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认识实践决定反作用含义: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含义:类型及其关系主体对客体能动地反映类型: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含义、形式、阶段不同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知识回顾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妙第一目 真理是客观的第二目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第三目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情境导入夏秋季到了,一些具有“招蚊体质”的朋友简直苦不堪言。那么到底哪些人特别受蚊子“青睐”呢 A.“血甜说”: 蚊子爱叮血甜的人B.“血型说”: 蚊子爱叮O型血、B型血的人!C.“性别说”: 蚊子更喜欢叮女生D.“皮肤说”: 蚊子喜欢叮皮肤白嫩的人E.“体型说”: 更喜欢叮胖的人哪种认识是正确的?何为真理?认识:是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认识客观对象真理谬误相符合不符合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的认识错误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一)真理的含义一、 真理是客观的判断: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范畴。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二)真理的特点思考:“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真理也是一种“认识”,不是主观的么?为什么说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新冠病毒(客观事物)有传染性(实践检验)是客观的“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已经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性认识。①任何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1)原因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p54新冠病毒没有传染性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在疫情刚爆发的阶段,人们出现了上述两种看法,是否正常?为什么?是否意味着对同一个对象的真理可以有多个?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是客观的,与谁发现真理无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的特点1.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知识总结真理的客观性 哲理【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如:真理不是权威的孩子,而是时间的孩子。罗马教廷可以处死布鲁诺,但永远无法消灭“日心说”。你信或者不信,真理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这是否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凸面平面凹面欧几里得黎曼罗巴切夫斯基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后我国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孩子多的母亲被称为“英雄母亲”。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49年至1979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中国政府只好采取“急刹车”办法。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政策。由于中国出生人口震荡走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2021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政策放松释放了之前堆积的生育意愿,但反弹持续时间和幅度都远低于预期,且因为养娃成本高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思考: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的生育鼓励政策是否意味着我国实行30多年的原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就是谬误呢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知识小结原理 世界观 方法论真理的 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应该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真理只有一个,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 条件性 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的 具体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P54、55知识总结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 哲理【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发展经验;常听老人言,也可能吃亏在眼前…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竟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皆效仿,竟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故输血医疗手段被禁止。19世纪80年代北美的一医生为濒临死亡的孕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热,却导致很多病人死亡。1901年维也纳医生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输羊血效仿输人血17C20年代19C80年代20C现在……大量死亡很多死亡打开大门……一次难以完成永无止境不断进步故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 受具体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从客体来看,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2.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注意:说真理具有反复性是错的。说明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二)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笔记:并不意味认识永远无法达到真理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注意(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3)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4)不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小结: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方法论】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本框小结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含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与谬误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具有上升性判断正误1、真理就是理性认识。错,真理≠理性认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性也可能是错误,感性也可能对。2、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错,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主体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并非总是不同。3、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真理。错,真理都是有条件的。4、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主观和客观统一。5、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错,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终极真理。错,真理具有无限性,没有终极真理。7、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错,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但是泾渭分明。8、认识的运动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错,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精简版)总结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方法论: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正错误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随堂测试1.在20世纪,杂交玉米的推广境遇和今天转基因玉米的境遇大同小异,被很多人认为是洪水猛兽。现如今,杂交技术已被公众接受,成为公众放心的安全技术。这说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具有( )A.物质性和能动性B.自觉选择性C.反复性和上升性D.主动创造性C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随堂测试2.“真理喜欢批评,因为经过批评,真理就会取胜;谬误害怕批评,因为经过批评,谬误就要失败。”这说明( )①真理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②真理会越辩越明③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④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有多个正确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与谬误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没有相互包含,③说法错误;真理只有一个,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有多个认识,但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④说法错误。随堂测试3.“曼德拉效应”是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的群众性错误记忆现象。心理学专家认为,集体记忆发生偏差是因为,人往往倾向于相信别人所说的是正确的,一旦有错误信息出现,很可能误导既有记忆的真实性。材料说明( )A.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B.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敢于质疑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D.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会因人而异B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真理就掌握在谁手中,A 错误。材料说明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敢于质疑,不体现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C 不符合题意。真理具有客观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确定的认识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不会因人而异,D 错误随堂测试4.列宁强调,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这说明( )①真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②真理和谬误相互交融,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③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在一定条件下是确定的,①错误。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相互交融”说法错误,②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