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认识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回答世界是什么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回答世界怎么样联系、发展、矛盾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回答如何认识世界(认识、实践、真理)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社会历史观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回答人类社会起源、本质与发展人生价值观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回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研究范围:整个世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围:人类社会(阅读P58导言)寻觅社会的真谛5.1社会历史的本质5.2社会历史的发展5.3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实践(本质)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基 础前提条件制约基 础一、规律二、总趋势基本矛盾普遍规律总趋势实现途径实现方式地位含义关系一、历史的创造者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 求5.1 社会历史的本质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一目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目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回顾旧知“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②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③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1. 劳动的地位: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1、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2、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3、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4、习近平主席发表七一讲话5、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6、观看电影《长津湖》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政治活动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生产的实践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精神文化领域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实践的形式结论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笔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温故知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用来观察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提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表现为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思考: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决定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英雄史观)马克思:“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都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表现:(1)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实质:把精神、或者一些神秘力量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②内容2、社会意识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②形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主要、最根本)地理环境人口 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风俗、习惯。1、社会存在生产力生产关系随堂测试判断:下列事物和现象属于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华为形成了低头干实事的作风华为总部位于深圳恪尽职守、团结互助是华为人的行为规范华为的自动化生产线20秒造一个手机很多国民对华为有着深深的敬意华为的各大董事均出自于名校社会存在(地理环境)社会意识(道德思想)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存在(人口因素)社会意识(习惯)绝绝子、栓Q、服了你个老六、摆烂、内卷、EMO……2022年度流行热词2023年度流行热词热事对热词,先有事后有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思考:1.流行词从何而来?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为什么每年的流行热词都不一样?遥遥领先、泰裤辣、哈基米、泼天富贵、尊嘟假嘟、躺平摆烂下 雪 了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这是皇家瑞气财主:下它三年何妨穷人:放 屁结论:一个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社会意识带有阶级性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3)一个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思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会意识?为什么?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笔记)(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总结: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原理】【方法论】①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针对、基于、根据…(问题、现状、情况、形势等)提出、制定、出台…(理论、方针、政策、规划等)。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在…(路线、方针、思想、理论等)指导下,…(事业、活动等)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失败)。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关键词社会历史的本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反作用(促进或阻碍)课堂总结随堂测试: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1.劳动是推动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唯一动力。纠正:劳动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2.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纠正: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依赖。纠正: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4.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纠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纠正: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起促进作用,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1.(2017·全国Ⅲ)“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随堂测试2、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②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并不是说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就是落后的社会意识;④错误,社会意识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所以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随堂测试B3、“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烦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鲁迅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的社会意识反映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 ②社会意识可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③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 ④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详解】①③:鲁迅的话反映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和辛酸,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存在状况的差异,①③符合题意。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②错误。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④错误。随堂测试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强调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的依据是( )①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②人类历史是由人的劳动构成的历史③劳动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①④: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②③表述错误。B(2021全国乙卷,40(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习近平说:“直到今天,‘两个务必’的教育还远未结束,继续‘赶考’的任务也远未结束。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都要不断地接受人民的‘考试’、执政的‘考试’,向人民和历史交出满意的答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永葆“赶考”的清醒,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带领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在一场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优异的答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不断“赶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12分)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赶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是奋斗精神的体现。永葆“赶考”的清醒,才能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把握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民族谋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