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第二框 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二、建设法治政府--局;---厅;---部思考:哪些主体指的是政府?纵向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区)政府乡镇政府横向政府教育局财政局旅游局水利局国税局气象局公安局。。。。。。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也是执法主体。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一、法治政府的内涵(一)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二)地位: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三) 具体表现1.职能科学的政府(1)要求:①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②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2)基本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注意1: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不是“全能政府”。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深化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有限政府。注意2:政府职能≠国家职能的全部。(如:防御外来侵略)注意3:转变政府职能,不能说弱化政府职能。基本职能 内 容宏观调控 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制定规划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主要包括调节经济总量,调节经济结构,调节地区经济,调节收入分配,调节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市场监管 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规范市场准入,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产品定价等进行严格监管,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等等。社会管理 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公共服务 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发布,公共信息的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判断以下事例反映了法治政府的哪项基本职能?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大数据为政府管理服务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整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坚决取缔无证生产食品的黑窝点和黑作坊,切断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的利益链条。加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设备齐全的儿童福利院蓝天下的公园全国各地设立了儿童福利院等收养救助服务机构,负责孤儿的收养安置。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2.权责法定的政府(1)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2)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三) 具体表现注意:①政府职能、职责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减。②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职能交叉互相推诿没有尽职尽责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也去管①要求:②意义:3.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一线民警普遍配备执法记录仪,执法受监督,办案更规范(三) 具体表现4.公开公正的政府(1)要求: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②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2)意义: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政务公开 公开所有政务信息(三) 具体表现(5)智能高效的政府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智能高效(三) 具体表现(6)廉洁诚信的政府①廉洁: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②诚信: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③追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三) 具体表现7.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 具体表现知识小结:法治政府的内涵1.定义:2.特征: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重难点】①职能科学(简政放权、配置科学合理、基本职能)②权责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③执法严明(要求行政机关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④公开公正(政务公开,公正执法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参表监权)⑤智能高效(政府运用技术手段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效能)⑥廉洁诚信(清廉、诚实守信、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⑦人民满意(政府要做到权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群众看到风清气正、感受到公平正义)1.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这实际上是要求政府( )①职能科学 ②廉洁诚信 ③智能高效 ④执法严明A.①③ B.①④ A C.②③ D.②④B课堂练习二、建设法治政府(一)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宏观层面(依法行政)微观层面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知识拓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正确地行使自由裁量权须遵循以下原则和标准:1.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要出于善良的意愿,不是图报复;要合乎情理。2.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仅为正当目的。不能出于私利等非正常的考虑。如《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严重的违法行为可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从重处罚,但什么样的情节为"严重"的标准并不具体明确,而由税务机关裁量决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利。它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职权。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1)总要求:①宏观: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②微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2)具体措施:(补充)①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制度建设)。②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方面)。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执行方面)。④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行方面)。⑤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执行方面)。⑥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监督方面)。知识总结(二)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1.对政府自身: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2.与群众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要求意义知识体系建构04职能科学内涵权责法定法治政府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轨道、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易错混淆1、我国正在建设法治政府,因此我国政府是全能的政府。解析:×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并不是全能。2、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解析:× 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3、行政人员拥有自由裁量权,政府权力可以随情况行使。解析:×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易错混淆4、只要不利用公权力谋求个人利益,就不违背廉洁政府的要求。解析:× 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5、公正执法要求将平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解析:× 公平正义6、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责任解析:×有权必有责,不会减轻政府法人责任。2.2019年5月,山东省司法厅公布《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权责清单》,明确各个事项的设定、行使依据及有关条款、实施层级及权限、对应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及依据等,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有效建立了权责清单制度。这有利于 ( )①缩小政府权力,避免出现权力滥用的现象②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A.①③ B.①④ A C.②③ D.②④c课堂练习3.所谓政务微博,主要指代表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因公共事务而设的微博,是用于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信息、服务大众的政府网络互动平台。其目的主要在于通过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搭建一个社会化参政、议政、问政的网络交流模式与平台。设立政务微博有利于( )①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民情、倾听民众呼声②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共商国是的积极性③方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和监督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