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
唯物论
唯物
辩证法
认识论
回答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第四课)
主要讲实践、认识、真理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第三课)
主要讲联系、发展、矛盾的主要内容
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课)
主要讲物质、意识、规律的主要内容
社会历史观
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
(第五课)
价值观
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与价值观
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的价值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影 响
本课内容及内在关系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影 响
作用
标准
措施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全国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有1.2万多名“90后”。曾经“温室”里的“宝宝们”,已经成为向险而行、生生不息的中国力量。
如何让青春更有意义?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思想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与价值观
6.1.1 人的价值
6.1.2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6.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满足精神需要
满足居住的需要
满足营养需要
满足健康需要
思考:疫情期间,各地人民为了支援湖北抗击疫情,纷纷施以援手。下列这些物品纷纷起到什么作用?
蔬菜、食品
火神山医院
爱心书籍
口罩、药品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共同点:
(一)价值的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并不能称其有价值
一、人的价值
问题1:是否任何事物都具有价值呢?假设现在正在考政治,你把圆规带入考场,圆规对你来说有价值吗?如果考数学要用圆规作图,它又是否有价值呢?
结论一: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价值,价值是一种关系。即: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缺一不可。
问题2: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一样吗?
结论二:
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具体领域的价值
审美价值
文学价值
营养价值
医用价值
人生价值
(共性、普遍性)
(个性、特殊性)
思考:视频中的人为什么能获得“共和国勋章”?什么是人的价值?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有什么区别?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其中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特点: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实现自我满足
——首位
——从属地位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1.含义:
(二)人的价值
人的
价值
(两层含义)
社会价值
(贡献)
自我价值
(索取)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注意:
①贡献和索取不对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居于首位。
②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③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区分: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区别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人的需要
满足
人的价值
人的属性
他人、社会的需要
满足
满足
单向
双向
3.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即社会价值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二者不存在大小、优劣的问题
原理总结1: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张家界市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长李文杰擅离职守、临阵脱逃,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问题。2020年1月21日,李文杰被抽调到张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疫情信息报送工作。在获悉该市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后,李文杰害怕自己及家人被感染,遂从单位取走个人护照,于1月30日携家人乘飞机到泰国躲避。期间,李文杰向单位谎称其母亲和武汉有关人员有接触,自己在老家自行隔离。
思考:医务工作者在抗击新冠疫情时为什么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何作用?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主观的)
(一)价值观的含义
婚姻观、就业观、家庭观、学业观、饮食观,等等,都属价值观。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价值 价值观
(客观的)
(主观的)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
注意
1.人人都有价值观,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主体差异性)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价值观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看问题)
(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做事情)
选择正确——成功;选择错误——失败。
认为挽救人民生命比个人安危更重要
深入疫区,专心救治病患
钟南山等人:以集体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认识和评价
改造世界
思考:李文杰选择临阵逃脱,而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选择逆行抗疫,
这说明价值观有什么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促进作用 ≠决定作用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可照出众生百态。
有人舍小家为大家,不顾生命安危,奔赴前线;
有人故意摘掉口罩,冲医生咳嗽吐痰;
有人从疫区归来,自觉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自我隔离;
有人刻意隐瞒疫区接触史,导致多人被感染;
有人即使靠拾荒为生,却慷慨捐出血汗钱;
有人哄抬物价、制假售假,发国难财;
……
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的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促进、推动(双重作用)
价值观
正确的
价值观
错误的
价值观
做出错误的
人生选择
做出正确的
人生选择
对社会做出贡献
人生误入歧途
思考:我们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主张什么?
(1)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关链接)
(2)主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俄罗斯
爱国主义、强国意识、
国家权威、社会互助精神
美国
自由、平等、自治
中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 最持久、最深层的一个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重要性 --- 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基本内容 --- 是什么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怎么做?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
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
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广大青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价 值
人的价值
社会价值(贡献)
自我价值(索取)
统一
主要方面
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认识、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承载着精神追求,体现着标准
人生的重要向导
知识网络
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易错纠偏:
1、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
3、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物质贡献
4、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起促进作用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满足
(提示:取决于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
(提示: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提示:精神贡献同样重要)
(提示:正确价值观才促进)
(提示:是影响,不是决定)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扎根非洲近十载,带领专家组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成功将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2吨提升至10吨,并培养出110名青年带头人,点燃了农业发展星星之火。杨华德的先进事迹说明( )
①能力卓越的人更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②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贡献
③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④价值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典例精练
(2021广东,14,3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每个人在他生活中都经历过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难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观、消极,发出绝望的哀号;有些人在苦难中还想到别人,想到集体,想到祖先和子孙,想到祖国和全人类,他就得到乐观和自信,”其中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价值观源自于对个人生活遭遇和处境的反思
②价值观对社会与人生有重要的驱动和制约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基于个人利益形成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典例精练
【解析】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一定的社会意识,决定价值观念的形成,故①错误。
④: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故④错误。
(2023·全国·甲卷)在讲究效率、与时间赛跑的时代,“治愈”“解压”“诗和远方”等网络热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困难不“躺平”、不消沉、不抱怨,而是主动营造“治愈瞬间”、仔细体味“幸福时刻”,让人生充满温暖与亮色,成为青年人进行心理调适、积蓄昂扬斗志的新手段。这说明( )
①价值观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
②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其发展而变化
③价值观往往因人而异,都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典例精练
分析:价值观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评价,而是取决于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①错误。价值观是两面性,不是所有的价值观而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应当得到包容与认同,③错误。
(2020全国)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
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稳定不变
③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④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典例精练
【解析】①: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其行为选择,“决定于”的表述错误,排除①。
②:“稳定不变”的表述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