊重和保障人权




什么是人权?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人权的主体:我国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
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搜集变得越来越容易。对此类信息的不当使用或予以公开会给个人造成财产、精神上的损失。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体现了国家通过何种方式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在长沙上线!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思考:“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说明了行政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具体要求:
①立法: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公民享有的具体权利与责任。
②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监察: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④司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普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

保障人权
(1)宪法确认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经济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3)政治制度明确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5)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2.我国人权的广泛性
3.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党的领导原则
总体要求
具体要求
立法、执法、监察、司法、法治宣传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性和要求
知识总结
达标检测
1.在日常生活中,我国很多国家国家机关都悬挂着国徽,许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这表明(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人民拥有绝对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是( )
①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③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④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